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奇妙生物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31772400000036

第36章 神秘的植物(6)

无花果为桑科,原产于地中海、南亚一带。它性喜温暖、肥沃、湿润的环境,对土质要求不高,易繁殖,生长快,适应性强(也适宜在城市栽植)。在我国南方各省多是地栽,而在北方只能盆栽。

无花果,不论生长在哪里,都根深叶茂,果实累累,它的果实愈熟愈红艳。人们赞美它,不像桃李树在结果之前,先以奇葩满树来风采照人,而只要一刮风下雨,则落花满地;更不像夹竹桃,从春到夏,繁花似锦,炫耀自己的艳丽多姿,实际上却华而无实。无花果纯朴无华,还未见它的花貌,已经是果满枝头了。

难道无花果真的是不开花就结果吗?其实,说它无花,完全是误解。世界上很少有无花而结果的植物。无花果同其他植物一样,也是先开花而后结果。所不同的是,无花果的花是腋生的隐头花。因此,在人们还未见它开花时,果子已经悄悄地从叶下钻了出来,所以,叫它“无花果”。

无花果,叶大色墨绿。树姿优美,是美化环境、盆栽观赏的佳品。其果实不仅香甜味美,而且营养丰富,还可入药。

无花果还是防污染的“卫士”,它对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氯化氢、二氧化碳。硝酸雾以及苯等物质,有一定的抵御和吸收能力,在产生大气污染的厂区裁植无花果,可以起到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

奇异的马尾藻海

1492年9月16日,哥伦布率领的探险船队正在茫茫的大西洋上行驶。忽然,远方出现了一大片郁郁葱葱的“草原”,哥伦布以为发现了新陆地,欣喜若狂地命令船队急速前往。可是,当他们驶近“草原”时,不禁大失所望,原来,那并不是什么草原,而是一望无际的海藻。哥伦布因物取名,把这片奇怪的海域叫作“萨加索海”(在西班牙语中是海藻海的意思)。由于这里的海藻以马尾藻为主,后人称为马尾藻海。

马尾藻海在美国东部海域,恰处于北大西洋环流的中心,众所周知的百慕大三角几乎全部处于这个海区内。科学家风趣地把北大西洋环流比作车轮,把马尾藻海比作这个车轮上的轮毂,不过,它是一个大得难以想象的轮毂——差不多有1000海里宽,2000海里长。

马尾藻海不仅以蔚为壮观的“海上草原”闻名于世,而且有许许多多奇特的自然现象令人费解。马尾藻海如同一座透镜状的液体小山漂浮在大西洋中部。北大西洋环流宽60~80公里,深达700多米,流速约每昼夜150公里。这支强大的环流日夜奔流不急,像一堵旋转的坚固墙壁,把马尾藻海从浩瀚的大西洋中隔离出来。大西洋的水几乎流不进马尾藻海,而马尾藻海的水也流不出圈外。由于海流和风的作用,较轻的海水堆积在中部,使马尾藻中部海平面比美国大西洋沿岸的海平面高出约1米。由于马尾藻海的海水几乎不流动,在阳光照射下,表层水温很高,却几乎不发生水的对流现象,不用说不能与环流圈进行内外交流,就是海的下层冷水也不能升起来。海上草原常常神出鬼没,时隐时现。有时,茂盛的水草突然失踪;有时,水草又神差鬼使般地布满海面。

这个奇特的大海是怎样形成的呢?打一个形象的比喻,大西洋好比一个硕大无比的盆子,北大西洋环流就是盆中作圆形运动的水流,马尾藻海就是盆中最不受激动的水面中心,分散的悬浮物都聚集在这里。这就是海上草原的秘密之所在,也是马尾藻海具有一系列奇特自然现象的根源。但是,人们对于马尾藻海里的马尾藻是怎么来的,说法并不一致。有的海洋学家认为,这些马尾藻类,本来就是漂浮的海藻,它们是从其他海域漂浮过来的。有的则认为,这些马尾藻类原本是在这一海域海底生长的藻类,后来经大风吹,将其根吹断,藻类漂浮出海面。有的科学家在马尾藻海往返考察时。却找不到马尾藻的影子,然而几个月后,又有人报道说,在同一海域又发现大量漂浮的马尾藻。它们漂泊不定,时隐时现,令人难以捉摸。

世界惟一的洋中之海

一般地说,海是指大洋的边缘部分,因此海都是有海岸的。令人奇怪的是,马尾藻海却是一个没有海岸的海。它既不与大陆相连,又不被陆地包围,而是被大西洋的海流所包着。人们称它为“洋中之海”。正因为如此,马尾藻海是一个极不稳定的海。由于组成北大西洋环流——墨西哥湾暖流、安第列斯暖流、北赤道暖流和加那利寒流的流动,它的面积随季节和气候而变化,夏末时最大,隆冬时最小。

马尾藻海的海水透明区也高于一般海区。一般热带海区的海水透明度为50米,而马尾藻海的海水透明度竟有66.5米,是世界大洋中透明度最高的海区。海洋学家把透明度板放在马尾藻海水下72米的深度,依然看得很清楚。马尾藻海水仿沸水晶一样清澈,水色透明而深蓝,故又有“蓝海”之称。

为什么马尾藻海透明度这样高呢?这是因为马尾藻海位于大西洋中部,受大陆江河影响较小,浮游生物少。据测定,马尾藻海里的浮游生物仅为其他海区的1/3。悬浮物质和浮游生物的多少是决定海水透明度的主要原因,所以,马尾藻海的透明度大,海水呈蓝色。

神秘的海难

有不少航海者,在马尾藻海上遇到各种奇异经历和可怕的灾难。他们的见闻被神话般地传开了。美国作家托马斯·简尼欧对马尾藻海是这样描写的:“许多沉船的废墟集合在一起,一直延伸着,就像世界上所有的沉船都躺在那儿,像一群被遗弃的伙伴……”在一些文学著作中,马尾藻海被描绘成世界上最悲惨和最恐怖的海域之一。

1963年,一架C132客机,在飞进马尾藻海清朗的上空时,突然失踪。1973年,一艘货船在马尾藻海航行时,突然倾覆。在帆船时代,曾有海员说,他们的船只在马尾藻海上航行时,被大量的马尾藻缠住,船只无法航行,结果船员们发了疯,有的被活活渴死。从现在的眼光看,这种说法似乎没有根据,因为人们曾做过专门实验,小帆船在马尾藻海中航行被海藻困住的可能性很小。

许多航海家推测,船舶失事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例如,马尾藻死死地缠住轮船的螺旋桨,使轮船无法航行,失去控制,造成倾覆。但是,这种解释不能说明飞机在马尾藻海失事的原因。因此,更多的人认为,在马尾藻海这片奇异的海区里,一定还隐藏着许多人们尚不清楚的自然之谜。

真菌是动物还是植物之谜

真菌是一个很大的生物类群,大约有10万种,其中包括各种真菌、酵母菌等,还有我们平时很熟悉的蘑菇——伞菌,它们在整个生物界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虽然在很早以前,科学家们已把它勉强归入到植物界中,但关于真菌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的争论,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

有关真菌的最早论述,应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著名的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首次在书中描述了真菌的特性。大约过了3000年后,著名科学家达普林尼把蘑菇分为可食蘑菇和有毒蘑菇两类。然而,人们对真菌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徘徊在很幼稚的水平,仅仅知道,它是一类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常常依靠腐生或寄生的生物,但无法确定它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没有一个人能为它下一个权威性的确切定义。

随着对真菌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科学家对真菌归属到哪一大类,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论点。在较早的时期,植物学家尼克尔认为,真菌的形态虽然多种多样,面貌各异,但都是植物组织分泌出的产物,它们就像植物身上的废料一样,不能划入到生物的范畴之中。因此他认为,真菌更接近矿物。可是,在当时尼克尔不了解那些蛛丝般的物质,并不是植物的分泌物,实际上它恰恰就是真菌本身。

在这个问题上,就连赫赫有名的瑞典分类学家林奈也感到迷惘。起先,由于他在真菌中发现了一种与水螅相似的小动物,所以一直认为真菌是动物,直到后来才改变了看法。在这种情况下,法国生物学家瓦扬风趣地说:“真菌是破坏了自然界普遍和谐性的魔鬼杰作。”的确是这样,如果真菌是植物,可又没有花,它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似乎就是为了刁难最有天才的研究者。

尽管在真菌的分类上有种种不同看法,但大部分植物学家认为真菌是植物。后来,意大利科学家密凯利首次打开了通往真菌生活史迷宫的大门。他以出色的研究证明了,真菌是由极细微的孢子来传播繁殖的。从此以后,人类结束了对真菌盲目猜想的阶段,使研究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领域之中。到了18世纪,林奈正式把真菌归属到植物的家族之中。

正当大家都认为真菌是植物的时候,不少植物学家又提出了新的观点。他们认为,真菌在地球生命史的早期就已出现,再加上没有叶绿素,不能自我制造食物,所以不应该属于植物界,而应当处于与植物界、动物界相并列的第三个界——真菌界。但是,这个新观念没有受到同行们的普遍支持,经过反复多次的激烈争论,最后还是把真菌列入到植物界中。

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1909年,俄国科学家曼莱日柯夫斯基再次提出,应该建立真菌界,它包括细菌、蓝绿藻和真菌。他指出,这互相并列的三个界,在生活方式上各有特点。植物、动物和真菌分别来自于三个假想的祖先。

后来,科学家又进一步提出,生物可分为四个界,即裂殖界(细菌和藻类)、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发现真菌确实兼有植物体和动物组织的特点。例如真菌能直接进行氮交换,细胞壁中有几丁质(壳多糖),这些方面很接近动物。但是,真菌的生活方式,细胞有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特点,又很接近植物。

那么,真菌究竟是植物还是动物呢?这个从古到今已争论了几千年的问题,到今天还没有得出一个完全统一的结论。

鸽子树之谜

“花朵”像鸽子的树

1860年,英法联军大肆进攻、洗劫北京城,火烧圆明园之后,清朝政府被迫签订了城下之盟——中英、中法以及中俄《北京条约》。历史学家将这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结果是中国进一步丧失了大片领土和许多权益,随之,更多的外国传教士和冒险家拥入中国。

1869年春,在中国四川青衣江上游的宝兴地区,一个叫穆坪的地方,来了一个满脸大胡子的高鼻深目的法国传教士。他名叫大卫,这一年41岁,是第二次来到中国。大卫的兴趣十分广泛,其中,尤喜种植花草,采集植物标本。他32岁那年,借传教的机会,到中国的河北地区采集植物标本。三年以后,他带着大量标本返回了法国。

大卫来到穆坪,眼前葱茏一片的植物世界,令他惊叹不已。一天,他来到一片树林间的开阔地,看见了令他终生难忘的情景。事后大卫回忆道:“我来到一处美丽的地方,看到了一棵美丽的大树。那树上长满巨大的美丽的‘花朵’。‘花’是白的,好似一块块白手帕迎风招展。春风吹来,又好像一群群鸽子振翅欲飞。

大卫把这种大树称为“中国的鸽子树”,事后他还发现,鸽子树的白色大“花”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花,而是它的苞片,这种苞片最长可达15厘米,宽3~5厘米。我们所看到的鸽子树“花”既然是苞片,那么真正的花在哪儿呢?

大卫仔细研究了鸽子树的结构,这才知道,鸽子树花的数量很多,但却很小,许许多多的紫红色小花组成了一种叫做头状花序的结构。在头状花序中,雄花数目很多,它们大都长在花序的周围,而中央则是雌花或两性花。鸽子树的花序直径约有2厘米,它们处于白色苞片的包围之中,微风吹来,人们只看到鸽子般展翅的苞片,却忽略了花序的存在。

大卫将鸽子树的标本带回了法国,植物学家们竟将鸽子树命名为“Davidiainvolucrata”。“involucrata”的意思是“有苞片的”。“Davidia”是“大卫发现的”意思。由此可见,大卫发现的鸽子树,在植物学家的心目中分量有多重!

原来是珙桐

现今我们知道,鸽子树其实就是中国特有的“活化石”——珙桐。珙桐的科学价值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在距今200~300万年以前,珙桐的“足迹”遍布全世界,由于第四纪冰川的影响,珙桐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都绝迹了,而在我国贵州的梵净山、湖北的神农架、四川的峨眉山、云南的东北部地区,以及湖南的张家界和天平山的海拔1200~2500米的山坡上还留有小片的天然树林。这些远古年代的遗物,就像地层中的古生物化石一样,能帮助人们了解与地球、地质、地理、生物等有关的许多奥秘,又因为它们是活着的,所以叫它们“活化石”。正因为这个原因,珙桐成为我国的一级保护植物,国家还专门为这些“活化石”划定的保护区。

19世纪末,珙桐被引种到法国,以后又来到英国以及其他国家。如今在瑞士的日内瓦市,人们常在庭园里栽种珙桐,每到花开季节,珙桐花花香袭入,引得不少游人流连忘返。

珙桐的果实成熟时,颇像一个个尚未成熟的野梨,因此,在产珙桐的地方,珙桐又被叫做水梨子或木梨子,虽然此“梨”果肉酸涩难以下咽,但对于渴到极点的赶路人来说,这“梨”倒也能救急。

珙桐的树形优美,是一种很好的绿化树种,它的种子含油量达20%,因此是一种利用价值颇高的珍贵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