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破译文化之谜总集(求知探索系列丛书)
31773400000009

第9章 东南亚文化之谜(6)

还有什么人能比传说中于“第一世代”来到埃及的荷罗斯神追随者“贤苏荷”,更有资格被称为这一切鬼斧神工的建筑创造者呢?“吴哥——荷”在埃及文中代表“不朽的荷罗斯神”。因此任何对吴哥窟和基沙金字塔关联性的探索,势必曾牵连到有关荷罗斯神的传说。这也是为何理查·辛克利·艾伦在他的权威著作《星体名录》提到,荷罗斯传说为天龙星座的必然参考对象。

在这些鬼斧神工的建筑外表下,隐藏于岁差运动之后的星体寺庙对照关联性,只有那些将星体位置深映于心中的专家才能解读。他们必定对岁差运动每72年移动一度的现象了然于胸。无疑地,也只有这种专家才有办法将天龙星座的外观,于基沙金字塔(仿天鹅星座和狮子星座)东边72经度的吴哥窟中呈现出来。

然而时间仍旧为谜团之一:公元前10500年是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的规划时间;金字塔中的坑道排列则是出现于公元前二千五百年(考古证据已证实无误);公元前10500年也是吴哥那加神殿的规划之时,可是吴哥寺直到公元1150年才完成,而考古证据证实整个吴哥完成于公元802年和公元1220年的四个多世纪间。

是什么样的共通高度知识来源和共有的灵魂理念,又是透过何种不为人知的管道,能够跨越国界并持续甚久,对公元前2500年的埃及文化和相距3500年后的高棉文化产生如此重大影响?

还有,为什么在埃及和高棉两地的著名古建筑,全都指向相同的天文年代公元前10500年?

史前科技文化之秘

我们从吴哥窟侧入口朝正北方驾车约摸一公里半后,此时在左侧出现一座名为巴恒寺的金字塔型小山丘,高67米,建立在一处天然石头高地上。无独有偶,埃及金字塔也同样是建筑在天然石床之上。

我们自东侧爬上巴恒寺,其原本的周界在经过数个世纪的风雨和人类行走已不存在。攀登的路途陡峭难行,满布湿滑红土和小石子。山顶上盖有一座石阶金字塔,高13米,底部为一边长76米的正方形,离正殿共有五阶。

我们是从东侧登上阶梯,其实东南西北侧皆各约呈现70度倾角。确实倾角不论是否真如我们所臆测的为72度,但事实是它正好为一百零八座小塔所环绕。数字“108”在印度教和佛教被视为由72加36得来(即72加上自身的一半)。在会造成星体位置改变的为期25920年,每72年移动一度的地球岁差运动中,108也是一系列重要的数字当中之一。这项特殊的关联性可以由此地一份模糊的碑文中看出端倪,但多数考古学者都予以忽略。撰写人是巴恒寺建造当时的国王“亚索跋摩一世”(889~900年),他在碑文中告诉我们建立此寺的目的乃是“以石块象征星体的演变”。

站在巴恒寺顶上可将附近一带一览无遗,东北方可见百昂库兰寺,同一方位近一点之处有另一更大的布克寺,在我们南边偏西则有克隆寺。

深藏在我们北面丛林中的便是巨大的吴哥通王城。东方树林的另一边则是神话中的宫殿吴哥窟。以吴哥窟为中心,我们可以画出环绕在它四周的这四座塔,如同印度教宇宙论中的弥楼圣山为另外四座山峰(当中一座为曼德拉山)所环绕。

吴哥窟的主要特色在于它既长又大的东西坐向,完全对准春秋分点的日出日落方位。除此之外,吴哥窟所呈现的天地对应也巧妙地标示出一年之中的另外两个重要时令。《科学》杂志曾如此写道:

有趣的一个地方是,吴哥窟的西侧入口大门也按照着夏冬至点排列。因此加上原有的春秋分点现象,整个一年当中的四大时点都可以由这个入口处呈现。站在此处看去,夏至日出时可见到太阳由布克寺(距吴哥寺东北方十七点四公里处)顶上升起。冬至时则可见太阳由格罗寺(距吴哥窟东南方五点五公里处)顶上升起。

埃及基沙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也有类似的天地对应关系。在人面狮身像于春秋分日出面朝东方之时,第一与第二座金字塔的北向堤道(分别面对东北方14度与东南方14度)正对齐夏至前后一个月太阳映于地平线上的位置。南向堤道则正对齐冬至前后一个月的太阳位置。

古高棉与马雅的神秘联结

基沙金字塔的起源至今仍是个谜,但毫无疑问的是它的发展大约于公元前2500年展开,主要于当时“第四朝代”的三位古埃及法老王库夫王、卡夫拉王和曼卡拉王在位期间完成。

吴哥的情况也是如此。虽然它的起源仍是未解之谜,但主要于公元第九至第十三世纪间的四位高棉天皇手中完成CEA5E耶跋摩一世、亚索跋摩一世、苏耶跋摩二世,和GEA5E耶跋摩七世。

事实上,历史学家们能够精确地说出吴哥众寺开始建立的时间。藉由大量的考古和经文证据,吴哥乃是于公元802年由GEA5E耶跋摩二世所下令兴建。传闻中他曾举行了一次至今仍无法取得解释的仪式,册封自己为“宇宙之神”。史学家们也承认在GEA5E耶跋摩之前的高棉历史几乎无从得知,只知道在第九世纪之前几乎完全没有石寺被建造,也没有高度精准技术。因此没有确切证据可以指出吴哥众寺乃是承袭古建筑上的演变。

GEA5E耶跋摩本身的出身也相当模糊不清,史学家怀疑他与前朝家族并非直属血缘关系。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在后代一份咏赞他的经文中却称他“拥有纯正皇室血统”。古埃及文献中也经常将荷罗斯神的追随者形容为“优越的法老先祖”。另外我们也听过,GEA5E耶跋摩是为了拯救人民而成为国王。这正是欧西里斯重生教义中的标准说法。

当然由此并不能看出埃及对吴哥窟曾造成任何影响。对欧西里斯的崇拜早在吴哥窟出现的数个世纪以前便销声匿迹。公元395年在罗马帝国统治结束时的古埃及残余文化,到了公元650年埃及被仍斯兰教接收后便不复存在。可是GEA5E耶跋摩二世却还在其后150年才于遥远的高棉国度称王。

尽管没有直接影响力,但我们不禁怀疑,吴哥和基沙金字塔之间可能有所谓间接“地下管道”存在而造成二者相关。当然我们也还会怀疑是否相同的关联性也影响了古墨西哥文化。有这种臆测的不单是我们而已。在一九五五年,伟大的马雅文化学家迈可·柯伊曾发表评论,表示“古高棉国和马雅帝国有着许多难以解释的相似性”。

从这些类似性上应该能让我们得到何种结论呢?巧合或许仍旧为解释之一。但这么多的纠结和复杂性摆在面前,以统计学来看便不太可能为巧合,正如同不太可能有直接影响力的存在。另一个解释则如我们在前章末尾所暗示过,可能有尚未水证实的“第三者”影响力存在既神秘而且古老。这种也许已存在久远而且可能来自古埃及“荷罗斯追随者”团体的影响力,存在的可能性极其渺茫。可是正如神探福尔摩斯所言:“当你将完全不可能者排除后,不论剩下者可能性有多低,都必定为真。”

北冕座的三颗星

到底GEA5E耶跋摩二世是如何成为高棉国王的?为什么他会自称为“天皇”呢?

从所有的经文中我们得知,他是乘船渡海来到高棉,之前的数年他居住在一个遥远的国度,名为“王者之山”。他为何居住在该地不得而知,也有人说那个地方便是爪哇岛,但却无从证实。他在公元八百年来到高棉,看到此处充满危险又毫无法纪,全国上下笼罩在黑暗与暴力之下。根据乔治·科德斯所言:“这位年轻的王子在登基称王之前,必须先对此国家重新进行征服。”

GEA5E耶跋摩第一个定都城市照经文中来看名为“英卓普拉”。确实地点不明,但似乎是个伟大的宗教学习和权威之地。他自愿受教于一名叫做西瓦加瓦拉亚的灵学大师,照科德斯的说法,此人乃是首位“天皇教派”传教士。

GEA5E耶跋摩从一开始便如身负重任般,决意要在特定时期当中完成特定目标。离基沙金字塔东方七十二经度的吴哥地区,正是他一开始便定下的目标。

GEA5E耶跋摩在英卓普拉停留不过数月后,便和他的老师西瓦加瓦拉亚带着军队向北来到现今吴哥地区所在地的平原。他们在此地建了一座名称优雅的城市哈里哈瑞拉亚,也就是现今地图上所见的洛普欧斯这个地方。

洛普欧斯上的三座寺庙(当中一座已模糊难见),其排列方式竟与北冕星座的三颗星相同,莫非这又是巧合?位于天龙星座旁边的北冕星座,在洛普欧斯寺庙于公元第1055第11世纪兴建时,是不可能从地面上看见的,它和吴哥一样都只出现在公元前10500年春分清晨的地平线上。我们认为这不应该是巧合,原因在于所有吴哥的其他建筑都是于公元第9和第13世纪之间逐渐建立起来,对象也都是公元前10500年春分清晨的天龙星座。而除了天龙星座之外,周边的一些其他星座也成为仿照对象,像是小熊星座的小熊θ星和次小熊星,大熊星座的北斗七,以及天鹅星座的天津四。吴哥整体建筑给人一种经过按部就班规划的感觉,是一项透过系统方法的伟大设计。吴哥窟尽可能利用天然地形,结合精确的天文排列形态,并以巨蟒石像和其传说凸显出天龙星座的象征意义。

具有魔力的圣物

(Roluos)耶跋摩离开了哈里哈瑞拉亚后,又在一处名为阿曼兰卓普拉的地方建立新首都。考古学家认为此处乃是位于现今吴哥通王城的西方。之后他又向东迁移四十公里,来到可以俯瞰吴哥平原的库兰高地,建立了玛海卓帕拉瓦塔城。接下来极为怪异的事发生了。根据皇室经文写道:陛下和西瓦加瓦拉亚老师来到玛海卓帕拉瓦塔城施行统治。之后他们又请了一位比西瓦加瓦拉亚更博学的婆罗门学者。这位精通更多魔法的学者创立了一项仪式,让全高棉只会存在一位统治者。他将仪式内容从头至尾传授予西瓦加瓦拉亚,告诉他如何执行这项天皇仪式。

高棉的婆罗门学者都是聪明之士,考古学家贝纳·葛罗斯耶称他们为“自印度移居来此或曾在印度修行的圣贤”。

他们保存着只有他们自己能解读的圣书,他们撰述铭文并确保天文计算无误。

事实上,有时某个虚弱或年轻的僧侣还能产生政治影响力。直到吴哥王国消失之前,婆罗门僧侣一直是中心人物。

我们很难不去将此与埃及圣城海里欧波里斯的天文僧侣作一比较。他们号称承袭古人的知识和埃及文化的精髓。我们晓得他们也介入僧侣们的受洗和修行。此外他们还不时发挥影响力,撰写经文,及观察星象……

海里欧波里斯的统治标记为男性生殖器外观的“英鲁”石柱和金字塔状的“本本石”。这和高棉天皇登基大典仪式所用标志完全相同。乔治·科德斯在他对吴哥窟的权威研究著作中解释道:

皇族的精髓存在于湿婆神生殖器“里戈”形标志当中,一标志物乃放置于伴在世界之轴上的皇室殿堂当中,具有魔力的“里戈”是国家的守护神,一般被视为藉由婆罗门僧侣之助向湿婆神取得,再上呈予当朝之王。天皇身分的赋予仪式乃于圣山上举行,无论其为自然之山或人造之山。传闻GEA5E耶跋摩二世必须从山顶上自婆罗门僧侣手中接过此一圣物,统治权力便自此展开。这也是为何他要迁都至库兰寺的原因。

由来已久的计划

但是GEA5E耶跋摩二世并未在库兰寺待上太久,照经文所说:“在他登基之后,他便带着圣物‘里戈’回去统治哈里哈瑞拉亚,并将‘里戈’放在新建的金字塔之中。”

这块圣石被冠以“宇宙之主”的称谓,天皇也常以此自称。它在吴哥的长期建筑过程中屡次受到搬迁,甚至有一段时期被放在我们现在所在之处为一百零八座塔环绕,可俯瞰整个吴哥平原的巴恒寺。

研究一下GEA5E耶跋摩二世在他于公元八百年来到高棉开始,直到他于公元八百五十年死亡为止的这半个世纪,可以为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这当中有着某种模式存在。如乔治·科德斯所观察到的:如同翱翔天空找寻猎物的大鸟一般,GEA5E耶跋二世从哈里哈瑞拉亚搬迁至阿曼兰卓普拉,再迁至库兰,完全是绕着后来的吴哥窟建筑位置。

最后他又回到哈里哈瑞拉亚并死在当地,正好绕行了一周。

传统学派认为GEA5E耶跋摩乃是高棉王朝第一位作此种绕行迁都的君主:

他似乎是在找寻未来的国都所在。既要能够有充足的鱼类供应,又要远离每年的洪水威胁。不论到库兰或其他周边地点都要相当方便。

我们并不认为GEA5E耶跋摩此举纯粹出自无聊的动机,或只是因为过度担心鱼货的供给问题。相对地,他有可能是接受了婆罗门僧侣的建议,在吴哥地区周边寻找天地间的对应点。也许他是想找出在古代曾出现过的圣山。也许他是藉由环绕之旅进行记录,确定各地点间的相对经纬度关系,甚至可能是为了更新自古流传下来典籍中的排列与方位。

可是古代典籍又是由谁所撰写的?究竟是多少年前撰写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们自山丘上走下来回到平地上。在我们的正北方,可以见到一条为丛林覆盖的长路直通往吴哥通王城的南大门。吴哥通王城就好像是矗立在整个吴哥地区的心脏地带,当中暗藏着无穷的秘密,就如同埃及基沙金字塔一样神秘。

难以想像的相似性

对古埃及和吴哥关联性存有怀疑早非新闻。相反地,凡是曾于十九世纪来过高棉旅行的人,都深深地感受到吴哥有非常强烈的“古埃及风格”,某些建筑作品像极了人面狮身像,当然还有到处可见的金字塔,整体风貌让人联想到埃及的基沙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