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平鲁旅游志
31693800000025

第25章 庙宇建筑群

双峰洞双峰洞原为乌龙洞古建筑景观,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为当时宏大的石建工程。由于清代香火日盛,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隆重集会,方圆百里商民士人云集于此,朝神敬香的,探奇览胜的,摆市交易的,人山人海,一时场地显得狭小拥挤。于是当地善士决定捐银于乌龙庙前左右双峰间垒石为桥。石拱券顶,洞深长各6丈,桥成犹如飞虹卧涧。于是刻石匾“双峰”嵌于桥洞上方,并以“创修飞渡桥小引”勒石记之:

乌龙洞为平邑胜境,殿宇创自前明,香火盛于今日。每岁六月二十四日,拈香设供,献戏省牲,土人祷祝于斯,交易于斯,探奇览胜亦于斯。山峡中悬崖峭壁,未可涉足而上,以故寺之东西双峰,对山相望咫尺,非假道于寺中,则飞渡无从。是日也,人肩摩,车毂击,寺外则往来频频,寺内则越跷拥挤,或拱而立,或突如其来,哗嚣之下,甚以拥挤,与会者以为叹惜。辛丑以来丰稔,遐迩乐酬圣德,斯会之盛进而益生,恐周年之焉迹难容,谢公之屐多碍。于寺前东西两岸垒石为桥,其长六仞,其高其阔称之。用是肇锡嘉名,拟诸“飞渡”,盖曩所不能渡者,而今捷当飞来焉。首事者倡之义举,不惜倾囊;诸同人募化善缘,竭力殚心。人无论夫农工商,随缘募化,户总别乎上中下,量力捐资。诸翁既能乐善而好施,庶我辈因人以成事。事难创作,维力无艰。今日者桥功落成,恭疏短引,以注芳名于左。民国四年仪则月谷旦勒石。

复建乌龙洞寺,为使双峰桥面场地开阔,在原“双峰”洞外扩109米,桥东西随之续接延长增长为28米,两端相距54米,建筑面积880平方米。拓宽后的桥面和戏台广场相连,使其更加宏伟漂亮。外沿置汉白玉栏杆,入山远眺,飞渡如虹,凌架东西双峰。长1.3米,宽0.8米的“双峰”石匾镶于拱洞上方,“双峰”楷书笔力浑厚,古朴遒劲,彰显着一种传统文化美。飞渡桥、乌龙壁和双峰洞张弛有度,使整个山寺更加神奇秀美。

乌龙壁乌龙壁建于双峰洞上,正对山门。照壁总高5.84米,总长20米,九层青石素须弥座,高0.79米。上置壁身,净高3.15米,中央为精雕细镂活龙活现的五龙图。四角雕花图案装饰。壁额总高1.6米,脊高0.73米,两端置龙吻,另有垂兽风铃等装饰。

乌龙壁造型古朴大气,图案精美,技艺高超,与“双峰”桥上汉白玉栏杆相得益彰,成为进山入寺看到的第一道景观。

“龙”古往今来作为中华民族心灵崇祀的图腾,演绎了无数神话传奇,留下了让人迷恋神往的故事,随着时代的更迭演进,创造了华夏民族与时俱进,活的龙文化。作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载体和象征,龙在不同时代既抽象又现实地显示了一种不可抗御的民族团结、民心凝聚的伟大力量。今天她仍然从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不同群体产生着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的、物质的财富,诠释着和谐发展与发掘、继承龙文化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龙壁既作为传统寺庙建筑景观,又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天王殿天王殿坐落在乌龙洞中轴线最南端,为进入寺院经过的第一重殿宇。总高10.8米,宽15.5米,单檐歇山顶,7斗拱构造。所有瓦件全部为橘红色琉璃瓦,出檐部分为传统猫头滴水,山墙中脊悬鱼精巧。殿内正中塑弥勒佛,两侧分塑四大天王,背面塑韦陀护法等神像。

配殿碑廊配殿碑廊位于二进院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呈对称格局。东西配殿伽蓝殿和祖师殿东西呼应。建筑宽22米,高6米,马鞍屋脊,为8柱7间仿古建筑。两侧山墙柱头为1米高砖雕犀牛,山墙中峰悬鱼木饰,高1.5米。前后屋檐中部各有垂兽装饰。在东西配殿所邻的双峰海拔1662米处,东建山神庙,西建土地庙。碑廊位于配殿北端,东西对称,高4.5米,长20米,廊内陈列明清以来的碑刻、修复乌龙洞碑记和捐资功德碑等。

大戏台大戏台位于天王殿后20米处,坐南向北与大雄宝殿相对。戏台集明清戏楼卷棚歇山并连建筑风格,是根据传说五爷喜欢看戏将其作为景区内一道景观修建的。戏台高9.35米,基座平台高1.52米,石雕栏杆相环四周。戏台由前室、后室相连组成。前室为台,马鞍脊与后室单檐立脊相接为顶。正面宽度15.45米,前室为四望柱十一斗拱。两侧为雕花腰隔夹扇。戏楼台口上部为镂空云纹盘花木雕柱头纹饰。两侧柱头为三条相叠但大小规格不同的出水龙首。斗拱间彩绘书卷海棠、流云卷浪、翎毛花卉、山水风景,间隔沥粉描金,或角牙对出,双龙戏珠,或丹凤朝阳,绚丽夺目。整座仿古大戏台设计独特,建筑工艺精细高超。戏台左右为掖门,紧依东西峰下,建钟鼓楼,和掖门、红墙连为一体。在双峰海拔1662米处,正对钟鼓楼在东西原址上分别建张道庙和杨道庙。

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寺院中最雄伟、最宏大的砖木古建筑,也是整个寺院的建筑主体,雄居于乌龙寺中轴线上最北端。歇山重檐、红墙碧瓦,飞檐兽脊、铆锲斗合,玉栏围绕、风铃成韵,佛台高峻、法相庄严,经幡灵动、梵音声声。

大殿坐于2.5米高台上,殿前台阶至殿后进深33.7米,殿高17.43米,东西净宽26.1米。正面为八柱五间十一座五斗拱构造,侧面九座五斗拱。门窗锲刻雕工,饰有流云莲花纹。四周汉白玉栏杆,雕以莲花仙桃。檐下风铃垂吊,悠然成韵。殿顶中央为表现佛教内容的高2.04米的脊刹。两端为1.6米龙形正吻。殿内进深15.2米,整座建筑采用栌斗、交互斗、敬斗、里外跳、瓜子拱等斗拱技术。正殿开三门,中央门宽4.31米,两侧各为3.6米。内塑主尊释迦牟尼佛。梵文讲释迦牟尼即大雄“摩诃毗罗”,意思是说他像大勇士,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一切无畏。禅坐于须弥佛坛之上的莲花宝座。通体髹金,髻如覆瓯,发如积粟,面轮饱满,作微目入定状。左胁侍菩萨是以智慧闻名的文殊菩萨,右胁侍菩萨是以大行闻名的普贤菩萨。在佛典《华严经》中,文殊以智,普贤以行辅佐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佛(如来佛),故称“华严三圣”。造像生动,鎏金灿然,衣褶藏露,起落均匀自然,面容慈祥恬静,给人以庄严、圣洁、谐和之美。殿东西两侧塑十八罗汉,动静相宜,互相衬托,使佛光普照的大殿显得异常灵动。大殿古朴庄严,气势非凡,边塞佛教圣地灵山宝刹名不虚传。

龙洞滴珠乌龙洞寺庙群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寺中央神奇的“滴珠洞”,古时洞口建有六角“避风亭”,角亭柱榫犹存。新建六角亭抱柱联:昊天慈悯霖雨苍生,四海升平如春茂,圣帝仁德日灿星朗,三阳开泰似霓云。平面六棱形洞口,直下丈余为平洞,并镶有扇形石匾,匾上双勾楷书“滴珠洞”。山寺杏花芳,珠滴甘露醇。洞内有一潭,潭顶覆有碧石,终年聚气成珠,滴水不断,清甜甘洌,入口生津润喉,全身透爽,精神抖擞,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人取用也不外溢。明清时周边地区岁逢干旱,前往该洞取水,祭祀降雨立验。因此,龙洞滴珠誉为平鲁古八景之一。清雍正年平鲁知县王旸为龙洞胜景题诗:

乌龙洞里隐乌龙,策马城西访古踪。

路转峰回山叠叠,洞幽岸仄壑重重。

云浮玉殿灵光溥,雪积冰泉雾气浓。

祷雨曾沾珠滴露,甘霖大沛慰三农。

甘露池乌龙洞东峰和龙首山相夹形成巨大的天然涧谷,于寺庙东北隅形成泻水缓冲的甘露池,池深2米许,下通双峰洞,洞深132米。每逢降雨,山水飞瀑而下,雾气冲天,汇入池内,聚洞中成洪,急流勇退,顺洞南下,折弯西流,奔流黄河。新中国建立后,筑坝引洪入田,润泽山田万亩,惠民百里。如遇干旱,乡府百姓汇聚讵之龙宫,上香祈祷,舞台唱戏,池披红绸,不时乌云密布,必降甘露。故云:天降甘露润五谷,国施德政惠万民。

清流出涧龙洞滴珠、乌龙山体渗水和沟壑溢洪,由双峰洞出涧,蜿蜒流向东南方人马山麓下的关河支流,山水相拥的原生态环境美不胜收。沿涧植被茂密,山杨、杏树、落叶松、沙棘夹岸。每当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沟谷溪流欢唱出涧,琴韵绵长;夏日则为浓荫覆盖合龙,遇龙山降雨,激流从双峰洞呼啸奔涌而下,荫翳素练如一条巨龙奔腾;秋摇玉树,锦瑟涧鸣。香雨凝露,朝晖夕阴。赤橙黄绿,姹紫嫣红。潺潺流水从涧谷流过,牵动的烂漫霜天落英缤纷。隆冬的涧谷溪流晶莹剔透,宛若银蛇蠕行,为山灵水秀。

讵之龙宫过大雄宝殿,就进入乌龙洞景区依山而建的石券寺庙区。殿后台阶下的甬道与通往讵之龙宫的踏道相接。踏道攀山势而上,共68级青石台阶,宽2米。左右两侧间隔1米、高0.7米的汉白玉雕栏杆,栏杆云水纹柱头高1.1米,古朴、华丽、典雅。讵之龙宫高高在上,坐落在踏道尽头正中央,为旧建筑原址上复原的单间窑洞式建筑。黑色大理石精工雕琢的五爷端坐其上,持重里透着几分威严。平台上大香炉内高香林立、紫烟缭绕,远眺云起半山,岚雾飘渺。各地远道而来的香客匍匐在地,烧香祈愿满腔虔诚。

龙母殿龙母庙位于乌龙山中峰山体左上侧鹰首崖下。由曲折回转的栏杆,1.2米宽的甬道与讵之龙宫相通,且高居于讵之龙宫左上侧20米处,为三间窑洞式庙宇建筑,长15米,高4.5米,单檐,赭红色大理石贴面,汉白玉角花装饰,简洁明快。龙母庙前广场较为开阔,汉白玉栏杆西侧为谷为涧。登临龙母庙前广场观景,近瞰远望,山寺建筑群和人马山风光尽收眼底。庙前精雕细琢的巨型石香炉鼎立中央,正对庙中央雪白的汉白玉龙母雕像。庙内龙母端坐0.5米高玉石雕花宝座之上,高2米,冰清玉洁,珠光宝气。雕像艺术高超,比例适当,衣褶流畅,慈眉善目、秀丽端庄。龙母殿西窑正面嵌汉白玉浮雕的东海龙王大、二、三、四太子造像,寓意为相偕五爷共同福泽苍生,惠世济民。侧面浮雕龙王司雨图,把民俗崇祀龙王,祈求保佑风调雨顺,岁盈丰稔的含义和形象化思维得以艺术化的直观表现,烘托了乌龙洞作为旧时祈雨圣地的神话色彩。

龙母殿东窑正面用墨玉大理石浮雕东海龙王,神情逸然,美髯洒脱,面带微笑,气宇轩昂。西侧汉白玉浮雕风神和雨神,东侧为雷神和电神。完全人性化的神祗赋予了民间神话丰富的想象,和自然界风云雷电等物理现象相结合,把事物的客观存在通过神话渲染,使龙王龙母与众不同,威力神奇无比。

龙母殿摩崖石刻中间的过道旁,依石壁镶一块1.3米见方的汉白玉石刻“佛”字,饶有意趣。石刻边框镶青石走水纹,里面浮雕二方连续“工”字回纹圆边,中间镌刻的“佛”字由一个双手合十,跪拜参禅的僧侣形像组成,朱漆鲜艳夺目,洒脱自然,惟妙惟肖,出神入化。驻足观赏,佛境、佛缘、佛法融汇通灵。

乌龙洞摩崖石刻“乌龙洞”东北侧30米,距地面高约2米处的石壁上有一古洞,洞口呈不规则穴状,周长3米余,径盈双尺,进数米和山体罅缝相通,狭窄不可进,阴风习习,幽深不可测,曾为乌龙爷栖身修炼之地,古往今来,视为神灵圣地。自初明立庙伊始,祭祀香烟不断,遂成龙洞胜景。

乌龙爷是广济龙王文殊菩萨的别号尊称,是文殊菩萨在边塞平鲁的本土化、世俗化的象征,是适应民俗心理存在的神祗,寄托着百姓祈盼风调雨顺、事业兴旺发达、平安吉祥的愿望,在善男信女们的心目中是有求必应的灵验之神。由来已久,乌龙山因有乌龙爷而得名。

同时,美好的传说也赋予了这个山洞神奇的魅力。相传乌龙爷是东海龙王的五太子,受文殊菩萨点化成蛇,遇货郎张道慧心替度,寒暑历年,四方云游,恤察民情。某年六月二十四日至乌龙山,货屉犹如注铅,不得肩行,视则小蛇已成乌黑巨蟒,倏忽腾飞入洞。张道遂在洞前建庙供奉,并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乌龙爷生日,许愿唱戏贺岁。山中神龙栖居,方圆年景丰稔,百姓安康。广行善事,济民水火的乌龙爷修炼得道后再度受文殊菩萨点化,皈依五台山。据飞渡桥碑记称,创于前明的乌龙洞,庙宇肇建之初远远早于五台山万历四十四年创建的五爷庙,五爷和五龙爷为同宗尊神,“先有平鲁乌龙洞,后有五台五爷庙”。

2008年在乌龙洞前单孔望兽古庙址上紧贴石壁拱券石窑庙宇三间,过道相通,高4.5米,长15米,单檐角牙一出水,赭红瓷砖贴面,东窑和中堂正中镶汉白玉“五龙庙”阴刻匾额,长1.2米,宽0.6米,传统四方连续“圆瓜窗棂”和“棋盘夹扇”古色古香。龙庙东窑为乌龙爷起居卧室,西北角接石壁处古洞幽然,窗前席地雕床,床前置石供器供游人祭祀祷告许愿,用黑色大理石塑乌龙爷卧榻凝神听戏的神像,半仰卧榻的乌龙爷雕像长1.9米,全身黝黑,头冠两侧显露着两个龙角,穿袍束带蹬靴,美髯疏逸,一手托腮,神情恬静怡然,笑容可掬,活灵活现。巧妙的构思,精美的雕刻技艺,在现代庙神雕塑艺术中是难得的精品佳作。更有朝山觐庙的人们将红绸、黄缎覆于神像之上,袅袅的香烟之中,乌龙爷呼之欲出,法界圣地愈显神灵威严。

中堂和西室为人们朝拜祭香的场所。西室正面根据五爷出世的传说,用汉白玉浮雕张道人肩挑货郎担,担着小乌蛇闯关东,越瀚海,出阳关,过嘉峪,辗转神州,一路风尘,历尽艰辛的图案。浮雕可爱的小蛇吐着信子似和张货郎说着什么,而张货郎转头看着小蛇,几多怜爱溢于言表,逼真生动。整个乌龙爷庙依山势而建,庙院宽5米许,基座载山体用两层白色雕花大理石托举,上面装双勾汉白玉浮雕围栏,间隔一米装云水头望柱,浮雕鹿鹤同春、松竹凌虚、姚黄魏紫,彩云追月、菊有黄华、丹桂飘香、深谷幽兰、寒梅报喜等图案。乌龙庙栏杆和整个山上的摩崖石刻、龙母殿、讵之龙宫各景点相连,曲折回环,如同给乌龙山系上一条洁白的哈达,轻柔、飘逸、吉祥、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