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林
1
2004年3月的一天,银川市阳光心理健康研究所正式挂牌成立。在一阵鞭炮声里,人们不由得驻足观看,在这条繁华的街道上,商铺林立,但对于这个"阳光心理健康研究所",一般的老百姓多少还是有些疑惑的,有人就问身边的人:"这里面,卖的是什么啊?"身边的人摇摇头:"不知道。"而另一个人颇为认真地研究了一番那"心理健康"几个字后,说:"是给人看病的吧。"这时,宋洋来了,她用温和、充满诗意的语音说:"我们阳光心理健康研究所,对于许多人来说,可能还是陌生的,不了解我们工作的性质,这是因为我们所从事的这个事业,在我们这个城市还是首次。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用不了太多的时间,大家对我们这项工作的意义就会有更全面的了解的。我希望我们阳光心理健康研究所的所有员工,会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我们会用我们的工作,让你们生活得健康愉快,让大家的生活充满阳光。"但凡了解宋洋的人,自然知道宋洋所从事的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宋洋是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同时也是一位有资质的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多年来,她通过进修学习,先后获得了南京大学授证家庭系统排列导师、南京晓庄学院授证NLP简快身心积极疗法、香港专业效能管理学院认证NLP执行师、美国催眠治疗师专业评审委员会(ACHE)认证之临床催眠治疗师等专业资格证书。或许当你看到"临床催眠治疗师"这几个字的时候,自然会和医院里的那些临床医生和临床护士联系在一起。大概那位不明真相的路人说的是对的,她们也是给人看病的,不过她们和医院里那些医生不同的是,医生们所从事的是人们身体疾病的治疗,而她们所从事的则是人们心理疾病的治疗。一个人身体上的疾病,可以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而这种心理疾病的治疗,则并不那么简单,它要求治疗师必须具备更高的智慧和更娴熟的专业素质。
2
提到家庭治疗,就不能不说NLP,那么NLP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妨简单地了解一下。
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加州圣克罗市的加州大学,一个名叫理查德·班德勒的年轻学生,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识了家庭治疗大师维吉尼亚·萨提亚。不久,理查德受雇把维吉尼亚在加拿大做的为期一个月的工作内容制成录音带和文字记录。这份工作花费了他几个月的时间才得以完成。通过整理这些材料,他学会了维吉尼亚在心理辅导过程中所运用的声调和行为模式。紧接着理查德又参与了完形疗法创始人弗里茨·珀尔斯的一批手稿的编辑工作,他用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认真地看了弗里茨工作时的录像带,从而他又掌握了弗里茨的语言和行为特色。有了这些能力,理查德在加州大学的校舍内组织了多个完形疗法研究小组。这时候,理查德认识了在加州大学教授语言学的教授约翰·格林德尔。他告诉约翰·格林德尔教授说,他注意到潜意识的意念和构词过程,想与约翰合作发展出一套沟通上的"文法"。他们首先研究维吉尼亚的录像带,很快他们就发现维吉尼亚的一些惯用语言技巧,并把它归结成一定的模式,这就是"检定语言模式"的前身。他们还发现,维吉尼亚对一些受导者多用视觉型文字,而对另一些受导者多用的是听觉型文字,其他的一些受导者多用感觉型文字。经过他们的认真分析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语言工作模式。不久,理查德和约翰又经过美国的著名学者格雷戈里·贝特森的介绍,到美国亚利桑那州菲尼克斯城研究米尔顿·埃里克森的催眠疗法,理查德和约翰运用他们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很快就成为了催眠高手。1976年,理查德和约翰决定用NLP来命名他们所发现、总结和创造的这门学问,于是NLP就此诞生了。
NLP是一门研究人的大脑如何运作以及如何提升它的运作效率的学问。NLP为每一个接触到它的人提供了一些实际可行而且有效的方法,以便能增加达到自己能力顶峰的机会,使自己无论在个人发展、事业工作、家庭生活,还是与人相处上都有显著的提升。
NLP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很快在欧、美发达国家传播开来。NLP这门学问在中国得以传播,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了。
宋洋是第一个把NLP带到银川,并把它运用到家庭治疗上的人。多年来,她一直致力于普及心理教育的培训和咨询工作,面向社会开展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讲座、心理咨询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在宁夏全区主持中小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家庭教育讲座和企业培训百余场,深得受众的好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3
因为采访的事情,我跟宋洋通了几次电话,在电话里她的声音温和,极富有感染力,就如同春天的田野上迎面吹来的一股温暖的微风。我想这也正是她从事心理咨询和家庭治疗所特有的专业素质吧。
一位曾经听过宋洋辅导课的学员是这样评价她的:宋老师以其独特的平和、沉静的心态和平实、感性的风格,具备特殊的演讲魅力。宋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她不是在讲课,不是在表演给人看,而是在用心讲着她自己的成长故事,融入的是她的全部感情;每一课都是她人格魅力的体现,更是她多年积累的人生经验的充分整合……
宋洋的老家在吉林的四平,她的父亲是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生,这样的学历,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放在全国任何一座大城市,也算是拔尖人才,更何况在四平这样的小城市了。当然,在那个时代,能有这么高的学历,他家的成分也一定是很高的了。那个年代,尤其是像宋洋的父亲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就如同一棵根基不稳的大树,任何一场政治风暴的来临,都可能把他推倒。宋洋的父亲原本在四平的一所中学里当老师,他学的是历史,但又对天文学特别热爱,他有一架高倍望远镜,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观察星象的变化,他的行为自然就受到了别人的怀疑。于是这位年轻的历史老师,一夜之间就被打成了"特嫌分子",先是受到严厉的审查,然后被开除公职,紧接着又被迁赶到了农村,去接受劳动改造。宋洋出生于1963年的3月,若是在江南一带,已经是草长莺飞、春暖花开的季节了,可在东北,却依然还是冰天雪地、寒气逼人。这就让小宋洋一出生就饱受了人间的冰霜与冷暖,所以,在宋洋的记忆里,四平乡下的那个小山村,更多的则是那无尽的冰雪和彻骨的寒冷。
像父亲这样身份的人,自然是备受歧视的。在村里,父亲和那几个"四类分子"干的是最脏最累的活儿,而他们的工分却是最低的,动辄还要接受严厉的批斗和毒打。身体的伤痛是可以忍受的,可人格的凌辱对一个高级知识分子来说那可是一种极度的精神伤害啊。但父亲对家人说:"在中国的历史上,还有谁受到的屈辱能超过司马迁呢?司马公尚能忍受,我辈之人又有什么不能忍受的呢!"
是的,父亲豁达开朗,思想境界博大高远,能容天下难容之事,但小宋洋却没有那样高深的思想境界,对于自己所受到的伤害,无论如何她是忍受不了的。
宋洋的童年是苦涩的,她生来就聪明伶俐,苦难的生活让她变得坚强而勇敢。她5岁那年,父亲又一次被监管了,而母亲经受不了这沉重的打击,病倒在了床上。生活的重担就这样落在了她那弱小的肩膀上,她既要照顾病中的母亲,还要看护好幼小的弟弟,既要做一家人的饭食,还要提着个小篮子到地里剜野菜割猪草。这样繁重的家务劳动,即便是一个成年人,也还有顾此失彼的地方。可她们的这个家,在小宋洋的料理下,竟然是井井有条,这就让村里的那些大人们也不得不对这个小大人刮目相看。
宋洋的童年也是孤独的,因为她和弟弟属于"黑五类"子女,又是从县城里迁赶下来的,村里的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就常常欺负他们。在那些孩子面前,宋洋当然是不甘示弱的。可宋洋小时候有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口吃,说话结巴,而乡村里孩子们打架,最多的还是骂。宋洋不会骂,那些刻毒的语言她也说不出口。当别人骂她的时候,她只是用愤怒的眼睛看着对方,实在忍受不住了,她就会猛扑过去,用牙咬用指甲抠,以解除心中的愤恨。毕竟她是一个女孩,又是那么弱小,每次打架,吃亏的总是她。尽管她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但她绝不屈服。开始的时候,受了人家的欺负,会哭上一场,但后来这样的事情经历得多了,她也就不哭了。她很会动脑子,她在寻找能克敌制胜的武器,她家里养了一只猫,她看到猫在捉老鼠的时候,灵活又凶猛,她很羡慕那只猫,后来她就发现了猫有自己的得力武器,那就是它那锋利的爪子。宋洋把自己的指甲也修成了尖儿,当她再一次和对手打斗的时候,她那锋利的指甲,就让对方的脸上挂了不少彩……
4
童年就这样在苦难中过去了,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由大乱走向了大治,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政策,父亲终又恢复了工作,她家由农村又迁回了四平。这时候的宋洋已经16岁了,生活里充满了阳光,宋洋的梦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也就是从这时起,她的艺术潜质就被焕发了出来,她说话尽管还有些磕巴,但她会唱歌,一亮嗓子便四座皆惊;她还会弹琴,能用她那灵巧的手指,弹出高山流水的声音。那时她已经上高中了,在每次学校举办的文艺演出活动中,她都能获奖。宋洋曾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她还想成为一名作家、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或许是她的理想之梦太多了,她的爱好也太宽泛了些,直接影响了她的学习成绩,在那一年的高考中,让老师和同学们意想不到的是她落榜了。
高考受挫,让她的情绪低落了几天,但她很快就振作了起来。在她的意识里,这个世界很大,天空很广阔,既然上帝让她来到了这个世界,那就一定会给她一个属于她的生活位置的。果真,那一年吉林省财税专科学校在四平招考几个图书管理人员,宋洋闻讯便欣然前去应试,在数百名考生中,她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了。
在图书馆工作,这对宋洋来说,真是天遂人愿。宋洋酷爱读书,从上小学时候起,她就嗜书如命,但凡能找到一本好书,就像蜜蜂找到了花源似的那么兴奋,她常常用自己心爱的小玩具跟别人换书读。有人说她是书迷,有人说她是书痴,还有人说她是书虫子。这是一个大学图书馆,其图书的数量自然是如山积海蓄了。宋洋暗自庆幸自己能有这样的一个好去处,那时她有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那期间,她一边尽职尽责地工作,一边读书,她的阅读面很广,很快让她获得了丰富的知识。应该说,宋洋是属于知识女性那一类人的,在生活上她很简单,不穿高档服装,不买高档化妆品,不喜欢逛商场,却爱泡书店,一旦遇到一本好书,就爱不释手,她爱读书,也爱收藏书。
她的丈夫也是一个爱读书的年轻人,和她同在一个学校工作,是个教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