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你把自己想像成什么样子,就真的会成为什么样子。心态决定了一切,心态影响了成败。成功永远只伴随于那些心态积极的人。为什么拿破仑能顶住压力而叱咤风云?为什么海伦·凯勒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依然有光明之梦?这都是健康的心态使然。
一、心态改变人生
心若改变,一切皆不同。
——[美]马斯洛
某少妇欲投河自尽,恰好被老艄公救上了船。艄公感到奇怪,问少妇:“你年纪轻轻的,为何寻短见?”
少妇哭诉道:“我结婚刚两年,丈夫就抛弃了我。紧接着,孩子又不幸夭折。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老艄公又问:“两年之前你是怎么过的?”少妇说:“那时候,我自由自在,无忧无虑。”
老艄公再问:“那时你有丈夫和孩子吗?”少妇很爽快地说:“那时我婚都没有结,哪里有什么丈夫和孩子!”
老艄公笑着说:“那好,你只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之前,现在你又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
听了老艄公的一席话,少妇心里顿时明亮起来,然后高兴地离开了河岸。
事实上,人的心态是可以改变的。一个人心里想的是快乐的事,他就会变得快乐;心里想的是伤心的事,心情就会变得灰暗。因此,人生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坎坷、快乐与悲伤,有相当一部分是由自己的心态造成的。
一位伟人说:“要么你是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所以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心态至关重要。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只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保持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心态,你的理想往往就一定能够实现。
因此,我们说,一个人能否成功常常取决于他的心态。调查也表明,成功者始终是那些积极乐观、心态良好的人;而失败者恰恰相反,他们消极悲观,难以自拔。成功之所以永远属于那些抱有积极心态的人,就是因为他们有敢于成功的心态。
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你自己,你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你一定能够成功,幸福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丢弃消极心态吧,让积极心态永远伴随你,让成功永远属于你!
二、常怀感恩之心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窝地。
——《增广贤文》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说明动物都知道感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其目的也是为了教导我们要懂得感恩。
感恩,是一种美德,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感恩是一种感受,一种心态。时常怀有感恩之心,你会变得更可敬、更高尚。
在职场,感恩不仅有利于公司,也有利于员工个人——感恩让员工感到幸福与充实。“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用感恩的心态去做人做事,你会发现你很坦然。
1999年,田力所在的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平均每天的销售额达上千万元,各种媒体纷纷报道公司的惊人业绩,各界人士争相到公司考察,许多外商也闻风而至,一时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最初,田力是公司的一个普通小职员,1997年被晋升为市场部经理,负责市场拓展工作。一个部门经理,在这家大公司是个不起眼的角色,但是,却有很多大型企业争先恐后找他谈话,企图把他“挖”过去。
这些“挖”他的企业,均开了很高的薪水,最高的开到年薪150万元,而且许诺给他的职位也相当诱人,都是副总经理级别的。当时,田力的薪水并不高,每月有5000多元,年薪也不过10万。面对如此诱人的薪水和职位,田力不为所动,因为他对老板怀着深厚的感激之情,是老板把他从一名小职员培养成为部门经理的,他不愿也不想离开这样的老板。
田力是忠诚的,因为他懂得感恩,知道用忠诚去回报老板的提拔与信任,他成功了。
在生活的流程中,每个人都可能会得到他人的帮助,接受他人的恩惠。我们应该用心记住这些,并且用感恩之情回报他们。那样的话,我们大家的生活将会变得越来越美好。
如果你想拥有美好的人生,那就常怀一颗感恩的心吧!多想些让你心怀感激的事,让自己全心全意地浸润其中。这样,你的人生就会乐在其中。
三、心态快乐,生活灿烂
在别人只看到失败的地方,满怀信心的人却看到了成功;在别人只看到阴云暴雨之处,他却看到了灿烂的阳光。
——[美]马登
人们常常面临着心态的挑战,因为一个人要想打开自己的人生局面,就须了解自己的心态,战胜自己的心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积极快乐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人活在世上,本身就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清晨,当你睁开眼睛时,是否这样想过:“又一个多么愉快的早晨!我想,今天一定会是个美好的一天!”
找回童年时那种吹口哨的心情,使之成为你此刻的生活态度。找回内心深处那种完全自然、毫不做作的乐趣。其实,真正的乐趣并不是表面上的,或者随处可见的,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
周末,父女俩一起散步,大家精神气很足,全身充满了活力。当走过莱特大厦时,女儿说:“看,它多美啊!”以前,父亲从未觉得这个建筑有什么特别之处,听女儿一说便抬头又看了看。这时,他才真正理解设计师莱特注入在这个建筑中的人生乐趣。它高高的尖顶直入云霄,正传达着一种振奋与快乐。
父亲第一次觉得喜欢上了这个建筑,而这或许是他当时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吧。而这正是积极心态的关键所在。其实,万事万物早已存在,当你心情舒畅时,你会情不自禁地表现出快乐的神情,同时会欣赏它们,心中的快乐会油然而生。
你的健康状况与你是否能享受生活有关系。当你精神振奋,心境开阔,容光焕发时,生命便呈现出新的意义。所以,要获得人生乐趣,首先要感觉正确;其次要思想正确,积极地思考。一个积极思考的人,常常会使自己保持愉悦心情。
事实上,决定你是否快乐的是一种心态,即你的心理状况决定了你是快乐积极,还是悲观消极。安东尼奥斯说过:“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是快乐的,他就不可能快乐。”菲尔普斯也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是那些具有有趣想法的人。”
四、有舍才有得
毋庸置疑,“失”有时比“得”更有益。
——[古罗马]普劳图斯
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都要面临诸多选择。有选择,就有舍弃。“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无舍便无得。看来,古人在造这个词时,着实充满了智慧!
为什么要有所舍弃呢?用老百姓的话说,“别在一棵树上吊死”,“别钻牛角尖”。话虽粗俗,理却真切。学会放弃,是一种自我调整,是人生目标的再次确立。
当你不得不重新做出选择的时候,不要犹豫不决,一定切记:明智的放弃永远胜过盲目的执著。生活时刻都在发生变化,当你的命运处在岔路口时,你应该在几种可能中间寻找一条最佳的途径,毅然舍弃那些对自己不利的因素。
杰克·韦尔奇就是最懂得“放弃”不重要部分的人。1980年,韦尔奇出任通用电气公司的,随即就提出了“数一数二”战略目标。
韦尔奇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下来,弱者将会被淘汰。企业经营范围太广,在一些行业缺乏竞争力,很难做到数一数二,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那些弱势产业卖掉。
在随后的五年里,很多产业被卖掉,收回了上100亿的资金。与此同时,他把这些资金集中在制造业、高科技产业上。实践证明,韦尔奇的战略目标是十分正确的,以至于通用公司在历年全球500强企业中始终名列前茅。
韦尔奇为此名声大噪,成为职业经理人竞相效仿的楷模。假如韦尔奇当初没有放弃那些弱势企业,通用公司势必会被那些企业所拖累,决不会有今天的辉煌。
学会舍弃不是不求进取,有的东西在你想要得到又得不到时,一味地追求只会给自己带来压力和痛苦。这时,学会舍弃是一种解脱。
在许多时候,我们暂时放弃一些东西,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多的东西。所以,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这才是明智之举。毕竟,有失才有得!
五、勿以事小而不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但是,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有些人不重视对小事的处理,总想着干所谓轰轰烈烈的大事,以昭显于人。其实,许多声名显赫的人才,都是从小事上做出来的。
其实,真正应该做的是,从大处着眼,从细微处入手,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有可能会成就一番大事业的。我们常常发现,那些貌似平常的小事中,往往蕴藏着不平凡的特质。
恰科就是“小心拾起大头针”而被发现的例子。早在读书时,恰科就立志要当银行家。大学一毕业,他鼓起勇气,去一家巴黎最有名的银行碰运气,结果吃了一个闭门羹。
然而,这位年轻人并没有气馁。他又先后走进几家银行,可是连连被拒之门外。几个月后,恰科再次去那家巴黎最好的银行,并且有幸见到了董事长,但又遭拒绝。他慢慢地从银行大门出来,突然发现脚边有一枚大头针。想到进进出出的人可能会被它扎伤,小伙子马上弯腰将其拾了起来,然后扔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
就这样,一共32次了,可连一次试试的机会都没有遇上。尽管命运对自己这么不公,可第二天恰科还是准备再去碰运气。在他准备出发的时候,他意外地发现信箱里有一封信。拆开一看,天哪!原来是那家赫赫有名的银行发出的录取函。这真是喜从天降,小伙子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原来,恰科昨天在银行大门外拾大头针的一幕,被董事长看见了。董事长认为,精细小心正是银行职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于是改变了原先的想法,决定录用这个年轻人。
正因为恰科办事负责认真,对一枚大头针也不粗心大意,所以,能在工作中创造辉煌,日后成为法国的“银行大王”。
这说明了一个道理:小事更能反应一个人的品质。
六、凡事多往好处想
一个人快乐不快乐,从根本上说,还是心态决定的。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只要拥有积极的心态,不管在什么样的境遇下都会快乐着。
——[美]安东尼·罗宾
凡事都有好坏之分,当它反射到心灵的镜面上时,对于懂得如何快乐生活的人来说,就是遇事总是多往好处想。
康氏是个很不幸的女人,17岁那年,她嫁给了生意人阿宝。可婚后不久,阿宝外出做生意,从此便没有了音讯。一时间,各种风言风语四起,大家纷纷猜测阿宝的下落。而在当时,康氏已经怀孕了。
邻居劝她改嫁,说:“你这么年轻就没有了男人,守寡守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康氏没有那么做。她说,丈夫生死未卜,也许是到远方做大生意去了,没准哪一天发了大财就该回来了。她被这个念头支撑着,与儿子相依为命,顽强地生活着。
就这样,一晃就是十几年。在儿子17岁那年,国民党军队从村里路过,儿子参加了这支部队。临走时,他说“到外面去寻找父亲”。
不料,儿子走后,又是杳无音信。有人对她说:“你儿子战死了。”康氏不信,“一个大活人,怎么能说死就死呢?”她甚至想,儿子不但没有死,还可能做了官,等天下太平后,就会衣锦还乡的……
尽管儿子死活不明,但这个想像给康氏带来了无穷的希望。有一年,她得了重病,医生说她活不了一年,但她最后竟奇迹般地挺了过来。她说,“我还不能就这样死了,儿子回来到哪里找家呢?”
康氏的一生,一直处于不幸遭遇之中。然而,她却用常人无法想像的思维,使自己不但顽强地生活着,而且还高寿到上百岁。可以说,这全都是积极心态作用的结果。
生活给我们造成了某种不幸,并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大事,应该像康氏那样,积极地生存下去。或许你认为,要像康氏那样改变自己,并不是那么简单。这时候,你不妨模仿你所羡慕的人,以“套公式”的方法来改变自己的性格。当然,套公式只是个开始。你最终目的还是要打破思维的框框,走出属于自己的风格来。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就太好了。
七、坦然面对“不愉快”
一个人生活得快乐与否,取决于自己的心态,而绝非外在表现。如果没有快乐的心态,那么,他也将会失去生活原本给他的快乐。
——[美]戴尔·卡耐基
一切日常生活中碰到的失意和不快,都可能给生活蒙上一层阴影,大家对此可能都深有体会!
一生中,我们许多时候都处于生活的低潮,很多事情都可能让我们为之沮丧,比如,情场失意,经济拮据,夫妻不和等。即使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譬如偶尔失眠、求人不成等,也都会让人闷闷不乐。
当不愉快接踵而至的时候,它就像那无边无际的大海,使人无法看到它的尽头。其实,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逃脱不幸与不快。即使你走遍天涯海角,寻得一个看破红尘的高僧,他同样也逃脱不了现实中的猜疑、生活中的无聊和精神上的不满。
世界上不存在所谓的极乐天堂,没人能从世俗的苦恼中解脱出来,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端正态度,妥当地去应付这些不愉快。
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认识不愉快:首先,不宜吹毛求疵,过分地追求完美,否则就会徒增不愉快;其次,与第一点恰恰相反,不能自卑自怜,不要处处觉得自己好像真的就是受害者;最后,要丢弃个人成见,抛开感情用事的不良习气。
真正的奋斗者会有一个确切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以最终达到目标。他严格要求自己,希望自己更趋完善。但当任务完成后,奋斗者就抛开它,把精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去。然而,那些爱挑剔、追求过分完美的人,却希望事事立竿见影,在一些细节小事上“钻牛角尖”,些许点滴的差错也会令他耿耿于怀。
这种求全责备的生活态度,必将在无形中给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增添许多难以忍受的烦恼。这时候,应该冷静下来,想想看:世上哪有什么尽善尽美的生活?哪有什么所谓的极乐天堂?当你能原谅自己和他人的错误的时候,不愉快就会随之消失。
八、心平则气和
不好的言语,难看的面色,厉声怒气,原无用处。万事万物,只能以心平气和来处置它们,这样必然生出妙应来。
——李西沤
仁者爱人,仁者无敌!
曾国藩说:“声音笑貌之拒人,每苦于不自见,若不自知。”苦行头陀说:“佛相庄严,总是一片慈和相;菩萨慈悲,却半点不曾给予人。”
所以说,无恩而大恩生,无威就大威至。若有他们两人这样的体验,在使用恩威的时候,就能上一个新境界。
无逸子曾说:“只有恩不能私加,威不能怒行。恩私下给于亲,大众就不服从;威行于怒,大众就不害怕……”这句道出了恼怒的危害。
恼怒,是人们最容易犯的毛病。人们认为“不怒就不威”,于是,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就乱行自己的恼怒。古往今来,君主对待臣下,上级对待下属,将领对待士兵,甚至父亲对待儿子,都没有不想以此来作为自己的特权的。他们要不就怒言相加,要不就怒气相凌,要不就怒色相见。其实,这种恼怒对威信没有半点好处,而且还有损于威信。
薛文清也说:“我二十年治理一个怒字,现在还没有消磨得干净,这就是知道克制自己最难的地方。”儒家戒怒,佛家戒怒,道家戒怒,兵家亦然。
杜静台说:“恼怒只能损害自己,怎么也损害不了他人。能够害人的人,必然从恼怒中生出枝节来。”这句话很值得我们三思。
恼怒容易让人生气,君子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忍气,而不是生气;恼怒容易使自己拒绝他人,君子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容人,而不是拒人;恼怒容易使自己责怪于人,君子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责己,而不是责人。
李西沤说:“不好的言语,难看的脸色,厉声怒气,原无用处。万事万物,只能以心平气和来处置它们,这样必然生出妙应来。”
李先生又说:“但念自己有几分不对,自己的气就平——哪怕自己能说出自己的一个不是来,别人的气也就能平息下来。”
九、心若改变,一切皆不同
世界上最宽阔的东西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法]雨果
生活中,我们往往见到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为何会这样?其实,外在的世界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个人内在的心态不同罢了。
有人说,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差别十分微: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这话道出了快乐的本质。事实上,人们往往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好两种不同的态度。
一天,某女柜员把自己的包裹放在柜台上。突然,一个男子走了进来,他衣着讲究,仪表堂堂。他开始在柜台前看珠宝,这时她礼貌地将包裹拿走,但这个男士却愤怒地看着她,说:“我是个正直的人,绝无偷包裹之意。”这个男士感到受了侮辱。她感到很惊讶,这样一个无心的动作,竟会引起对方的愤怒。后来,她领悟到,对方和自己只是对事物的看法相反而已。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她有些失眠,想到白天发生的事就生气:“为什么那么多笨蛋也能拿到驾驶执照?他们开车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没有资格在高峰时间开车,这些人早就该吊销驾照了!”
后来,她和一辆卡车同时到达一个交叉路口,她心想:“这家伙开的是大车,他一定会直冲过去。”但就在这时,卡车司机示意她先走,并给她一个愉快的微笑。当她将车子驶离交叉路口时,她的愤怒完全消失,心胸豁然开朗起来。这位卡车司机的行为,使她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但事实上,这个世界依旧,所不同的只是我们的态度。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类似的小插曲,这些小插曲正是我们快乐生活的最好形式。要活得快乐,就必须先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忙着用物质生活来满足自己的生活,却不知过度地追求物欲,正是造成自己挫折的主要原因。能填满自己寂寞心灵的,其实只有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