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外五千年文化常识全书(世界卷)
31852500000005

第5章 音乐与舞蹈

世界著名的指挥家

小泽征尔

小泽征尔生于1935年,早年师从卡拉扬,曾经在美国纽约交响乐团做指挥大师伯恩斯坦的助手,1962年在日本广播协会交响乐团担任过短期指挥工作,然后又去了美国,先后在芝加哥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多伦多交响乐团等担任过常任或客座指挥。从1973年开始,小泽征尔一直担任美国波士顿爱乐乐团总监之职。

小泽征尔曾在2002年第一次亮相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台,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和全世界乐迷们共庆新年。

小泽征尔的指挥风格热情洋溢,奔放中流露着细腻。他追求效果,强调情绪,能恰如其分地控制速度和力度的变化,善于运用带有表情的目光和“会说话”的双臂表达自己的思想。维也纳爱乐乐团选定小泽征尔,也是相信他对于活泼欢快的施特劳斯家族的音乐作品会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洛林·马泽尔

洛林·马泽尔1930年出生,是法裔美籍指挥家。他很小就练习小提琴和钢琴,对各种乐器十分精通,1937年就以神童的姿态登台指挥,9岁就成功地指挥了纽约爱乐乐团的演出。

马泽尔15岁的时候开始潜心学习,到各地留学,1965年又亮相于指挥台,先后在柏林广播交响乐团、法国国家交响乐团、维也纳歌剧院等世界著名的乐团任首席、常任和客座指挥。

在1980年~1986年期间,马泽尔一直担任维也纳爱乐乐团新年音乐会的指挥。他擅长把握音乐的节奏,强调指挥家表情的重要性。他还是位通晓多种语言的大师,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他常常用世界各地的语言向全世界的观众致以新年的问候。

卡洛斯·克莱伯

每年一次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是令人瞩目的音乐会,1992年新年音乐会使我们领略了卡洛斯·克莱伯的指挥风采。

如今的克莱伯虽地位显赫,但当初为学指挥却颇费周折,而从中作梗的正是他的父亲艾里西·克莱伯。艾里西是与拉斯卡尼尼同时代并齐名的指挥家,因为是犹裔,希特勒一上台便将其从德国赶了出去,艾里西不得已只好携家跑到南美的阿根廷过活。

艺术家的尊严受辱,父亲不愿儿子再干自己这一行。尽管儿子卡洛斯具有极高的音乐天分及深厚的音乐基础,可是父亲还是硬把他送进一所理工大学去读化学。父命难违,但卡洛斯仍然边念化学边学指挥,并最终辍学拿起了心爱的指挥棒。儿子的坚决使父亲终于正式收他为徒。

祖宾·梅塔

梅塔出生于印度孟买的一个音乐世家,自幼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9岁时梅塔全家迁居美国,不久他便成为小提琴家加里米安的学生,并进入米利亚音乐学院业余部读其他课程。几年后,梅塔的兴趣趋向于指挥,18岁时他以优异成绩考入维也纳音乐学院,师从指挥家斯瓦洛夫斯基,由于其好学不倦,多才多艺,很快成为学院乐队的指挥。求学期间,他还受惠于克莱伯、瓦格特、卡拉扬等名家指导,从中掌握了“维也纳风格”的各种奥妙。

1958年梅塔与阿巴多双双获英国利物浦国际指挥比赛大奖,一举成名,轰动乐坛。1960年,他出任加拿大蒙特利尔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两年后接手美国洛杉矶爱乐乐团,1968年成为以色列爱乐乐团终身音乐总监。

1978年,梅塔成为美国五大交响乐之一——纽约爱乐乐团的首席指挥,在举行就职音乐会那天,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给他打去电话说:“你是东方人的骄傲。”梅塔出身乐乡,熟习各种乐器的性能,其指挥手势明晰、利落、感染力强,充满时代气息。

小提琴的诞生

两千多年前的一个早晨,古埃及音乐家莫可里在尼罗河边散步,忽然他踢到一个硬东西,随之传来一声悦耳的声音。他好奇地寻找起来:哦!是一块灰色的硬物,原来是一个空心的乌龟壳,龟壳内的空气受震动产生共鸣发出了响声。他兴致勃勃地回到家里,经过几次仿制,最后他将琴弦与共鸣器相结合,终于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

自然界的“乐器”

音乐山

苏联巴斯昆恰克湖边的大博格多山被称为音乐山。在这座山的悬崖里有像蜂窝那样的凹地和裂缝,每当有风时,便发出动听的乐声,仿佛管乐队的演奏声。

音乐泉

******有一口会“唱歌”的泉;它的出口处是一座空心岩,岩中孔穴密布,流水穿过时被分割成千百条细流,它们互相撞击,便发出变化无穷的“叮咚”的音响,悦耳异常。

音乐河

委内瑞拉东部有条奇妙的河,河流被许多岩洞中的怪石阻隔,分成无数细流,穿过近300米长、宽窄不一的奇特岩层时,水速快慢不同,于是发出宛如交响乐般壮丽的声响。

音乐石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沙漠地带,有一块直指蓝天、雄伟壮观的巨大岩石,每当月夜,附近的印第安人即来这里围绕聚会。当浓雾笼罩巨石时,它便开始发出引人入胜的声响,仿佛遥远的号角从天空传下。

音乐柱

埃及有个小镇名叫特本,那里有一座古老的寺庙,里面耸立着许多巨大的石柱。其中有一根石柱,每当晴天的上午9时,便会奏出悦耳的乐声。原来这石柱中有空洞,当太阳照耀时,空气便在石柱内热胀冷缩,产生奏鸣声。

音乐沙

美国夏威夷州的考爱岛中部有一片长800米、高18米的海滨沙丘。这座沙丘由珊瑚、贝类等组成,微风吹过,沙子发出各种各样的清脆声响,恰似一支乐队在演奏。

音乐柳

科特迪瓦有一种奇特的柳树,每当微风吹拂,它便发出幽雅的“琴音”。原来,这种柳树叶子的纤维组织甚密,即使轻轻相碰,也能发出如歌的低音音响。

音乐花

扎伊尔蒙博托湖上有一种荷花,花朵甚大,茎部有四个孔,孔内壁覆盖着一层薄膜。微风从气孔进入,吹动干燥的花膜,花朵便会发出如同音乐的声响。

带有神话色彩的乐器——竖琴

竖琴居乐队正中央,其音色和形状都别具一格。竖琴也是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不仅在历史上,而且在文学和神话中也有许多关于竖琴的轶事传闻。每个信奉基督教的孩童都知道天使们弹奏竖琴,而且他将来进了天国也要弹奏这种乐器。

竖琴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4000年,埃及和中东都发明了形似竖琴的古老乐器,后来它在埃及和中东盛行起来,古埃及的许多壁画都描绘了约有12个竖琴手的乐队在演奏的情景。中东的其他地方则都曾发现过各式各样的古老竖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些古亚西利亚竖琴的残骸及复制的古老竖琴,它们形如弯弓,质朴美丽。

在《圣经》中,以色列的第二个君王大卫是弹竖琴的佼佼者。那时,大卫是个牧羊娃,每当索尔王患病或心中愤懑时,大卫就为他弹琴消愁。《圣经》中在描述犹太人流亡的凄楚心情时,也提到他们悻悻地把竖琴挂在巴比伦海边的柳树上。然而在大卫王之后,竖琴却几乎销声匿迹了。到了中世纪,竖琴和铙钹才一起重又出现在世界上的另一地区,即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等凯尔特国家,它对这个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其中许多诗人将竖琴写进了诗篇,如18世纪的托马斯·穆尔的《竖琴源起》还说竖琴是半人半神的少女化身。而且,竖琴早已成为爱尔兰的象征或标志。爱尔兰初期的一位名叫大卫的国王,就将《圣经》中大卫王心爱的竖琴奉为自己的标志。13世纪初的爱尔兰硬币就铸有竖琴图案,银器上也以竖琴作标记。

至于琴弦着色则是18世纪期间对竖琴所作的改进之一。为便于琴师瞬间能准确分辨音调,C调弦涂成红色,而F调弦则着蓝色。

音乐之最

交响乐作品写得最多的是奥地利古典作曲家海顿,一生共写有104部交响乐,享有“交响乐之父”之称。

歌曲写得最多的是奥地利古典作曲家舒伯特,一生共写了600多首歌曲,人们称他是“歌曲之王”。

圆舞曲写得最多的是奥地利作曲家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共创作了近500首圆舞曲,被人们称为“圆舞曲之王”。

器乐协奏曲写得最多的是意大利古典作曲家维瓦尔弟,一生共写了450多首协奏曲。

德国古典作曲家贝多芬在声乐作品中最早创造出声乐套曲这一音乐形式。

匈牙利浪漫派作曲家李斯特在管弦乐作品中最早创造出“交响诗”这一音乐形式。

德国古典作曲家约塞·巴哈在器乐作品中最早创造出练习曲和变奏曲这一音乐形式。

管弦乐队中应用双簧管这一乐器定音的惯例,是两百多年前由德国古典作曲家亨德尔最早发明并一直沿用到现在的。

在所有的交响曲中最长的是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马勒的d小调第三交响曲,这部作品创作于1896年,除全套管弦乐队外,还需要一名女低音、一个女声合唱团和一个男声合唱团,全部演奏需要1小时40分,仅第一乐章就需要30分钟~36分钟。

钢琴家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1943)的手指能跨过12个白键,他的左手可弹奏一个包括C、降E、G、c、g的和弦,可谓最大的钢琴手指跨度。

在歌唱家得到的巨大财富中,最高记录的保持者是意大利男高音恩里科·卡鲁索,他有约900万美元的财产;西班牙花腔女高音阿美丽塔·加丽-库奇的收入有300万美元。

在经常上演的歌剧中,德国作曲家威廉·理查·瓦格纳的《纽伦堡的名歌手》是最长的,一次正常无间断的演出有整整5小时15分钟的音乐。

美籍匈牙利人加布里尔·封·威迪希的《异教徒》有110段曲子,需要8小时30分钟。

歌剧中最长的独唱段落是瓦格纳的《神界的黄昏》中布仑希尔德牺牲一场的咏叹调,众所周知的记录是14分46秒。

世界上最大的歌剧院是美国纽约林肯中心的大都会歌剧院,它建成于1966年9月,耗资4570万美元,观众席深451英尺,共有3800个座位,舞台宽243英尺、深146英尺。

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和莫斯科大剧院都以拥有最多层包厢而闻名于世,它们都有6层最豪华的楼座看台。

据报道:1983年7月5日,普拉西多·多明戈于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主演了普契尼的歌剧《绣花女》后,受到了长达1小时30分钟的喝彩,谢幕达83次,堪称歌剧演出中最长的喝彩。

现存最早的钢琴是1720年由意大利佛罗伦萨·帕德拉的巴特罗密欧·克里斯多佛里所制造的。这架钢琴现存于纽约市艺术博物馆。

世界上最大的钢琴重1.3吨,长3.56米。1935年由查斯·H.查伦父子伦敦公司所制。最小的可演奏的钢琴是1910年克耐伯式的钢琴,长23厘米,宽8.56厘米,高16.51厘米。

世界上所制最长的二十二倍低音提琴有4.3米高,由阿瑟·卡·法立斯1924年制于美国新泽西州的艾隆尼亚市。该琴重589.68公斤。

最大、最响的可演奏的吉他是一把高4.35米、重140.2公斤的,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拉多音乐公司的乔·克凡斯所制的吉他。

世界上最长的歌剧是德国歌剧作曲家瓦格那(1813~1883)花费了二十年才写成的一部组歌剧《尼伯龙根指环》。全剧由四个部分组成,需用四个晚上才能全部演完。

国际音乐比赛

国际音乐比赛是按照预先制定的规则,由多国选手进行音乐竞技,并对成绩优良者予以表彰、奖励的活动。目前影响较大的国际音乐比赛有:

日内瓦国际音乐比赛,1939年起每年在瑞士的日内瓦举行。

慕尼黑国际音乐比赛,正式名称为“联邦德国广播联盟(ARD)国际音乐比赛”,1952年起每年在联邦德国的慕尼黑举行。

伊丽莎白皇后国际音乐比赛,1951年起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举行,按钢琴、小提琴、作曲的顺序每年轮流进行单项比赛。

国际肖邦钢琴作品比赛,为纪念肖邦而举办,1927年起每5年在波兰华沙举行一次。

柴可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由苏联创办于1958年.第一届仅两项(钢琴、小提琴),以后增为四项(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声乐),比赛指定的曲目中,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占有相当分量。

维奥蒂国际音乐比赛,1950年起每年在意大利的维切利举行,比赛项目有钢琴、声乐和作曲等。

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1935年起在波兰华沙举行,为纪念该国著名小提琴家、作曲家维尼亚夫斯基诞生100周年而创办,每5年举行一次。项目除小提琴演奏外,第三届起还增加了作曲和小提琴制作。

布达佩斯国际音乐比赛,前身是1933年创办的“弗兰兹·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会”,1948年起改用现名。为每年秋天“布达佩斯音乐周”的一项内容。根据比赛项目不同,它还有“艾凯尔声乐比赛会”、“李斯特和巴托克钢琴比赛会”、“卡萨尔斯大提琴比赛会”、“瓦伊那室内乐比赛会”等用名,但总名称不变。

西贝柳斯国际小提琴比赛,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为纪念该国著名作曲家西贝柳斯而创办。

巴黎国际吉他(六弦琴)音乐比赛,由法国国营广播电台主办,1960年开始,分演奏、作曲两项。在这个最有权威性的吉他比赛会上曾涌现了许多新秀,得奖的演奏家有奥地利的康拉德·勒哥斯尼克(1961)、西班牙的阿尔贝特·庞塞(1962)、意大利的奥斯卡·基里阿(1963)、捷克和斯洛伐克的巴尔巴勒·波勒谢克(1964)、巴西的多里皮奥·桑托斯(1965)和日本的渡边范彦(1969)等。

国际音乐节

国际音乐节是由多国参加的大型定期音乐活动。规模和影响较大的有:

萨尔茨堡音乐节,在莫扎特的故乡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从1920年起每年举办。以维也纳国立歌剧院和爱尔管弦乐团为主,各地著名交响乐团、指挥家、独奏家、独唱家也常参加演出。

拜罗伊特音乐节,在联邦德国的拜罗伊特祝典剧场,从1882年起,隔年举行,专演瓦格纳的作品。

爱丁堡音乐节,1947年创办,在英国爱丁堡每年夏天举行,演出歌剧、戏剧、芭蕾,并举行交响音乐、室内乐、独奏、独唱音乐会。

多瑙厄申根音乐节,在联邦德国多瑙厄申根市举行,以介绍新作曲家和现代音乐作品为主。

华沙之秋现代音乐节,1956年起在波兰华沙举行。著名波兰现代作曲家潘德列兹基、鲁托斯拉夫斯基等曾在此首演新作。

大阪国际音乐节,在日本大阪,1958年起每年4月举行。

复活节音乐节,1967年由指挥家卡拉扬创办,每年3月底至4月初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举行。

圣雷莫音乐节,从1951年起,每年2月底在意大利圣雷莫市卡吉诺剧场举行,以上演新歌剧为主。

维也纳音乐节,在奥地利维也纳举行,以表演德奥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的音乐名作为主。

音乐之城——维也纳

维也纳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麓和多瑙河畔的维也纳,山清水秀,绿草如茵,繁花满树,是艺术家、音乐家陶冶情性、启发灵感的胜地。维也纳以它的乐曲和歌声闻名于世,被称为“音乐之城”。

维也纳从18世纪初始,就开创了古典音乐时期。古典音乐大师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和布鲁克纳等都在这里生活过。被誉为“华尔兹舞曲之王”的约翰·施特劳斯也在这里创作了400余首圆舞曲和轻歌剧。今天,这些音乐大师的塑像仍屹立在维也纳市。

维也纳有众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和剧场,演出著名的乐曲和歌舞。如施特劳斯的《蝙蝠》和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后宫的诱逃》等,经常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上演。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建于1869年,由名建筑师凡帝·纳尔等人设计,演奏大厅有6层楼厢,可容纳1600名观众,是维也纳“音乐之城”的主要象征。由“奥地利音乐之友协会”于1867年筹建的“音乐大厅”,也是频繁地演奏著名乐曲的地方。“音乐大厅”除演奏大厅外,还附有收藏馆,展出音乐大师们的乐谱、手稿和图片等珍贵文物。每年5月~6月间维也纳都要举办文化节,在市政大厅广场举行文化节的开幕式,世界各地有名的艺术家、音乐家纷纷前来作精彩表演。值得一提的还有,具有悠久历史的维也纳“少年合唱团”在音乐界具有崇高的地位,它的演出总是令听众赞叹不已,为“音乐之城”作出了很大贡献。

《祝你生日快乐》歌曲的诞生

《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流行歌曲,是美国肯塔基州路昂斯维尔的两姐妹米尔德里特·希尔和帕蒂·希尔在1893年创作的。姐姐是个音乐教师,妹妹是幼儿园教员。当时希尔姐妹作为消遣,写了一些短小的少年歌曲,其中有一首叫做《祝你早安》。这首歌发表以后并没有流行开来。后来,这两姐妹中的一个把歌词改动了两个字,把“早安”改为“生日快乐”。1935年以《祝你生日快乐》为题再度发表,引起人们的兴趣和爱好,成为一首流行全世界的名曲。

芭蕾——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芭蕾,是法文Ballet的音译,欧洲古典舞剧的统称。这门由足尖支撑的艺术在意大利文艺复兴高潮期萌芽,至今已走过了500年漫长的历程。

15世纪,意大利宫廷宴饮时,常在席间穿插舞蹈。这些舞的内容多根据希腊神话故事改编,舞者服饰华丽,带有面具。一般认为芭蕾是从当时流行在宫廷里的哑剧、幕间剧、载歌载舞的演技和假面舞等形式汇合而成的。16世纪芭蕾已成为综合性的舞剧。1581年10月15日在巴黎波旁大厅上演的大型宫廷舞剧是芭蕾形成的标志,后来由于法王路易十三与路易十四的参与和倡导,王公贵族争相习舞,使得宫廷芭蕾在17世纪进入了鼎盛时期。1672年路易十四宣布允许职业舞蹈家演出贵族芭蕾,这标志着芭蕾由贵族的自娱活动变成为一门艺术。随着****主义的没落,芭蕾逐渐脱离宫廷,走向社会。1681年女演员登台,又打破了男子独霸芭蕾舞台的局面。女明星卡玛戈大胆改革芭蕾服装,取消拖地长裙和带鲸骨框的圆裙,以利演员的旋转和跳跃。约在18世纪中叶,女演员成为芭蕾舞台的中心,芭蕾也除去了歌唱和说白,从歌舞剧中分离出来而成为独立的艺术。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政治革命与工业革命使艺术也发生了深刻变化。芭蕾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题材由神话传说转为人神并存,面具、假发、鞋跟被废除,舞裙长度进一步缩短,并创造出了足尖舞及高速旋转等高难度动作。19世纪50年代以后,芭蕾的中心逐渐由法国移至俄国,20世纪初出现了现代芭蕾学派。

芭蕾名剧有《唐璜》、《堂吉诃德》、《仙女》、《吉赛尔》、《天鹅湖》、《海峡》、《希尔薇亚》等。芭蕾是艺术皇冠上璀璨的明珠。

芭蕾经典名剧——《天鹅湖》

《天鹅湖》是俄国古典芭蕾传统剧目之一,也是世界芭蕾舞经典名剧。该剧作于1876年,柴可夫斯基作曲,别吉切夫和盖里采尔编剧。《天鹅湖》1877年在莫斯科首演,1895年由俄国舞剧导演伊凡诺夫和法国舞剧导演彼季帕重新编排在彼得堡上演,获得巨大成功。全剧共有4幕,剧情描写奥杰塔公主被魔法师罗德伯特掳去变成白天鹅,在湖边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并相爱了。在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以女儿黑天鹅奥吉莉亚欺骗王子,最后爱情的力量战胜了邪恶势力,奥杰塔公主和其他白天鹅都恢复了人形,王子和公主终于结合在一起。该舞剧音乐具有高度交响性发展原则,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对芭蕾舞音乐进行重大改革的结果。这也成为该舞剧在舞剧发展史上取得划时代地位的重要原因。

国际标准交谊舞

国际标准交谊舞是在传统交谊舞的基础上,加以国际统一规则而成的。它分为现代舞和拉丁舞两大部分。现代舞又含华尔兹、探戈、维也纳华尔兹、狐步舞、快步舞5种舞蹈,其特点是格调高雅、舞姿优美、轻柔流畅、节奏起伏。拉丁舞含有伦巴、恰恰舞、桑巴、斗牛舞、牛仔舞5种舞蹈,拉丁舞热情奔放、自由活泼,舞蹈技巧性强。

现代舞的5种舞蹈起源和特点是:华尔兹舞源于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交谊舞的起源,其特点是“圆舞”,即旋转;探戈舞最早产生于阿根廷,舞蹈较低俗,20世纪初经法国演出商改造,成为庄重、奔放的舞蹈,以典雅、俊俏、爽快为特点;维也纳华尔兹源于维也纳,又称快步华尔兹,是德国人保罗·克雷布斯所创;狐步舞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1914年传入英国,后来成为典型的英国式舞蹈,以自然、舒展、从容为特征,音乐节拍是4/4,每小节有4拍,重音在第一和第三拍;快步舞是从狐步舞演变而成,其节奏每分钟48拍乃至50拍,舞曲节拍轻松,舞姿活泼动人。

拉丁舞的5种舞蹈起源和特点是:伦巴舞源于古巴的一种黑人舞蹈,20世纪20年代后期传入巴黎、纽约、伦敦,节拍为4/4,重音在第一拍;桑巴舞始于巴西,原是一种非洲奴隶舞,19世纪后得到普及,成为巴西狂欢节的主旋律,后又传入欧美各国,并得到改良和发展;恰恰舞原是模仿一对企鹅在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而创造出来的,企鹅在高兴时,雌雄相亲相爱,一起欢跳,不高兴时,雌的不理睬雄的,雄的舍命尾随,以求欢心和谅解,故恰恰舞多是女子领舞,男女舞伴不搂抱,离身而跳,动作不必整齐划一;斗牛舞最早出现在西班牙等欧洲和拉美诸国,在第一次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行于欧洲,舞蹈带有西班牙斗牛士风格;牛仔舞原是一种黑人舞蹈,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由美国士兵传播到法国等欧洲国家,50年代后经改造,形成一种轻松诙谐、能用爵士音乐和迪斯科音乐跳舞的风格。

印度舞蹈的正宗——婆罗多舞

印度古典舞蹈绚丽多彩,风格独特,到中世纪时逐渐形成四大舞派:婆罗多舞、卡塔卡舞、卡塔克舞、曼尼普利舞。婆罗多舞起源于敬神仪式,它由女舞蹈者在寺庙中祭神时表演,有着浓厚的宗教色彩。过去它只流行于南印度,是南印度泰米尔纳杜的传统舞蹈,也是印度最古老、最完美的古典舞蹈,被看做印度舞蹈的正宗。印度古典舞蹈本来就有一套规范,公元前后婆罗多牟尼(牟尼即圣人)撰写了《舞论》对之进行总结,后来积婆罗写的《姿态镜铨》又使之系统化,这样就逐渐形成了婆罗多舞的成套动作、丰富含义和严格程式。表演这种舞蹈需要高超的技艺,演员从小就要严格训练,学成常需近10年的时间。婆罗多舞最显著的特征是飞波流光的眼神、细碎繁响的脚铃声和传神达意的几百种手势。它要求演员从眉毛、眼睛、嘴巴、下巴,到头、颈、肩、手,再到腰、腿、脚、趾都要舞动,而且每一个部位的每一个动作都有相对固定的含义。演员运用各种手势在身体各部分的配合下能表示多种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手语”,也叫“哑语”。表演婆罗多舞时常常在台中间小桌上供一尊印度舞蹈之神涅婆天的舞像,两旁燃两盏高脚铜灯,使舞台笼罩着静穆庄严的气氛。演员身着民族服装,赤脚上系着脚铃,先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然后随着乐声翩翩起舞,以她的长眉妙目、纤指柔腰讲述着印度古代优美的诗歌故事。

§§第五章 饮食与卫生

世界各国神秘丰盛的国宴

西方国宴通常为晚宴,出席者20时到场,端杯聊天,常常于21时或22时入席进餐。出席国宴的人都着正式服装,按排定的席位入座。大家谈政治、谈友谊,当然也说些轻松的话题。国宴一吃常常就是两三个小时,但饭菜却远比人们想象中简单:往往是少许冷盘,一或两道热菜,一道甜食,外加面包和饮料随时提供,完全没有当年康熙老爷子大摆满汉全席时的阔绰与奢侈。

当然,饭菜简朴不代表“礼轻情不重”,实际上西式国宴特别注重礼仪,其功夫往往在饭菜之外。比如,在瑞士,联邦政府主席为招待各国外交使节而举行的国宴,都是三菜一汤,加上一份甜食,但精明的主人善于用五彩缤纷的鲜花和美妙的音乐营造出一种温馨的气氛,让你有宾至如归之感。菜式的设计更是别出心裁,甜点上装饰有瑞士国旗图案,状若熊掌的蘑菇牛排看起来赏心悦目。瑞士的首都伯尔尼被誉为“熊城”,吃了这道菜,从肚子到脑子都再忘不了伯尔尼。

和崇尚简约的西式国宴不同,一些国家和地区非常注重以民族特色招待宾客。1970年4月******总理访问朝鲜时,金日成主席就为他特设了“全狗午宴”款待。这“全狗午宴”的冷盘和热菜均从狗的浑身上下做文章:狗血肠、红烧狗肉、清炖狗肉、狗肉汤。烹饪方法不同,每道菜香而不腻,美味可口。另外,看似不起眼的泡菜也在朝鲜的国宴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朝鲜泡菜风味独特,酸、辣、香、脆齐备,既下得普通百姓的厨房、也上得国宴的厅堂。

墨西哥国宴与朝鲜的“全狗宴”有异曲同工之妙。墨西哥人以玉米为主食,他们的国宴也是一盘盘玉米美食:“托尔蒂亚”是将玉米面放在平底锅上烤出的薄饼,类似中国的春卷;“达科”是包着鸡丝、沙拉、洋葱、辣椒,用油炸过的玉米卷,最高档的“达科”干脆用蝗虫做馅;“蓬索”是用玉米粒加鱼、肉熬成的鲜汤。另外,在这个神奇的国家,米邦塔食用仙人掌有着久远的历史,用它做成的大菜也是墨西哥国宴上招待外国贵宾的一道主菜。

阿拉伯国家国宴最爱用、也最受欢迎的一道菜是烤全羊。烤熟的整羊放在桌上,旁边有切好的生洋葱和其他调味品,任客人持刀割肉自行享用。

非洲国家的国宴具有地方特色。非洲烤骆驼是一道国菜,马里外交部招待外国使节的大餐就是一道烤骆驼,那滋味不可言传,总之过口难忘。烤骆驼上席的时候还特别有趣:骆驼被掏空内脏,一只烤全羊会被置于骆驼腹中,一只烤鸡又含于全羊腹中,那烤鸡腹中又藏着一只烤鹌鹑,鹌鹑腹中含着一个鸡蛋。当客人开始品尝这烤骆驼之时,就好像在猜一道妙趣横生的连环谜题,主人的热情与幽默都在不言之中。

埃塞俄比亚的国宴多是生牛肉宴。生食的牛肉很鲜嫩,鲜血淋淋的牛肉最受欢迎,吃法有两种:一是将剥去皮的整头牛劈成两半,挂在钩上,客人一手持刀一手拿盘,你爱吃什么自己动手去牛身上切,边切边蘸着佐料吃,不加主食;另外一种是把牛肉绞成肉糜,拌上辣椒粉等调料装盘吃,或用一种谷物做成的“英吉拉”薄饼裹着吃。海尔·塞拉西皇帝在位时宴请中国俞沛文大使以及后来埃塞俄比亚外长宴请杨守正大使,均以生牛肉宴款待,那情形真是盛情难却。

法国菜是西方国家中最负盛名的一种,而“巴黎牛排油炸土豆丝”又被誉为这个美食大国的国菜,每次都会被端上国宴台面。这菜妙在牛排半生半熟,肉呈红色,鲜美可口,土豆丝焦熟适度,嚼起来满口是香、风味独特。法国国宴上还常有一道名菜——烤蜗牛,它的制作很特别:将蜗牛肉同葱、蒜、洋葱一起捣碎,拌以黄油,调味之后,把肉塞回壳内,放在特制的瓷盘里,送进烤箱里烤。食用时油还冒着泡,香气扑鼻。

西班牙海洋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海鲜常作为国宴的美味佳肴。“巴爱雅”举世闻名,它实际是用油炒过的大米加上各种海鲜或肉食作配料制作而成的,政府高官常用此招待外国贵宾。

秘鲁以烤肉串作为国菜,尤以烤牛心、羊心、鸡心为主。烤前将肉串放入酒、醋、盐、蒜、辣椒等原料中腌拌数小时,烤时掌握好火候,烤出的肉串芳香四溢。

国宴说起来很严肃,其实不外是一种饮食文化与民风民情的展示。不同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饮食习俗也千差万别,所以各国的国宴也因地域因民族而异,五彩缤纷。

韩国的御膳文化

在韩国,传统大家庭里以长辈为中心,餐具与饭桌均是一人为一单位。但在以核心家族为中心的如今,则变成了所有人围坐在一起,把菜夹到自己的碟子里吃。以饭、菜分主、副食的韩国日常饮食,从三国时代后期确定为一日三餐的正规用餐形式。有时中午会吃面条、拌饭、汤饭等料理,但这只是一种别有风味的饮食。

在饭桌上,饭是主食,菜是副食,因此,吃什么菜根据饭而决定。饭桌在菜色的搭配、味道的咸淡、食物的温度以及颜色的配合等方面有着合理性和协调性。饭桌有3碟、5碟、7碟、9碟,朝鲜时代王用的是12碟饭桌。最简单的3碟饭桌除了摆汤、泡菜以外,有野菜、凉拌菜、炖食、烤食,均匀搭配蔬菜、肉类和鱼类。5碟饭桌上有饭、汤、泡菜、酱之外,还上5样菜、一种酱汤。9碟饭桌上有饭、汤、泡菜、酱之外,还上9样菜、一种酱汤再加一样炖食。王的御膳桌是12碟饭桌,王坐在大圆桌前面,旁边拼放小圆桌和四方桌。大圆桌上放有白御膳、盒汤、3种酱、3种泡菜、7样菜、挑骨头的碗以及两套银匙和筷子。一个汤匙是喝汤用的,另一个是喝萝卜泡菜汤用的;一双筷子是夹鱼用的,另一双是夹菜用的。小圆桌上放有红豆御膳、荤杂烩、炖食、两样菜、茶具、空瓷碟、银碗以及三副匙和筷子。不想吃白御膳时,将红豆御膳与白御膳调换过来。三副匙和筷子是内宫检察食物和夹食物用的。用完餐之后,把茶杯放在盘子上端上去。四方桌上放有炖牛骨汤、火锅、烧烤等。吃红豆御膳时,不喝盒汤,而喝炖牛骨汤。

酸奶的诞生

酸奶是一种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饮料,源于保加利亚。很久以前,以游牧为主的色雷斯人常常背着灌满羊奶的皮囊随畜群在大草原上游荡,由于气温、体温的作用及其他原因,皮囊中的奶常变馊而呈渣状,少量这样的奶倒入煮过的奶中,煮过的奶很快亦变酸,这即是最早的酸奶。色雷斯人很喜欢喝这种奶,于是不断寻求更简便、效果更佳的制作酸奶的方法。

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伊·缅奇尼科夫在研究人类长寿问题时,到保加利亚去作调查,发现每千名死者中有四名是百岁以上去世的,这些高龄人生前都爱喝酸奶。他断定喝酸奶是使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原因。后经研究,又发现了一种能有效地消灭大肠内的腐败细菌的杆菌,并命名为“保加利亚乳酸杆菌”。

伊·缅奇尼科夫酸奶的研究成果使西班牙商人伊萨克·卡拉索受到启发,开始了酸奶生产。最初他把酸奶当做药品在药房销售,但生意并不理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伊萨克·卡拉索在美国建立了一家酸奶厂,并大作广告,不久便使酸奶风靡世界。

古今中外的著名宴席

酒池肉林

《史记·殷本纪》称:“(纣)以酒为池,县(悬)肉为林,使男女****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这可能是有记录的最早的宴席,后人常用“酒池肉林”形容生活奢侈,纵欲无度。

鸿门宴

项羽邀刘邦宴于鸿门,项羽的谋臣范增为了帮助项羽争得天下,喊来项庄,让他在宴会上耍剑舞,意图伺机刺杀刘邦。楚左尹项伯也拔剑起舞,并常以身翼蔽刘邦,使得项庄无从下手。最后,刘邦借如厕之机逃脱。后以“鸿门宴”指别有用心。

煮酒论英雄

三国时期,曹操约刘备相饮。曹操于小亭内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忽然阴云密布,即将下雨,曹操问刘备当世谁可称为英雄,刘备回答的每一个人都被曹操一一否定,最后,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吓得刘备居然将手中的筷子丢在了地上,幸亏当时天正将下雨,响起了一阵惊雷,刘备便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将掉筷子的原因掩饰了过去。

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担心手下将领将来会夺取自己的皇位,于是宴请几位将领,并说大将打江山也是为了获得好的生活,如今江山已定,不如回家养老。他的大将石守信听出了弦外之音,于是请求皇帝解除自己的兵权,宋太祖就这样一一解除了手下大将的兵权。

满汉全席

满汉全席始于清代中叶,是我国一种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巨型筵宴,既有宫廷肴馔之特色,又有地方风味之精华,菜点精美,礼仪讲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独特风格。

满汉全席原是官场中举办宴会时满人和汉人合作的一种全席。官府中举办满汉全席时首先要奏乐,鸣炮,行礼恭迎宾客入座。客人入座后由侍者上进门点心。进门点心有甜、咸两种,并有干、稀之别。进门点心之后是三道茶,如清茶、香茶、炒米茶,然后才正式入席。满汉全席上菜分冷菜、头菜、炒菜、饭菜、甜菜、点心和水果等,一般起码一百零八种,分三天吃完。

最后的晚餐

在圣诞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个门徒共同进餐庆祝,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在餐桌上,耶稣突然感到烦恼,他对他的门徒说,他们中有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这个人是谁,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在名画《最后的晚餐》中,耶稣的右边有一个人,他朝后倚着,仿佛在往后退缩。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他就是那个叛徒犹大。

泰门的豪宴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泰门是雅典贵族,家庭富有,乐善好施,慷慨大方。该剧第一幕便描写了泰门豪宴宾客的场面,人员众多,包括诗人、画家、珠宝商、贵族,无疑,他们的到来是钟情于泰门的财富,而不是泰门所想象的友谊。后来,泰门的债主前来讨债,泰门想起了他的这些朋友,当他不得不向自己的朋友借钱时,却遭到了拒绝。最后,泰门在绝望中疯狂死去。

霸王别“鸡”

论文化,论底蕴,论卖相,论无厘头,经典中国大菜里面相信没有一道可以超过“霸王别鸡”。换句话说,像这样集爱情、死亡、战争、歌舞等肥皂剧基本要素于一锅者,非“霸王别鸡”莫属。

说俗了其实就是王八炖鸡,谁家的厨房里都做得出来,只是安徽人说此乃徽菜之掌门,江苏人坚持这是苏菜之杰作,山东人又宣称此系鲁菜的代表,凡此种种,皆与“垓下”以及楚汉相争之双方出场主力的籍贯有关。但这些并非要害所在,要害是:与王八赴汤的鸡必是母鸡,与母鸡蹈火的王八则须是鳖公,一锅好汤不仅因此而负阴抱阳,更要紧的是忠于原著。问题是,自从虞姬与项羽“刎别”之后,有关的演义一直层出不穷,关于女方,《项羽本纪》只是很不礼貌地提过一句:“有美人名虞,常幸从。”此外的种种盖属戏说。“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义气尽,贱妾何聊生”——这是京戏的;“遗恨江东应未消,芳魂零乱任风飘”——这是“虞美人”的。

这当然还很不过瘾。有关资料记载:“安徽厨师们为纪念这个悲壮的历史故事,以这个典故创制成此菜”,“四面楚歌之中,美人虞姬为项王消忧解愁,用甲鱼和雏鸡烹制了这道美菜,项羽食后很高兴,精神振作,此事及此菜制法后来流传至民间”。

世界各国特色火锅PK大赛

印度火锅

该国最为著名的火锅要首推“咖喱火锅”,其所用佐料是本土的特产咖喱、番叶、椰子粉以及香料等,涮的东西有鱼头、草虾、鸡肉和牛肉等,锅底还为米粉浸汁,有尽吸原汁之雅趣。

朝鲜火锅

该国的火锅以“酸菜白膘”为标准,以木炭火煮食,熬的汤为海参汤。酸菜用盐水浸泡,滤干腌泡而成,而所用的白膘肉即是五花肉煮熟切成片或是蒸过一遍后去除油腻,吃时再配以血肠、蛤蜊等,朝鲜火锅的这种吃法虽说比较原始,但吃起来却十分爽口。

韩国火锅

该国最传统的火锅就要算是“石头火锅”了,大有“辣死人不偿命”的韩国风情。在这种火锅的底部放的尽是辣椒油和辣椒粉等辣味调料,上面盖满了肉块和肥鸡块,吃时会辣出大汗、眼泪,真可谓“辣死人,乐死人”。

泰国冰炭火锅

泰国地处热带,在曼谷气温常是摄氏33度上下,尤其在4月~6月间,天气更是炎热,而街上常见有“火锅”店。大热的天,有许多人围着一个火炉吃“火锅”。只见一盘盘牛肉片、羊肉片、鱼蛋、鱼片、鱿鱼、豆腐、生菜、粉丝摆满台,人们蘸着很辛辣的辣酱大吃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并不感到燠热,这是空调冷气使餐厅温度维持在10℃下的原因。泰国人在比较正式的宴席中,喜用“火锅”,这是泰人的爱好,一边吃“火锅”一边喝“冰茶”和冷饮小吃,说这是“冰炭结合”,并以此为口福,别有一番情趣。

日本迷你火锅

这种日本迷你火锅在日本又有“涮涮锅”或是“一人天地”之美称,它是由微型小锅盛高汤,加入豆腐和番茄以及香菇等,并且另外加一碟肉,自吃自添,尤其适合于单身火锅迷一人享用。

日本的纸火锅

这是近两年来在日本新兴的一种火锅,其使用非常简单,人们在旅游、出差及休闲时均可品尝。这种新兴的纸火锅不漏不燃,其主料和汤料均用特制的纸包装。在这种火锅中加水点燃后即可食用,而且其味道鲜美无比,食时别有一番情趣。这种纸火锅的佐料组成是日式高汤和淡酱油以及味精汁等,其搭配比例是24∶2∶1,主要有牛肉片、鱼片以及鹿肉片等。

日本锄禾火锅

这种火锅主料有牛肉片、鸡片、虾片、鱼片、猪排肉、猪腰片以及明虾等,配料有粉丝、鱼圆、菠菜、京菜、洋菜和色拉油等,其具体的食用方法是先点燃平底锅,等油烧热时将菠菜和洋葱等放入锅中拌炒至八成熟,再放入白菜梗同炒,加白糖和酱油,待全部炒熟后再把自己喜爱的各式主料加放到锅中煎熟,一边食用一边煎煮,吃到一半时,再加入一些鲜汤煮熟,加佐料后再在鲜汤内涮以主料食用之。

瑞士奶酪火锅

奶酪火锅就是先将奶酪放进锅里,待其煮成液体状后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白酒和果酒,吃的时候要用长柄的叉子将一块法式的面包叉起来放进锅中蘸奶酪吃。这时的面包又热又香,吃起来特别的爽口宜人。就这样一边烧一边蘸一边吃,直到火锅中的液体奶酪快要烧干烧焦时为止。一些嗜食瑞士奶酪火锅成性的欧洲人,一次甚至可以吃上二三十块蘸有液体奶酪的面包。

瑞士巧克力火锅

这是一种很受瑞士女孩子们青睐的火锅,它的食用方法和奶酪火锅差不多,事先将巧克力放入锅中煮成汁,再用长柄叉子叉着水果片,蘸着锅中的巧克力汁一片一片地吃,一直到火锅中巧克力汁蘸完为止。因为这种火锅在吃的时候别具一番情趣,因而它在瑞士也颇受青年恋人们的喜爱。

意大利火锅

该国火锅的主要原料是牛肉片、火腿、猪排肉和虾仁等,配料有菠菜、洋葱以及黄油等。人们在吃火锅时,先将火锅烧热,然后再将菠菜和洋葱放入锅内煮一下,稍后再放火腿、鸡片和猪排肉等,待开始吃的时候再放入虾仁等海鲜产品,以保持火锅的鲜香味。

世界著名的品牌啤酒

嘉士伯

丹麦啤酒。世界销量前列,知名度较高,在各地有工厂。但口味较大众化,登不了大雅之堂,喜欢赞助足球赛,在广东有工厂。香港电影里的劳动人民比较爱喝。

喜力

荷兰啤酒,其老板是荷兰首富。口味较苦,广泛被知识分子所选择,从其广告风格及所赞助的网球赛便可品出其口味。强调孤身奋斗,是独身奋斗人士的首选。

贝克

德国啤酒,口味实在,就像德国人,成功人士的首选。

百威

美国啤酒,美国拳击赛不折不扣的赞助商。酒味清香,因其橡木酒桶所至。美国乡村文化爱好者的首选。在武汉有工厂。

虎牌

新加坡啤酒,东南亚知名度较高。味道一般,名气大于味道,感觉上是摇滚歌厅喝得较多。喜欢赞助足球赛等需要激情的比赛。

科罗娜

墨西哥酿酒集团,世界第一品牌。美国人的首选,酒吧爱好者的最爱。味道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动人。

健力士黑啤

爱尔兰出产。啤酒中的精品,味道独特,出差人士的首选。

老挝的老牌啤酒

和东南亚国家的啤酒一样,是东南亚爱好者及享乐人士的首选之一。

麒麟

日本啤酒,味道清淡。酒劲较大。日本人非常喜欢喝。

香槟酒的来历

远在两千多年前,法国香槟地区就开始种植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了。1668年,该地区奥维利修道院担任管家修士的丹·佩里农立志酿造出甘甜可口的葡萄酒。他把各种灰葡萄酒互相掺拌,用软木塞密封后放进酒窖。第二年春天,当他把那些酒瓶取出时,发现瓶内酒色清澈,明亮诱人。一摇酒瓶,“砰”一声巨响,他吓了一跳,瓶塞不翼而飞,酒喷出了瓶口,芳香四溢。大家争着品尝新酒,把这种酒称为“爆塞酒”、“魔鬼酒”。后来,人们用产地的名把它命名为香槟酒。

英国下午茶的来历

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40年,英国贝德芙公爵夫人安娜女士每到下午时刻就心想,此时距离穿着正式、礼节繁复的晚餐Party还有段时间,又感觉肚子有点饿了,就请女仆准备几片烤面包、奶油以及茶。后来安娜女士邀请几位知心好友伴随着茶与精致的点心,同享轻松惬意的午后时光,没想到一时之间,在当时贵族社交圈内蔚成风气,名媛仕女纷纷仿效;一直到今天,已俨然形成一种优雅自在的下午茶文化,也成为正统的“英国红茶文化”,这也是所谓的维多利亚下午茶的由来。

护士工作的奠基人——南丁格尔

佛罗伦萨·南丁格尔(florence nightngale)是英国人,1820年5月12日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城,她父母以此城之名为她取名。她生于一个名门富有之家,自幼便在家庭里受教育。她父亲是一个博学、有文化教养的人,为她提供了古典书籍、数学、哲学和语言等方面的教育。她母亲对她很不满意,因为她无意于婚姻。她在当主妇、当文学家、当护士三者之中选择了当护士。她从小便经常照看、护理附近村庄的病、残人员,以解除病者的痛苦。她的父母反对她做护士,认为有损家庭荣誉,但封建意识、社会影响从未使她失去做护理工作的信心。

在她生活的时代,没有一个有身份的人会去做护士,做护士的往往都是一些无知、粗鲁、酗酒、没有受过训练的女人。她利用到欧洲旅游的机会,了解各地的护理工作,最后选定了德国的凯瑟沃兹医院,并于1851年在该院参加了4个月的短期训练班,使她学护士的理想终于实现。在学习期间,她亲身体验到护理工作要为病人解除痛苦、给予精神安慰,必须付出多方面的辛勤劳动。

1853年,她在伦敦担任了妇女医院院长。次年,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她受政府的邀请,带了38名合适的妇女,于1854年10月21日离开伦敦,启程前往克里米亚。

在克里米亚,南丁格尔发现工作很困难:军队领导对她的工作怀疑,医院的给养也短缺,护士的纪律很差。面对种种困难,她重点整顿了规章和纪律。由于各方面的支援,医院供应好转;精心的护理挽救了很多士兵的生命。士兵们为了表示对她们的感谢,不再骂人,不再对人粗鲁。夜静时,南丁格尔手持油灯巡视病房,士兵竟躺在床上亲吻落在墙壁的她的身影。她时时注意士兵的伤口是否换药了,是否得到了适当的饮食。她安慰重病者,并督促士兵往家里写信并把剩余的钱给家里寄去,以补助家庭生活。她自己还寄了几百封信给死亡士兵的家属。在很短的时间内,她便在士兵中成了传奇式的人物,同时,全英国也知道了有一位“持灯女士”。她在克里米亚短短半年时间内,士兵的死亡率由原来的50%下降到22%。

南丁格尔在克里米亚患了克里米亚热,健康还未完全恢复,就又继续工作。1856年11月她作为最后的撤离人员,返回英国。回到英国后,她已极度疲惫,但不久,她又继续忙于英国皇家专门调查委员会的军队卫生工作。虽然在1855年已得到各方面资助的办护士学校的基金,她却未能够马上开展办护士学校的工作。她认为,护校必须与医院结合。最后,她选中了伦敦的圣·托马斯医院作为她的办学基地,1869年,南丁格尔护士训练学校开学。

南丁格尔护士学校开学时有15名女子,年龄在25岁~35岁之间,训练时间为一年。学生的食、宿、制服、学费全部免费,并每年发给10英镑助学金。学校委托给圣·托马斯医院护理主任管理,南丁格尔只去过学校两次,但她一直密切关注学校的发展情况。医院护理主任不断向她请示、汇报学校的每一件事,护士和护士长常常在南丁格尔家中进行面谈。

南丁格尔虽然健康状况不好,但仍活到90岁。直到她80岁高龄时,仍为护理事业忘我地工作着。她不停地读书、写报告,对医院建设提建议,接见那些想与她讨论工作的人,并会见护士们,询问她们的工作。从南丁格尔护校毕业的护士们曾到世界各国帮助改进医院护理工作。南丁格尔最高兴的就是听到护理工作所取得的进步。

南丁格尔最大的成就就是创建了护理专业,然而其影响却远不止于此。在维多利亚时代早期,女子除了管家之外所学的很少,而且只有极少数女子会成为贵妇人。南丁格尔的建树使妇女有能力做更多的事。她并不强调男女平等,但她为妇女赢得了今天所能享受的自由。

1907年,英国政府授予南丁格尔最高荣誉勋章,这是首次将该勋章授予女性。

1910年的一个晚上,南丁格尔这位90岁的老人,在睡梦中安然长逝。为了永远地纪念她,国际护士协会和国际红十字会把她的诞生日——5月8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并决定以南丁格尔的名字命名最高护士荣誉奖,即南丁格尔奖。1912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决定,每两年颁发一次南丁格尔奖章和奖状,作为对各国护士的国际最高荣誉奖。

1991年,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布达佩斯代表大会通过的佛罗伦萨·南丁格尔奖章规则第二条规定,奖章可颁发给男女护士和男女志愿护理工作人员,在平时或战时做出如下突出成绩者:具有非凡的勇气和献身精神,致力于救护伤病员、残疾人或战争灾害的受害者;如有望获得奖章的人在实际工作中牺牲,也可以追授奖章。

南丁格尔奖章是镀银的。正面有佛罗伦萨·南丁格尔肖像及“纪念佛罗伦萨·南丁格尔,1820至1910年”的字样,反面周围刻有“永志人道慈悲之真谛”,中间刻有奖章持有者的姓名和颁奖日期,由红白相间的绶带将奖章与中央饰有红十字的荣誉牌连接在一起。同奖章一道颁发的还有一张羊皮纸印制的证书。

“试管婴儿”的诞生

体外受精技术(IVF)俗称“试管婴儿”(testtubebaby),目前是世界上最广为采用的生殖辅助技术。“试管婴儿”并不是真正在试管里长大的婴儿,而是从卵巢内取出几个卵子,在实验室里让它们与男方的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然后转移胚胎到子宫内,使之在妈妈的子宫内着床、妊娠。

正常的受孕需要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相遇,二者结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受精卵再回到子宫腔,继续妊娠。所以“试管婴儿”可以简单地理解成由实验室的试管代替了输卵管的功能。

尽管体外受精原用于治疗由输卵管阻塞引起的不孕症,但现已发现体外受精对由子宫内膜异位症、精子异常(数目异常或形态异常)引起的不孕症,甚至原因不明性不孕症都有所帮助。研究显示一个周期治疗后的妊娠率在40%左右,出生率稍微低一点。

莱斯莉·布朗和约翰·布朗是英国一对不孕夫妇。在历经9年孕育后代的努力终告失败后,1977年,夫妇二人鼓起勇气,向试管受精技术先驱罗伯特·爱德华博士及帕特里克·斯特普托博士求助。

科学家从莱斯莉和约翰体内分别取出卵子和精子,并将其一并放在试管培养液中。卵子受精并发育成胚胎后,科学家将它植入莱斯莉体内,莱斯莉成功“怀孕”。

1978年7月25日,莱斯莉生下一名女婴,取名路易斯。作为世界首例试管婴儿,她的出生成为当年全球媒体竞相报道的头条新闻。

6年后,布朗夫妇二度借助试管受精技术,再添一女。

第一个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人

自第一次颁发诺贝尔奖金以来,迄今已有100多年了,第一个获得这项医学奖奖金者,是德国微生物学家贝灵(1854~1971),其主要成果是发明了白喉抗毒素。

贝灵1878年毕业于柏林威廉皇家学院医科,在做过一段时间的军医后,于1889年到郭霍传染病研究所工作。郭霍交给贝灵研究的课题是探索治疗白喉的药物。

1895年,贝灵到马尔堡建立白喉抗毒素研究所。由于临床上对白喉抗毒素的需要量很大,贝灵后来就改用牛免疫血清,最后又改用马免疫血清。

由于贝灵发明白喉抗毒素的杰出成就,使得世界上不少儿童免去白喉的威胁,因此他在1901年获得了首届诺贝尔医学奖金。

为什么不同人种眼睛颜色各不相同

人类眼睛的颜色不同是因为虹膜——也就是瞳孔所在的膜——所含色素“含量”不同而造成的。事实上各色人种的色素几乎相同,不同的只是含量而已,这是由基因决定的,不同的人种决定色素多少的显性基因数量不同,而决定瞳虹膜颜色的正是色素决定基因的对比关系“调色板”。白种人显性基因少所以白种人的虹膜多呈现浅色,而色素基因同样决定他们的肤色和毛发颜色,所以金发碧眼是西方美女特有的魅力;而有色人种的色素决定基因中显性基因数量多,故而无论是瞳孔颜色还是肤色、毛发都较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