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平鲁旅游志
31693800000003

第3章 桑梓福荫祭门神

尉迟恭从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走上中国历史舞台,死后又被人们奉祀为神,享誉中华门神之最,首先是生前曾在贞观十年(643年)被唐太宗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一品丞相,再是与显庆三年(658年)薨逝后,唐高宗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忠武”有着直接关系。时高宗为其废朝三日,京廷举哀,并亲率五品以上京官赴宅哭祭,赐东园秘器,陪葬昭陵,子嗣袭爵。这在上下几千年封建历史上是很少有的殊荣。他的搭档、门神秦琼虽然功名不少,但却没有得到一个字的谥号。而尉迟恭作为一员武将,诚以“忠”名,勇誉为“武”,可谓人生至美,节操至善,褒奖至重,它不仅是封建皇帝和历史留下的封号,更是其一身正气,忠心耿耿保卫社稷江山的光辉写照,也是门神的核心内涵所在。

忠神中华门神文化在尉迟恭的塑造上首先体现了一个“忠”字,它所涵盖的本质内容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和中国人的优秀品格所凝结成的“仁”、“义”、“礼”、“智”、“信”,是一种智慧、力量、信念和勇于开拓进取的结晶,并不是简单的愚忠。这正是桑梓故里妇孺皆以尉迟恭为荣的一个历史的传统的因素。单纯就门神而言,试想如果没有像尉迟恭这样的忠孝节义和睿智诚信,恐怕就不是完全称职的门神了,那么就会忠奸不辨,善恶不分,一概而论,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敷衍塞责,后院起火失盗也就不足为奇了。

《旧唐书》关于“玄武门之变”这样记载,尉迟恭在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离阻骨肉,灭欺君亲,祸不须臾”的危急关头,对迟疑不决的李世民说:“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虽存仁爱之小情,忘社稷之大计;祸至而不恐,将亡而自安,失人臣临难不避之节,乏先贤大义灭亲之事,非所闻也。”劝李世民从大处着眼,当机立断,首先举事,先发制人起了决定性作用,这完全是“智”的突显,也诠释了竭忠才能尽智的人格魅力。

在平鲁崇拜门神是全方位的。俗话“忠诚必然义气,奸诈势必狡猾,失仁就要失义”。人们对尉迟恭的尊崇,显著特点是讲义气、重气节,并把义气作为衡量一个人道德操行的试金石。是千百年来尉迟恭“大丈夫光明磊落义气相许”的气节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平鲁人。

《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了尉迟恭在对待“义”和“利”之间的立场态度。当太子李建成图谋杀害秦王,用釜底抽薪的办法暗中送信,赠金银器物一车离间尉迟恭和秦王的关系时,尉迟恭辞曰:“敬德起自幽贱,逢天下丧乱,久沦逆地,秦王实生之,方以身殉恩,今于殿下无功,岂敢当赐,若私许则怀二心,徇利弃忠,殿下亦焉用之哉?”宁舍生取义而不见利忘义,以致唐太宗由衷赞叹“公之素心,郁如山岳,积金至斗,情不可移”。为中华门神文化增添了厚重的内涵。

尉迟恭的忠诚还表现在中华儒学精义的核心“仁”。作为一位叱咤风云的武将,仁道、仁爱、仁义、仁德是其安身立命、驰骋疆场、出将入相、颐养超逸的根本所在。正如孔子所说:“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论语·里仁》)《旧唐书·尉迟恭传》中记载,玄武门事件后,在李世民和诸将商议将隐太子李建成、巢王李元吉一百多亲信悉数诛杀、没收财产时,尉迟恭力争劝谏说:“罪在二凶,既伏其诛,若及支党,非所以求安也。”李世民听从了尉迟恭的劝谏,采取了宽大为怀的策略,这样挽救了许多生命,就连魏征也得以赦免,体现了“忠臣之事君也,莫先于谏。下能言之,上能听之,则王道光矣。违而不谏,则非忠臣”的古训至理,做到了“君子尽忠,则尽其心”(《忠经·忠谏》)。从中诠释了古贤仁人爱人的人本思想。

尉迟恭不是见利忘义的人。他十分体恤将士跟他出生入死,每遇战阵,之前总不免宰酒犒劳,遇战事不利也要慰问,如果大获全胜,他就把皇帝赏赐他的金银财物,全部分发给士卒,从不吝啬弃仁德而筑怨怼,仁爱之心完全融于和部属的同甘共苦之中,以至部伍整肃,同心同德,应天命而遂人愿。

以诚信为本的尉迟恭由忠而诚,怀仁既忠,守信弥坚,不因世俗所动,不为殊荣所惑。在唐太宗曾嘉许公主为妻,坚辞不允,并用圣人“富不易妻”的教喻委婉谢绝,言辞恳切,悟主知义,感人肺腑,实属不易,堪为古今楷模。

战神尉迟恭走上神坛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做到了“武将不避死”。每逢战阵,“披坚执锐,陷敌先登;雁翼展开,剪风云而摧八阵;鱼鳞晓布,蹈汤火而入重围”(《尉迟恭墓志铭》)。唐武德二年(619年)率部归顺李唐,在秦王李世民麾下,“擐甲而擒世充,攘臂而平黑闼,搴旗而降建德,夺槊而坠雄信,勇略善战,所向披靡。”在玄武门事件中智勇当先,卫秦王而元吉饮羽,提枭首登城示众,以息众怒,骤乱中稳定了危局。就在功成名就知天命的时节,仍亲随太宗亲征高丽,可谓忠诚事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尉迟恭不畏邪恶,人竞天择,适时进取,光明磊落,侠肝义胆,一生勋德功绩证明“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忠经·辨忠》)。这种忠勇节操和铁血豪情正是中华门神所最珍贵的核心价值。

财神尉迟恭还被人们奉为财神,自然因为他“趋利”而“避害”。这正是一年一度的隆重喜庆节日春节,人们既要在大门上贴“福、禄、祯、祥”、“喜、财、吉、瑞”和“招财进宝”、“财源滚滚”等祈愿财运通达、事业日隆的吉庆斗方,或“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财路随缘取之有道,神灵主理造化在天”等对联,又要把尉迟恭像奉若神明,经商店堂铺面都专设神龛供奉财神,其选择的神像不乏尉迟恭、关公。可见人们的普遍把门神也作为财神。事实正是这样,有门神才有人和人之间、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美满幸福,有门神才有财神、福神、喜神及所有祥瑞之神的降临和庇佑,门神首先创造的是人间美好的环境。“家和万事兴”、“人勤地生宝”、“福地生金”、“人杰地灵,物华天宝”等都就成了财神福荫的实际验证。

福神门神的又一深刻内涵就是尉迟恭是福神,是吉星。所以为福神,其寓意着平安健康,不贪不占,廉洁清正。这是他为将一生久经沙场,夺槊陷阵,出生入死而安然无恙的证明,为官明哲保身,克己修养,最终保全义节而德高望重、誉满朝野的结果。73岁寿终正寝,对于一个满身“刀锋箭镞伤疤累累”的武将来说,颐养天年,问道清商,修身养性,年逾古稀之寿在古代为数不多,堪为平安之神。正是“人生在世孰最贵,平安二字值千金”。有这样的福神相伴,平安一生,事事平安通达,为学学有成,求财财有进,理政得民心,不求功名而自显,不慕义节而自重,不谋私利而自盈。于事业寓意着披荆斩棘,克难克艰,精勤进取,功名成就的辉煌前程。这种从精神领域所表现的意识形态完全是民俗理念中最广泛而吉祥的“福”。它包含了福人、福将、福相、福地、福宅、福运、福命、福禄、福财、福禧、福寿、福星等一切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存在。这样的福神崇拜,完全是广大劳动人民历久以来向往美好的幸福生活,追求事业昌盛发达,造福子孙后代,实现完美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最客观、最现实、最鲜活的民意,也是最富有民俗特色的心理精神崇拜,并非盲目的造神和封建迷信的奉神。尉迟恭能够担当这样的福神载体,无疑凝结的是民心,体现的是民意,庇佑的是民生,从而塑造了一座民心崇尚的高大丰碑。有这样的福神保驾护航,就会吉星高照,逢凶化吉,了却烦恼,不自望利,不谄于人,政通人和,事业发达。

平鲁作为门神的桑梓故里,广大人民群众历久诚实信用、憨厚朴实、习尚勇敢的民风,继承和发扬了门神优秀传统。如今随着边塞旅游开发,这种家喻户晓的民俗文化必将得到进一步弘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