书城成功励志社交与应酬36计
31445500000051

第51章 用委婉的语言表明态度(2)

第一,闭双目,合上嘴唇;

第二,放松下巴,嘴唇仍闭着;

第三,打一个懒洋洋的大哈欠;

第四,张大嘴巴及至喉咙深处,感受到肌肉的伸张,张开喉咙。

如何使用关联词和关联句

在开口说话时尽量避免使用关联词语。

“因为”、“所以”在作文时应用得很多,尤其在叙述前因后果时,似乎非用这两个关联词不可。不过,我们在这里要奉劝各位,在谈话中少用这两个词句,尤其是在说理的时候,一不小心,就会把事情弄砸。

比方说你迟到了,站在领导面前解释:“因为公共汽车抛锚,所以我迟到了。”听起来好像是小学生在向老师报告迟到的原因,不然就像个死不认错的人在理直气壮地为自己作辩解。如果面带一点笑容,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说:“……公共汽车抛锚了……”就显得很婉转,也能恰当地表现出你的歉意。最重要的是,不要说“迟到”两个字,否则等于在宣判自己的罪名,会令领导觉得你罪不可赦。

这种说话的方式称之为“委婉的说法”,最适合用于初次见面这种微妙的交际场合中。“因为”、“所以”是用于说理的关联词,只能用于理论性的交谈上。如果一般的会谈中常用这种词句,会抹杀掉原来的主题,使彼此的立场变得尖锐,和谐的气氛也就荡然无存了。彼此都用心于理论,如果顺利的话,也许可以得到一致的理论,如果不顺利,不但无法达到原来的目的,也有造成反效果的可能。

因此在初次见面的场合上,最好少用“因为”、“所以”这一类不婉转的词句,免得引起对方的反感和警戒心,两方面都要注意“委婉说法”的利用。

在和人交谈中,如何才能给人以说话连贯、清晰的感觉呢?你就要注意关联词、关联句的运用了。讲演中,为了使表述具有层次感,就要特别注意关联句的使用,因为说话不可能像写文章那样分段,段与段之间往往不很明确。因此,使用关联句就大有必要。

常用的关联句有——

各位听众,现在我们不妨来考虑如下的情况:

接着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考虑这个问题时,重点应在……

我们可以再提出一个难题来……

今天要讲的题目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下面先讲第一方面……刚才讲的是第一方面,现在接着讲第二方面……

这些关联句就像铆钉,把讲演的各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之层次分明。要注意的是,在一番较长的讲演结束之后,为给人留下一个清晰、明确的印象,就要加上明确的结语,使人有一个完整感。

说“活话”的技巧

在社交应酬中,常会发生诸如遇到意外情况或事件必须当场回答,会议即兴发言;交谈中突然有人发出质问、挑剔、讥讽、挑衅的话语等情形。如何针对具体情况据理回复,做到圆满周到而无遗漏,恰到好处而无破绽呢?那就要学会说“活话”,即说一些内容不确切的、语气不肯定的话。

具体有以下几种技巧:

(1)运用话题转移法

一般情况下,人们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使用语言的内涵和外延都应尽量确定,要符合逻辑的同一律,不能任意改变概念的范围。然而,在某些特殊的场合,人们又可以利用言语本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来“偷换概念”,使对话双方话题中的某些概念的本质含义不尽相同,以达到特殊的应酬效果。

当然,我们在运用这种“话题转移术”时应该注意,转移了的话题与原话题应有一定的联系。

比如面对谈判僵局,通过巧妙地变换话题,可以改变紧张的谈判氛围,消除谈判双方沟通的障碍。使双方在和谐的谈判气氛中重新讨论有争议的问题,以便达成谈判的目标。

(2)随机应变

记得一位幽默大师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懂得幽默,能说幽默话语的男人是最佳男人,长得丑一些是无所谓的。”幽默是一个人内在气质的表现,一个人内在气质的美,胜过外表的美。无论何人,只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睿智,随机应变,用幽默的言辞来缓和窘境,就是一种成功。它能化冲突为喜悦,变危机为幸运;在充满火药味的场合,也可以成为最佳的缓和剂,帮助你摆脱困境。

诚然,并不是所有的幽默都可以起到解围作用,因为在窘境中人们的自尊心极易受到损害,若幽默不当,则不仅不能解围,反而会使人更加受窘。能用幽默解围,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理解别人的心情,维护别人的尊严。必须使处于窘境中的各方都能够接受,既能迁就别人,又无损于自己。

(3)设身处地,角色认同

设身处地,角色认同,实际上是应酬中经常运用的攻心战术,既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又使对方迅速进入角色。有人说,世界上最难走的路,是心与心之间的路,其间布满坑坑洼洼,甚至诸多的陷阱。然而,只要用真诚来铺设,这条路将会与柏油路一样,平坦光滑,畅通无阻。

在窘境中,应不卑不亢,设身处地,与对方取得“角色认同”,从而摆脱窘境。善于运用此类攻心战术,往往能赢得温情款款,暖意融融。

(4)佯装不懂,顾左右而言他

如他人之语使你处于不利地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佯装不懂,左顾言他。比如别人给你暗示,将你推入两难之境,对你的工作和社交活动产生不良影响,此时你最好佯作听不懂,或岔开话题。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有些人用暗示的方法跟你过不去,甚至指鸡骂狗。假如这时候你表现得冰雪聪明,一点就透,势必造成针锋相对的局面,挑起事端,后果实在难以设想。如果你对这种暗示佯装听不懂,那些人就无所施其技了。

(5)以柔克刚,曲径通幽

“锣不打不响,理不辩不明”,这是一句流行甚广的俗语,但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有时,无谓的辩解和争吵,不仅不能解决矛盾,而且可能导致两败俱伤的恶果,这样,倒不如以柔克刚,从而达到友好相处的目的。

但是,身处逆境、以柔制刚也要注意对某些情况有所估计:看对方的要求是否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不能牺牲太多去博取对方欢心。

说活话,其实就是敷衍,但敷衍比伤和气好。

敷衍是一种无奈,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有时它确实是一种处世策略。不善此道,你就可能惹上一身烦恼,得罪一些人或被一些无关的小事缠得误了大事。

敷衍是社交主旋律中不可少的一个音符,敷衍是人际关系大棋盘上的马和炮,是时刻都用得着的常规武器。

何谓“敷衍”?《现代汉语词典》说:“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有时,这种“应付”往往不仅是应该的,而且简直是必需的,无可抱怨和指责的。

比如,你在上班的路上遇到一位关系尚可的“神聊大王”,碍于面子,不能不搭理,但是,又怕被“黏”上,聊起来没完没了。你就得一边走、一边敷衍他,千万不可停步,不可“恳切”,否则,一定会迟到。

敷衍,几乎无禁区,对上级、对同事、对下级、对朋友、对亲人均可施之,因此,我们也理所当然受到这种人或那种人的敷衍。只要是省时间、省口舌,无损于感情,当对其敷衍时就敷衍之。敷衍是消极之举,其结果却可能是积极的。

当然了,不该敷衍则万万敷衍不得:你是检察官,绝不可以对举报人敷衍;你是医生,绝不可以对患者敷衍。

总而言之,敷衍和被敷衍都是正常的生活现象,我们不能以“一律”的态度对待,而应以现实的眼光,区别观察,继而作出相应的不同判断。该敷衍就大胆地敷衍,该受敷衍便喜滋滋地受敷衍,也不应有何怨恨。

在我们因各种原因不想帮人时,应巧妙地敷衍他人,避免求助不成造成的情感危险,使求助者虽空手出门却能心和气顺。

对面子大、根子硬的求助者,不妨以攻为守来敷衍。

有的求人者,来头大,直来直去地拒绝,会使他感到“丢面子”,日后可能会找你的麻烦。以攻为守是拒绝这些人的一个良策。

有个个体户陈某听说工商局长的儿子要向他借一大笔钱。他知道这钱如果出手,就有可能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但又不想得罪这位公子。于是他灵机一动,在工商局长的儿子刚一进家门时,就立刻说:“你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去呢。这两天可把我急坏了,有一批货非常便宜,可人家非得要求一口吞,我怎么也凑不齐这笔资金,正想找你去借几万呢。”对方一听这话就懊悔自己今天是到和尚庙借梳子——走错门了,便随便聊几句就走人了。

对一些没有实交的求助者,可用拖延时间来敷衍。

贾某和甄某生意上有来往,但没有实交。当甄某提出要向贾某借一笔钱时,贾某犯了难:借吧,怕担风险;不借吧,又怕得罪这个用户。

思忖再三,最后他说:“你有难处时,找到我,这是瞧得起我。不过,这几天我手头很紧,刚刚装修完房子,花了五六万,又进了一大批货,把所有的钱都用上了,又贷了两万,你看,贷款条子还在我口袋里装着呢。这样吧,你先等几天,等我的货出手后,我一定借给你。”这样贾某用好言好语送走了客人,以后他可以一拖再拖,不了了之。

用暗示来求人的,就可用暗示来敷衍。

有些求人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喜欢用暗示来投石问路,这时你最好也用暗示来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