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纪末,丹麦建成了世界上第1座风力发电站以来,风力发电在全世界有了很大的发展。1991年全世界风力发电的总装机容量为221万千瓦,到了2003年仅德国一个国家的装机容量就达444万千瓦。我国风力发电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我国自1985年建设了第一个实验性的风力发电厂以来,到目前为止,全国已建成了24个风电厂,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辽宁、广东、山东、浙江等15个省、自治区。其中最大的风电厂在新疆乌鲁木齐市附近的达坂城,装机容量为7万千瓦;广东南澳岛的风电厂也是全国大型风电厂之一,装机容量达5.3万千瓦,不仅可满足本岛的用电,富余的电可通过海底电缆向大陆输出。除了24座风力发电机厂之外,我国还有13万台小型家庭用的风力发电机在边远农牧区运行,解决了当地农户、牧民的生活用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规定:“国家鼓励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风力发电的成本虽然比一般火电、水电要稍高一些,但是随着环境质量的日益恶化和常规能源的不断减少,风力发电越来越显示出了它的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风电不仅没有任何污染,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国家有关部门已经陆续出台一些措施,鼓励风力发电的发展,例如对大型风力发电机的进口降低关税,风电允许就近上网收购,高出的电价全省分摊,支持风电跨网销售等等。
潮汐发电 利用海洋能发电的方式很多,其中包括波力发电、潮汐发电、潮流发电、海水温差发电和海水含盐浓度差发电等,而国内外已开发利用海洋能发电主要是潮汐发电。潮汐发电严格地讲应称为“潮汐能发电”,它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技术较成熟的一种。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它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势能来发电的,也就是把海水涨、落潮的能量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的过程。具体地说,潮汐发电就是在海湾或有潮汐的河口建一拦水堤坝,将海湾或河口与海洋隔开构成水库,再在坝内或坝房安装水轮发电机组,然后利用潮汐涨落时海水位的升降,使海水通过轮机转动水轮发电机组发电。据计算,世界海洋潮汐能蕴藏量约为27亿千瓦,若全部转换成电能,每年发电量大约为1.2万亿度。由于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因此就使得潮汐发电出现了不同的类型,如单库单向型,只能在落潮时发电;单库双向型,在涨、落潮时都能发电。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经济价值,而且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发电站,是1966年在法国西部沿海建造的朗斯洛潮汐电站,它使潮汐电站进入了实用阶段,其装机容量为24干瓦,年均发电量为5.44亿度。
10 核电站的利与弊
核电站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核能应用的是1945年的原子弹,和平利用核能始自1956年英国的坎伯兰核电站投入使用。通常物体的质量不会自动转变为能量,实现质能转变的途径有两种: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反应。太阳的能量就来自轻核聚变反应,而目前的核电站主要是利用重核裂变产生大量的能量。核能发电,是把核反应中释放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通过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人们常以核能为例,说明技术的两面性,用于武器带来毁灭,用于发电带来富裕,然而核电站也充满着不安和争论,它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幸福。从1972年世界发生石油危机以来,世界发电量增长的1/3来自核电,核能发电在世界能源构成中占第四位,约占总量的1/10,1998年底全球核电站总数442座,我国目前有秦山、大亚湾3套核电机组在运行,占全国发电总量的1%左右,“十五”期间,另将建成4个核电项目,届时核电占发电总量的2%。我国人均用电是世界平均值的1/3,是美国的1/20,我国能源缺口约3亿吨标准煤,能源供应不足会妨碍现代化的建设,我国发展核电事业势在必行。
核电站投资大,建设周期长,但核电成本比火电低20%到40%。如1994年,秦山和大亚湾核电站共发电1305亿千瓦小时,用将近600吨的核燃料取代了600多万吨原煤,节省燃料费5亿多人民币,减少了铁路运输量。核电还可减少火力发电造成的空气污染,减缓温室效应。然而核反应堆释放出来的放射性物质,却对生命和自然环境有影响,如果人类受到强放射性辐射,可能出现癌症、白内障、失明、生长迟缓、脑损伤,还可能出现严重烧伤和死亡。
人类受到最大一次放射性辐射来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核电站一声巨响,高温使核反应堆芯完全溶化,熊熊大火带着放射性爆炸物质冲天而起,31人当场死亡,203人受严重损伤,放射性物质几乎飘满了整个欧洲上空。随着时间的推移,放射性对人体和环境的长期危害日益显露出来,约有70%的放射性粉尘飘落在白俄罗斯境内,1000多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因有毒而废弃。1993年白俄罗斯发现患甲状腺癌的病人增多,这是与核辐射有关的致命疾病,一度被认为已经绝迹的白喉、霍乱、结核病和伤寒等又再次蔓延,白俄罗斯至今仍有一半以上的人住在受核辐射污染的区域。专家们估计,切尔诺贝利的长期后果,使全世界增加了几十万名癌症患者。
1999年9月30日上午10点多钟,位于日本东京160公里的茨城县突然响起了紧急广播:“特别警告!特别警告!全体居民注意了,由于核电站发生事故,本县已遭受核辐射的严重污染,要求全体居民留在家中关上门窗,学校让学生呆在教室里,不要轻举妄动!”茨城县核电站事故受害者,35岁的大内久遭受核辐射后,出现严重辐射烧伤,淋巴球全部消失,白血球量急剧减少,完全失去了对病原体的抵抗力,1999年12月21日于事故发生后第83天死亡。茨城县核事故发生后,早稻田大学核工程学教授藤本说,核电站的泄漏事故严重“动摇”了人们对日本核电行业的信心。核电占日本总发电量的1/3。藤本说:“尽管日本没有核能就无法生存下去,但是政府和核电行业合后要想使公众对核安全建立信心将越来越困难”。
1998年8月13日绿色和平组织发言人说:到2000年全球生产的高放射性钚将达到115吨(钚的半衰期为24400年),这增加了致命的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危险性。他们建议为了这个星球和子孙后代应逐渐停止使用核能。人类从核电站受益,然而核废物可能给上百万年的后代造成放射性污染。《只有一个地球》的书中写道:“如果贪婪地无限制地滥用原子能,其结果将会使现代的普罗米修斯被绑在荒无人烟的岩石上,遭受放射性袭击”。
核废物 核废物的存放令人头痛。核废物是指含有α、β和γ辐射的不稳定元素并伴随有热产生的无用材料。核废物进入环境后会造成水、大气、土壤的污染,并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当放射性超过一定水平,就能杀死生物体的细胞,妨碍正常细胞分裂和再生,引起细胞内遗传信息的突变。研究表明,母亲在怀孕初期腹部受过X光照射,她们生下的孩子与母亲不受X光照射的孩子相比,死于白血病的概率要大50%。
世界各地核电站每年产生约1万立方米核废物,核废物的存放是举世瞩目的难题。一台1000兆核电站的年核废物中含有10千克的镎-237和120千克的碍-99,如以非专业人员允许的年接受辐射剂量率为标准,那么上述核废物即使贮存100万年,仍高出允许剂量的3000万倍!如果直接排放,需用6吨水稀释镎-237,用3000万吨水稀释锝-99,才符合环境要求,这是做不到的。
目前常见的高放射性核废物,是采用地质深埋的方法。存放低放射性(半衰期小于30年)的核废物不用深埋,地表下几十米即可,但也得层层设防。法国1996年建成第一座大型陆地核废料储存库,外形如一个小山丘,由140万吨砂岩、片岩、黄沙和泥土组成,第一层是植被,第二层是硬石层,第三层是沙子,第四层是防水沥青膜,第五层是排水层,第六层是覆盖在装有废物的铁桶上的硬土石层。我国已建好的西北处置场、华南处置场,是存放低、中放射性核废物的近地表处置场。对高放射性核废物我国目前还没有地质处置库。专家们呼吁必须从战略、战术上重视和减少放射性废物,加强核废物的处置。
公民的反对 美国政府和工业界发言人曾向公众保证:核废物会得到处理。然而美国6个商业低放射性废物的浅埋场所就有3个因发生泄漏而关闭,这极大地影响了公众对政府处理核废物的信任。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核电大国,1990年1月为了反对贮存核废物的场所,在法国举行了有1.5万人参加的示威游行。在德国任何核电项目都会遭到地方政府和公众的反对。1999年9月,德国几个民间环保团体联合决定,到核电站门口静坐示威,强烈要求关闭核电站,主张用风能和太阳能代替核能。2000年6月15日德国总理施罗德宣布,政府与多家电力公司协商后,同意关闭所有19座核能发电厂,这使德国成为第一个宣布放弃使用核能发电的主要工业国。施罗德说,最后一座核电厂将会在32年内关闭。日本到1998年底已有52座核电站,20世纪80年代初选择偏远的6个村落作为核废物贮存场所,引起当地村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又试图在海外寻求核废物的存放场所。核废物漫长的半衰期,开创了永久性的受害区,科学家讨论了其他处理核废物的可能性,如把核废物发射到超出地球引力的空间轨道上,但成本太高,万一失败会污染整个地球;将核废物密封在南极冰层,又受国际法禁止,还可能使冰融化;倒入海洋,一些核裂变产物如锶-90,会在生物圈的某些部分富集。
当我们看到核电站的弊病时,也不得不承认核电站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能量。核能被称为“干净的能源”。试想,假如当今世界所有能量都由煤、石油这些传统能源产生,地球污染程度及能源消耗速度将不可估量。核电站的困惑反映了现代社会高科技中潜伏着风险,在超负荷人口和资源需求的重压下,我们的回旋余地越来越小。
11 前途无量的太阳能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尽管它向四面八方辐射的热量只有20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的最外层,但每秒钟到达地面的总能量仍然高达80万亿千瓦,相当于全世界发电总量的几万倍。与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相比,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洁方便等诸多优势,且用途广泛。但风能、潮汐能、地热等利用往往受到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惟有太阳能,可以不分地域,辐射到地球每一个角落。据估算,太阳辐射到地面的能量为每平方米1000瓦。我国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国2/3以上地区的年日照大于2000小时,在青藏高原、内蒙古、宁夏、陕西等地,光照资源尤为丰富,年日照超过3000小时。利用太阳能发电,不产生污染和噪声,而且简单易行,只要有日照的地方就可以安装,容易实现无人化和自动化,是一种较理想的清洁能源。人类希望有一种不用燃料的取暖设备,或者不用燃料的交通工具,既能节省地球上宝贵的能源,又可以免除大气的污染,其实,它远在天边,近在眼前,这就是前途无量的太阳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2年底,全国太阳能热水器保有量约3300万平方米,年产量达到780万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500万吨标准煤的能力。目前我国太阳能热水器年销量是欧洲的10倍左右。
我国太阳能热水器生产能力之大、拥有数量之多、发展速度之快已经引起世界关注。联合国基金会“中国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发展”国际合作项目2002年4月19日在北京正式启动。国家将研究制定鼓励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整顿和规范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加大力度提高太阳能热水器技术装备水平,组织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示范试点工作等。
12 让城市太阳能化
英国著名建筑师、太阳能建筑规划专家理查得·罗杰斯认为,不久的将来,太阳能化的时代终将取代目前的工业化时代,未来的城市应该是“太阳能的城市”。未来城市建筑的屋顶和墙壁的设计将充分考虑到周围的生态环境,以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可再生能源。美国太阳能设计协会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研制新型的太阳能节能住宅,这种建筑物不再采用在屋顶上安装笨重装置来收集太阳能的方法,而是将那些能把阳光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直接嵌入到墙壁和屋顶内。20年前,该协会的创始人史蒂文·斯特朗首先倡导这种“太阳能—建筑物—体化”的设计思想,只是由于光电池材料昂贵而无法实施。如今,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只有80年代价格的1/3,所以推广的可行性显著增加了。建筑承包商和住房拥有者喜欢这种一体化设计,太阳能电池能够在白天的高峰时间内产生过剩的电能,从而形成电能储备,可供电力公司随时使用。一些国家推出的“窗帘式墙壁”产品的成本比大理石之类的高档建筑材料要低,而且它还能够发电,这使建筑商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其商品上打上环保标记,从而赢得良好的“绿色”形象。
建筑物的太阳能化已成为新能源开发的获利目标。最近,瑞士洛桑工学院研制成利用光合作用的新式太阳能装置,这种装置成本低,效率高,用途广泛。该装置使用氧化钛做集光板,表面涂有一层从樱桃和草莓中提取的有机色素膜,在太阳光下可进行光合作用。由于这种新型集光板是透明的,可以安装在窗户上,也可以装在屋顶上,使用非常方便。目前市场上的集光板普遍使用不透明的硅材料,限制了安装的范围。科学家介绍说,新装置的成本和安装费只有旧式装置的1/5,普通家庭只要有15平方米的新式集光板即可满足全部能源需要。
13 国外太阳能的综合利用
有关专家预测,未来的世纪世界上不再依赖石油、煤等燃料,取而代之的是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未来的40年,太阳能将占据世界一半的能源市场。目前,许多国家已经尝试利用太阳能发电、照明、处理废水等。
以色列魏茨曼研究所用化学方法存储和输送太阳能的循环系统。该研究所在沙漠地区将太阳能收集后,再用化学形式输送到工业区。这种循环系统的主要部件是太阳能变换器。聚焦后的光线使变换器中的甲烷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这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可以存储并通过管道运输到其他地方,且具有燃烧值高、不污染环境、成本低等优点。
日本推出依靠太阳光源行驶的太阳能汽车。这种汽车长6米,装有1900个晶体太阳能电池,重量140千克,最高时速120公里。它消耗的电能只相当于一般家用洗衣机的耗电量。太阳能汽车没有废气排出,不污染环境,听不到行车声音,被称为最有前途的交通工具。
德国卡塞尔市推出一个公共太阳能“充能站”,太阳能汽车可以在这里“充能”。这个“充能站”的设备包括一个太阳能发电机,每年可发650千瓦小时的电力,但其前提条件是,须每天平均接收3小时的阳光。汽车“充能”后余下的全部能量,可以提供给其他发电厂使用。
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桑迪亚国立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建立了两套结构各不相同的太阳能废水处理系统。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只能过滤出有毒物质并留下一系列废物处理等问题,而新方法可把有机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经过处理后的水,其清洁程度可直接饮用。
14 我国第一座太阳能扬水电站在沙漠腹地哈德建成
新疆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年日照量平均在3200小时以上,仅次于西藏,居全国第二位。据《中国环境报》2001年12月26日讯,由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的我国第一座,也是亚洲第一座太阳能高电压扬水电站,在新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哈德建成,清澈的地下水不断流向哈德公路两旁的绿化带。这套太阳能扬水系统,是由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制开发的,总功率15千瓦,由6个电池组件陈列、192块太阳能电池板组成,产生高达600伏的直流电,经逆变器转换为38伏的交流电,作为电站水泵的动力电源;电站水泵每小时出水量高达20立方米以上,电站建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哈德4号油田附近。这里自然环境恶劣,干旱风沙,沙涌丘移,威胁着油田开发和公路。在沙漠中建立绿洲和绿色交通走廊,已成为防风固沙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大课题。太阳能电站的建成运行,为“死亡之海”流沙披绿开辟了美好的前景。
15 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在保定市建成
太阳能发电的关键是电池,太阳能电池主要依靠硅或稀有金属制成的面板实现光电转换。1999年,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英利新能源公司在河北省保定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承建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项目,项目完工后可以形成年生产300万瓦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能力。据《中国环境报》2001年12月21日讯,英利新能源公司积极与国外厂商合作,以独家技术转让的方式引进了“硅片前处理工艺”技术及组件生产线,使我国拥有了大规模生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生产能力,具有低成本、高转换率等优点。据悉,这一电池能有效消除常规生产线的缺陷,使产品性能更加可靠稳定,寿命可达25年以上,为太阳能发电进入千家万户和低投入的并网发电提供了技术保障,并为2008年北京奥运场馆,奥运村提供太阳能电池动力。
16 阳光经济——走出世界文明的死胡同
1999年10月,德国经济和社会学家赫尔曼·舍尔,因在环保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特别奖。赫尔曼·舍尔生于1944年,自1988年以来一直担任欧洲太阳能协会主席。他发起并主持了大量有关可再生能源的学术性会议,以及世界生物质会议和欧洲光伏会议。自1980年起,舍尔一直是德国联邦议会的议员,他的《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作为有关可再生能源的经典著作,已经被翻译为多种文字。
赫尔曼·舍尔认为,世界经济的现代化,是建筑在生化能源基础之上的一幅没有未来的图景——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接近枯竭的边缘。生化能源和原料链条的束缚,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战争冲突的加剧。生化资源基础上的全球经济被迫走向一个全球性的集中化进程,最终葬送民主和市场经济。用可再生能源和原料全面取代生化资源,进行一场新的工业革命,并不仅仅是出于生存的原因,与之相连的是世界经济能否获得和平的、公平分配的惟一机会。在这种世界经济中,高新技术和生态可以承载的区域性经济形式将得以发展。在《阳光经济》一书中,赫尔曼·舍尔试图将必要的技术、经济、生态以及政治的框架条件梳理出来,同时勾勒出一个彻底的社会结构转变的可能性。其主要观点如下:
(1)世界文明要摆脱其所面临的威胁,只有当机立断,尽可能快地转向可再生资源,全面消除经济活动对生化资源的依赖。(2)阳光型能源和原料基础的确立与转换,对于全球社会的未来安全性具有开创性的重要意义,其在深度、广度和时间维度方面的影响,可以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3)只有搁浅生化主流,提倡全新的阳光主流,才能使经济全球化在生态上具有一定的承载力;才能遏制住生化世界经济,以及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制度化所构成的破坏力,实现一种持久的、多样性的、公正的发展动力。(4)阳光型能源和原料基础,使得确保人类社会存在必不可少的诸多反馈重新成为可能,也就是经济发展之于生态循环、区域经济结构、文化和公共机构的反馈。(5)当我们认真考察生化能源的总体能源链条时,就会发现其所谓优越的节约性只是一个神话。可再生能源因其较短的利用链条,原则上具有更大的经济性。前提是,必须解除常规能源众多公开的特权,并且在阳光型资源技术发展潜力和发展战略方面,有目的地突出其原则上的节约优势。阳光型资源比之常规能源,具有更高的潜在效率,更便于用户使用,利用起来也更为经济。(6)在经济秩序的制定过程中,不可放弃的、同时也是不可变更的自然规律必须置于可变的市场规律之上。由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地区阳光型资源,包括食品,其利用与市场化,在市场规律方面应当享有优于其他同等价值经济产品的权利。(7)只有发展阳光经济,才能满足全人类的物质需要,才能在未来真正承载人权平等的普遍理念,才能回复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图景。依靠“市场看不见的手”所无法实现的事业,将通过阳光看得见的手得以实现。
附文:
阳光经济取代生化经济——谈中国的可再生能源
赫尔曼·舍尔/德国柏林,2000年10月
作为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正趋于扮演一个与其人口意义相应的角色。这意味着,能源需求的增加,对于中国来说将是不可避免的。
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的能源尚可以自给自足。中国拥有自己的煤矿、自己的油田、丰富的水力资源,加以在农业经济中对生物能源的利用,使得中国利用本土能源即可满足全国的能源需求。在石化动力原料的需求领域中,增加供应的可能性极为有限。1999年中国的自我开采量为1.6亿吨,但是消耗量已经上升到1.9亿吨,到2010年预计将达到3亿吨。这一消耗量不足目前全球石油消耗量的10%,尽管中国拥有20%以上的世界人口。但是这一需求的增长,恰好出现在全球廉价的和易开发的石油资源趋于枯竭的时候。世界经济将在21世纪的上半叶迅速走向石油资源的最后消耗。为了保障石油进口的廉价通道,政治上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原油价格不断上涨,经济危机在所难免。世界经济处于石油陷阱之中,同时被能源供应的链条束缚了手脚。
基于生存的原因,迫切需要寻找其他的出路。但是现在的问题,并不是用一种生化燃料或核能来取代另一种生化燃料。生化能源,包括核能在内,具有3个根本的社会缺陷:
——原能潜量宣告枯竭,它们的枯竭将是21世纪无法逃避的一个议题;
——这一能源的燃烧导致了世界性的生态危机,我们早已经陷入了这一危机之中,文明的生存危机也将随之日趋尖锐化;
——我们只能在世界上的少数地区,寻找到传统的能源矿藏。但是到处都在进行生产,致使所有的国家都不得不与少数商业和国际化运作的能源供应者建立一种生存性的依赖关系。
基于上述原因,传统的工业国家试图将他们的能源体制延伸到未来的每一个尝试,都将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基于同样的理由,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要在传统能源供应的基础上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前景极为渺茫。要满足急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必要的能源供应,惟一现实的是选择可再生资源作为能源供应的基础。
中国是世界上附加能源需求最大的一个国家。这些能源需求,必须而且有必要尽快地予以满足,以保证其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附加能源需求的满足,不必通过进口额外的能源,加重国民经济的负担,那么这种做法无疑是值得一试的。此外,还需要迫切地解除环境的负担。所有这些目标,只有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才能得以实现。
可再生能源可以很快地引进。建造一座新的常规发电站大约需要4年的时间。在建筑完工之前,一个千瓦时的电力也不能生产。此外,生化发电站和核能发电站,无论是使用煤炭还是核动力来89动,都需要大量的水——用于蒸发过程或冷却系统。但是水的供应恰恰是中国最大的问题之一。水是非常珍贵的,如果将大量的水消耗在发电站,实在有些可惜。如果中国的电力生产采用风力发电设备,将会出现许多可喜的现象。一套风能发电设备可以在一天之内安装完毕,在几天之内就能完成与电网的连接。每一台独立的设备均可立即生产出电流。它不需要燃料,也不需要水。
中国拥有大约10万兆瓦的水力资源,因此可以组建一个主要由水力和风能组合的国家电力供应网络。其前提是,中国能够自己生产大量的风力发电设备,做到快速安装,当具备大批量的生产能力时,还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每安装一组40万兆瓦的风力发电设备,就可以取代20万兆瓦的常规蒸汽动力发电站。如果一台风力发电机的功率为5兆瓦,大约需要30万台同类风力发电机。如果计划在10年内实现这一目标,那么年产量大约为3万台。其结果是,在10年内中国利用自己的力量,建立起一个运用水能和风能资源、无污染的、节水型的电力生产体制。与此同时,中国还有能力成为世界市场上风能设备最有力的竞争者。
第二个例子是,中国是世界上对分散型信息技术需求最大的一个国家,例如移动电话。它在微电子技术领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微电子技术是光伏电力生产技术最为重要的应用领域,其产品也是光伏设备的一个重要部件。人们由此揭开了一个无需电缆和电网的、无污染电力生产的新的工业篇章。无需国家进行投资,人们对发电站的电力需求就会急剧降低。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工业国家真正地认识到这一机遇。
为了满足对动力原料的需求,可再生能源同样提供了许多新的解决方案。最重要的解决办法是,借助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生产生物酒精、生物甲醇和氢气。林木的利用由此将变得更为经济,植树造林并不仅仅是为了气候的保护,或是防范风沙和沙尘暴,而且可以作为动力原料的源泉。
所有这些可能,同时意味着可以在一种分散的状态下进行,即各个省份分别运作。由此可以避免能源运输过程中基础设施的费用,以及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落差。这种做法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同时可以避免人口的内部迁徙。农业经济部门超越其原来粮食生产者的角色,获得新的意义。这也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相适应,同时中国将先于传统的工业国家,步入现代化的一个更高阶段。中国可以结合其利用生物能源的经验,但是最为重要的是形式的拓展。
核能和生化能源代表了20世纪的工业现代化。它们把世界文明带入了一个生态的死胡同,现在又把世界文明引入一个经济的死胡同,同时摧毁了文化。可再生能源——阳光经济取代生化世界经济——代表了21世纪及未来的现代化。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文化特征得以保持。它将引导人们走出20世纪的死胡同。可再生能源具有历史性的意义。人们的目光越长远,对可再生能源优势的认识就越深刻、越广泛。哪一个国家能够比中国更适于在短期内把握住这些长远的优势?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拥有像中国这样悠久的历史。因此,中国需要具有进行长远思考的能力,并且根据这一思考立即行动起来。
(注:此文的标题为笔者所加;此文为赫尔量·舍尔先生为其著作《阳光经济——生态的现代战略》一书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三联书店,2001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