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之魂——闽乡拾英
八闽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鲜明的区域特征。同时,八闽文化又极具个性魅力,多元性、矛盾性、海洋性的突出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
这些也都突出表现在八闽地区的雕刻和工艺艺术,以及饮食和服饰文化上。
其中,工艺如寿山石雕、惠安石雕、莆田木雕、德化瓷器、福州脱胎漆器等,饮食主要体现在八闽地区独特的茶文化,服饰主要表现在畲族妇女的凤凰装。
惠安石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技艺巧夺天工,久负盛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素有“中华一绝”之美称。
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惠安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
追溯历史,惠安雕艺来源于五代时期,八闽名将“青山王”张悃,他率兵驻扎惠安县城东的青山,镇守边陲,其部下大多数从中原带来,他们把中原的先进生产技术包括石雕带来并不断发展壮大。
史料记载,张悃部下先是在青山一带传授石雕特艺,后来向崇武惠安全境不断扩大传授的范围。
惠安石雕的技艺一传入就有相当高的水平。惠安境内最早的石雕作品是唐末威武节度使王潮墓的文官、武士、虎、马、羊等圆雕和莲花浮雕,宋代雕就,已有1100多年,其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宋代的洛阳桥遗存的石将军、桥墩石塔的佛像雕刻、中亭的题词沉雕,无论采石、石雕都说明其时的技术水平很高,而洛阳桥修建的领导者蔡襄其母亲为惠安人卢氏。
洛阳桥是距青山7500米的一座由石条叠成桥墩用海砺作固定物长达1500米的跨海大桥,桥面石条有些长达3丈重达10吨。在当时充分利用海水的潮汐,石条放在船上,涨潮时使得桥墩固定,待退潮时;船体下降,石条放置于二桥墩中,作为桥面。而石料也是在惠安境内开采的。如此巨大的工程,必须依靠惠安工匠参加。
泉州东西塔的石料经考证也是惠安境内开采运去的,其众多圆雕和浮雕神佛像离不开惠安工匠的雕刻。
明朝时,惠安考上进士在朝廷为官的人较多,各种牌坊、墓区的石雕产品更多。
兴建于明初的崇武古城是用石头砌就的石城,这类遗物有张岳墓的将军、马、虎、羊,崇武城隍庙的石狮等,这些都标志了当时较高的石雕工艺水平。
明代还有黄塘后郭宋岩峰寺凿岩浮雕高1.75米的观世音菩萨像和高近2米的普贤菩萨像。
尤其是南埔乡元建清修的沙格宫中五对辉绿岩、花岗岩的透雕石龙柱,其中一对大龙柱,其龙头不是由下向上,而是由上向下,一眼望去,宛如从海中腾空而起又骤然俯冲而下,大有雷霆万钧之势,令人见之莫不盛赞惠安石雕艺人的技高艺绝。
清代是惠安石雕大发展的时期,艺术风格趋向精雕细琢,注重线条结构和形态神韵之美,形成了惠安石雕的南派风格。
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后龙乡峰尾东岳庙内的一对辉绿岩透雕大龙柱尤为奇特,若持物击之,东柱会发出铿锵之音,如龙在细吟,西柱则黯哑无声,得以区分雌雄,由此可见惠安雕匠艺人的高超技艺。
还有福州于山法雨堂前蟠龙柱,蟠龙自上沿石柱盘绕而下,整体风格流畅飘逸,扇形鳞片叠拼匀称,腿、趾刚劲有力,充满质感。双足一踏波浪,一握带环龙珠,鹿角呈祥、虾须飘冉,虎眼仰望苍穹,大有呼啸而上腾云而去之动感。
惠安石雕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历经1000多年的繁衍发展,仍然保留着非常纯粹的民族艺术传统,保持着很完整的延续性,从未被西方外来文化所异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惠安石雕早期主要服务于宗教,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主要体现在宫观寺庙的建筑设计、雕刻安装,寺内外塔、亭、柱、栏等的建造雕刻,以及对神佛造像出神入化的雕刻上。
惠安石雕在艺术风格上,讲究形神兼备,富有动感和气势,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动态美和神态美;在艺术特征上,突出纤巧、流丽、繁缛、精细、神奇,含有细节语言,富有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体现南派石雕婉约精美的特色。
惠安石雕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影响了我国石雕艺术的半壁江山,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国内雕塑界普遍认同“北有曲阳,南有惠安”之说,其地位和影响不容忽视。
[旁注]
莲花 在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因为它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一层涵义。
普贤菩萨 我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同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应,是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的右、左胁侍,被称为“华严三圣”。
蟠龙 指我国民间传说中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桩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
[阅读链接]
惠安石文化的形成是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当地的民俗风情及多元化的文化氛围紧密相连的。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以传统石雕为主体、为特色、为群体并赖以生存并繁衍后代的雕刻之乡,惠安石雕艺术源于黄河流域的中原文化,又融汇汲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以及沿“海上丝绸之路”传入的外来文化的技艺精华,并与建筑艺术相生相伴,经上千年的文化积淀,从单纯的手工技艺上升为一种独具特色的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