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校长管理艺术:好思想成就好校长
31616600000027

第27章 好思想源于实践(4)

几年来,我校教研组主动出击,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牵头指导下,与兄弟学校的教研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学期开学初,我们定期召开协调会,制定学期以及学年的合作交流计划,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在集体备课活动中整合双方教研组的智慧、实现知识互补,在“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中寻找差距、统一认识课改教学理念,在思维与思维碰撞中生成智慧,在有效合作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校际交流活动,充分挖掘出教研组每一个教师的潜力,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师的观念,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效地推动着教研组的向上向前发展。

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

作者心语

家校和谐,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并且,现在学生的安全处于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偶尔出现学生的轻微碰伤,家长也会三天两头地跑到学校不依不饶,纠缠不清,把校长搅得心神不宁、坐立不安。因此,校长应当积极推进融洽与家长关系的几个策略。

融洽与家长关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班主任要怎样与家长沟通交往,才能更好地形成教育合力,为孩子的成长加油鼓劲呢?

一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与家长沟通交流的首要前提是了解学生。这就要求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关心爱护学生,深入、全面地了解每一个学生。只有这样,班主任在与家长谈论起学生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

二是“主动出击,出奇制胜”。班主任在平时应经常主动地与家长联系,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不能被动地坐等家长的来校或来电。同时,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还必须特别注意不能一味地报喜或是报忧。只有这样,班主任才能够拉近与家长的距离,才能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三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商品社会里,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班主任必须经得住诱惑,抵挡得住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做到“不拿家长的一针一线”,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走进家长心里,赢得家长的信任和尊重。

四是“听诊把脉,对症下药”。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对孩子和对学校的期望,以及他们看待事物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与家长的交往过程中,班主任应学会“听诊把脉”,摸清家长情况,了解家长的喜好,对症下药,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畅通无阻的家校配合绿色通道。

五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班主任工作应努力做到“合乎民心、顺乎民意”,因此,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收到家长的意见或是家长的投诉,班主任都必须十分重视,务必做到家长的意见或投诉有记录,有落实、有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在家长的心里留下一个“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好班主任”形象。

六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班主任与家长交往时,对家长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兑现,言必行、行必果,言而有信。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交给老师。

七是“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竞争的优势归根结底是管理的优势,而管理的优势则是通过细节来体现出来的”,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特别注重细节,例如:学生每次返校进行健康情况检查;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做好学生的防寒保暖工作,等等,努力通过每一个细节力争做到让家长满意。

八是“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班主任还必须熟悉一定的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懂法、守法,依法治教。因为在学校,学生之间的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并且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伤害事故。班主任只有掌握一定的法律法规知识,在关键的时候才能够学以致用,及时化解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纠纷。

(原载于《生活教育》2008年第9期)

让家长成为有效的教育资源

作者心语

家长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学校的经营与发展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参与。因此,一个高明的校长,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家长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成长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资源,为学校的经营与发展保驾护航。

家长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教育资源,学校应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家长资源,使之成为促进学生、教师共同成长和学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资源呢?下面笔者就这一问题略谈一点看法。

一、让家长成为师生关系的调和者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位置,取决于教师的个人文化素养、人格魅力、教学业务水平等,另外,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也常常取决于家长对教师的态度。学校应让家长在学生与教师之间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让家长成为师生关系的调和者。一方面能够更进一步促进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能及时消除师生之间的误会,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与家长应加强联系,双方应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建立起融洽的家校配合关系;其次,学校要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等途径提高家长素质;再次,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诋毁教师的言论时,应务必及时制止,并晓之以理,使其明辨是非,切实维护起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

二、让家长成为学校管理的参与者

家长对学校的评价是客观的,是最有说服力的,学校应发动广大家长踊跃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学校领导要重视家长意见或投诉,做到家长的意见或投诉有记录、有落实、有反馈;其次,学校要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要求家长畅所欲言,学校领导和教师则应认真倾听。及时总结,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设性意见;再次,学校应当公开校务,通过多种渠道广开言路,发动家长踊跃参与到学校管理当中来,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三、让家长成为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学生放学回家后,需要家长积极配合学校督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方面有利于保持学生在校学习效果的延续性;另一方面,家长对学生在学习上的督促、检查和指导,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要做好这一点,首先,应让家长明确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具体任务;其次,教师与家长应密切合作,经常性地互通学生在家和在校情况,以利于双方掌握学生情况,确保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有效性;再次,学校应做好家长思想工作,要求家长能持之以恒,配合学校认真督促、指导子女的学习和生活,使家校保持教育学生的统一性与教育学生的有效性。

四、让家长成为学校建设的支持者

学校应发动和鼓励热心公益事业的家长关注学校发展,热心教育事业,支持学校建设。

要做好这一点,首先,学校应积极宣传国家教育政策,发动当地社会贤达、学生家长支持教育事业,为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尽心尽力;其次,学校必须依法治校,绝不能以不正当的手段要求家长捐资助学,坚决杜绝乱摊派等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再次,学校应专款专用,合理利用好每一分钱,绝对不容许学校将钱挪为它用,或是损公肥私。

五、让家长成为社会教育的辅导者

加强学生教育需要建构起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结构。由于学生家长遍布各行各业,涉及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家长对在校学生而言是一项不容忽视的社会教育资源,学校可聘请家长作为学生的校外辅导员。

做好这一项工作,首先,学校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为校外辅导员人选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学校聘请家长担任校外辅导员应充分尊重家长意见,严格遵循家长自愿的原则;再次,学校在邀请家长来校之前应事先告知,使家长有足够时间做好充分准备。

(原载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9期)

“分”出来的家长会

作者心语

家长会是家校联系的主要方式之一。开好家长会,对于宣传学校办学思想、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打造家校育人合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创新形式,让家长会走出形式主义的误区,使之真正成为家校沟通的桥梁,是校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分”出来的家长会有别样精彩。

家长会对于融洽家校关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开好家长会是摆在校长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我校近几年来开家长会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分”出来的家长会有别样精彩。

第一、“分”班级召开家长会

许多学校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家长会的重大意义及其内涵,往往是统一时间,集中家长,校长或者是年段长则端坐在主席台上侃侃而谈,并且,所谈内容无非是学校取得的荣誉、学校近期的工作计划和安排、家校应当配合注意的各种问题等,家长会成了纯粹的学校办学成果“推介会”,或者是校长个人的专题“报告会”。此举无视家长的心理需求,忽略了家长会的本来意义,从而使得家长会走过场、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实效。

因此,笔者认为,家长会宜“分”不宜“统”,学校应当分班级召开家长会。如此一来,家长与一线教师零距离接触,双方本着共同的愿望和目的促膝而谈、平等交流,互相倾听对方的建议或意见,有利于创设家校互动的良好氛围。并且,学校还应当根据学科教师的任教班级情况分批召开家长会,这样才能够使得召开家长会班级的任课教师全部到位。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切实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促进学生的茁壮成长和学校的健康发展。

第二、“分”头做好精心准备

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有效桥梁,开好家长会有利于宣传学校办学思想,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支持,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反之。非但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还可能适得其反,让学校和教师措手不及、威信扫地,让学校受到家长质疑,陷入被动的尴尬境地。

因此,校长应当要求各班级高度重视,深思熟虑,周密安排,分头做好准备:一是要精心策划活动方案。各班级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等具体情况,分头策划形式不拘一格的家长会。并且,教师还要精心安排家长会程序,使得家长会议程环环相扣,如同行云流水、一气呵成,有效避免东拉西扯、离题千里的现象;二是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孩子。教师应当对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学习成绩等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面对家长的提问,才能够对答如流,从而才能拉近与家长的距离,取得家长的信任,得到家长的尊重,走进家长的心里,真正做到让家长满意;三是要做好“疑难家长”案例盘点工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班级管理中,教师难免遇到个别较为难缠的家长。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家长的需求,注意对症下药,做好应对的充分准备,防止因家长“刁难”而措手不及,下不了台阶,陷入尴尬的被动状态。

第三、“分”析诊断家长意见

一个务实高效的家长会不是走过场,做个门面、掩人耳目,而应当是教师与家长彼此间的推心置腹,共商孩子成长大计。但是,因为会议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除了听取家长在口头上的一些建议或意见之外,学校还应当准备必要的“家长意见反馈单”,这样才能够广开言路,广泛听取与会家长的建议或意见,形成有效的家校育人合力。

在开完家长会之后,校长还应当认真分析和诊断家长意见,这样才能够真正达到会议的预期目的:一是要梳理整合家长的建议或意见。校长要认真审阅“家长意见反馈单”,做好家长意见的数据统计工作,充分了解家长对学校的期望,从而发现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改正不足;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推敲家长意见,洞察家长心理,了解家长需求。在现实中,并非所有家长对学校,尤其是对教师存在的看法都能够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是因为种种顾虑,因而在“家长意见反馈单”上吞吞吐吐、闪烁其词,给学校和教师留足了面子。因此,校长不能够想当然,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积极“挖掘”家长的意见,读懂家长的心声。这样才能够做到“想家长所想,急家长所急”,促进孩子的成长和推动学校的向上向前发展。

第四、“分”步反馈家长意见

家长意见是学校办学成果的一面镜子,校长只有善于倾听并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设性意见,才能够使学校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并且,倘若家长的建议或意见没有得到学校的重视和解决,久而久之,则可能让学校和教师遭到家长质疑,使学校陷入诚信危机,甚至于导致学生纷纷退学,学校濒临倒闭的境地。

因此,校长应当根据家长提出的各种建议或意见,分步解决并及时向家长作出反馈:一是要召开家长意见反馈会。校长应当向广大教师通报家长会情况,反馈与会家长提出的各种意见,并要求大家统一认识,做到家长的意见有落实、有反馈;二是要根据家长提出的问题的轻重缓急情况,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条解决家长的合理性意见,并及时向家长作出反馈;三是对于家长提出的科学、合理的意见,学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而是需要通过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够达成,对此,校长应当根据学校对家长意见的落实情况,要求教师适时向家长反馈;四是对于家长提出的而学校又无法做到的一些意见,学校应向家长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因为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够融洽家校关系,牢固树立学校在家长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总而言之,“分”出来的家长会有别样精彩,学校只有“分”班级召开家长会,“分”头做好准备,“分”析诊断家长意见,“分”步反馈家长意见,才能够真正摆脱家长会走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开出一个务实、高效的家长会,开通一条家校配合的绿色通道,从而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推动学校事业的向上向前发展。

给行政例会“变脸”

作者心语

行政例会是学校常规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但目前不少中小学校的例会内容陈旧、形式死板,最终变成了学校工作中的“鸡肋”。因此,校长应当给行政例会“变脸”,在常变常新中提高“会率”。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经常要主持召开部门的行政例会。然而,每次会议,我都觉得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不是变成“一言堂”,就是大家“顾左右而言他”,等到会议结束时还没解决出实际问题,便草草了事,我曾经一度为这样虎头蛇尾的无效例会而感到尴尬。经过近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给行政例会进行“变脸”,才更加深切体会到一个高效、高质的行政例会对学校发展的重大意义,不但能凝聚人心,团结领导班子,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动学校的向上向前发展。具体言之,主要是创新会议形式,把行政例会开成“思想整合会”、“追问式研讨会”、“现场办公会”和“常规管理会”。

一是“思想整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