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现代名家散文经典(散文书系)
31461400000035

第35章 郑振铎(1)

郑振铎(1897-1958年),祖籍福建省长乐县,生于浙江永嘉(今温州)。笔名郭源新,1917年考入北京铁路管理学校,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1921年与茅盾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1923年于上海大学任教,主编《小说月报》。建国后,任中央文化部文物局局长。1958年因飞机失事遇难。著作颇丰。有《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以及散文集《山中杂记》、《海燕》等。

《海燕》,1932年由上海新中国书局出版,现辑入“中国现代散文名家名作原本版库”(1993年中国文联出版公司)行世。海燕

海燕

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当春间二三月,轻飔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市集者似的奔聚而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时,那些小燕子,那未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的生趣。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唧的一声,已由这里稻田上,飞到了那边的高柳之下了。再几只却隽逸的在粼粼如觳纹的湖面横掠着,小燕子的剪尾或翼尖,偶沾了水面一下,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的荡漾了开去。那边还有飞倦了的几对,闲散的憩息于纤细的电线上,——嫩蓝的春天,几支木杆,几痕细线连于杆与杆间,线上是停着几个粗而有致的小黑点,那便是燕子,是多末有趣的一幅图画呀!还有一家家的快乐家庭。他们还特为我们的小燕子备了一个两个小巢,放在厅梁的最高处。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

“燕子归来寻旧垒”。

还是去年的主。还是去年的宾,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偶然的有几家,小燕子却不来光顾,那便很使主人忧戚,他们邀召不到那末隽逸的嘉宾,每以为自己运命的蹇劣呢。

这便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曾使几多的孩子们欢呼着,注意着,沉醉着,曾使几多的农人们市民们忧戚着,或舒怀的指点着,且曾平添了几多的春色,几多的生趣于我们的春天的小燕子!

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

这小燕子,便是我们故乡的那一对,两对么?便是我们今春在故乡所见的那一对,两对么?

见了它们,游子们能不引起了,至少是轻烟似的,一缕两缕的乡愁么?

海水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海波是平稳得如春晨的西湖一样,偶有微风,只吹起了绝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绉纹,这更使照晒于初夏之太阳光之下的、金光烂灿的水面显得温秀可喜。我没有见过那末的海!天上也是皎洁无比的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就如一个女郎,穿了绝美的蓝色夏衣,而颈间却围绕了一段绝细绝细的白纱巾。我没有见过那末美的天空!我们倚在青色的船栏上,默默地望着这绝美的海天;我们一点杂念也没有,我们是被沉醉了,我们是被带入晶天中了。

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的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仍是连漾了好几圈圆晕。小小的燕子,浩莽的大海,飞着飞着,不会觉得倦么?不会遇着暴风疾雨么?我们真替它们担心呢!

小燕子却从容的憩着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海是它们那未安好的家,我们真是想不到。

在故乡,我们还会想像得到我们的小燕子是这样的一个海上英雄么?

海水仍是平贴无波,许多绝小绝小的海鱼,为我们的船所惊动,群向远处窜去;随了它们飞窜着,水面起了一条条的长痕,正如我们当孩子时之用瓦片打水镖在水面所划起的长痕。这小鱼是我们小燕子的粮食么?

小燕子在海面上斜掠着,浮憩着。它们果是我们故乡的小燕子么?

啊,乡愁呀,如轻烟似的乡愁呀!

【赏析】

古往今来,以燕子作为感情寄托,用以抒情、咏志者多矣。从“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沧桑之感,到“微雨燕低飞”的冷清凄切,再到“燕子归来寻旧垒”的缱绻依恋,虽情致有别,但寓情于物的写作手法大都是一脉相承的。郑振铎的《海燕》也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抒情之作。

作为思想进步的、现实主义的作家郑振铎,其作品感时感事,情有所以。此文写成之时正逢1927年北伐已接近成功,蒋介石悍然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不久。当时作者正在乘船赴欧洲游历求学的途中。完全可以想见,他当时对祖国的牵挂和对家乡的思恋,是何其错综交织,重重叠叠,心潮逐浪。然而此时,他忽然看到船外出现了在家乡时早已熟悉了的、令人感到分外亲切的小燕子,“它们仍是隽逸的从容的在海面上斜掠着,如在小湖面上一样;海水被它似剪的尾与翼尖一打,也连漾了好几圈圆晕”。这种情景又让作者油然想起了家乡的小燕子,“带了它的双剪似的尾,在微风细雨中,或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之上”。于是,作者便把自己全部的情感都倾注在燕子身上,把小燕子视为一直挥之不去的、故乡热土的灵魂,并把它溶进自己内心的独自之中,赋予小燕子以浓重的人类感情的色彩。

纵观全文,尽管并无华丽的辞章,然细细读去,却又朴实感人,让读者能够体味到浓浓的乡土气息,与海外游子那难割难舍的乡愁。

这篇散文的结构,是连环衔接式的,就像一幅幅细致入微、美丽隽永的画面,逐次展现在读者面前。

先画一个燕子的形象,接着铺开一片明媚的春天,“二、三月,轻风微微的吹拂着,如毛的细雨无因的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齐舒了它们的黄绿的眼,红的白的黄的花、绿的草,绿的树叶,皆如赶赴集市者似的奔聚而来……”。下面再入飞燕,“那末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便也由南方飞来,加入了这个隽妙无比的春景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作者笔下的春燕,是童话式的,象征着人间的冷暖。在文章的推进中,自然又出现了熙和温暖的燕子生活景况,“假如这家有了一个匾额,那匾后便是小燕子最好的安巢之所”,“第一年,小燕子来住了,第二年,我们的小燕子,就是去年的一对,它们还要来住”,“他们宾主间是如何的融融泄泄呀!”而后情感一抖落,小燕子便大跨度地出现在另一个空间:“就在这时,我们的小燕子,二只,三只,四只,在海上出现了……它们展开了双翼,身子一落,落在海面上了,双翼如浮圈似的支持着体重,活是一只乌黑的小水禽,在随波上下的浮着,又安闲,又舒适。”

正是这样的结构,这样的形象叠加,使读者感觉到一种略带惆怅的心境与情感——这便是一个远赴海外的游子,对祖国和故乡最真切的怀念。

需要说明的是,全文写的小燕子显然是指雨燕,然在文章完成之后,作者将它定名为“海燕”,这应该是很有深意的。海燕从形体到种类都与雨燕有很大差别,以作者的博学多才,当不会混淆。我们知道,俄国作家高尔基也写过一篇同名的散文。在他的笔下,曾把海燕比作人类最坚强的战士,以其不屈不挠、奋起抗争的勇士的形象引起了世界各国无产者的共鸣。而郑振铎笔下的小燕子,却是以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精灵的形象留在读者的记忆之中。联系到当时整个中国处于一片白色恐怖的大背景,显然作者对文章的定名,除了去国怀乡的愁思之外,更希望赋予这些小精灵以战斗、抗争的内涵。

黄昏的观前街

我刚从某一个大都市归来。那一个大都市,说得漂亮些,是乡村的气息较多于城市的。它比城市多了些乡野的荒凉况味,比乡村却又少了些质朴自然的风趣,疏疏的几簇住宅,到处是绿油油的菜圃,是蓬蒿没膝的废园,是池塘半绕的空场,是已生了荒草的瓦砾堆,晚间更是凄凉,太阳刚刚西下,街上的行人便已“寥若晨星”。在街灯如豆的黄光之下,踽踽的独行着,瘦影显得更长了,足音也格外的寂寥。远处野犬,如豹的狂吠着。黑衣的警察,幽灵似的扶枪立着。在前面的重要区域里,仿佛有“站住!”“口号!”的呼叱声,我假如是喜欢都市生活的话,我真不会喜欢到这个地方;我假如是喜欢乡间生活的话,我也不会喜欢到这个所在。我的天!还是趁早走了吧。(不仅是“浩然”,简直是“凛然有归志”了!)

归程经过苏州,想要下去,终于因为舍不得抛弃了车票上的未用尽一段路资,蹉跎的被火车带过去了,归后不到三天,长个子的樊与矮而美髯的孙,却又拖了我逛苏州去。早知道有这一趟走,还不中途而下,来得便利么?

我的太太是最厌恶苏州的,她说舒舒服服的坐在车上,走不了几步,却又要下车过桥了。我也未见得十分喜欢苏州;一来是,走了几趟都买不到什么好书,二来是,住在闯门外,太像上海,而又没有上海的繁华,但这一次,我因为要换换花样,却拖他们住到城里去,不料竞因此而得到了一次永远不曾领略到的苏州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