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31852500000003

第3章 图书与档案

最大的百科全书

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是明朝永乐年间修纂的一部大型图书,编辑《永乐大典》前后足足花了6年时间。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分装11095册,约3亿7千万多字。辑录的图书包括经、史、子、集、释藏、道经、北剧、南戏、评话、工技、农艺、医学等七八千种。上起先秦,下达明初,是我国文化遗产的珍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最大的书和最小的书

《不丹:跨越一个王国的视觉之旅》,作者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家迈克尔·霍利。这本限量发行500册的书高1.52米,宽2.13米,以世界上最大的书而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英国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在2006年3月16日拍卖一部世界上最小的书《主祷文》。书本没有指头大,但是,里面包括了德文、西班牙文、法文、荷兰文和瑞典文的《主祷文》祷词。

铅书·铜书·铁书·钢书

17世纪末,有人曾在罗马买到一本书,外皮与正文6页,都是铅板做的。

春秋战国时,青铜被铸成各种器物,如鼎、钟、爵、盘之类。春秋末年,郑国子产铸刑鼎,就把法律条文刻在上面。公元前451年,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也是刻在黄铜上面的。

保加利亚西部的加布罗夫斯克市保存着由弗拉茨·安格尔·科斯托夫铸成的一本铁书。这本书重4公斤,全书共22页,幅面尺寸为18厘米×22厘米。书的内容是该市的著名格言和谚语。

在南美洲巴西圣保罗市中心广场上,陈列着一部钢书。这部共有1000页的奇书,均用不锈钢薄板铸刻并装订,书中记录着圣保罗市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

泥书

叙利亚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辞书,是由15000多张黏土薄片组成的。古代阿西利亚也曾出产一种黏土书,其书每页32厘米见方,厚2.5厘米,一本书少则十几页,多则几百页,重量和体积都相当可观。

竹书

中国最早的正式书籍竹简就是竹书,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至汉魏。印度至今仍有竹书,工匠在用火烤过的扁平竹皮上刻上文字,做成竹书,作为手工艺品出售。

木书

与竹书差不多同时,木书也在中国出现了,它叫做“牍”,木书与竹书合称“简牍”。在朝鲜的一座古塔基座内,也曾发现一本印在木块上的经书,据考证大概是公元700年前后的印刷品。公元1世纪左右还出现了一种制作奇特的木书,它的做法是:在当书页用的薄木板上浇上溶蜡,趁蜡未干时将其刮平,待蜡凝固后,用尖棒在蜡上写字,然后用绳子将数块写上字的木板串接在一起,就成了书。

草书

埃及尼罗河上游生长着一种灯芯草,茎高约6尺,有人称它为“埃及芦草”,也就是所谓的“纸草”。古代当地人将纸草加工成几公尺或三四十公尺的长卷,在上面写字,称做“纸草书”。据说公元前25世纪就有了这种书。目前巴黎一家博物馆还保存有4500年前写的一卷纸草书样本。

树皮书

古代拉丁人喜欢用树皮写字,德国卡塞尔市博物馆就保存着用树皮写的书,每本书的脊背上还钉有金色小牌,上用德文和拉丁文两种文字注明书名。

羊皮书

羊皮曾经是重要的书籍材料。公元前2世纪,柏加马斯国王曾用羊皮写字。小亚细亚佩尔加梅城的人们也把小羊皮或羊皮在石灰水中洗净、晾干,绷在框架上,用原石将它打磨,然后写上文字,这种书可以长期保存。

树叶书

世界上以树叶做书的不乏其例。据说印度人最早将椰子树叶切成长45厘米~60厘米、宽70厘米的“纸片”,晾干后两面均可书写文字,装订成册后再加上用木板做的封面,就成为一本书。印度、缅甸、斯里兰卡当年的佛经就是用这种材料做的。除了椰子树叶外,缅甸还有用棕榈叶做的书。这种书一般以40厘米~90厘米长、3.8厘米~7.6厘米宽的棕榈叶为书页,用特别的“墨水”把经文写在叶上,再用线从叶子中间穿过串联起来,并可以折叠成扇形。在我国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村寨里,有一种高达十五六米的棕榈树,傣语叫“戈兰”,学名叫“贝叶棕”,它的叶子过去常被用来刻写经文,称“贝叶经”。西双版纳原有的500多座佛寺里保存这样的贝叶经5万册。

塑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达,已经出现了用高强塑料印制的“塑书”。这种书印刷精美,图片清晰,不易撕坏,可以清洗,适宜作幼儿读物和广告图册。

取暖书

在伊拉克古城尼尼威遗址,发掘出一大批两千年前的砖形书,它们全用泥土烧成,记载着古代亚述帝国的故事。考古学家研究发现,这种砖形书经火烧后可保持相当长时间的热量,不亚于现在的保温瓶。

发光书

美国曾出版一种用含磷油墨印制的书,这种书在夜间没有灯光时也可阅读,因为用这种油墨印出来的字可以发光。

立体书

英国儿童读物出版社曾出版一种表现历史名胜的立体书。书中的建筑物是用硬纸依照实物按比例绘制成的,一打开书本,就会出现立体建筑物。

空无一字的书

纽约一家出版社曾别出心裁地出版过一种空无一字的书。这本书的书名叫《什么也没有的书》,书中篇幅虽多达200页,却真的空无一字。这本怪书很快便以每本3美元的价格售出11500册,这使得出版者大为振奋,又拟定出版该书的“姊妹篇”。

会说话的书

英国曾出版一种名叫《企鹅》的画册,此书的封底放有薄膜小唱片和一枚小唱针,只要用手指轻轻转动小唱片,就能听到书中老太太、小女孩和小矮人的说话声。南斯拉夫曾出版一种专供学习外语用的图书,书中每行文字下面都嵌入一道粗线条,阅读时,只需用一个大小与钢笔差不多的特制装置沿这条粗线滑动,读者就会听到悦耳的声音。

织出来的书

1894年东京曾出版一本拉封丹寓言集,此书不是印刷的,而是织出来的,现保存于莫斯科国家历史图书馆。

蛛丝装订的书

莫斯科综合技术博物馆展出一本小巧玲珑的书。该书用蛛丝装订而成,蛛丝的平均直径为0.002毫米。

带锁的书

原苏联里加市一个旧书店曾收购到一本题为《宇宙志》的巨型古书。此书用羊皮装帧,封面加了一把锁。这是瑞士地理学家终斯特的杰作。书中记述了欧洲、亚洲、非洲三大洲的地理概况,并有大量地图、插图和版画。

做帽子的书

秘鲁歌德伯泽人有一种书,看上去是一顶顶帽子,帽子用10多层布围成帽围,每层布上都粘着书页。当地人认为,书是文明的象征,是至高无上的,制成帽子就表示崇敬。

不怕水的书

英国博物学家皮特·斯科特曾出版过一种用特别的聚乙烯纸印成的书,名叫《鱼类学家指南》。因它不怕水,所以可供从事航海和捕鱼的人阅读。意大利蒙达多里出版社也曾出版过一种用聚氯乙烯基薄膜印刷的书,供人在海滨浴场阅读。读者不仅不必担心书被水弄湿,不耐烦时还可以拿书作枕头躺下休息,因为这种书的封面可以充气。

电子书

联邦德国曾出版了一本电子辞书,重量仅70克,却包括了4000条辞目。

使用时只要把想查阅的单词的开头的两个字母输入书盒中,按几个电钮,电子书就会马上显示出所要查找的内容。

缩微图书

文献资料、图书浩如烟海,如何储存、管理和使用呢?国外很早就开始搞文献资料缩微化管理。缩微是文献资料储存、管理、使用的一种先进技术。

它采用专用光学照相及其他设备,将文书档案、技术图纸、情报资料、图书等文献资料缩小若干倍拍摄在感光材料上,制成缩微复制品,进行储存、传递和使用。缩微复制品可把原件体积缩小成米粒大小,储存长达500年以上。几十架的文献资料,经过缩微后,仅需几个小盒便可存放。使用时,可用阅读器或数控查阅机查找,必要时还可将所需资料复印或影印还原。

最大的报纸和最小的报纸

1859年在美国纽约出版的开张最大的《星座》报,长1.2米、宽90厘米。

1829年在梵蒂冈城出版的《罗马日报》只有手掌那么大,现收藏在联邦德国西部边境的古城亚琛报纸博物馆里。

出版速度最快的书

美国班坦图书公司于1980年2月出版的《冰上奇迹》一书,全书由组稿到出书仅用了46小时15分钟。全书共80页,附有大量照片,印数为25000册。

最早的竹木简古写本

我国最早的竹木简古写本是《仪礼》。1959年考古学家在武威汉墓中发现了504根竹、木简,据初步考订,其中有469根是西汉末年所抄写的《仪礼》。这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比较完整的古写本书。

最早的帛写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帛写书是《缯书》。《缯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1942年9月在湖南长沙东郊子弹库的纸源冲的战国楚墓中出土。这是一件用毛笔墨书、彩绘在丝织品上的帛书,高约30厘米、长约39厘米。帛的中间写有长篇文字,分左右两部分,左方13行,右方倒写11行,共计600多字。所用字体为战国时代的古文,有的文字漫漶不清,多不可识。文字四周有植物、怪兽、三头戴角人像等12尊,图像间注有说明文字。《缯书》于1946年被美国人柯克思诓骗掠夺到华盛顿,现藏耶鲁大学图书馆。

最早的纸写书

我国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是晋人手抄的《三国志》。手抄本《三国志》是陈寿撰成后不久抄写的,现有甲乙两种抄本。甲本于1924年在新疆鄯善县出土,是《吴书·虞翻传》、《吴臧·张温传》的部分内容,共计80行,1090余字,中有残缺。原本流入日本,国内有新印本流传。乙本于1965年1月在新疆吐鲁番县英沙古城附近的一座佛塔遗址中发现,是《吴书·吴主权传》和《魏书·臧****》的残卷,共40行,计有570余字,中有残缺。甲、乙两种抄本均隶书体,行款工整,但非一人抄写。乙本抄书年代早于甲本,但相距时间不会太长。

《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由来

1759年,可瑟吉尼斯在都柏林的圣詹姆斯门创建了吉尼斯酿酒厂,到1833年,它已发展为爱尔兰最大的酿酒厂。1886年,他在伦敦建立了一家公司,到20世纪30年代,吉尼斯在英国有两家酿酒厂,生产烈性黑啤酒。在各个酒吧,人们只出售吉尼斯啤酒,可除了苏塞克斯郡博迪埃姆啤酒花藤农场的城堡之外,吉尼斯不拥有任何酒吧。因而,公司一直在探索着发展计划。

1951年,在爱尔兰韦克斯福德郡那的一次狩猎聚会上,公司的执行董事休·比弗爵士与人争辩金鹆是不是欧洲跑得最快的猎物。由于找不到文字记载,只得不了了之,但他没有放弃,他来到伦敦找到开设数据库的孪生兄弟诺里斯和罗斯·麦克沃特,但仍然没有结果。于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形成:自己编写一本书。于是他和麦克沃特兄弟合作成立了一个专门收集世界之最资料的公司,取名吉尼斯,并于1955年8月7日正式出版了第一本《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世界最大的图书馆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图书馆是美国华盛顿国会山上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它是一座由三幢大楼组成的宏伟建筑。在阅览室大厅的圆屋顶下,有世界历史名人如柏拉图、牛顿、哥伦布、莎士比亚等雕像俯视着人们,使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感到好像进入了神圣的殿堂。

这座图书馆创建于1800年4月24日,是美国早期启蒙运动胜利的产物,在第三任总统杰斐逊的6400多卷藏书的基础上,以后迅速扩大,至今藏有470多种语言的各种资料,已超过7560万件,其中仅图书就拥有362.4万种,1893万册以上,成为世界最著名的藏书库。

国会图书馆有一项主要任务,就是随时回答国会提出的各式各样的问题。图书馆和国会大厦之间横跨着一条长335米的气动运输管道,传递资料非常迅速。图书馆平均每天收到的问题有2000个,有的问题几分钟就能回答,有的则需要研究几个月才能答复。图书馆各个部门都用计算机管理,它的现代化水平在全世界图书馆中是最高的。

现在该馆共有工作人员5440人,其中专业职员有3000人,顾问800人,全馆共分八个部门,其中最大的部门是国会研究服务部,工作人员有1000名,为国会的议员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忙碌着,平均每9.5秒就有一本书籍或资料送往国会大厦。

“复活”的世界书库——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

2200多年前,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以“收集全世界的书”为己任,是人类早期历史上最伟大的图书馆,在地中海传播文明几百年。然而,它却屡遭劫难,最终被毁。2001年,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埃及政府的多年努力,新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颗地中海边的璀璨文化明珠重获新生!

建成后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矗立在托勒密王朝时期图书馆的旧址上,俯瞰地中海。主体建筑为圆柱体,顶部是半圆形穹顶,会议厅是金字塔形。在外围的花岗岩质地的文化墙上,镌刻着包括汉字在内的世界上50种最古老语言的文字、字母和符号,凸显了文明蕴藏与文化氛围的构思和创意。

根据设计能力,亚历山大图书馆的馆藏量可达到800万册书,1500种期刊。除了文字类藏书,亚历山大图书馆还收藏了大量世界各国的古币以及20多万卷微型电影和光盘类的视听资料。重建后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可与著名的大英图书馆等比肩而立。亚历山大图书馆目前不仅是埃及的文化重镇,更是游人如织的著名旅游景点。

作为合作交流,上海图书馆于2004年末在亚历山大图书馆开设了“上海之窗”专题阅览区,提供许多介绍中国和上海的文献资料。

“中文馆藏”格外丰富——大英图书馆

作为世界上收藏最丰富的图书馆,大英图书馆新馆于1998年对外开放,占地5.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11万平方米,可同时接待1277位读者。

大英图书馆收藏图书期刊1500万册、专刊3300万件、手稿30万件、有声及音乐数据160万件、舆图400万件、邮票800万枚、照片20万张、印度事务档案纪录26万件。其中,大英图书馆东方部的中文馆藏是非常有特色的一部分,包括著名的敦煌石窟的佛、壁画手卷,道教、摩尼教的经典及甲骨文、木简,45卷永乐大典等珍贵资料。这是名副其实的海外汉学研究资料宝库。

除了位于伦敦的主馆,大英图书馆还在西约克郡的波士顿斯巴设立了文献提供中心,该中心历经40年发展,文献资源体系丰富完整,提供服务手段规范快速,商业化运作的成熟举世公认,每年新增书刊文献数百万件,增长书架8公里,1200多位工作人员每年为全世界的读者提供400万项各类文献需求,最快可在24小时内完成服务。

力保文化遗产——瑞典皇家图书馆

美丽的北欧水城斯德哥尔摩是一座文化名城,而建于17世纪的世界最大图书馆之一的瑞典皇家图书馆,无疑是这个城市中最辉煌的一座文明之塔。

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图书馆是瑞典的国家图书馆,建成于1877年,现已成为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历史里程碑,具有很高的建筑水平和文化价值。

图书馆大楼位于斯德哥尔摩最受人喜欢的公园之一——Humle公园一侧。该公园是斯德哥尔摩的中心地带,是居住和工作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喜爱的娱乐区,也是周围孩子们的游戏场。为了适应图书馆发展的需要,1997年,皇家图书馆完成了老馆的扩建和修复工程,在大楼下开挖了地下室,用于存放不断增加的图书,这些书架已经长达70公里~80公里。

皇家图书馆也是瑞典最重要的文化和研究机关之一。它的使命是保存瑞典的文化遗产,支持和促进瑞典的科学与研究,促进图书馆的国内和国际协作。它收藏和保存所有在瑞典出版的各类出版物;采集有关瑞典的人文科学方面的外文文献;保存手稿、地图、图片等特种文献;建立瑞典的全国文献联合目录等。目前皇家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达200多万册。

任何读者都可以通过皇家馆书目系统和瑞典图书馆联合编目系统(LIBRIS),查到皇家馆的藏书情况。拥有皇家图书馆借阅卡的读者,可以在网上预定借阅。

建筑艺术的珍品——法国国家图书馆

法国国家图书馆是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图书馆,前身是建立于14世纪的皇家图书馆,1720年向公众开放,是世界上最早接受国内出版物呈缴本的图书馆。

风光旖旎的塞纳河右岸,矗立着一个远眺形状如四本打开的书似的玻璃建筑群,曾被密特朗赞誉为法兰西建筑艺术珍品,那就是法国国家图书馆新馆,开放于1996年12月20日。老馆坐落在巴黎黎塞留大街。

图书馆继承法国王室收藏,经280多年的成长,藏书丰富,达1200多万册,期刊35万册,只供阅读或复制。自建的数字图书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免费数字图书馆之一,收藏了图书馆从中世纪到20世纪初的珍贵藏品,包括86000多种书刊资料和30多万幅静态影像,数字图书馆免费向全世界读者提供法国文化精品,博得很高的声誉。在网上还能查询馆藏书目和国家联合书目,查到书目信息后,可通过网上预订系统订阅书刊和阅览座位,读者就不愁借不到书或者没有座位了,不管是否近水楼台都能先得月。图书馆在为视障读者服务上独具匠心,在建筑方面提供了坡道、升降设施,在阅览室中备有专门的有声读物或盲文书;有的阅览室中设有专间,并配有阅读机、视障专座、放大机等,通过阅读机,视障读者可使用盲文或通过语音提示的帮助来上网,并使印刷资料数字化然后转换成语音信息。

形形色色的图书馆

邮票图书馆

英国有一座邮票图书馆,馆内珍藏着世界各国不同时期发行的邮票,数量多达万件,是广大集邮爱好者研究资料的来源之一。

微型图书馆

美国有个微型图书馆,收藏的书籍长度不超过1厘米,所有图书只用几个皮箱就可以带走。

酒类图书馆

日本的横滨有一座专门收藏酒类的图书馆,其中收藏了世界各国的名酒以及上千册世界各国有关酒的图书,供读者免费阅读。

飞行图书馆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地广人稀,交通不便,可是读者借书却十分方便。图书馆根据读者寄来的借书单,用飞机将图书送到读者家中。

火车图书馆

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到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漫长的铁路线上,为了消除旅客的寂寞,奥地利当局在车厢里设立了图书馆,持月票的旅客可免费阅读。馆内藏书百余种,如果旅客到达目的地后书未看完,可续借四周。

世界八大图书馆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报告中列出了八个世界第一流的图书馆,它们在藏书量和设备完善等方面是长期被各国人民公认的。下列是世界八大图书馆。

1.莫斯科国立列宁图书馆,藏书3000万册(包括期刊和丛书)。

2.华盛顿的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书2200万册。

3.伦敦大英图书馆,藏书1500万册。

4.列宁格勒图书馆,藏书1200万册。

5.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书1100万册。

6.巴黎的法国国立图书馆,藏书1100万册。

7.东京的日本国会图书馆,藏书800万册。

8.埃及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藏书400万册。该馆所藏关于地中海地区及阿拉伯民族史籍为世界之最。

纸草和纸草档案

纸草,又称纸莎草,它是古代的莎草科植物,也是古代人们用做书写的一种材料,它对埃及古代文化的发展、传播和保存起了独特的作用。纸莎草主要生长在古埃及的尼罗河河谷和尼罗河三角洲的沼泽地带,它类似香蒲,是一种芦苇类水栖植物,外皮薄而坚韧,茎内有网状木髓和甜而芳香的汁液,全株高约7英尺~10英尺,茎部最大直径可达4英寸,近根部可以食用,根可作燃料,网状木髓可用于制造书写的材料。古埃及人制造纸草纸的主要工序是:取纸草茎内的木髓,纵向剖成薄片,放入水中浸泡,然后取出锤打,用几层重叠压平,晒干磨光,即成可书写的纸草纸。埃及人书写的方法是:一般用薄灯芯草笔或芦苇笔蘸着煤烟、树胶、水或乌贼汁、树胶、水配成的黑墨水,在纸草纸上书写。由于纸草得来容易,分量轻且便于书写,所以古代埃及、近东,乃至希腊罗马都把它用做书写的材料,从而出现了大量记载古代灿烂文化的纸草档案。

迄今发现的最早的纸草档案,是古埃及第一王朝的墓葬中出土的约公元前3000年的纸草文献。还有记载公元前1750年左右,埃及中王国末期的一次奴隶贫民起义的“伊浦味陈词”,即“莱丁纸草”; 记述公元前2世纪埃及社会经济关系的,迄今发现的最长最大的古埃及纸草档案,即“哈里斯大纸草”。此外,还发现2500多部希腊罗马文学著作的纸草抄本,其中包括亚里士多德著名的《雅典宪法》。

18~19世纪纸草档案的大量出土,为研究古代地中海地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文献,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因此,19世纪下半期,产生了专门研究古代纸草档案的“纸草文献学”。在中国修复古文物的启迪下,曾是埃及驻华大使的哈桑拉加卜已对古代大量纸草档案复制成功。而且,目前纸草工艺在失传1000多年后也得到复兴。

两份珍贵的羊皮纸档案

羊皮纸是一种非常坚固并类似纸张的书写材料,用兽皮加工制成,兽皮中因羊皮居多,故统称为羊皮纸。

《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是美国最珍贵的两份文件,均以羊皮纸作为书写材料,是两份极珍贵的羊皮纸档案。它们从1922年起存放在美国国会图书馆内。1951年9月,为了长期保存这两份珍贵档案,隆重举行了入盒仪式,将它们装入其中充有氦气的密闭的玻璃青铜盒子内,并覆有滤光器,以阻止有害光线进入盒内。1952年12月,国会图书馆又将其移交给了国家档案馆。移交时,美国出动了仪仗队、军乐队、护旗队、摩托车队、坦克和大批军警护送。移交后,在国家档案馆内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入柜仪式。入柜仪式由当时美国最高法院院长文森主持,总统杜鲁门到会讲话。仪式上把装有这两份珍贵档案的青铜盒子放进展览柜内,这个展览柜白天升上地面,在展览厅内供人参观,晚上被电动钳子钳住,送到地下6米深的一个安全库内。如遇火灾或地震等突然灾害,展览柜只需几秒钟就会进入地下安全库房内。这一套安全防护措施技术在世界上独占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