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质量·特色·改革·创新
31829900000022

第22章 教学管理与教育理论研究(7)

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李朝晖、张红梅、杨林

摘要:在认真理解和认识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改革的动因与立论基础,以及在学分制实施实践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结合我校实际提出新建本科院校要立足实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改革。

关键词:学分制;教学管理;新建本科院校。

目前,在高校教学改革及管理方面,实行学分制已成一种趋势,受到众多高校重视。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也不甘落后,围绕提高办学水平、确立本科教育的核心地位,开始探索或试行学分制,试图通过对学分制的有关问题的分析和思考,研究确定学校建设与发展的规划和管理模式,设想在试行学分制改革的过程中带动学校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以提高本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理论基础

(一)学分制的内涵与特征

学分制的英文是“creditsystem”,是一种以学分为计量单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状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首先在美国产生并得以推广,它是与美国包括市场经济、多元政治、教育地方自治等体制在内的国情分不开的,特别是与美国人信奉通才教育思想,强调发扬个性,倡导“个人本位”思想密切相关。学分制以选课制、主辅修制、重修制、免修制、学分绩点制和弹性学制等为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制度上承认了学生的个体意向、智能的差异性,尊重了学生的发展权和学习上的合理选择权,强调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素质的培养。

学分制的核心机制是选择,是以学生作为选择的主体。它所强调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在教育中的具体化。实行学分制的最显着特征是给学生一定的学习自主权,在课程组合和学习进度等方面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方面:一是学习年限的弹性。允许成绩优秀、聪颖的学生率先修满所规定的学分提前毕业,同时对一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在规定的年限修满学分,可以滞后一定的时间毕业。二是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其包含课程的选择权和专业的选择权两个含义。没有选修权的“学分制”不能认为是学分制。三是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对于所修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均可重修考或另选另考,直到及格取得等值学分为止。四是培养过程的指导性。学分制为学生独立自由地安排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及主动性和创造性,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但由于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独立的自我设计比较模糊,所以,配合学分制要设立指导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二)实施学分制的动因与立论基础

深化学分制改革,是由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新建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所决定的,是全面深化教学管理改革的需要。

1.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是保证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

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考录取率大幅度飙升,带来的一个新问题即新生录取分数线大幅下移,生源质量明显下降,新建本科院校的生源质量问题更为突出。其实,“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数量概念,它还逻辑地包含着质量要求。在生源质量下降、生源差距拉大的情况下,新建本科院校如何为学生创造因材施教的环境,使优者更优,成绩较差的能达到毕业的基本要求,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学分制承认个体差异,引入选课制和弹性学分制,可以较好解决这个问题,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

2.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学科专业发展、师资队伍建设与优化以及教学条件改善的需要

师资、学科专业以及图书、设备等教学条件是教学保障体系的重要因素。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加快发展,高等学校的教学基本条件全线吃紧,这在新建本科院校中表现十分突出。在学分制下,学生选择性的增强,课程和教师的被选择性也增强;学科体系的开放,意味着大量选修课的增设、新兴边缘学科的发展和教师知识结构的调整;学生主体性的确立,意味着教师和“本本”权威性的削弱;“学”的多样化、差异性的出现,意味着“教”的针对性的加强;自修、重修、辅修的实行,意味着图书资料、仪器设备的添置和更新;教学形式多样化和教学管理的复杂化,意味着管理手段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这些相应的关系,表示出学分制对师资、学科专业和教学条件等教学保障体系各要素的新要求。要实现这一切,各种教学基本因素都要面对“适应”的要求、“选择”的考验,都要自觉不自觉地参与“竞争”,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在此显得格外铁面无私。正是这些“适应”、“选择”、“竞争”有效地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发展、师资队伍的优化以及教学条件的改善。

3.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是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与完善的需要

从教学评价层面上看,学分制具有有效的质量监控功能。这一功能以往未引起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相反,有的同志还把学分制看做是“只讲学习分量,不讲学习质量”的制度。其实在学分制下,取得各门课程相应学分的前提是考核合格,考核不合格者必须经过补考或重修;取得学历、学位证书的前提是修满规定学分,未修满规定学分者必须延长学习年限。学分绩点制反映出学生学习的质量,激励着学生争先创优;辅修专业制和第二学位制,旨在培养适应性强、后劲足的复合型人才,这是保证和提高质量的重要体现。学分制本身的完善程度与这种质量的监控效度是成正比的。

4.实施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是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精神的可行性选择

2005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高等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要把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要科学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标准,把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性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要继续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构建新的课程结构,加大选修课程开设比例,积极推进弹性学习制度建设。要切实改变课堂讲授所占学时过多的状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有条件的高校要积极推行导师制,努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优质和个性化的服务。以“选择”为核心机制的学分制本身就具有学习年限的弹性制、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特点。学分制的实施是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的可行性选择。

二、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学分制的实践探究

(一)新建本科院校在学分制实施实践中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是教育改革的先导。由学年制向学分制的转变不仅是教学管理制度改革的重大决策,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内涵建设的改革。它推动着高等教育由强调共性教育向共性与个性化教育并重的转变;由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教育向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动态教学转变;由专业化教育向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面、突出个体特长发展的转变。在这一系列的转变中学分制管理凸现出它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从学校领导到教师到学生,都必须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没有观念上的转度,充其量就会只有形式上的学分制,而实则学年制。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首先是要转变人才质量观。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中应充分体现思想性、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开放性等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特征,改变以前那种“计划”、“专业”、“对口”的观念。其次是要转变教学观。正确处理“基础”与“专业”的关系,建立以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的柔性专业;正确处理经典与更新的关系,建立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改变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2)把握学分制管理核心,科学构建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为实行更加灵活的学分制创造条件。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是实行学分制的首要前提。学分制的弹性教学管理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但不是学生的所有选择都具科学性、合理性,学生选课中可能出现的避重就轻、避难就易的现象,容易影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衔接性;容易影响学生整体文化素质能力的提高等等弊端。高度重视通过科学编制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来应对以上挑战至关重要。因此,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应能在学生的选课中体现指导作用,指导学生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选择课程。这一指导作用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中学分的结构来体现,它应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设置。它的指导作用在于保障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与结构达到本专业的基本要求。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设置既要做到课程之间衔接合理,达到文理交叉、相互渗透,又能体现尊重学生选择的自主权;既达到本科层次的水平要求,又能体现个性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指导性人才培养计划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上应重视加强基础、强化实践、提高素质,处理好压缩必修课与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关系。

第二部分是设置第二课堂学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设计创作,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分制培养方案中必须设置第二课堂学分。这充分体现了强调综合教育,倡导全面发展,强化能力培养,注重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第三部分是设立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培养复合型人才。设立引进校外与校内自设相结合的辅修专业或第二学位,为那些学有余力、爱好广泛的学生提供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这些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

(3)立足现实,因地制宜,形成特色。教学管理制度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处于一种动态之中。但这种“动态”一般情况下既不是“突变”式的,也不是“剧变”式的,而是一种“过程”式的扬弃,因为“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持教学秩序的相对稳定”是教学规律的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选择,要依据不同类型学校的办学目标、性质、任务和实际条件而定。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学分制在各国有着不同的特点,这是因为各国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制度不同所致。学分制产生地的美国实行“通才教育”和“自由教育”,其高校的学分制“注重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知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大”,且“没有严格的毕业年限规定”。日本是一个传统性很强的国家,但注意引进外来文化,教育管理强调规范化和高效率,其高校的学分制在“注重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有一定的选课自由度”和“一定的学习年限规定”,并“重视外语的学习”。推行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诸多因素,其中学校内部的条件和社会外部条件是实行学分制的前提。

新建本科院校实行学分制,必须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定位;必须考虑到教学基础建设底子薄,教学设施、教学管理设备跟不上,教学管理人员经验缺乏;必须充分考虑到各学科、各专业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照顾到特殊学科。从总的来讲,新建本科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在认真学习、借鉴别人经验的同时,勇于实践,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特色,让学分制这一教学管理制度在“现实”的土地上,发挥应有的功能,结出丰硕的成果。

(4)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出台配套措施,改善学分制的环境条件。学分制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与教学、人事、招生、就业、设备、后勤等都有关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学分制的实施,需要建立起综合的配套管理制度,改善其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其顺利发展。首先,改进和完善适应选课制的诸如选、辅修、课程安排、学籍管理等一系列与学分制实施有关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其次,改进服务部门的工作,如图书馆实行全天开放和开架借阅;系资料室调整服务方向,变保藏功能为流通功能,变对教师服务为对学生服务。再次,争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实行学分制改革政策上的支持。总之,学分制的配套措施越周全,学分制的功能就越能发挥,学分制的实施和推广就越顺利。

(5)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教师的教学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学分制的实施,将在更高的水平上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首先,学分制条件下,教师的被选择性的增强,教师和“本本”权威性的削弱,“教”的针对性的加强,这对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实行学分制后,个别辅导、答疑、实践指导的成分增加了,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师的工作方式,教师要提高辅导技能,培养指导的能力。面对新情况,新建本科院校必须把教师队伍的建设纳入议事日程,他们教学素质的高低和参与管理的程度是决定学分制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