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须拍马,不是每个人都做得来的事。有很多正直之士不屑于此道,但有时候也成为一种生存的方法。权力越大的人越是迷信鬼神,一来可安慰自己,二来可以欺骗别人。那些攀龙附风的人深知这一点,于是也变着法儿用同样的方法去迎合上司,他们的目的则是阿谀别人,巩固自己的地位。
有一天,纪晓岚应诏进宫向乾隆皇帝禀报《四库全书》编写事宜。其间,二人谈及谜语。乾隆突然心血来潮,从金銮宝座上伸出一只脚,说道“纪晓岚,听说你善于编写谜语和猜谜语。我出一个谜,你能猜得出来吗?猜得出来,赏银十两,猜不出来,罚酒一杯。”
纪晓岚说:“臣斗胆应猜,请万岁爷出题吧。”
乾隆说:“就猜朕这只脚吧,打一个字。”
打什么字呢?纪晓岚惊喜地说:“有了,不过臣得求万岁爷,恕我无罪。”
乾隆说:“恕你无罪,放心大胆地猜吧!”
纪晓岚说:“万岁爷的脚,谜底是什么?”接着说:“这个字是个‘蹄’字”。
站在一旁的和珅,急忙插言道:“纪晓岚你好大的胆,万岁爷的脚,怎么可以同‘蹄’字相提并论!罪不可赦!”
乾隆皇帝说:“你先听纪晓岚把话说完。”
纪晓岚说:“脚者,足也。万岁爷者,皇帝也。蹄字是由足、帝二字组合而成的。故惟有万岁爷的脚,才堪称帝足矣。”回转身来向和珅说道:
“和大人之脚敢称蹄乎?”
和珅说:“不敢,不敢。”
乾隆皇帝闻之哈哈大笑:“传旨,赏纪晓岚银十两。”
拍马屁本质上是通过一方颇具处世艺术的语言来实现对方心理上的满足,从而取得与对方心理上的沟通。了解他人的心理是拍马屁的前提条件。是否了解他人的心理,决定了你的赞美是否恰当,成效是否明显,也是衡量你拍马屁水平高低的标志。拍马屁的一个诀窍是,只有谙熟了对方心理才能辨别其优缺,“顺藤摸瓜”你的马屁才能准确定位,并尽可能触及其最美的那一部分。对方在欣喜之余,会视你为知己,继续向你袒露心怀,使你不断捕捉赞美的闪光点,你的赞美也才更加得体,更加游刃有余。
纪晓岚不愧为大儒之人,他知道,拍马屁不仅要抓住对方大致的心理活动,而且要于细微之处下功夫,利用细小的刺激来影响其特定情形下的心理,从而使你的赞美既巧收“润物细无声”之效,又有极强的针对性。赞美一个人,并不是作报告或谈工作,要十分严肃。赞美贵在自然,它是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一定场景下的真情流露,有感而发。僵硬、虚夸、做样的赞美,即使是出于真心实意,也会让人反感提防,而在嘻笑怒骂间常可收到出奇的效果。
恰到好处的赞美其中奥妙无穷,“懂行”是一个重要法则。“懂行”的实质是抓住赞美的事和物的实质,不说外行话,让别人听起来在行、老练。许多人常犯外行的错误,见了什么都说好,见了谁都说高,有的是不懂装懂,有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语言不到位,说不到点子上,切不中要害,缺乏力度。
做一个内行的赞美者,要懂专业知识。常言道:“隔行如隔山。”现代社会中,专业分工很细,各专业相对独立,自成相对封闭的系统。如果知识面狭窄,无疑就成了“门外汉”,找不到赞美的话题。
俗语说,各行都有各行的行话。曲艺中有吹、拉、弹、唱,其中又有丰富的内涵;相声中有说、学、逗、唱;围棋中有边、角、星、目;书法中有筋、骨、神、锋等,这些都是某一领域中的“行话”。在一定的场合,你用专业术语给人以赞美,让人觉得你是“圈内人”,你的赞美才会让人觉得可信。
此外,赞美并不一定总用一些固定的词语,见人便说“好”。有时,投以赞许的目光,做一个夸奖的手势,送一个友好的微笑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