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角大锹形虫
俗名:长角、黑金刚、关刀龟
分布:全省中海拔,台湾特有种
以黑市非法交易的价格来说可以和台湾大锹并列为锹形虫中的两大天王。在世界的Dorcus Spp中,长角大锹的大颚状似关刀,独树一格,且体型极大,有的可达9厘米。长角在台湾的数量虽然比台湾大锹多但仍是非常稀少,仅在中海拔的原始阔叶林有较稳定的族群,如北横、高雄藤枝等地就较易见到。成虫趋光,也常可在壳斗科植物的树洞内(如青刚栎)发现,且在树洞中的雄虫个体一般都较大型,因为大型有力的个体才能抢得食物丰富的树洞。成虫季为4~10月,但是即使在寒冷的12月仍有成虫活动的记录。长角的雄虫个性和台大截然不同,非常凶猛,且神经质,且越大的越凶,因此当宠物并不大理想。
但是由于长角体型大,所以日本人现在也渐渐开始饲养,前阵子在网络上看到有日本人已经可以养到85毫米大了,真是不可思议,现在对于种源的需求很大,因此有赖每年大量的从台湾非法采集(长角采卵非常困难,但是幼虫却容易饲养)。长角大锹和鬼艳是台湾并列最大的锹形虫,但是长角应该是最有力最会打架的。目前长角大锹已经是立法保护的珍贵稀有保育类野生动物。
台湾大锹形虫
俗名:台大
分布:台湾全省平地至中海拔
台湾大锹在发表时被认定是一独立种Dorcus formosanus,但后来日本人将其和日本大锹并为同种,将台大降为亚种,Dorcus curridens分布很广,从日本、朝鲜、台湾、中国、东南亚均有其分布,也因此产生了许多亚种,但都大同小异,台大分布非常广,从垦丁的海岸林到海拔2000公尺的观雾都有其踪迹,但一般以福山、谷关为较为人之的产地。成虫全年活动,但以四至六月较多,趋光,但一飞向光源着地后会迅速寻找掩蔽,故采集者常已熟腐之水果置于路灯下将其诱出。在野外发现之族群量非常稀少,且雌虫往往是雄虫的数倍。台湾大锹的小型个体非常神经质,不但爱夹人,且非常胆小,逃跑的速度非常之快,活像一只蟑螂,以35~40毫米左右的雄虫最快,堪称最快的锹形虫也不为过。但是其大型个体一般个性较稳重,不太会攻击人,而且其大颚浑厚又有立体感,非常漂亮。由于台湾大锹体型大、又华丽,饲养也很简单,成虫可活24年,因此现在已经成为日本最流行的宠物锹形虫,台湾野生的种源在日本单价奇高,这也是台湾大锹野生族群现下面临的最大压力。平常在野外较常见的体型通常介于40~50毫米之间,可是日本人却能轻易的养到70~80毫米,真的是很厉害。
现在在日本甲虫店内的台湾大锹数量搞不好比台湾野生的还多,因为可以大量饲养,所以目前在日本的台大价钱并不很高。
扁锹形虫
俗名:阿扁、总统锹
分布:全省和绿岛海拔1300公尺以下地区
堪称台湾最亲切的锹形虫,因为当你想看到它时,它就会出现,当你不想看到它时,它仍然会出现。只要海拔不太高的地方都有它的踪影。每次抓虫鸟掉的时候,他总会适时的出现,抚慰了一颗颗受伤的心。扁锹曾被放入Serrog-nathus属,但是在分类从简的原则下,将其并入Dorcus属,扁锹分布非常的广,遍布东亚、东南亚,有非常多的亚种,产于婆罗洲的亚种体长可达10厘米以上,为甲虫收集者非常喜欢的收藏品。
在台湾扁锹非常常见,因此常有人称其为“垃圾锹”,相貌平凡、不好看的女生也常被冠以扁锹之名。扁锹生命力强韧,耐旱、耐饿,非常容易饲养,但是繁殖却不容易,而且虽然其族群数目多,可是却极少有人看过扁锹交配,可能和其注重气氛、隐私的个性有关。扁锹饲养容易,成虫多可越冬,跨年饲养,极适合作为宠物,尤其是他和保育类的大锹相似,所以既然不能养大锹就养扁锹过过干瘾吧!
扁锹的采集很容易,在中低海拔树林附近的路灯下常可发现,成虫全年都有采集纪录,已五至九月为高峰,喜食腐烂的水果,因此在路灯下化树林中放置熟腐的菠萝、香蕉甚至西瓜均可诱集到为数可观的个体。
二、三龄的雌性幼虫个体,可于腹未发现黄球状卵巢构造。
深山扁锹形虫
俗名:深山总统锹
分布:海拔400~1800公尺山区
外形和扁锹相似,但小齿突较少,大齿突着生位置较扁锹为前,一般体型较扁锹小且全身密布细微点刻。虽然深山扁锹形虫中文名字中有“深山”两字,但却不一定分布在深山。由海岸林到2000公尺以上的山区皆有其分布,数量远不及扁锹,但尚称普遍,成虫较扁锹耐寒,多可越冬,且在冬天及早春也会活动。
深山扁锹形虫是台湾最好饲养的锹,只要木头稍有腐朽,湿度适合,雌虫即会产卵,且幼虫不偏食、长的快,是锹形虫饲育的入门种类。
以上仅介绍了几种台湾的锹形虫,当然还有更多的奇形虫世界值得我们去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