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七分做人三分做事的好性格
31491100000024

第24章 八培养坚忍型性格风摧不垮,雨打不折(3)

卡纳利的胃口大起来,他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企业。在外地又开了两家分店。但是不久,坏消息传来,他的两个分店都严重亏损。开始的时候,一个店准备600份,结果总是有一半的比萨饼卖不出去。后来他又按300份准备,结果还是剩下很多。通过认真的分析他干脆只准备80份,这是一个连房租都不够的数字,结果还是不行。有时一天只有一两个人光顾他的饼店。这个城市同他家所在的城市一样也有大学,为什么失败呢?最后他找出了问题的根源。不同城市的学生在饮食和趣味上存在巨大的差异,他迅速改变包装和配方,生意很快又兴隆起来。

20年以后,他的比萨饼店已经遍布美国,共计达到4200家,总值5亿多美元。卡纳利说,我每到一个城市开一个分店,十分之九是失败的,但最后都成功了。原因是我在失败后,从来也没有过退缩的念头,而是坚持积极思考,努力想新的办法,因为你根本不能确定你什么时候才能成功,所以你必须先学会失败。

人生就是如此,要想获得成功,必须首先学会失败。

所有成功者,在成功之前几乎都是失败的专家。由此可见,坚持对人生是多么的重要。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人能做到呢?特别是很多人做事只有三分热血,像程咬金的斧头,头三斧威猛无比,第四斧就软绵绵无任何力气了。这种人不能坚持,也许一生都无成绩可言。相反那些从失败中挺过来的人,持续不断地去叩敲成功的大门,成功之门最后总会打开的。

1644年,李自成经过一路拼杀,在北京做了皇帝,建国号为大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李自成不再坚持起义之初的戒律,他接受大明财宝、后宫嫔妃,整天歌舞升平,酒池肉林。尤为严重的是,起义军的很多将领都经不起都市豪华生活的诱惑,鹜声色,贪财货,分据前明大官住宅,日趋骄奢淫逸。士卒也各自身怀重货,丧失斗志。军心涣散。纪律松弛。最终在做了大顺皇帝十八天后,被吴三桂勾结清兵将其主力部队吃掉,李自成悲壮牺牲。

郭沫若在《甲申三百年祭》中,关于守与失、慎与躁的告诫,依然不绝于耳,其坚持的重要不言自陈。

李嘉诚的成功人生

真正的成功就是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地追求更高的目标,执著是成功者必备的品质。

李嘉诚是白手起家、意识创富的典范。在华人的商业社会里,很少有人不知道“李嘉诚”这个名字。

李嘉诚生于1928年,原籍广东潮安县。他的家庭并不富有,但却很注重读书。1939年,他父亲携同一家老小逃到香港,虽然家徒四壁,生计维艰,但父亲仍然坚持要长子李嘉诚入学读书,希望李嘉诚学有所成,出人头地。正是父亲在他的头脑里培养的意识,才有了他后来的成功。

1941年,当李嘉诚刚读了两年书,香港就沦陷了,而他也被迫辍学。过了一年,他的父亲因病逝世。

14岁的李嘉诚,开始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因为他的勤奋好学、待人诚恳,20岁的时候,已经被提升为塑胶表带厂的总经理了。

20世纪50年代初,李嘉诚独资经营一家名叫“长江”的塑胶工厂,生意渐渐做大。有了盈余,他把资金积存起来。李嘉诚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20世纪60年代,他开始投资房地产,很快熟谙了经营房地产的窍门,他不断购入房地产,只买不卖,财富日增。1967年香港动乱,他以雄厚的实力大量买下价格暴跌的土地,为日后发展打下了基础。

1972年,“长江实业”在香港正式上市,而短短的7年之后,已晋升为地产界“股王”。

1979年10月,美国的《时代周刊》估计李嘉诚的身价为5亿美元,更套用了一句中国的成语称之为“天之骄子”。

20世纪80年代正式揭开了这位“香港地王”名扬国际的新一面。

1980年,李嘉诚荣膺香港电台与万国家通银行推举的“风云人物”。他不断地在内地投资,单是在江苏兴建发电厂的第一期工程已投资了近亿美元。1986年,李嘉诚挥军国际商界,他买下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7%的股份,又用不同名义收购了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7%的股份,更在美、加以及西欧地区大力投资酒店业、地产业等等。

1988年4月,李嘉诚轰动国际商界,成功竞投到温哥华1986年世博会旧址,准备耗资约127亿港元去兴建一座被誉为“举世注目和欣慕”的“太平广场”。

执著的松下幸之助

在成大事者的眼里,失败不只是暂时的挫折,还是一次机会。只要你不放弃,上帝终究会垂青追求成功的人。

松下幸之助是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总裁。年轻时家庭生活贫困,必须靠他一人养家糊口。

有一次,瘦弱矮小的松下到一家电器工厂去谋职。他走进这家工厂的人事部,向一位负责人说明了来意,请求给安排一个哪怕是最低下的工作。这位负责人看到松下衣着肮脏,又瘦又小,觉得很不理想。但又不能直说,于是就找了一个理由:我们现在暂时不缺人,你一个月后再来看看吧。这本来是个托辞,但没想到一个月后松下真的来了,那位负责人没有办法只能推托说此刻有事,过几天再说吧。隔了几天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多次,这位负责人干脆说出了真正的理由:“你这样脏兮兮的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于是,松下幸之助回去借了一些钱,买了一件整齐的衣服穿上又返同来。这位负责人实在没有办法,便告诉松下:“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两个月后,松下幸之助再次来到这家企业,说:“我已经学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有差距,我一项项来弥补。”

这位负责人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行几十年了,头一次遇到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结果,负责人终于被松下幸之助的毅力打动了,他进了那家工厂。后来松下又以其超人的努力逐渐锻炼成为了一个非凡的人物。

锲而不舍的杨长林

成功者都是有一些毅力,有一些锲而不舍的精神,并且对正在从事的工作能够集中精神,全力以赴的人。

56岁的杨长林是重庆金谷集团董事长。1980年开始经商:1993年成立金谷集团,在涪陵区等地从事房地产开发;2001年通过开发天赐温泉正式进军温泉产业。目前企业净资产超过6亿元。

“啊,出水了!”2001年4月16日,当第一股温泉水从工地上喷出时。工人们沸腾了。这时候的杨长林,一个人悄悄回到办公室,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6个字:“哎,终于赌赢了!”

1999年初的一天,在日本北海道的一处温泉景区内,杨长林手握一杯清酒,半躺在树林掩映的汤池里,一边欣赏着周围的花草假山、奔跑的孔雀,一边感叹说:“要是把这个温泉搬回重庆,该多好啊!”

这个念头,让当时已在房地产业和酒店业颇有建树的杨长林突然迷上了温泉。半年后,他到铜梁收购了一个温泉——古西温泉。没想到。花了上千万投资后,才发现附近有一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

第一次受挫,并没有动摇杨长林搞温泉的信心。很快,他又雇了一家地质勘探公司,在重庆一处地方挖起了温泉。井打了几千米却没出水,——杨长林这次花了400多万元。

这个不行,那就再开挖一个吧。杨长林马上又掏了400万元,再找了一处地方打井。哪知道,最后仍然没“挖”出温泉。

“老板不是有毛病吧?公司的生意做得好好的,偏要去拿这么多钱来挖洞洞耍!”搞温泉一上来就连遭三次失败,让一些员工和朋友对杨长林的举动有了“看法”。杨长林也开始有些动摇了。

2001年初,杨长林召集公司员工和有关专家,召开了一个大会。大会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公司搞温泉两年的失败教训以及下一步的安排。在草拟的大会发言稿里,杨长林已做好了对自己“决策失误”道歉的准备。然而,一张地图的意外出现,彻底改变了大会的原意,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杨长林的命运。

“听说您四处在打温泉井,可您知道吗?就在你的脚底下,就有形成于2.3亿年前的三迭纪嘉陵江组岩层,具有数万年矿化龄的天然温泉?”就在大会开始前1个小时,一位著名的地质专家,突然不请自来,拿着一张地质结构图,找到了杨长林。

“在这里打井,我有九成的把握挖出温泉。”专家说,杨长林又动心了。

1个月后,杨长林开始第四次打温泉井。然而,温泉井打了3个多月,仍未发现明显的水热反应。难道又失败了?每天七八万元的打井成本,让杨长林的心情十分沉重。

“放弃了吧,董事长!”一位员工劝告说。“最后再挖5天!”杨长林几乎绝望地说。而在“失败倒计时”的第三天,在钻机设备到达3060米“极限钻深”的最后关头,一股浓烈的硫磺气味弥漫而出……杨长林终于“赌”赢了!

去年,天赐温泉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利润2000多万元。而更让杨长林没想到的是,天赐温泉成功后,杨长林又在东泉、璧山、垫江等9处“挖”温泉,结果全都成功。未发现明显的水热反应。难道又失败了?每天七八万元的打井成本,让杨长林的心情十分沉重。

“放弃了吧,董事长!”一位员工劝告说。“最后再挖5天!”杨长林几乎绝望地说。而在“失败倒计时”的第三天,在钻机设备到达3060米“极限钻深”的最后关头,一股浓烈的硫磺气味弥漫而出……杨长林终于“赌”赢了!

去年,天赐温泉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利润2000多万元。而更让杨长林没想到的是,天赐温泉成功后,杨长林又在东泉、璧山、垫江等9处“挖”温泉,结果全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