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课程标准的明确化
课程设置的科学化、合理化,课程标准的明确化,使师范性特色更加鲜明。以分层次课程群模块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目标方法,系统优化而形成的课程结构、内容体系,不仅保证了培养信息时代学生计算机与英语运用能力的系列课程课时,加强了物理专业数学基础(占总课程学分的10%)和物理学基础课程(大约占总学分的20%),技术课程大约占总学分的8%,实践课大约占必修课程总学分的30%左右,实践课学时占有实验课程总学分的35%左右。同时加强了师范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培养,师范课程及其相关的技术性课程大约占总学分的20%左右,保证了师范物理教育主要面向基础物理和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了本专业师范性的办学宗旨,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思想。总之,现行的课程体系模式和课程目标,既体现了社会和中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变化需求,又要满足了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既保证课程的学术理论性和适当超前性,又使课程保持师范性和应用性;既反映学科专业性,又体现灵活多样化。
课程教育标准制定上,充分考虑了基础教育改革和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母机”功能,以课程的标准规定基本要求,以活动建议提出学生发展的较高要求,使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明确,教学的评价更加全面,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理念更加突出。同时在专业课程中将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融合于课程教育的具体标准中,不仅将课程学术理论性与师范性和应用性有机统一,更体现了师范教育人才培养的特色和灵活多样性的统一。
(三)课程结构功能层次化和课程选择弹性化
新课程体系以分层次课程群模块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培养目标的课程结构模式,具有灵活方便、富有弹性的特点,既能发挥整体功能,又能发挥各个模块的独特功能。课程计划按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必修、专业限选和辅修、任选四大课程群系列模块实现学生知识、技能和师范性素质的构建模式,通过课程标准明确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较高要求,不仅打破了过去高度统一、长期稳定的课程模式以及过分依赖和忠实于教材内容的教学观念,增强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可不断调整、充实、更新以及学生选择课程的弹性化,更易于课程适应社会发展的最优化配置,发挥出课程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功效,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学效果。课程体系中缩小必修课程,加大了专业加深、专业拓宽、专业应用、教育技能等模块组成选修课的比例,使之占到25%~35%。选修课比例的增加,有利于充分发挥高师课程的多元化功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四)课程实施现代化,课程评价合理化
新的课程体系促使课程教学进一步现代化,这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课程设置及其内容上,引入了信息技术和专业基础软件类课程,而且也是师范生的必修课程,信息技术不仅仅是学生应该掌握的技能,而且已经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2)教师按照课程标准处理教材,组织教学内容和完成教学目标,促进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引进课程教学之中;(3)教学资源的利用形成以网络为基础的多样化、主体化方向发展,学生学习的内容除了过去教科书、实验指导书、补充读物、挂图、模型和其他直观教具等静态资源,还扩大到包括以上资源以外的影视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软件等。
由于通过课程标准管理课程教学,使得课程评价更加合理。主要体现在:(1)课程内容组织、编写与实施和评价可按照基本要求标准保持一致性;(2)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有利于在保障课程教学质量最低标准的实现基础上,发挥教与学的主动性,实现教学的发展性要求;(3)课程教学的绩效评价更符合人才培养的目的和目标要求,采取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极性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能够客观性评价课程教育后学生在认知领域、认知策略和情感领域等方面学生学习的综合绩效,从课程教育中导向和培养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殷传宗.高师物理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体系改革的构想.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
[2]李菊梅.我国高校课程体系设置现状及改革对策分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6)
[3]蔡娟.人文性、学术性、师范性的和谐统——高等师范课程体系改革设想.惠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2)
(张建平,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主任;何光普,乐山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科学系党总支书记)
地方大学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汪明林、邓健、邱云志
摘要: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应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才,不同类型的专业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本文针对地方性高等院校的实际,提出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与目标、主要内容与特色、实施的基本途径,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关键词:地方大学;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才观从重视理论研究变为重视应用和实践。我国目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十分短缺,高校发展面临机遇与挑战,而我国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距离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差距较大。地方性大学必须依托地方、服务地方,这就决定了地方性大学更应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
一、有关问题的界定
1.地方性大学
按照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目前我国普通高校共有两种:一是部委直属高校。该类院校虽位于不同地方,却直属教育部或国家其他部委,主要由中央财政直接拨款。二是地方高校。该类院校主要由地方负责管理,其办学经费由地方财政负担。两类高校由于各自面临的环境及条件不同,其办学理念、定位、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
在地方院校中,根据其所在区位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位于省会城市的院校,一类是位于各地、市、州的院校。本校属于后一类,本文也主要针对后一类。对于后一类地方性大学,具有办学资源有限、学校知名度较低、与地方的联系紧密等特点。
2.管理类专业
管理类专业是指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下属的各专业。就本课题而言,包括我们目前所开设的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等。管理类专业要求突出应用性和适用性,并与经济建设实际相结合。
3.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指能够将专业知识与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实际工作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他们的本质特征是不仅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还具有相应的实际应用能力,即具有明确的职业性、实用性、实践性和较高层次性。因此,应用型人才必须具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多元化的能力水平、多维度的品质素养等基本特征,能够较好地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4.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管理类专业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等。它们对人才培养的素质有巨大影响。
二、本模式提出的背景
1.目前我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人才总量有了很大提高。但从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看,人才队伍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其中特别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严重不足。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既与我国高等教育基础比较薄弱有关,更与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这些问题主要是:
(1)教育观念存在偏差。长期以来,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着重视书本知识,轻视应用能力,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环节等弊端,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2)专业教育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课程知识结构较窄,应用型课程比重较低,对适应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要素的全方位教学力度不够,已出现“社会所需人才”、“社会所需技能”与“学校所育人才”、“学校所学知识”脱节的问题。
(3)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就可以了,实践技能是在实际工作中提高的事情,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时对实践技能重视不够。
(4)对实践教学的目的和方法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实践训练时数不够,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还仅限于一般的实践课程。在进行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还较薄弱。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及工作岗位的要求,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普遍不强,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些问题,有必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2.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发展到今天,其规模已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大众化时代的高等教育培养的已不是精英阶层,而是普通的劳动者,而普通的劳动者是需要具备相应的劳动技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过硬的实践技能,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把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
3.地方大学的区域性特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其服务的层次性越来越明显,地方大学的区域性特征日益凸现。首先,社会分工要求地方大学培养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实践应用型人才。受生源、师资、设备、信息、学术交流等条件的限制,地方大学不可能像重点大学那样在人才培养中突出理论与研究,而只能突出理论与技能。就是重点大学,也在强调技能的训练。其次,地方大学与地方的联合,需要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因自身办学资源的限制,地方大学必须通过与政府、企业、团体、民众的交流与合作等手段,吸引和利用当地的社会资源,以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办学条件。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地方大学必须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考虑地方的实际需要,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实用的人才。第三,地方高校的学生主要来自本地区,毕业后也主要就业于本区域。学生的素质如何,不仅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而且对本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地方大学的区域性特征要求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三、本模式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指导思想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地方性大学的特点和使命,实现由狭窄的管理专业理论知识传递为主的专门教育向管理专业知识传递、管理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相协调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宽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并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体落实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之中,使地方性大学所培养的管理人才具备宽广的知识、更强的能力和更好的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地方性大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2.目标
本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力求实现如下突破:
(1)教学模式的突破: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构建并实施“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实践考核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多机制、多渠道、多途径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2)育人模式的突破:吸收企业界人士参与课程设计,用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思维支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充实和改进,使专业课程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应用性管理人才,构建并实施面向地方,校地结合、校企结合,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合作育人模式。
(3)实践模式的突破:构建并实施“以实践教学为基础,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校内实验室和校外实践基地为依托”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本模式的主要内容与特色
1.主要内容
本模式的主要内容包括:
(1)地方性大学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改革。通过吸收企业界人士参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计,充实和改进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科学地确定地方性大学管理类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使专业课程能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的应用性管理人才。
(2)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改革研究。构建并实施“理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实践考核与书面考试相结合”的六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多机制、多渠道、多途径提高管理专业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探索建设一支企业界人士与学校教师相结合的、素质较高的“双师型”的师资队伍的建设模式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