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台湾的吃,不能不谈客家人的饮食。这是因为从明清以来,由福建、广东等地来台湾的客家人少说也有五百万,从北到南都有他们的踪迹。如果没有客家人的吃,我们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就空缺了重要的一页,事实上客家人的饮食确有自己的个性。
我在台湾新结识的中华民族艺术基金会副执行长庄伯和先生告诉我,客家人有一句谚语:“为了一张嘴,走直两条腿。”可谓将客家人饮食背景充分表露无遗。因曾饱受流离颠簸之苦,客家人的饮食特色一如他们民族一样勤俭。稻米和番薯是他们的主食,副食除了梅干菜外,有啥吃啥,物无特定,但口味上的咸、香、肥却是一致的。
早期的客家人和一般贫苦家庭一样,一日三餐,顶多两餐吃干饭,一餐吃粥。更贫穷人家则是三餐以粥加番薯果腹。不过客家人吃的是干粥而不是稀粥。所谓干粥,是指较浓稠的稀饭。番薯对穷人而言更受用,每在春夏之交番薯盛产期,客家人大都将它阴藏在房里而形成“藏薯签”保存起来,一到青黄不接之际,便以“藏薯签”煮成稀饭。
我认识的另一位客家人民俗学者向我介绍,客家人向来以“便宜大份”来招待客人,整个菜谱中很难找出几道昂贵的名菜,像价钱公平而实惠的“梅菜扣肉”就是客家拿手菜。除了梅干菜,客家人还将其他蔬菜制成“水咸菜”、“干咸菜”。顾名思义,带有水分的“水咸菜”是专门用来煮汤的,而“干咸菜”不管怎么吃,客家人认为都是开胃的。
关于客家人口味上的咸、香、肥,美食家胡天兰认为,客家人爱吃咸,一则是补充工作劳累流失的水分,再则是吃不完容易保存。例如“盐鸡”索性埋在盐堆里熟,而其他食物,像猪肉、鱼、虾等,也以咸作为客家标准口味。香味四溢也是客家菜的重要要求,像炒面是干干的、香喷喷的。“油多放一点”是客家人做菜的另一习惯,目的是希望借较油、较肥的食物,增加劳动时所需的热量。
为了一试究竟,我在辅仁大学生活应用科系两位青年教师的陪同下,来到台北市客家人经营的“来德福”餐厅。这家餐厅的老板叫刘德州,虽是客家人来台的第二代,但管理起餐厅颇能顾及客家人的传统风味,又能加入新的经营理念。在他的建议下,我们点了小份的“红烧蹄膀”、“梅干扣肉”、“姜丝大肠”、“九层塔茄”和“瓤豆腐”五个客家菜。年纪大了,我这个陕西人口味也变得讲究清淡了,看到前面三个肉菜的名字,便知是很肥、很咸的,可端上来一尝还算接受得了。总体来说,这几道菜较之其他菜系的口味是重一些、咸一些,可其中的“瓤豆腐”则不同,不但做工细,味道也鲜美。这是将软嫩的豆腐挖空后,在中间瓤入拌好的鸡肉馅,做成三角形,放入锅中加调料烧制而成。吃完后,刘老板征求我的意见,我如实地讲:“今天的菜并不像有人说的那么肥、咸。”刘老板说,近年来,由于健康的问题大家都尽量吃得清淡些,菜虽是传统菜,但口味上也只好顺应潮流,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吃完这顿饭,我就在想,客家人从为了活口大举迁徙,客居他乡,到今日分布于台湾南北,尽管贫苦的日子已远飘而去,但却能积极发扬客家饮食文化,并逐步朝着主流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