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让孩子一生快乐的36件事
31871000000016

第16章 笑对不幸——快乐常伴随那些坚强的人

桑兰:选择笑容,选择快乐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的旅途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的一生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危险与失败。

所不同的是,有人在逆境中沉沦,有人却在逆境中奋起,让生命迸发出灿烂的光华。曾经,有一位中国少女的故事深深感动了世界,她的名字,叫桑兰。

桑兰是一位年轻的体操运动员,在美国参加比赛时突发意外,造成高位截瘫。这对于一个花季少女来说该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但桑兰并没有在这意外的打击下消沉下去,一蹶不振。相反,她始终以乐观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处境。桑兰的父母得知女儿突然出事的消息,匆匆赶往美国看望爱女。面对痛不欲生的亲人,桑兰并没有痛哭流涕,反而微笑着安慰他们。在桑兰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她始终以开朗的性格和坚强的意志配合治疗。为了今后能够自食其力,桑兰想方设法训练自己的活动能力。她甚至开始在医护人员的协助下锻炼游泳!

而我们每次在电视上看到桑兰,一张美丽的脸上总是挂着甜甜的笑容,焕发着青春少女独有的魅力,一点也看不出命运带给她的沉重打击。她那迷人的笑容是多么灿烂,多么让人感动,也多么让人心痛。桑兰是美丽的,不仅因为她正当青春妙龄,有一张美丽的脸庞,更因为她身处逆境时表现出来的坚强性格和她对生命的热爱和珍视!

贝多芬:快乐来自对困难的蔑视

伟大的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盛年遭受了耳聋的巨大打击。常人也许很难想象耳聋对一个音乐家意味着什么。但贝多芬并没有向疾病屈服,他向命运发起了挑战,他在完全失聪之后,创作出了一生中最辉煌的作品。

1801年,已经失聪的贝多芬给他的朋友写信:“我应该尽可能地在这个世界得到幸福——绝不要痛苦。——不,我不能忍受它!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人完全屈服。——啊,能够把生命活个千百次,该有多美!”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事事如意,样样顺心的情况是罕见的。事实上,逆境多于顺境,失败、挫折、打击和危机,常常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要让孩子知道,危机降临时,消极躲避是避不开的,因而要主动出击。

让孩子明了社会上大部分人都是好人,除了提醒孩子提高警觉,防范少数坏人,学会保护自己之外,更要指导孩子学习互助、互爱、互信,发现人性的光明面,这样孩子才能在免于恐惧、充满快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建议一:培养孩子“自己想办法”的习惯。

让孩子从小自己去解决自己的事务,让他们明白,任何人都别想推卸自己的责任,让别人替自己收拾残局是不可能的。父母需让孩子经过失败的考验后,自己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而不要什么事都包办代替,帮孩子完成任务。父母可以帮助他们分析、反省,可以告诉他们遇事时要怎么做,以帮他们提高判断力,但不要帮过了头。

要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虽然父母很明白什么事该怎么做,但是应该给孩子一个机会,让他学习独立作决定。他从自己的失败、错误中学的东西要比父母给他的正确指导学的东西要多得多。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可以提意见,但最后决定权还在于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样做决定的事会越来越多。

建议二:教孩子学会应付意外。

虽然大部分时间里孩子有成人看护着,但是,孩子总是会有独处的时候,也难免会在独处时遇到意外的紧急事件,因此,教孩子学会应付意外很有必要。

只简单地告诉孩子不要接受陌生人的玩具、糖果等,或是遇上意外不要惊慌,显然是不够的,必须详细地、确切地告诉孩子应付意外的方法,并在行动上训练孩子摆脱危险。向孩子讲解有关知识和方法时,讲解的深度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来定。根据儿童教育专家和社会学家们的研究,对任何年龄的孩子来说,以下几点都是不能忽视的。

(1)孩子和妈妈在大商场或公园里,忽然发现妈妈不见了,怎么办?告诉孩子,首先要找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告知自己走失了,然后请求帮助找妈妈或回家。求助对象应是售货员、工作人员或警察。

(2)当孩子一人在家时,有陌生人按门铃,怎么办?告诉孩子:无论陌生人说有急事,还是说你父母叫他来接你,都千万不要把门打开;但也不要置铃响于不顾,要隔门告诉陌生人说叔叔或舅舅正在休息。

(3)假如孩子在外行走,发现有个成年人一直跟着自己,怎么办?告诉孩子:可横穿马路绕道,朝最近的人群跑去,并大声喊叫。不要随意往房子里或家里跑,因为这些地方也许正巧没人。

(4)孩子独自在家,受了伤怎么办?告诉孩子:如果伤口出血,则先用洁净的布块绑扎止血,然后设法告诉父母或者邻居。

(5)孩子和一个小朋友外出,小朋友突然掉下水,他不会游泳,你的孩子也不会游泳,怎么办?告诉孩子,如果身边有救生圈或漂浮物,就把它扔给小朋友,然后跑去找人抢救。

在教孩子应对意外时,要从正面引导,不能恐吓孩子。告诉孩子正确的答案后,要让孩子按照正确的答案进行实际训练。因孩子年龄小思维幼稚,训练时要注意点拨启发,循序渐进。

建议三:放弃怜悯。

父母对孩子所遭受的不幸表示出同情甚至怜悯是很普遍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怜悯也会对孩子有害,父母应有意识地压抑一下自己的感情表露。

17岁的菲利普参加学校之间橄榄球赛时扭伤了脚,不能参加决赛了。他是学校橄榄球队的主力,这次决赛对他很重要,因为,这次比赛的表现可以帮助他进入一所著名大学的球队。菲利普在看台上看决赛,眼巴巴看着别人在场上跑,他的心都快碎了。妈妈替他着急,拍着他的肩膀说:“亲爱的,我知道你感觉不大好,我为你难过。我真希望你的脚会马上痊愈。真是太不凑巧,不公平,真是太不公平了。”妈妈的眼泪几乎流出来了,她太为菲利普感到难过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许多事情的态度都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如果父母对他们表示怜悯,认为他们真是可怜,遇到了这样不幸的事情,孩子就更加为自己感到难过,这无疑会加深孩子对自己遭遇不幸的感觉,这种受了挫折的感觉会不断膨胀,使孩子觉得整个生活都是灾难的组合。而且父母的怜悯和愿意做一切来为孩子进行补偿的表示,会使孩子错误地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应受到安慰和补偿,生活欠了他们一笔债,父母或其他的人应当来偿还。这样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们不是积极面对困境,想办法克服,而是坐以待毙,或向他人转嫁自己的苦恼。

孩子的这种感觉与反应是细微的,但是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形成不良的定态。像上述例子中,菲利普感到自己受了委屈,如此积累起来,当意外的更大的事情发生时,他可能会变得怨天怨人,毫无能力。

我们常常谈要尊重孩子,这种尊重不仅仅是语气与表情,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正确理解与信任。妈妈假定菲利普不能承受这么大的打击,事实上是对儿子的不尊重。她认为儿子太软弱无力,没有能力与耐力,不能面对现实。如果父母可怜孩子,他们将永远无法学会对付失败。一个人受伤之后,去医院治疗,医生越把病情看得仔细、讲得复杂,他越认为自己伤得不轻。孩子也如此,身边人越是怜悯他,他越认为自己是最可怜的人,可怜到不想努力做任何改变。

事例中的妈妈可以感染菲利普,使他乐观一些。自己受了伤,不能参加重要的比赛,可能失去被大学球队选中的机会,菲利普很失望是自然的。但伤很快会好,球队进不去还可以进其他专业队或从事其他活动,人生应有许多选择。如果妈妈保持冷静,她可以帮助儿子面对现实;如果她自己感到沮丧,她就不可能帮助菲利普。

建议四:生病的孩子需要道义上的支持,知道有人关心、理解他所遭遇的一切还不够,还应明确战胜疾病主要还要依靠自己。

一次车祸使萨拉失去了一条腿。她今年刚11岁。从医院回来后,她用拐棍帮助行走。萨拉在医院理疗科学会了怎样照顾自己,怎样借助于拐棍行走。医生还特意嘱咐妈妈让萨拉自己照顾自己,不为她做过多的事。而妈妈却为女儿而伤心,她总想替女儿干点事来安慰自己,从感情上弥补对女儿的不足。她把能干的事,全替女儿干了。帮她换衣服、洗澡、洗衣服,帮她把饭送到房间里,有时还帮她梳头。妈妈干得越多,萨拉就干得越少。萨拉干得越少,就越对自己没有信心。她慢慢地只呆在自己房间里,什么都无心干。就这样萨拉从一个总是笑嘻嘻、勇气十足、自己帮助自己的孩子变成了常常发脾气、唉声叹气、无能为力的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身有残疾的孩子,而真正能使他们活得充实、自信的家庭并不多,成功地救助自己的残疾孩子是每个父母真诚美好的愿望,而实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对于身体有残疾的孩子,父母或其他成人自然会生起怜悯之心,但是我们应当克制这种怜悯,因为它会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为自己的处境担忧。他们的注意力不是放在如何用毅力来恢复功能,照顾自己,而是不断地寻求慰藉、帮助,似乎只有当父母或其他人围着自己团团转时,才能填补自己内心因恐惧、自怜引起的空虚。人是有着很多潜力的,这些潜能的激励需要环境的刺激。身体有残疾的孩子所面对的困难与常人不同,如果我们允许他自由发展,他便会获得常人所没有的能力来克服体残的劣势。如果父母或旁人一再怜悯或过多帮助孩子,孩子往往会丧失信心,停止努力,这对身体恢复不利。这就是为什么专业医护人员并不事事呵护,而更注重精神上的鼓励,但这常常被不理解的父母们认为是冷酷缺乏爱心。

如果孩子们有强健有力的精神支柱,健康的心理,战胜困难的毅力与决心,不自怜自惜,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成长起来后,会比在父母怜悯、事事照顾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要有能力和幸福得多,父母对他们的爱的意义也表现得要深远得多。

对待有残疾的孩子应持有积极的态度,对正常的生病孩子,也应当注意自己的态度。生病的孩子需要成人的照顾,在情感上,孩子也需要成人理解他们所遭受的痛苦,需要成人给予他们足够的注意。但不能怜悯他们,不能让他们感到得病是天大的委屈,自己的病痛要由别人来承担,而自己不应承受任何痛苦,克服困难的责任是父母的或其他什么人的。另外,父母应让孩子懂得生活不只有光明灿烂的一面,也时常会遭遇痛苦,而面对痛苦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法是战胜它。

疾病并不能给孩子任何卸掉自己生活中担子的理由,孩子必须承担力所能及的劳作。疾病很容易消减人的信心,使人感到无能为力。在这种时刻父母不能用怜悯来挫伤孩子们的勇气和毅力。正确的态度是关切、帮助而不包办,用鼓励来代替不必要的服务,使孩子尽快适应或恢复正常生活。

建议五:鼓励孩子拒绝恐惧感。

鼓励孩子成为勇敢、乐观的人,是每个父母的愿望。但在实施时,应考虑到孩子的年龄与特点,不能硬性督促,使孩子一方面为自己的“胆小”、恐惧感到羞愧,一方面又经历着更深刻的惊慌,因为他不再敢向父母吐露自己的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庇护。这样做对孩子无异于是一种摧残。

孩子之所以变得胆小,是因为他开始懂得害怕。八岁的孩子已经会为自己做很多事了,在学习做事的过程中,他更深入地接触到事物,对外界也有了更宽广的视野。在自己的能力与视野增强的同时,他们也开始懂得有许多事情是自己所不能控制的,许多事情的后果是可怕的。于是在这一阶段,恐惧慢慢增长,原来毫无顾忌地伸手去做的事,现在却恐于去做,原来视为新奇、有趣的事,现在却罩上了可怕的阴影。他们会对许多事物感到恐惧:动物、电影的某些镜头、声音、有缺陷的人体等。

孩子在这一阶段的恐惧是根深蒂固的,尽管表现会有所不同。

孩子们需要父母帮助他们克服恐惧,但帮助的方式不是对他们讲“这没有什么可怕的”,而是表示对他们的感受的理解。有些孩子表现出更多的恐惧,这常常使父母不安,觉得自己的孩子是否有什么弱点。孩子们从父母的话语中意识到他们的这种担忧,这使孩子更为紧张,因为他们需要时间和理解来度过这一“恐惧”阶段。

孩子们的这种恐惧心理随着对环境的进一步认识和自理能力的不断增长,会逐渐减弱,而自信心则不断地增强。父母应当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时间,而不是用不满的眼光盯着他们,甚至说孩子胆小,使他们在自我意识中增添对自己的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