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11月14日。这正是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如火如荼开展、清王朝风雨飘摇的日子。这天晚上,38岁的光绪皇帝突然在北京中南海瀛台去世。第二天下午,他的母后与政敌慈禧太后也病死在中南海仪鸾殿。这消息公布后,立即在全国引起种种的怀疑和猜测,因为这对母子自戊戌政变后一直处于对立的微妙状态中,现在两人几乎同时死去,又是光绪死后慈禧才死,于是,社会上对光绪之死产生了种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以徐珂《清稗类钞》为代表,认为慈禧在病危时,不愿在她死后让光绪再掌朝政,派亲信去窥探光绪动静,得知光绪“竟有喜色”,大怒说“我虽病,当不致先他死,他休痴想!”于是派人将光绪毒毙。中国古代宫廷斗争多有先例。
第二种说法,以德龄《瀛台注血记》为代表,认为是慈禧的太监亲信李莲英平日狗仗人势,常迫害光绪,害怕慈禧死后光绪上台危及自身,故瞒过慈禧,暗中毒死光绪。
第三种说法以康有为的公告与溥仪的《我的前半生》为代表,认为袁世凯在戊戌政变中出卖了光绪,当慈禧病危时,担心光绪重新上台,便以重金买通内监,借向光绪进药之机,暗中下毒,谋杀了光绪。
以上几种说法流传颇广,但是猜测之词。近年历史学家的在故宫博物院中找到大量的清宫医案,其中有光绪历年的病历与药方,据此分析,认为光绪帝死亡纯是因自身疾病加剧所致。光绪帝并非慈禧太后亲生儿子,而是醇亲王之子,过继过来是为了继承大统。光绪自幼离开亲生父母,在慈禧的冷漠、威严与胁迫中长大,精神压抑,休弱多病,特别是在戊戌政变中经受慈禧无情打击,被长期幽禁,精神濒临崩溃,身体急剧衰弱,年纪轻轻就患上多种严重疾病,据现代医学分析其病史,他的肺、肝、心等都有病,还有长期遗精史。光绪勉力支撑数年,到1908年已病入膏肓,进入危急阶段。1908年10日,即光绪死前4日的医案上写着;“此病不出四日,必出危险!”11月12日御医们已感到束手无策。13日,光绪“目睑微白而珠露”,危在旦夕了。14日进入弥留状态,“脉息如丝欲绝”,到此日夜,光绪终于死亡。据这些资料分析,光绪帝的直接死因,乃是心肺功能的慢性衰竭,合并急性感染而造成,属于正常死亡。
根据清宫医案的分析,光绪正常病死似乎已成定论。但有一历史学家提出:清宫病历医案就全然可靠么?阴险、残忍而又狡诈的****统治者在激烈的争夺权力的斗争中,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他们难道不能伪造或篡改病历医案么?于是,人们又开始思索与探讨了。我们从光绪帝之死中认识到:由于封建****政治特有的神秘性与封锁制度,以及层出不穷的阴谋,缺乏起码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因而使得中国国史上的政权更替经常出现各种令人难解的历史之谜,仅以清朝为例,就有顺治、康熙、雍正、慈安太后、同治以及光绪诸帝等的死因之谜,成为历史疑案,在今天还引起人们的探讨与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