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贡》假托大禹治水以后的地理区划,首次全国分成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记述了九州之内的山岭、河流、土壤、物产等,还描述了主要的山脉河流的走向。
《禹贡》把全国划分为九州,是原始地理区划的先驱,对我国几千年来的地理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据传说,夏部落曾发生特大洪水,部落联盟举鲧治水,结果失败了。鲧的儿子禹继父业。
禹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来治水,用水利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疏通了九河。
禹亲自率领老百姓风餐露宿,整天泡在泥水里疏通河道,把平地的积水导入江河,再引入海洋。禹坚忍不拔,勇于开拓的精神,经过了13年治理,终于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滥的灾祸。
在治水的过程中,禹走遍天下,对各地的地形、习俗、物产,都了如指掌。当时洪水横流,不辨区域,为了便于治理洪水,禹重新将天下规划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
禹还到南方巡视,在涂山约请诸侯相会。禹为纪念这次盛会,把各方诸侯部落酋长们送来的青铜铸成9个鼎,在上面刻画九州图形,象征天下九州归于统一。
《尚书》中有一篇《禹贡》,记述了大禹划分九州的传说。九州是我国最早的行政区划,无论其可信程度如何,人们总是习惯把我国称为“九州”。因为是大禹划分九州,故古代人又常把我国称为“禹域”。
其实,《禹贡》的内容远不止介绍大禹治水的过程。《禹贡》阐释了各州的山川方位和走向、土壤性质、物产分布,贡赋的等级和物品等情况,以及进贡经行的路线。
不仅反映了禹在治水过程中建立的伟大业绩,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所包含的地理信息,已经使它成为我国古代文献中一篇具有系统地理观念的著作,在世界上也是极古老的区域地理先驱。
由于《禹贡》的内容以大禹治水为主,向来列于虞夏书中,以至古来认为是大禹的亲笔。经近人研究确认,《禹贡》大约成书于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基本上是依据孔子时期所了解的地理范围和地理知识编写而成的。
《禹贡》中所谈到的我国当时的地理疆土,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以及这两条河流之间的平原和山东半岛,西面达到渭水和汉水的上游,包括山西和陕西的中南部。
《禹贡》全篇只有1200字左右,由“九州”、“导山”、“导水”和“五服”4个部分组成。
“九州”部分主要依据自然条件中的河流、山脉和大海的自然分界,把所描述的地区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等九州。
如把山西、陕西交界的黄河以东、河南黄河以北、河北黄河以西的地区划为冀州;把山东济水与河北黄河之间的地区划为兖州;把湖北荆山与河南黄河之间的地区划为豫州等。
这种区分具有明显的地理学意义,带有自然区划思想的萌芽。但在当时九州的区界不很明确,只是提供了一个约略的范围。
按照禹治水途经的路线,《禹贡》对各州的山川、湖泽、土壤、植被、特产、田赋和运输路线等自然条件,都作了描述,较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地理特色。
如对冀州和兖州的描述。指出了冀州是一种松散的白色土壤,农田属于上等,有些地方较差,田地属于中等。
兖州经过禹的治理,黄河的9条支流都流进自己的河道,雷夏这个地方变成沼泽。此州以桑田养蚕,土壤是黑色的肥土,草木茂盛,树木高大,田地属于中等。贡品是漆和蚕丝,在贡品的篮子里有各种花纹和颜色的织品。
又如兖州某些地方出产漆、丝,又出产精美的竹编手工业品。手工业、丝织业发达。工艺水平较高,能织有花纹的锦缎。
还如扬州出产三色铜、“瑶”,即美玉、“琨”,即石、竹、“齿”,即象牙类、“革”,即皮革、“羽”,即鸟类的羽毛、“毛”,即旄牛尾等。
对其他各州的描写也都比较真实,比如由兖州南下至徐州,此地已呈草木渐生的面貌。南方的扬州更是草木繁茂,正确反映了淮河下游和长江三角洲之间的自然景观的变化。
关于水系,《禹贡》说兖州沿济河、漯河,可入黄河。徐州则从淮河下游的徐州,可由淮河航行到泗水,再入荷水。
由于漯河是黄河下游的一个支流,古时济、漯相通,荷水又与济水相通,因而当时兖州、徐州和冀州的水系是相互贯通的。
《禹贡》还讲到其他各州与冀州通过水路或某段海路、陆路相互衔接的多条贡道,把以黄河为中心,主要利用水道通向帝都的水陆交通网络清晰地描绘出来。当然有些贡道的描述既不准确,也不实际。如雍州有些水道就是无法通航的。
《禹贡》根据土壤的颜色和性状,将九州的土壤分为白壤、黑坟、赤埴坟、涂泥、青黎、黄壤、白坟、坟垆等类别,这是有一定分类价值的。
《禹贡》中专论山岳和河流的“导山”与“导水”两部分内容,是纯粹地理的内容,它们开创了我国关于区域地形的分部门研究的范例。“导”字被认为是“治理”的意思,以与禹治水的史迹相联系。
“导山”按照从北向南的顺序,采取列举山名的方式,把我国的山系分为由西向东延伸的四列。
第一列相当于渭水以北和潼关以东的黄河北部的诸山,从陕西西部的岍山、岐山开始,向东过壶口、雷首、霍山、砥柱、王屋、太行、恒山至靠近渤海的碣石山,共12座山。这一列在冀州境内最长,而且多转折。
第二列大部分相当于秦岭山脉,从青海的西倾山,经鸟鼠同穴之山、太华、熊耳、外方至桐柏,终于至“陪尾”山,共8座山。
第三列从汉水流域的陕西冢山至湖北的荆山、内方山,终于湖北、河南交界的大别山,共4座山。
第四列由长江流域的岷山、衡山到敷浅原共3座山组成。其中的敷浅原可能在现在的江西德安县境内。
这4列山都是由西向东延伸,而且西部集中,东部分散,正确反映了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的地形特点。
“导水”部分被认为是《禹贡》地理的精华。它按照先北后南、先上游后下游、先主流后支流的顺序,对九州向靠近黄河的帝都贡赋所经过的水道中的9条河流的水源、流向、流经地、支流和入河口等作了描述,开我国水文地理的先声。
《禹贡》首先讲到的是雍州的弱水和黑水。弱水是甘肃张掖西部的一条内陆河,它北经合黎山,流入巴丹吉林沙漠,这大致是正确的,也符合干燥地区内流水道的特点。
接着讲到黄河、长江和济水。战国时期我国古人已知黄河源在青海境内了,但对黄河的了解未能达到最上源。
文中说禹治理长江时曾到达岷山,这就包含有长江发源于岷山之意。在当时,人们对金沙江的状况还不了解,所以未把它看做长江的主源,而把远在东边、水量颇大的岷江看成为长江的正源,这是对长江之源认识过程中一个可以理解的历史曲折。
关于济水,《禹贡》认为在冀州境,入于河的济,又从地下潜流至荣而为泽,再伏潜而出于陶丘北,这才是真正的济水。《禹贡》对济水与汶水以及淮水与泗、沂两水的关系,作了正确的叙述。
《禹贡》最后讲到黄河的两大支流渭水和洛水,对于它们的发源和它们入黄河所汇的支流,都作了准确的叙述。
“五服”部分反映了大一统思想。它不受诸侯割据形势的局限,把广大地区看做一个整体,以帝都为中心,向外扩展。
所谓“五服”,就是以帝都为中心向外扩展,250千米之内的地带为“甸服”,即王畿;再向外250千米之内为“侯服”,即诸侯领地;再次为“绥服”,即我国文化所及的边境地区;“要服”,即结盟的外族地区;“荒服”,即未开化地区。
这表明了贡赋制和政治文化影响随距离帝都的远近而不同的事实。
由于《禹贡》所言的“五服”范围远超过当时实际了解的地域,对四周边缘地带只能做出的粗略交代,不过还是正确地指出了我国东临大海、西北为沙丘移动的沙漠的事实。
“五服”划分所反映的原始的大一统理想,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对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有积极作用。
总之,《禹贡》不仅是我国最古老、最系统的地理文献,而且它关于九州区划、山岳关联、水道体系、交通网络以及土壤、物产、景色的描述,都体现出明确的地理观念。
它在我国地理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后世地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旁注]
鲧 我国先秦时期的历史人物,黄帝的后裔、玄帝颛顼的玄孙,是夏朝开国君主大禹的父亲。鲧禹治水是我国最著名的治水故事,其所隐含的史实对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很可能就是由于这场洪水,导致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的建立。
涂山 为古涂山国所在地,在今河南省嵩县西南、伊河北岸。据说原来是一座山,大禹治水把山一劈为二,让淮河水改道,变成由南往北流。也是大禹娶妻及第一次大会诸侯的地方。其山位于安徽省蚌埠市西郊,淮河东岸,与荆山隔河相峙。
区域地理 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由于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因而形成了具有不同区域特点的地理形态。我国的区域地理可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部分。
贡道 指进贡所经的道路。传说禹在治理洪水时,曾确定各诸侯向中央王朝进献贡品的专用道路。据记载,周武王伐纣灭商后,曾以洛邑为帝都,并迁大禹时的九鼎与此。显然,营洛邑迁九鼎,主要是这里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远近皆宜。
大一统 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因此称封建王朝统辖全国为大一统。在我国古代,一直有许多人热爱、推崇大一统。大一统的逻辑中派生出来的许多观念使得大一统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扎下根来。
贡赋制 主要指的是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时,封国实际上还是附属地,周天子权利最大,他们就要通过上贡的新式缴税。包括土地分配、粮食生产、实物税、地租与劳役等内容。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各诸侯须向周王交纳一定的财物作为贡赋。这是我国赋税制度的雏形。
[阅读链接]
禹在治水期间,拿着量测仪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他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禹为了治水,费尽脑筋,不怕劳苦,从来不敢休息。他与涂山氏女娇新婚不久,就离开妻子,踏上治水的道路。后来,他3次路过家门口,都没有停下来。
因治洪水有功,人们为表达对禹的感激之情,尊称他为“大禹”,即“伟大的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