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小园月夜:最优美的校园美文(时文选粹)
31463300000114

第114章 花落无声

文/彭丽瑛

她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孤儿寡母的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艰苦辛酸,使得她发誓,今生今世要活得有花有果,为自己,更为母亲。为此,她孜孜以求,仿佛自己就是诗文的虚词,仿佛自己就是变化莫测的X、Y。腾文驾数好一阵,疲惫了才找回现实中的自我。望着教室对面那窗台上开得灿烂的几盆花,就痴痴地想,要是有一位顶天立地的父亲和母亲能为自己挡风雨就好了,母亲干裂的双手能休息一会儿,自己更不用为节省钱而让肚子老是唱“空城计”,说不定自家窗台上也会有几盆开得灿烂的花。

她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南方的某所重点大学。兴奋之余,母女俩抱头痛哭——昂贵的学费仅靠勒紧裤带是无法凑足的。因而当好心的亲戚带来的一位做小本生意的男人,发誓不再嫁的母亲就犹如溺水的人猛然抓到了稻草。她有一种把母亲卖了的悲哀,尽管那未来的父亲温柔慈爱地对她母女俩说他会做个好丈夫,他会做个好父亲的。她相信他的话,据说他原来的妻子带着他的女儿弃他而去,成了别人的妻子,女儿成了别人的女儿。于是,她把心目中的父亲影子重叠在眼前的父亲的身上,心中不禁掠过一丝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幸福。

新父亲不是什么大款,但他的小本生意足够她这么一个独生女去上大学。临走前,她精心地为那新种的几盆花浇了水。心想再过一些日子,她家的窗台上,也会有开得灿烂的花。

家里的信和汇款如报时的钟,准时飘到她的手里。她喜欢父亲的叮嘱,喜欢母亲的唠叨,喜欢幻想自家的窗台上那开得正欢的花,自从有了父亲,她就像泡在蜜缸子里,感到无比地幸福。曾经,她沉浸在书海里的时候就忘了自

我,没看书的时候就为钱而愁,而现在,无论看书走路,她总想起家,想起家就窃笑。

初入大学,室友们仿佛是忘记了或是为补偿高中时那黄卷青灯的寒窗苦读,个个对书外的世界爆发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热情。对服装的迷恋,对舞池的疯狂,对郊游的酷爱……她的视线,总被室友们旋风般冲出门外的身影扯得老远。但她一想到曾经的誓言和理想,一想到她读大学的机会多么来之不易,便不忍心放下手里的书本。她试图把心牢牢地拴在书上,然而,孤家寡人独守空房,书里的颜如玉再美,书里的黄金屋再多,她也觉得书里的世界已没有现实的美丽诱入;而书外的世界,也似乎比昨日要精彩灿烂得多。窗外的小鸟披着一身阳光唱着歌儿,在开满桂花的树梢上跳来跳去,室友们一张张意气飞扬的脸,亦在她脑海里晃动。她想起她们是故意装给她看的,她们打着哈哈的脸上流露着多少快乐的满足。那时,她觉得自己老气横秋。哎,此时此刻,父亲母亲正在干什么,窗台上的花是否还开得欢?

室友们百忙中难得闲下身子坐在一起,胡侃起来总离不开愤世嫉俗:现在啊,搞原子弹的比不上卖茶叶蛋的,拿剃头刀的胜过拿手术刀的。呀!不对不对,拿手术刀的腰里不是揣满红包吗?是啊是啊,现在读不读书都一样,只要有个好靠山……还有还有,你们不知名人的名气有多大,名人写的都是名作,篇篇发;像我这等凡人写的自是凡品,件件退。哎呀,你还好意思说,你以为你写的是经典著作?编辑阿姨叔叔真是慧眼识庸才哩。室友们哄堂大笑,一张张因气愤而花容失色的脸,顿时恢复了神采。

她却不想笑,她感觉她苦心垒起的理想之塔慢慢倒下来。曾经她认为理想是历尽沧桑后仍如泰山般稳固的追求,而现在,似乎已没追求的必要了,她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昔日的誓言和理想,只不过是在艰苦辛酸生活的压榨下所激发出来的热情。现在有父亲,有了温馨的家,我还企求什么?死死地读这么多书有什么用呢?我是个平凡之人,不能名垂青史;我是个善良之人,更不想遗臭万年。人生本就苦短,自己辛辛苦苦跑来跑去听别人叫好叫坏,还不如悠闲地散散步看看两旁如画的风景。她站起来长吁一口气,随手丢开了手中的《法律基础》,我是再也不会为所谓的理想与誓言埋头苦读了。尽管昔日的理想与誓言如故乡的蛙噪蝉鸣一般美丽,然而,蛙噪蝉鸣早已成了她对故乡的记忆。

窗外的阳光依然明媚,窗外的小鸟依然唱歌,家里的亲情依然穿越万水千山,依旧温暖着她的心。只有那窗台上娇艳的花,父亲来信告诉她,已悄然飘落。

窗外的阳光依然明媚,窗外的小鸟依然唱歌,家里的亲情依然穿越万水千山,依旧温暖着她的心。只有那窗台上娇艳的花,父亲来信告诉她,已悄然飘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