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思想史
31811900000026

第26章 1950—2000年经济理论创新发展(1)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掌握:

1.1950—1978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过程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第一节 1950—1978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

一、工业化理论

(一)中国工业化发展道路1956年,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大规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当时,经济学界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道路。“工业化道路”这一概念是******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主要指工业化进程中农、轻、重三大产业部门的关系问题。

1956年******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在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的前提下重视农业和轻工业协调发展的思想。1957年2月,******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正式提出了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他分析道:中国的经济建设是以重工业为中心,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一点必须肯定。但是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1962年9月,****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1963年9月,****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工业发展问题(初稿)》,进一步提出中国工业发展的总方针是:工业和农业密切结合,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两者的关系是: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这一总方针是******工业化道路思想的集中概括,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正式确立。

******关于工业化发展道路的思想蕴含着三个经济学原理:

(1)农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2)生产资料(重工业)优先发展;

(3)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协调均衡发展。这一思想从工业化的角度分析了农、轻、重三大生产部门的发展关系,从生产、交换、市场等方面论证了只有加强农业的发展,才能更快地发展工业。因此,这已成为对中国工业化思想的一大理论贡献。******的以工业为主导、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思想,正是准确把握了工业化的实质内涵,明确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通过工业的发展将整个社会经济导入大机器生产方式,从而实现工业化。******的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思想既反映了工业化进程中重工业更快增长的客观要求,又符合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平衡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是科学的理论。

(二)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从世界工业化理论的发展看,人们对于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在20世纪中期,世界上较多的理论家都对工业化的含义作片面理解,即将工业化仅仅看作是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力配置中所占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界对农业与工业化关系的认识才有大的发展,认识到农业不仅仅是为工业化提供剩余,农业生产本身的变革也是工业化的主要内容。只有当农业与其他生产部门一样现代化了,农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社会经济才算是实现了工业化。

1957年10月,******在其于****扩大的八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中分析了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条件下,必须实行工业与农业同时并举,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工业和现代化的农业。******的这一论述明确地将农业现代化纳入工业化范畴,阐明了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进程中的意义。

由于将农业现代化视为工业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命题的同时,也形成了与之相联系的农业现代化思想。1955年7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作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的报告,全面阐发了农业现代化与国家工业化的关系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方针政策。******的农业现代化方案是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具体地说,也就是与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在农村中改革封建的、落后的小农经济和小土地经营方式,实行以集体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经营。在以所有制和经营方式为中心的生产关系变革的基础上,用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用现代化的技术和工具装备农业,实现农业机械化,将中国的传统农业改造成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大农业。

对于******的农业现代化思想,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从理论上看,这一思想在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系上有卓越的见解。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小生产是通过资本原始积累的方式被消灭的。而中国变革小农经济的方式不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即将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集中起来进行集体经营,最终发展成社会主义大农业。这是社会主义工业化过程中农业改革的一条基本途径。所以,******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符合了工业化发展的规律,符合了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也符合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在农业合作化的速度即时间规划上,则有着较强的主观色彩。******从合作化与工业化相联系的观点出发,认为农业合作化的速度应当同工业化的步骤相适应。从当时中国的情况看,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力仍十分低下。这种生产力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必要性,但同时也决定了这一生产方式变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而且,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农民深受小生产传统习惯的影响,要改变他们的心理和观念,使之适应和接受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从工业化角度论及农业合作化,在理论上极具创见。但在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速度上,则脱离了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及农村的具体情况,具有片面追求生产关系性质尽快变革的特征。第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点是农业的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即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有一个时差,一般是工业先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再开始着手农业机械化。然而中国在战略规划上,要求工业化与农业机械化作同步发展,企图同时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这虽然出自改变落后状态的迫切愿望,但是主观愿望脱离了客观实际,其结果不仅使工业化过程产生了复杂的矛盾,而且实际上也未能如愿地实现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化。

二、生产力理论从苏联政治经济学体系开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或重点是生产关系。但在强调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中国经济学工作者对生产力研究也倾注了很大的精力,获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20世纪50年代末,李平心就提出了关于生产力性质的新观点,认为生产力具有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生产力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能够在它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自行增值;政治经济学必须同时研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该观点是对传统理论的一种新的解读。而李平心则提出生产力同时具有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体系的组成,一方面必须依靠许多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这就使它带有适合当时生产需要的物质属性;另一方面必须依靠许多必要的社会条件,这就使它带有体现当时劳动特点和生产社会性质的社会属性。

“区别各种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力性质,不仅要从它们的物质技术属性考虑,而且要从它们的社会属性考虑。”这一观点进一步对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了规定。这一观点虽然在历史上引发了不同的意见,但通过研究和争论,在关于生产力内涵、生产力要素、生产力性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等理论上都取得了突破和发展。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重视生产力研究一直成为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特点。进入80年代,这一研究领域更有大的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学科——生产力经济学。

三、人口理论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此后,人口问题引起了中国经济学界的注意。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关于人口问题的争论,应该说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一个曲折。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将原来的学术讨论变成了政治上的大批判,以马寅初为代表的少数学者坚持科学态度,坚持自己的观点,在理论上做出了创见。

况看,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力仍十分低下。这种生产力水平一方面决定了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必要性,但同时也决定了这一生产方式变革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而且,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农民深受小生产传统习惯的影响,要改变他们的心理和观念,使之适应和接受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从工业化角度论及农业合作化,在理论上极具创见。但在农业合作化的发展速度上,则脱离了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及农村的具体情况,具有片面追求生产关系性质尽快变革的特征。第三,******农业现代化思想的基本点是农业的社会改革和技术改革,即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实现农业机械化。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现代化与农业机械化有一个时差,一般是工业先发展到相当的水平,再开始着手农业机械化。然而中国在战略规划上,要求工业化与农业机械化作同步发展,企图同时实现工业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这虽然出自改变落后状态的迫切愿望,但是主观愿望脱离了客观实际,其结果不仅使工业化过程产生了复杂的矛盾,而且实际上也未能如愿地实现农业机械化及现代化。

二、生产力理论从苏联政治经济学体系开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或重点是生产关系。但在强调研究生产关系的同时,中国经济学工作者对生产力研究也倾注了很大的精力,获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20世纪50年代末,李平心就提出了关于生产力性质的新观点,认为生产力具有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生产力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能够在它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自行增值;政治经济学必须同时研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该观点是对传统理论的一种新的解读。而李平心则提出生产力同时具有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认为每一个社会的生产力体系的组成,一方面必须依靠许多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这就使它带有适合当时生产需要的物质属性;另一方面必须依靠许多必要的社会条件,这就使它带有体现当时劳动特点和生产社会性质的社会属性。

“区别各种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力性质,不仅要从它们的物质技术属性考虑,而且要从它们的社会属性考虑。”这一观点进一步对生产力的物质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作了规定。这一观点虽然在历史上引发了不同的意见,但通过研究和争论,在关于生产力内涵、生产力要素、生产力性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等理论上都取得了突破和发展。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重视生产力研究一直成为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特点。进入80年代,这一研究领域更有大的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新学科——生产力经济学。

三、人口理论195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此后,人口问题引起了中国经济学界的注意。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关于人口问题的争论,应该说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的一个曲折。由于政治因素的干扰,将原来的学术讨论变成了政治上的大批判,以马寅初为代表的少数学者坚持科学态度,坚持自己的观点,在理论上做出了创见。

马寅初的人口理论认为,人口多,资金少,是中国一个很重要的矛盾。人口多、人口增长太快会引起一系列矛盾:第一,人口多同资金积累的矛盾,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矛盾。第二,人口多同农业机械化的矛盾,同农民的矛盾。因此,要提高农民劳动生产率,一方面要积累资金,一方面要控制人口。第三,人口多同粮食、工业原料、劳动就业、人民生活的矛盾。中国轻工业的原料大部分来自农业,而人口增值,粮食必须增多,经济作物的面积就要缩小,直接影响轻工业,间接影响重工业。要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要生活资料的增长必须比人口增长快。第四,人口多同科学研究的矛盾。中国科学工作的条件虽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现有工业水平和国家财力的限制,还不能完全满足开展研究的要求,因此也必须控制人口,不能让人口的增殖拖住科学研究的后腿。第五,人口数量同质量的矛盾。人口问题不仅有量的问题,也有质的问题。因此,马寅初得出结论说:“人口太多就是我们的致命伤”。“我们社会主义经济就是计划经济,如果不把人口列入计划之内,不能控制人口,不能实行计划生育,那就不成其为计划经济。”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将人口增长与经济资源和社会生产相联系,探讨社会主义社会的人口规律,探讨人口数量与人口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不仅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发展中是一种创新,而且可以说正是在马寅初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制定并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为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为提高人口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可以说是中国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四、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与价值规律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中商品生产、价值规律问题的研究,实际上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创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没有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商品生产相联系。苏联的理论也只是承认社会主义社会有极其有限的商品交换关系。中国的理论研究突破了这些框框,广泛探讨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范畴、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全民所有制经济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等问题,提出了不少新的观点。在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经济学界还提出了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统一起来,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的意见。

(一)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商品生产关于商品生产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的原因,当时较具代表性的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是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存在的原因。但卓炯提出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生产的论断,认为商品生产是与社会分工相联系的自然进程,只要有社会分工,就存在商品生产。卓炯进而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商品经济”,认为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不是互相对立、互相排斥、水火不相容的关系,商品经济可以为私有制和无政府状态服务,也可以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服务,而不发生任何矛盾。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生产关系的研究是中国经济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创新,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并未引起理论界关注。到20世纪80年代,这一问题才发展为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的讨论,并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二)社会主义经济与价值规律在讨论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生产关系的同时,经济学界还对社会主义经济和价值规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1953年5月,薛暮桥在当年《学习》杂志第9期发表《价值规律在中国经济中的作用》一文,认为国家计划不能无限制地支配整个国民经济,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起调节作用。1956年5月,****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调节的新问题》的讲话中,提出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主张,即计划生产是工农业生产的主体,按照市场变化而在国家计划许可的范围内的自由生产是计划生产的补充。

在关于社会主义经济与价值规律关系的讨论中,做出最重要理论贡献的是经济理论家顾准。1957年,顾准发表了他那篇著名论文《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在这篇论文中,顾准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与经济核算的矛盾统一体,要由经济核算来补充经济计划。如果过分强调计划的一面,否定价值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价格对生产分配与产品转移的影响,从而达到否定经济核算所能发挥作用的程度,则企图用计划规定一切的弊病就会出现,而这是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

顾准鲜明地提出要充分运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主义经济,同时要限制经济计划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社会主义经济与价值规律关系讨论中的另一个理论高峰是孙冶方于1959年发表的《论价值——并试论“价值”在社会主义以至于共产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在这篇论文中,孙冶方论述道,价值规律应该是“形成价值实体”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存在和运动的规律。因此,要大大提高价值这个范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中的地位。价值规律既然是客观规律,就不能对其加以限制。孙冶方这篇论文的重要性还在于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生产价格范畴,论述了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客观必然性,指出大机器生产和生产社会化,从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投资对社会生产发展的重大作用是生产价格形成的客观条件。此外,王亚南也主张充分发挥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积极作用,认为价值规律具有一切社会形态的商品生产的共有的特性,并不是表现为消极的,而是表现为积极的,它的基本作用是促进生产。

上述这些思想和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体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新的重要先期理论资源。

第二节 1979—2000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创新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及基本经济特征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9月,****十二大报告又重申:“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1986年9月,****十二届六中全会《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87年10月,****十三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基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特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应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分配应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应当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把实现生产的商品化与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社会化联系起来,既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现实,又突出了建立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是一种思想体系,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制度。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吸取各种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上,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把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价值层面推进到制度层面。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第一次揭示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真正科学的基础上。1848年2月,第一部系统的、纲领性的科学社会主义著作——《共产党宣言》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2.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们未能对社会主义实践做出详尽规划。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次发展,不仅将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而且在实践中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大大推进了一步。以后,斯大林坚持和发展了列宁首创的社会主义首先可以在一国胜利、在一国建设的理论,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全面总结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实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路线、政策及中国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的多方面研究也推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多次指出,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要走自己的路,不要把书本当教条,不要照搬外国模式,应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十三大着重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明确概括和全面阐述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所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思想及实践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指出,我们坚信马克思主义,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对社会主义作了新的认识和研究。它不仅为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一个新的理论基础,也为国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

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

1.理论界的探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是在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关系的讨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理论界就社会主义与商品生产关系及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问题展开了多次讨论。1959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上海召开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讨论会,当时所讨论的只是两种公有制之间的商品货币关系,未能完全突破苏联理论的框架。1979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在无锡召开了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作用问题的理论讨论会。当时有许多代表认为,不仅生活资料是商品,生产资料也是商品;不仅两种所有制之间交换的是商品,全民所有制内部企业之间交换的也是商品;价值规律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次讨论突破了苏联理论框架,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此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的关系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在20世纪80代初期,就有不少论者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点,强调商品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2.《****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突破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指出,改革计划经济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把经济真正搞活,促使各个企业提高效率,灵活经营,灵敏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而这是单纯依靠行政手段和指令性计划所不能做到的。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中国计划体制的基本点作如下概括:

(1)就总体说,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而不是那种完全由市场调节的市场经济;

(2)完全由市场调节的生产和交换,主要是部分农副产品、日用小商品和服务修理行业的劳务活动,它们在国民经济中起辅助的但不可缺少的作用;

(3)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

(4)指导性计划主要依靠运用经济杠杆的作用来实现,指令性计划则是必须执行的,但也必须运用价值规律。

《****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上的突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突破了将社会主义与商品经济相对立的观念,认识到商品性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一种资本主义因素。第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范畴不是指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而应理解为是社会主义生产形式,即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第三,认识到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3.****十三大提出的“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经济运行机制1987年10月,****十三大报告《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指出: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做出的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依据。十三大报告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作了阐述:

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的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明确几个基本观念:第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质区别,在于所有制基础不同。第二,必须把计划工作建立在商品交换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以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管理方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新的经济运行机制,总体上来说应当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

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节市场供求关系,创造适宜的经济和社会环境,以此引导企业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的理论界就开始对社会主义和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才在思想上、理论上、政策上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观念和指导原则。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商品、货币关系相融合,将社会主义经济确认为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无论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方面,还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都是一种重要的发展。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关系的论争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以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曾发生过一些反复,又引发了热烈讨论。在1992年******南方谈话之前,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观点。

1.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这一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计划经济,即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按照计划或在计划指导下发展的。国家对于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过程,要按经济计划或以经济计划为指导并结合市场调节去调控,以使国民经济运动和发展达到计划预期的目的,这就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实质。

有观点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特点是计划经济,指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所以能优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主义拥有比资本主义更优良的经济运行机制,而作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特点之一,就是计划经济。

2.社会主义经济首先是商品经济有论者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解为“有计划发展的商品经济”,认为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阐明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点,从而划清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共产主义计划经济的界线,区别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关系。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商品经济,它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整个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有计划发展的,而不是无政府状态的。

有论者将“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落在商品经济上,指出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实现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有观点讨论了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相容性,指出商品经济要求企业必须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具有完全的自主经营权,这是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商品经济条件下的任何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无论是私有制还是公有制,都必须满足商品经济的这个内在要求。

另有观点认为,计划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计划与市场一样,只是一种经济手段,所以改革不应再受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这一传统观念的束缚。虽然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但计划到何种程度,却要看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商品经济发展的程度。

3.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这一观点认为,计划无非是预先决定的比例。计划经济就是在计划调节下运行的经济。至于市场,从经济运行角度看,就是指市场机制或市场调节。所谓市场经济,就是在市场调节下运行的经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个范畴,既可以用来反映经济运行的全局和全过程,又可以反映经济运行的局部或运行过程的某些环节。社会主义经济总体上是计划经济,但它的商品经济的属性,使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不得不引入市场调节,使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体制成为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计划经济。

另有观点指出,计划经济、市场经济都是以生产社会化为共同的物质基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两种不同的方式,计划与市场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与功能。

4.社会主义经济改革是市场取向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选择市场取向,坚持与市场相结合,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客观趋势。因为它与当代社会化生产性质相适应,是社会主义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近年来学术讨论中越来越多的学者都倾向于这种看法。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和市场机制是现代社会化商品经济固有的合理配置资源的调控者;传统计划体制的主要弊端就在于它排斥和否定市场和市场机制。因此,改革只能选择市场取向,别无他途。

5.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不能搞市场经济有观点强调中国的改革决不是废除计划经济完全实行市场经济,认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忽视了计划经济在社会主义国家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市场机制的调节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和缺陷性。

(三)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运行机制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中国理论界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是适应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构造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1.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内涵大多数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市场调节是商品经济运行的基本调节形式。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就是指在计划经济制度中引入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以更有效地实现计划经济。其含义具体表现为:第一,体现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制度的特征。第二,体现社会主义新经济运行机制的特点。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不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或阶级性,属于中性概念。它们可以相互结合,共存于同一社会条件下发挥各自的功能。

2.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

(1)板块式结合论1982年的无锡会议上,有种观点提出“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即板块式结合。这种论点把国民经济分为两大板块:一块由计划调节,另一块由市场调节。这种观点突破了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状况,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最初探索。

(2)胶体结合论这一观点与“板块论”相对立,认为国民经济不能分为两大块,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是互相交融、合成一体的。在统一的胶合体内,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统一的经济运行机制。

(3)渗透结合论这种观点认为国民经济在总体上仍分为两大块:一块由计划调节,一块由市场调节。同时,每种调节部分都渗透有另一种调节的因素,即两大块交叉部分由计划与市场共同调节。

(4)二次调节论1985年有论者提出二次调节论。该理论把市场调节称为第一次调节,把政府调节称为第二次调节。

(5)二层次调节论1987年中央提出“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经济运行机制后,有观点认为国民经济可以分为两个层次进行调节,即宏观调节和微观调节。

(6)有机结合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完全的自由市场是不存在的。市场本身就内在地存在着计划性,计划与市场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7)覆盖论这一观点认为计划与市场都是覆盖整个国民经济的,两者是覆盖式的重合,是一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从主客观的关系看,国家是主体,计划是主体行为,商品经济所形成的市场则是行为的对象。

除了上述几种观点之外,其他还有“互补论”、“一体化动态式结合论”等。

3.市场调节对经济改革的效应有论者将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矛盾归咎于市场调节,认为关键在于过分强调市场调节作用,盲目扩大市场的调节范围和程度,计划管理削弱得过快过猛,计划对经济的调控作用下降,导致宏观经济环境的恶化和经济秩序的混乱。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取向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并且认为,总量失控、经济秩序混乱、通货膨胀、物价猛烈上涨等经济现象的出现,与其说是市场造成的,不如说是计划失误、不适当的行政干预造成的。第三种意见认为,要坚持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过分强调其中之一是不合适的。

4.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具体操作

(1)指令性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指令性计划必须反映和体现市场的要求,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一种具体形式,也是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的指令性计划与传统体制下的指令性计划的根本不同点。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制订指令性计划必须充分考虑市场价格状况和企业的经济利益。

(2)自由市场中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对于有些经济活动,国家一般不作具体的计划,但自由市场仍然属于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范围。

(3)指导性计划中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指导性计划要通过调节市场进而调节企业活动,因而也是一种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具体形式。

5.市场调节经济,政府管理市场这一观点首先指出,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在含义上没有区别。没有市场,不能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商品经济也不能成为事实。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无论是在私有制条件下还是在公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和交换都以市场的存在为前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调节是第一次调节或基础性调节,政府调节是第二次调节或高层次调节。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待于实现的经济体制,这一经济体制就是“市场调节经济,政府管理市场”的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