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各大银行为了方便人们理财,繁荣金融市场,陆续推出了各种理财产品供人们选择使用,一时间让人有目不暇接、无所适从之感。
不同的理财产品有不同的使用规则和投资对象。面对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银行理财产品,哪款产品才是最适合自己的,才是自己所需要的?这就要求你多方比较,细加分析,根据自身的情况,量体裁衣,既不能自缚手脚不敢作出选择,也不能盲目地作出错误的选择,只有选择到自己最满意的优秀产品,才能发挥理财产品的效力,从中获得最大的收益。
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全攻略
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增强,很多上班族从投资收益和风险的角度考虑,很是看重银行理财产品,觉得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有的人投资了银行理财产品,可是到头来却难以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那究竟怎么样才能让自己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会做得更好呢?理财专家认为,除应懂得关于投资该种产品的相关知识,还应懂得有哪些投资类型,掌握投资的普通投资技巧、注意事项,以及应避开哪些误区。如果这些都明白了,自然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就能得心应手了。
1.银行理财产品,你知道有哪些类型
如果想要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就必须知道银行理财产品有哪些类型,那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有哪些类型呢,一般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保证收益型
保证收益型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固定收益,银行承担由此产生的投资风险,或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承诺支付最低收益并不承担相关风险,其投资收益由银行和客户按照合同约定分配,并共同承担相关投资风险的理财产品。据笔者了解,当前,投资者可以购买到的这类银行理财产品主要有信托理财产品、短期融资券型债券理财产品,还有银行资产集合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所投资的对象都是风险较低的金融产品,如金融债券、短期国债、协议存款,以及央行票据等。这类银行理财产品主要的特点是,可以保证相对收益,投资的期限又非常地灵活,对于追求资产保值、稳健增值者非常适合。
(2)保本浮动收益型
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按照约定条件向客户保证本金支付,本金以外的投资风险由客户承担,并依据实际投资收益情况确定客户实际收益的理财产品。这类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特点是,预期的收益一般都比较可观,往往都会高出同期银行储蓄存款收益,但在投资期间投资者也需要承担收益上下波动所带来的风险,对于即想追求资产较大收益又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者非常适合。
(3)非保本浮动收益型
非保本浮动收益理财产品是指商业银行根据约定条件和实际投资收益情况向客户支付收益,并不保证客户本金安全的理财产品。这类银行理财产品的主要特点是,预期的收益一般都比较高,但风险也非常大,甚至本金也会有收不回的可能,同时投资的期限往往会比较长。对于资金实力比较强又在短期不用且对风险的承受能力非常大者非常适合投资。
2.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应做到“四注意”
无论投资哪些理财产品都会有注意的事项,当然银行理财产品也就不会例外,那投资银行理财有哪些该注意的地方呢?主要有以下四点。
(1)应全面了解产品属于哪一种类型
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要去全面了解这种产品,看它究竟属于哪种类型非常地有必要,因为现在就银行理财产品而言类型非常地繁多,不仅有保本保收益型的、保本浮动收益型的,而且还有非保本收益型的等,如果投资者进行投资,它们最终的收益肯定就不会相同。故投资者虽然投资了银行理财产品,但不符合自己的投资风格,一旦遭遇投资损失,肯定就会让自己无法接受。保本保证收益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的银行理财产品对于投资者而言,一般都会在保证投资者本金不受损的情况下,在收益上相对有所保证,风险一般较小。而非保本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就不同了,一般情况下它带给投资者的回报较高,但风险一般也较大。如果它所挂钩的对象表现不是特别的好,带给投资者的可能就会是不但没有收益,反而还会亏掉本钱。基于以上情况,投资者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选择类型至关重要,只有通过了解,选择到了适合自己的产品,才会在满足自己投资意愿的基础上,让自己很好地去享受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带给自己心情上的愉悦。
(2)投资时要注重理财产品的流动性
对于任何一个投资者,银行理财产品的流动性是其在进行投资过程中一个需要引起足够重视的问题。因为,多数的银行理财产品流动性都不是很强,一般在中途不允许提前赎回,一旦投资者急用钱也只能望着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而叹。所以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为避免急用钱时出现“尴尬”,在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就应认真挑选,看在条款中有没有允许客户提前进行终止权的规定,看此银行理财产品可不可以用来质押贷款。对于多数的银行理财产品,一般是不会允许客户提前终止的,即使允许也规定有具体终止时间。就质押贷款这一点,很多都是支持的,但相对质押手续繁琐,取得资金时间不会太快,且质押取得资金比例较低,一般控制在80%以下。所以,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一定要考虑到急用钱的方面,想投资最好用闲钱去投资。
(3)投资时应根据自身情况看投资期限
银行理财产品其投资期限有长有短,一般来说,最短的仅有几天,1~2个月,而最长的则可以达到1年,甚至3年。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而言,常常会是其投资的期限越长则收益率会越高。如果银行理财产品所挂钩的是股票或者是基金等方向的产品,一般期限就要相对长一些。因这类银行理财产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短期市场上下波动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在到期以后达到的收益率会相对较高。而如果投资者投资的银行理财产品挂钩的是汇率或者利率等方向的产品,一般期限就要相对短一些。当然收益率因短期会出现较大的波动,所以在到期后收益率就会较低。因此说,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就应根据自己的用款情况去投资银行理财产品,如果资金长期不用,那就最好去选择投资期限较长的银行理财产品,否则就选择投资期限较短的理财产品,如此一来,投资者才能在满足自己投资需求的情况下,让自己选择到称心如意的银行理财产品,并最终让使自己获得较为满意的收益。
(4)依自身认识,选好领域挂钩产品
银行理财产品挂钩的对象可以是汇率、利率,也可以是黄金,还可以是信托项目、股票,基金、期货等。如果银行看好哪一个投资领域,就会在募集到资金以后,投资到哪个领域。而在这个投资的过程中,实际上银行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一样,也充当的是投资者的角色。只不过是银行募集了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资金的量在规模上相对较大,是由理财专家分析后做出投资决定,进而去实现银行和个人投资者双方的共赢。基于这种情况,如果个人投资者想要投资时,觉得银行理财产品所挂钩的投资领域,自己认为也非常不错,而自己又不愿去亲自冒险,当然有些投资领域对个人投资者会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如果是个人投资者想去直接进行投资一般都无法满足对方的限制条件,而假如个人投资者选择了去投资挂钩于自己认为不错的投资领域的银行理财产品,无疑也就会等于自己达到了实现投资到自己中意“目标”的目的。当然,这对于个人投资者进行投资能够获得更多收益确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3.银行理财产品,投资应走出四大误区
银行理财产品对于其他一些投资理财产品而言,不仅具有收益和风险适中的特点,而且还具有保值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但无论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优点多与少,而要想做好这项投资,必须要走出四大误区。
(1)预期最高收益率就是最终收益率。
很多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不看产品,只认预期最高收益率,他们认为预期收益率就是最终收益率,甚至在投资时对于合同则不会认真去看,而是会毫不犹豫便购买下该银行理财产品。其实,对于这些投资者,他们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便已经走进了把预期收益率当成最终收益率的投资认识怪圈。对于这点,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思想观念必须扭转过来,预期最高收益率并不是最终的收益率,这只是银行根据前期同类产品的相关收益率,对此类银行理财产品做了一个后期的估算值。因此说,对于投资者而言,投资银行理财产品不能迷信其预期最高收益率,而是要看该银行理财产品究竟是不是真正适合自己。
(2)关注产品收益率高于产品投资方向。
对于任何投资者来说,投资为的就是获取收益,因此,投资者在关注银行理财产品诸项指标时,首先关注的便会是产品收益率的高低,然后关注的才会是风险程度。其实,投资者的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完全正确的。有的投资者会这样说,投资本来就是为了获取更高收益,肯定就应首先关注它的收益。这话当然不错,但就投资而言,投资者是否考虑到只要是做投资就会有风险存在,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如果不是固定收益型的,而是其他型的,收益便会完全浮动。一般来说,预期收益率越高的理财产品相对风险也就会越大,因此,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最先应是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去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而不是一味的最先便把投资收益率放在前,对于投资相对保守的投资者而言,银行理财产品所要投资的方向才是其需要关注的重点。
(3)只买合同上写明保本保收益的产品。
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很多投资者对在理财产品的合同中有相关的保本保收益条款很看重,认准了它就是自己所有投资的对象,他们觉得,这一点对于自己投资银行理财产品非常地重要,只有合同上写明保本保收益,自己在投资后心里才会更踏实一些,当然保本保收益,对任何一个投资者来说,是应该的,但单单从合同字眼上看,是否写明了保本保收益后才决定买与不买,这种想法未免就会有些偏颇了。现在,银行理财产品中的大部分是属于不保本型的。但是,银行一般都会采取各种手段去保障投资者的利益不受损害,当然保本、亏本和零收益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其实,对于保守型的投资者,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为了能做到保本保收益,并不见得非要看合同上是否写有此条。就如债券类的银行理财产品,虽说在合同上并没有把此条写进去,但其也是几乎没有任何的风险,保守的投资者也同样可以进行选择。
(4)对于不写预期收益的产品不敢去买。
很多投资者在投资银行理财产品时,看到产品的合同上面没有写预期收益就不敢买该种产品,认为买这种合同上银行“不敢”写预期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心里会不踏实。其实,对于投资者的这种认识,纯粹是一种误区。对于任何一种银行理财产品,即使在其合同上写有预期收益率也并不是到期后的一个准确值,并不是到期后,投资者就可得到预期收益所预期的收益,只不过是一个估算后的值罢了。为什么有些银行在理财产品的合同上不去写预期收益呢?就比如说,像投资方向在申购新股的银行理财产品,在产品的合同上往往写的也只能是经过计算出现几率相对大一些收益率的区间,如此,不写收益率数字,也就会显得很正常。因此说,对于投资者而言,无论合同上是否写有预期收益,对投资者而言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最主要的是看这种银行理财产品投资的是哪一个领域,如果投资者认为这个投资领域不错,不妨就大胆去投资,不要因自己在合同上看不到预期收益,而让自己错过好的银行理财产品,使自己耽误了一次好的投资机会。
莫将银行产品与银保产品混淆
家住山西省城太原的张先生,今年4月的一天,带着12万元,到某商业银行去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走进银行营业大厅,一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便热情向他走过来,并询问他办理什么业务,当张先生告知对方自己想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后,该工作人员还很是热情真的给他介绍起了一款不是他想要购买的那种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财产品,说是收益肯定比他想要买的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和定期储蓄存款的利息还要多,每年除有保底收益外,还会有分红,而且还送他3倍的人身意外保险。张先生听了工作人员的介绍后,很是动心,所以便毫不犹豫糊里糊涂把自己的12万元资金全部购买这款工作人员所谓的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回家后,他让妻子看自己购买的理财产品时,妻子发现那是银保理财产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保险,这时张先生才如梦初醒,才知道自己买到的竟然不是银行自己推出的理财产品,而是银行代理的保险公司的产品。去银行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最后怎么会买成银保产品(保险)呢?
据笔者了解,跟张先生有着同样经历的人其实并不在少数,是去银行存定期储蓄存款或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不是买银保产品(保险),却被一些不良银行工作人员或就是保险公司驻点营销人员(尽管银监会去年就下发了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的通知,但如今在一些银行仍能发现保险公司营销人员的身影)忽悠了,最终让自己掉进了“陷阱”。其实,按道义上讲忽悠“存款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当然这也是有关规定中所不允许的,同时更有损银行形象。基于此,为避免更多的不需要购买银保产品(保险)的存款人不小心被忽悠,笔者特把银行产品与银保产品的不同方面介绍如下,以供存款人甄别。
1.销售人员不同
如果是银行产品,销售人员一般为银行的理财经理,他们都佩戴有银行工作人员的上岗证或工作牌,而如果是银保产品(保险)则销售人员一般都不会佩戴有银行工作人员的上岗证或工作牌,且银监会已经下发了不得允许保险公司人员派驻银行网点的通知,所以,他们即使在银行从事销售工作,也是偷偷进行,所以,多为穿着貌似与银行工作人员工作服相同的“山寨版”工作服,不挂任何工作牌。
2.产品起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