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探索历程。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经济体制改革对所有制理论、国企改革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等重要经济理论形成和演变的影响。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改革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重要经济理论研究
一、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探索
(一)1950—1978年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探索
1.苏联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影响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专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几乎全部都是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出版的有关政治经济方面的著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围绕苏联教科书,对其体系、内容、观点进行研究和阐释而作的。20世纪60年代初期,中国一些经济学家试图写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材,但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与主观认识上的局限,基本上仍未能突破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框架。
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大体上有三个基点: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二是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贯穿其中的是斯大林定义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这一理论体系不仅对中国理论界,而且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期,虽然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一统天下,但中国理论界建立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探索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展开了讨论。当时的研究和探索主要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点范畴;二是贯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线。
2.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论》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论》是孙冶方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的一项主要课题,但直到1983年孙冶方病逝,这部著作也未完成。遵照其遗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对孙冶方的有关文稿、讲稿进行整理修改,编成《社会主义经济论稿》,于1985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孙冶方指出,在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上,要反对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是“生产力论”、“物质技术基础论”;另一种偏向是“恐生产力论”。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矛盾,研究矛盾不能丢开一方来研究另一方。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看,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就政治经济学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而论,生产关系是主要方面。孙冶方主张要通过客观经济过程的分析来研究政治经济学。客观经济过程就是生产和流通过程,总的来说就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对社会主义经济过程的研究,应以“产品”这个范畴为逻辑起点。
孙冶方提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红线应当是以最少的社会劳动耗费,有计划地生产最多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产品。这条红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各范畴有了内在联系。
孙冶方的这些先行探索参照马克思《资本论》的框架和方法,以构筑不同于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在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相应的基础。
3.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心问题的探索于光远在《学习》杂志1958年第11期发表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一个中心问题》一文,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进行探索。于光远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本身,就是生产的目的。因此,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要就是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一个中心问题。
于光远认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是贯穿在整个社会主义生产中的一条红线。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中如何把社会主义生产的这个根本目的,同社会主义经济的各个主要方面、主要过程结合起来,是理论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
4.《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南方本)的探索1979年,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南方十六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广西大学、云南大学、江西大学、郑州大学、湘潭大学、安徽劳动大学)老师共同编写的大学试用教材《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该教材指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是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心任务是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分析社会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阐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从理论表述看,这部教材基本上仍是苏联教科书的观点,但它毕竟是一部自成章节体系的完整的教科书,在当时有较大的影响。
5.《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北方本)的探索1979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北方十三所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辽宁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吉林大学、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青海师范学院、陕西师范大学、北京经济学院)共同编写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该教材指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本书所研究的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的生产关系。
该教材提出,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基本任务,是阐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转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保护下发展生产力。因此,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根本目的是不断完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并将社会主义物质利益关系作为贯穿全书的一条重要线索。
(二)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探索
1.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扩充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国相继出版了一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论著,但大体上看,在体系和内容上仍未能摆脱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理论影响和框架束缚。这些著作根据其方法、体系、内容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以揭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及运动规律为主要内容;另一类是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增长和发展作为理论分析的主要内容。这些著作在体系、结构、内容上突破了一些传统理论,但由于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的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认识及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上有较大的差异,所以并未形成完整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研究和探索是与经济改革的实践和改革政策的推出相联系的。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化,不断提出了新的理论、新的命题要求经济学界论证、解释,因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必须要将这些重大的新问题纳入自己的体系,以全面反映社会主义经济的实际。
综观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和论著,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点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提出后,基本上又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理论基点。从20世纪80年代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研究看,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不仅是经济理论研究的直接动力,而且传统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新体制的创立也使经济理论研究的内容日渐丰富、体系日益完善,一些与经济体制改革相关的理论问题已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关于国家所有制的改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展开,如何对传统的国家所有制进行改革,使其符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需要,是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许多学者对中国国家所有制的现状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企业预算软约束、行为短期化、效益低下的根源在于产权界定不清。提出要发展商品经济,就必须解决没有明确产权边界的国家所有制与要求明确界定产权的商品经济不适应的矛盾。
(2)关于宏观经济分析和调控由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增长特点所决定,宏观经济分析和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理论界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研究,由侧重于经济形势分析和政策建议,开始转到宏观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着重研究国民经济运行、宏观经济的均衡分析和非均衡分析、宏观经济调控模型等问题。
(3)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统一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是联结企业改革和宏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理论界对市场问题的研究构成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改革的深入,理论界对市场的认识突破了单一的商品市场的界限,确立了市场体系概念,主张大力发展要素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通过要素市场实现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在理论研究上重视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的培育,不仅有助于改革实践的发展,而且也使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现实化、实证化。
(4)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概念在中国广泛使用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1982年,****十二大制定了到2000年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以后,理论界对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逐渐形成热潮。当时的一般认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应以提高经济效益、各产业协调发展、追求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效应为主要特征。经济发展战略主要讨论的是经济增长问题,它是一国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所制定的全局性和长期性的发展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总目标而规定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政策措施。
(5)企业改革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20世纪80年代末以后更是成为改革的重点。企业改革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的产权关系、组织形式、管理结构、经营机制的改革;二是企业外部的市场环境、法律制度、政府行为、经营条件的改革。这两个方面的改革涉及许多宏观、微观经济理论问题,也涉及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所以,有关企业改革的理论研究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并且成为这一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探讨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初,中国经济都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
经济高速增长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效应,但长期的经济过热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经济总量失衡、结构失调、重复建设、粗放经营、效益低下等。所以,大抵从80年代中期前后开始,经济学界围绕国民经济宏观调控这一中心,开展了对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探讨。
(1)计划经济的科学性与经济规律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当时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仍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但当时对经济计划的认识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是大不一样了。理论界普遍认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主观的、意识形态的产物。要使计划能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正确的指导作用,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计划必须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要求。就是说,计划要能起正确的指导作用,要以它的科学性为前提。也有论者认为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规律并不存在。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说过社会主义经济中有一个有计划发展规律。
第二,在商品生产条件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计划价值规律”。第三,所谓有计划发展规律是真正发挥价值规律的主要障碍,它不仅在理论上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而且成为“左”的经济政策的理论依据。
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一个经济规律体系,国民经济计划不能只反映某一个经济规律的要求,而要反映社会主义经济中诸规律的共同要求,对其中某些规律的作用考虑不周,计划安排不当,就会引起社会再生产比例关系的失调。要使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不仅要知道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哪些经济规律,而且要进一步完善计划管理制度、方法和措施。这涉及如何确定计划目标和计划任务,如何搞好综合平衡,以及如何利用经济杠杆为实现计划目标和计划任务服务,等等。
(2)宏观调控体制的变化与宏观经济学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中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市场体系逐步发育,市场调控的范围日渐扩大;二是多种所有制并存,改变了单一的所有制结构的状况;三是政府的经济管理出现了专业化分工,调控手段也日趋经济性。由国民经济的变化所决定,宏观调控体制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一是由高度集中的中央调控向中央与地方两级调控转变;二是由直接计划调控向以计划目标为中心的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调控转变;三是由单一的行政手段调控向综合运用经济杠杆采取多种手段调控经济运行转变。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经济学界展开了关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探讨。
宏观经济学是在经济关系既定的条件下以国民经济运行作为研究对象。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运行规律和运行机制的科学。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任务是阐明宏观经济运行过程的总供给、总需求、消费、投资、储蓄、税收、就业、货币供给、价格总水平这些经济总量及其相互之间的函数关系,找出导致宏观经济平衡和失衡的条件及调节机制,探索影响国民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各种因素,以及增长模式、适度增长的界限等。所有这些分析,都是为国家的宏观决策如财政政策、信贷政策、收入政策、外汇政策等提供理论依据,以达到经济适度增长、价格稳定、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调控的目标。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为指导并借鉴西方经济学的范畴、理论和方法,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相结合。
(3)“新计划经济学派”介绍1984年,****中央发布了《****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目标模式。理论界有不少观点据此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在总体上仍是计划经济,但这种计划经济又是同商品、市场相联系的。因此,经济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必须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这种观点曾在当时被称为“新计划经济学派”。“新计划经济学派”与传统经济理论的区别在于:第一,传统的旧计划经济学否认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存在着实质性的商品交换关系;而新计划经济学派则认为在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由于分工日益加深的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各个全民所有制企业必然要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因而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也是商品经济。只有把国家宏观控制的统一性与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的主动性、灵活性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大生产中品种、规格繁复异常的供给与需求衔接起来,达到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第二,传统的旧计划经济学否认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社会生产的调节作用;而新计划经济学派不但承认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而且认为必须自觉地运用它,使计划调节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第三,传统的旧计划经济学认为指令性计划是计划调节的唯一或主要手段;新计划经济学派在强调指令性计划是不可缺少的同时,认为指导性计划在计划调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的机制构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系统,所包括的主要机制有:经济运行目标导向机制、经济运行决策机制、经济运行动力机制、经济运行调控机制、经济运行信息传导机制、经济运行宏观应变机制、经济运行的发展机制、经济运行的约束机制。只有建立、启动、完善这些机制,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高效地发展,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5)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的探讨在关于社会主义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中,有学者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力求从公有制经济现实出发,为公有制宏观经济理论分析提供一个新的框架。这一理论的基本逻辑结构是:
明确地说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制度规定,即它的特殊经济关系,这构成公有制经济模型的特殊制度前提和变量行为的基本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明确定义在这一经济中活动的各种特殊的行为主体——计划者、基层经济单位、个人和政府,说明它们各自的特殊行为目标和特殊经济利益。
根据公有制的基本制度规定和迄今的历史事实,明确定义和区分这一经济的两种特殊的运行机制,即计划者主权机制和多元主权机制,然后说明行为主体在各种机制下追求各自目标的特殊行为方式,以及在此过程中各行为主体之间必然发生的各种特殊的利益冲突。
用各行为主体的经济行为和它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说明各种经济变量和经济现象,说明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这是经济理论分析的最终目的。
在静态地分析了各种运行机制下经济变量的决定过程和经济运行结果的基础上,再动态地考察经济运行机制本身的变化过程,以及这一机制变化与经济变量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用相当大的篇幅进行概念澄清和结构说明,力求在搞清事物本身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把各种理论概念以及相应的理论部分,放在适当的位置,通过正确的理论逻辑关系相互联系。
这一理论还通过分析公有制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及其行为目标,给出公有制经济运行机制的“主权特征”,并进而论述了公有制经济的两种运行机制——“计划者主权机制”和“多元主权机制”,现实的公有制经济运行就是由这两种机制共同调节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探讨
(1)以“人的生产”为逻辑起点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这一观点认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科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生产中物的生产适应人的生产的发展规律,即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生产的运动规律,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巩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可以设计为:第一篇,人的生产;第二篇,物的生产;第三篇,社会主义社会生活的生产总过程。
(2)以“商品”作为始点范畴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这一观点指出,要反映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就不应以自由的联合劳动、公有制、劳动者等范畴作为逻辑起点,而应以商品作为始点范畴,从分析商品关系的内在矛盾入手,全面展开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关系。在理论框架上,要结合社会主义实践的新内容,建立一个科学的体系,基本内容可概括为:第一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第二篇,社会需要价值的生产过程;第三篇,社会需要价值的流通及实现;第四篇,社会需要价值的分配过程;第五篇,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以“必要产品”作为始点范畴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这一理论认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应以社会主义劳动产品作为始点范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范畴反映的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最本质的特征,同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的某一特殊成果相联系,最集中地体现社会主义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因此,它必然地要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核心。这一理论的体系结构为:第一篇,社会主义商品、货币和资金;第二篇,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第三篇,资金循环、周转和核算;第四篇,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第五篇,社会主义分配。
(4)以“社会主义所有制”作为始点范畴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框架这一框架以“社会主义所有制”作为第一篇的篇目,下列六章的内容分别是: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内涵和社会主义所有制的特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产生,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性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形式,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所有制与非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共存关系。在系统分析了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的基础上,展开“社会主义生产过程”、“社会主义流通过程”、“社会主义生产总过程”等篇章的研究。
(5)“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探讨所谓“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和方法论的指导下,批判地吸收其他经济学的科学成就,发掘、继承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学术方法中的精华,对中国现实经济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揭示并论证客观规律,以指导中国经济学理论。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过程,就是对中国经济矛盾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它的研究成果是以系统揭示、充分论证其经济规律的学说体系表现出来的。
这一体系的建立,是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成熟的标志,也是探讨和论证社会主义一般经济规律的基础条件。
二、所有制理论研究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所有制改革
1.所有制讨论的基本内容****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理论界关于所有制的讨论大体涉及以下一些内容。
(1)对马克思的“社会所有”和“重建个人所有制”的理解在20世纪80年代的基础上,90年代对这一论题又展开了研究。于光远说,马克思、恩格斯把资本主义制度推翻以后未来社会的所有制称为“社会所有”,并将社会所有制与一般的公有制(公共所有制)区别开来。而我们由于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的翻译上,把马克思用德文写作时严格区别的“社会所有”和“公有”一律翻译为“公有”,从而造成一种误解,以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任何社会都存在公有制,只有“社会所有”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特征。
有的学者认为,社会所有就是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个人”不是任何别的个人,而是劳动者(生产者)个人。社会所有制也就是社会化的,即直接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和公有的生产资料的结合。但也有人把劳动者入股集资的股份合作制或集体合作经济理解为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所有”和“重建个人所有制”。
(2)所有制是手段还是目的1992年9月,求实在《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对立与统一》一文中提出,社会主义之所以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归根到底还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了消灭剥削和共同富裕。
何伟在1993年1月发表的文章中也认为所有制不应当是目的,目的应当是******提出的共同富裕。周叔莲发表在《光明日报》1993年7月13日的一篇文章提出:
所有制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之后,“中国经济学家论坛”于1993年8月下旬专门召开了“所有制是目的还是手段”的研讨会。
(3)国家所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否兼容第一种意见认为,国家所有制和市场经济的相容是有条件的。二者兼容的条件是:打破整个社会的独家所有制,使社会上众多企业成为有财产的、真正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第二种意见认为,国家所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可以有机结合的,即市场交易主体既具有独立的、排他的、可转让的产权,又不改变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第三种意见认为,国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可以结合的,但二者之间也有矛盾。对于国家所有制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必须从调节方式和利益关系深入到国家所有者和市场经济的本质关系,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
(4)市场经济的产权基础与国有制实现形式第一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开放化、社会化的产权制度,即所有者不再直接支配和使用自己的财产,支配和使用财产的权利转化为取得产权转让价格或产权收入的权利。产权社会化在微观上表现为企业制度的变革,使社会化的企业模式即现代股份制获得普遍的发展。产权社会化所造成的完整的市场体系,为政府调节社会经济提供了客观条件。这种政府职能的形成和具备,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市场的缺陷或失败。
第二种意见认为,国家所有制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首先要求在所有权或产权关系方面做出明确界定,并在此基础上区分不同的利益主体,形成产权明确的、多元化的所有制关系。
第三种意见认为,国家所有制要找到实现的恰当形式,必须要首先理顺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即承认国有企业对自己经营管理的财产也有所有权。
第四种意见认为,国家所有制所需要的产权基础是:第一,产权客体支配、产权收益享有、产权主体结构三个层次的内容。第二,从现实的基本利益出发,合理的产权主体结构应当是以私有产权主体为基本内容的产权主体结构。第三,从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角度看,合理的产权主体结构应当是私有产权主体与公有产权主体并存和互补的产权主体结构。第四,私有产权主体和公有产权主体并存和互补的产权主体结构,可以产生一种促进私有产权制度与公有产权制度相互吸纳、自我完善的结构优化效应。
(5)国家所有制的改革思路第一种意见认为,通过法人化实行股份公司制度。
第二种意见认为,国家所有制的出路在于,使封闭式的国有制转变为开放性、社会化的国有制,使国有财产所有权与行政权分离。
第三种意见认为,在国家所有制的改革中,应该首先通过股份制改革,界定“股权”,将尚不明确的产权关系尽快明确起来,一方面确定所有权主体,另一方面使所有权量化,从而使所有权本身成为可转让、可交易的,适合于市场配置方式的要求。
第四种意见认为,改革国家所有制,关键在于重塑产权主体结构。
第五种意见认为,国家所有制改革的设计构想是: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从各级政府中分离出来。建立股份式复合共管的企业法人产权制度。抓好国有资产经营者(或企业家)的培养、选配、激励和考核工作。
第六种意见认为,改革国家所有制的基本思路是: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成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推行股份制,促使产权主体多元化,实现企业财产终极权、法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和统一。坚持国有产权,实行委托经营或承包经营。对少数效益低下的国有小型企业公开拍卖,把国有产权转为非国有产权。
第七种意见认为,“企业股份共有制”体制是最佳的国家所有制实现形式。
(6)产权与市场经济第一种意见认为,一种经济体制在资源配置上是否有效率,首先取决于它能否在利益分配上最大限度地为人们提供有效配置资源的动机或激励,最大限度地减少人们为争夺收益所造成的资源损耗(即所谓的交易成本)。市场经济要想有效地运行,必须要有明确的和受到保护的产权。目前在产权改革方面要解决的问题是:公有制经济的产权不清,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归属不明确,非国有经济或非公有经济的产权缺乏明确而有效的保护。
第二种意见认为,产权必须具有可交易性,才有可能通过交易,使经济物品得到最优利用。
第三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在本质上是一个由许多独立利益主体构成、产权明确界定、交易公平自由的经济系统。市场交易的实质是产权交易,市场制度的核心是产权界定,在保障自由财产权利的基础上进行公平的交易和竞争。
第四种意见认为,市场是交换关系的总和。
2.对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研究
(1)关于“社会所有制”的不同意见有的学者认为,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基本性质是“社会所有”而不是一般所说的“公有”。上述观点发表后,另有学者为此专门查对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30多处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有制的德文译中文”,查出马克思、恩格斯用以指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所有制的用语至少有20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相当于汉语的“公有”;第二类以“社会所有”为代表;第三类是“个人所有”、“劳动者所有”、“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等。这三类用语,在意义上互相补充,互相解释,并常常交叉和结合在一起作为同义词使用,但又各有侧重。因此,社会主义公有制简称为公有制,完全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和用法。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如果循着公有制自我完善的轨道前进,方向必然是劳动者在联合中作为公有财产和生产的主人的地位更加充实和落实,劳动者个人民主权利和自由不断扩大。
(2)对公有制的重新解释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按马克思的论述,某些经济关系和现象仍可沿袭地称为公有制或公有财产。不过,同完全的公有制相比,这已是含义发生某些变化的用语,已不再体现独立的生产关系,而只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下的一种附属关系或补充关系。有学者指出,所谓社会主义公有制,它必须满足两个要求:第一就是必须社会化;第二就是必须恢复劳动者个人财产权。这两个要求统一,才是真正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3)马克思的所有制概念是个人对自然的占有的社会形式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所有制作为占有的社会形式包含着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占有的方式,即占有活动本身的物质形态。第二层含义是指占有方式的法的关系,占有方式是所有制的物质内容。
3.所有制结构及混合所有制研究
(1)所有制结构的内涵第一种意见认为,中国的所有制结构应该具体表述为:以国有制为主导、以集体经济和合作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第二种意见认为,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应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
第三种意见认为,中国目前所要发展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指在全国范围内要从总体上保持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不排斥在某些领域内和某些地方公有制不占主体地位;考虑到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各种所有制形式所占的地位、比重可以在不同领域内和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状况;公有制主体地位不是要求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而是包括国有经济及集体经济等公有制成分在内的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既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公有制经济的不同形式,也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等非公有制经济的不同形式,是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组合。
(2)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比例判定第一种意见认为,只要公有制经济控制了主要产业部门,能够以自己的经营质量和效益的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其主体作用,就保持了主体地位。
第二种意见认为,要保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必须使其在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第三种意见认为,应从质和量两个方面来保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3)对混合所有制的认识有的学者指出,混合所有制是相对于基本的所有制说的。基本的所有制如国家所有制、资本主义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等,它们是原生的所有制;而混合所有制是指原生的所有制的结合,是次生的。
有种观点认为,所有制结构的混合化,不仅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而且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民营经济与私营经济研究
1.关于民营经济的观点
(1)认为对民营经济有两种误解:“左”的观念认为民营化是掩盖私有化,“右”的观点认为民营化就是私有化。事实上,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建立的微观基础,市场化首先就是民营化。现代市场经济主要有三个特征,即行为主体多元化、法制保护下的公平竞争、行为主体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三点恰恰是民营经济的特征。
(2)认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模式可以分为法人所有制、社团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三种所有制关系。
(3)认为民营经济包括国有民营和民有民营两部分。前者包括那种真正做到两权分离的承包、租赁和股份制,后者包括个体、私营、合作、集体、外资等多种成分。
(4)认为不能用民营经济取代私营经济。
2.关于私营经济的讨论一些学者认为,个体私营经济具有私人占有资本、存在雇工剥削的特征,因此应肯定其私有制性质。但是,这种私有制并非历史上包括资本主义的纯粹的私有制的简单复现,而是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也有资本主义的成分。个体私营经济的性质是双重的,对此要兴利除弊。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这一现实决定的。在这一历史阶段中,所有制结构不可能一元化,而是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此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
也有观点不同意将个体私营经济划分姓“社”姓“资”性质,并认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雇工剥削问题应作重新认识。另有意见认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定性,既不能从传统的所有制概念来认识,不能用纯粹的、绝对的公有制或私有制来贴标签,也不能否定两种所有制的区别。
关于私营经济的地位问题有以下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公有制是主体,具有主导作用,而个体私营经济则是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另一种见解认为,划分主体和补充,强调为主为辅,在实践上弊多利少。有论者提出,除了高度垄断的部门由国家完全控制外,其他竞争性行业一律向私有经济放开,至于以何等规模、什么进程进入,由其自身的发展实力、企业内部机制决定。私营经济最终在国民经济中占到多大比重、居于什么地位,要由市场竞争选择和具体社会条件自然决定。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个体私营经济与国有经济一样,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组成部分,这里没有所有制等级之分。
关于私营经济的作用问题,一般都肯定个体私营经济的有益作用和积极效应,但在“个体私营经济作用是否优于国有经济”问题上,各有不同看法。个体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归纳起来有:第一,它以其盎然生机和较高效益,显示出助长国民经济的巨大作用,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新生长点和发展极。第二,它以市场为导向,采用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成为中国市场取向改革的先导力量,为国有经济转轨提供了示范。第三,它为社会提供了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不仅开辟了城乡剩余劳动力再就业和人口迁移的新门路,而且起到了社会稳定器的作用。第四,它推动了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结构等一系列深刻的调整重组,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3.关于私有化的不同意见
(1)私有化和私有制“私有化”一词最先出现在西方经济学文献中,是作为“国有化”的对立概念而出现的。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研究私有化问题,发表了一批学术成果。在这些论著中,对“私有化”的解释大体有以下几种意见:
第一,“私有化”一词用于描述一系列旨在扩大私有部门活动范围或公有部门吸取私有部门采用的提高效率的技术的行为。按照这一定义,必然将注意力集中于:
国家全部或部分出售资产;按照租约安排将资产转让给私有部门;签订管理合同。
第二,私有化的相对标准的定义,主要包含出售资产,其中包括出售部门资产。
但是,它也包括签订管理合同以及将服务和其他活动承包出去,包括对大的资本投资项目实行日趋流行的建造—运行—移交的方式。
第三,私有化意味着在各种经济活动和资产所有权方面降低政府的作用而提高私有部门的作用。
第四,私有化通常用来指依照公司法组建公司,该公司至少将50%的股票卖给私人持股者。
(2)反对私有化的意见有学者指出,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可以分别从所有权和所有制两个层次上提出判别私有化的标志。从所有权方面来说,如果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使国家失去了对企业的所有权,国家从企业的所有者变成为非所有者,使国家所有权转移到非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和私人手中,这就是私有化。从所有制方面来说,如果国有企业改革的结果使企业从国家所有制变成非社会主义性质的所有制,这就是私有化。
另有一些学者提出了防止私有化的建议:不要把国有企业所有权二重化。不能搞企业所有制。不能把发展“非国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战场”。不能把出售国有企业作为改革的主要措施。
(3)私有化与产权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权理论就已经是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当时有一些论点将产权与市场化、私有化相联系,有学者指出,产权即使与私有化相联系,也不应带有意识形态色彩。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出现了“滞胀”的情况。为治理“滞胀”,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提出了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充分发挥自由市场经济调节效应的政策主张。同时,在一些国有经济比重比较大的西方国家大都采取了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措施,其主要办法就是拍卖、售股,让雇员成为股东。从“私有化”的实际效果看,其目的是适应新技术革命的需要来调整产业结构,甩掉国家财政包袱,集中力量发展新的高科技产业。从总体上看,西方工业化国家的所谓“私有化”措施,没有任何意识形态的色彩。无论是西方国家还是“改革”中的某些国家所谓的对国有经济“私有化”,无非是指用“股、卖、租”的办法促进产权的流动和重组,实现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十五大以后所有制理论研究1997年9月,****十五大报告《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作了进一步阐述,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作了重要创新。1999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写上了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这些政策和法律上的突破引发了新一轮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研究。
1.****十五大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
(1)****十五大关于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论述****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为: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体所有制经济可以体现共同致富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这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意义重大。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中有关所有制的修正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十六条规定,将宪法第十一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修改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2.学术界对****十五大所有制理论的评价****十五大报告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在所有制理论上作了重大突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界从以下几方面总结****十五大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
对所有制理论问题的突破,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理论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转变,形成了所有制结构理论;二是把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区分开,形成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
明确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使非公有制经济由“制度外”进入“制度内”,大大拓展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有利于继续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明确了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即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
明确了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这有利于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确保重点,增强其控制力、竞争力。
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有利于人们大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有利于人们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提出了选择公有制实现形式的明确标准。****十五大报告从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标准,来选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标准的明确,为经济体制改革、搞好国有经济指明了方向。
确立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支持和引导,使之健康发展。有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明确地给股份制定性,宣称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股份制。****十五大报告明确规定: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本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明确提出要着重发展资本等生产要素市场。明确提出要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进程,继续发展各类市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完善生产要素价格形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