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医生
31909800000012

第12章 心理治疗的方法(6)

1.生物反馈疗法的治疗步骤

(1)在非常安静、光线柔和、温度26℃左右的治疗室内。求治者坐在一张有扶手的靠椅、沙发或是呈45°角的躺椅上,解开领扣、腰带,穿拖鞋或便鞋,坐时双腿不要交叉,以免受压,头后有依托物更好。

(2)第一次治疗与以后每次治疗前的5分钟,记录安装电极所获基线数据(baseline data)或检查患者“家庭作业”所获成绩。

(3)训练病人收缩与放松前臂肌肉。训练面部肌肉活动,令病人抬额、皱眉、咬牙、张嘴,然后一一放松。告诉病人观察肌表面电位微伏计上指针变化及偏转方向,与此同时,倾听反馈音调变化并理解其信号的含义。

(4)给病人增加精神负荷,如连续计算100减7,回忆惊险和痛苦经历。此时观察肌电、皮肤电、指端皮温、脉搏血压等的变化,找到最敏感的反应指标,作为下一步训练的选择指标;在精神负荷下无显著变化的生物反应指标,以后训练中亦无法判定疗效,故不宜选择。

(5)全身肌肉放松程序。根据Jacobson方法,依次为上肢、下肢、躯干(腹部、腰部、肩背部)、颈部、面部肌肉。首先做收缩与放松交替的练习,最后做全身肌肉放松练习。

(6)呼吸要求自然、缓慢、均匀。

(7)尽量保持头脑清静。排除杂念,不考虑任何问题,使自己处于旁观者的地位,观察头脑中自发地涌现什么思想,出现什么情绪,这叫做被动集中注意(passive concentration)。如无法排除杂念,可在每次呼吸时,反复简单数数字如“一、二”,或是默念:“我的胳膊和腿部很重,很温暖”,达到自我暗示作用(Bason)。此时,也可想象躺在有温暖阳光的海滩或乡村草地上,由施治者描述视觉景象及鸟语、涛声与温暖感觉。入静好的可达思维停止,万念俱寂,病人可嗜睡,但应避免完全入睡。

(8)施治者注意调节反馈信号,调节阳性强化的阈值。阈值上下的两种信息用红绿灯光或不同频率的音调反馈,务使阈值调整恰当,使病人获得自控生物性指标的阳性信号占70%,阴性信号占30%左右。当阳性信号达90%以上甚至100%时,即提高阈值的标准要求;当阳性信号只在50%左右时,降低阈值标准的要求,使训练循序渐进。每次练习完毕,指出所获成绩,布置家庭作业并提出下次实验时练习任务,例如额肌松弛的表面肌电指标,由开始治疗的5微伏,通过每次练习,逐步达到4.5、4、3.8、3.4微伏等。每一次练习的20~30分钟内,反馈信息亦可中途关闭,只在开始与结束时检查肌电指标,每次治疗结束后,让病人做几次肢体屈伸运动,使病人感到轻松愉快,再离开治疗室。

(9)在没有仪器监测的情况下,要求病人每日做“家庭作业”。在比较方便时(如中午、晚上睡觉前或清晨),自己练习,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并持之以恒。

(10)治疗的一个疗程约10次左右。可以每周2次,其余5天都在自己家里练习,亦可在开始治疗时每周4次,以后每周1次,巩固并随访疗效,持续3个月到半年。

(11)如果通过多次练习,反馈性生物反应指标并无明显变动,应该与病人交谈是否已了解练习的目的与方法。如果不是理解与技术中的问题,应考虑另择反馈性生物指标。还有一种情况是通过治疗,生物反应指标有明显变动,自我调节良好,但临床症状仍无明显进步。例如肌肉松弛甚好,而焦虑依然如故,亦可另择其他生物性指标进行训练,或改用其他治疗方法。但应注意有求全责备性格的病人,以及对现实生活有许多不满或歉疚者,可能会低估疗效,而并非实际治疗无效。

(12)治疗前、中、后,由观察者填写记录单,病人自填症状变化量表,这样可做出对比,确定有无疗效。

2.生物反馈疗法的适应证

(1)神经系统功能性病变与某些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局部肌肉痉挛、抽动、不全麻痹。如嚼肌痉挛、痉挛性斜颈、磨牙、面肌抽动与瘫痪、口吃、职业性肌痉挛、遗尿症、大便失禁等;(2)焦虑症、恐怖症及与精神紧张有关的一些身心疾病。

(3)紧张性头痛。

(4)高血压、心律不齐。

(5)偏头痛。

(6)其他,如消化性溃疡、哮喘病、性功能障碍等。

使用生物反馈疗法应注意:①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让躯体肌肉放松及精神状态放松。即任其自然,解除焦虑患者习以为常的警觉过度与反应过度的身心状态。②心理要求处于此时此地的状态,既不对过去念念不忘,也不对将来忧心忡忡,不要把思维集中在解决任何现实性问题上,而应任其无意志地自由飘浮。③松弛状态下可能出现一些暂时性的躯体感觉,如四肢沉重感、刺痛感、各种分泌物增加、精神不振、飘浮感等,就应事先告知求治者,以免引起求治者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九)刺激控制疗法

刺激控制法是从操作条件反射研究中派生出来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它是通过系统地操纵有控制作用的环境刺激来矫正人的不健康心理行为的治疗技术。

据研究,人类的不健康或适应不良行为是人与环境不相适应的结果,是由环境造成的。不健康行为是通过条件反射或示范作用而习得的。即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如果一个人所做出的某种反应反复地导致阳性强化,那么这种反应就会巩固下来,甚至变成习惯性行为:每当这个人进入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时,他总是倾向于做出这种反应。

[案例]

一个人的居室里总是放着许多好吃的东西,当他进入此室后随手即可从食品柜中方便地拿到食物。如果在他拿取食物时经常得到父母或妻子的赞许,或者每当他将食物放入口中时都能品尝到食物的诱人美味,或者每当他吃零食的时候都有有趣的小说读或边吃零食边看电视,那么不久以后只要他进入这个房间或看小说、电视时,就会习惯性地打开食品柜拿取食物。于是,他的这种行为就会作为一种操作条件反射而固定下来。

从案例分析中可以看出,父母或妻子的赞许、食品的美味和读小说与看电视的乐趣,都成了他取食食品的强化物;食品柜、房间里的其他物品、书和电视则成了他走向食品柜取食食物的提示物或辨别性刺激物。所有这些刺激物共同组成了吃零食这一不健康行为的环境控制刺激物,它们是引起、强化和保持吃零食习惯的环境条件。显然,要想矫正这个人吃零食的不良行为习惯,就有必要系统地操纵或改变环境控制刺激物。①应尽可能地减少存放在食品柜中的食物,特别是不经再制作即可吃的食品,使病人除吃饭时间外不易得到即食食品。②要消除对病人吃零食起奖励作用的强化刺激物,包括社会性的赞许和关注、读小说或看电视的乐趣等。也可在食品柜中只放些“病人”不喜欢吃的食品。③重新安排居室的环境条件,比如将食品柜从房间里搬走,不把小说放到居室内,以免一拿起小说便联想到吃零食。④限制病人吃东西的时间与场合。比如,只允许他在就餐时间内在厨房里进食,在吃饭的时候不做别的事情(如看书报或看电视)。⑤鼓励病人在通常吃零食的时间离开居室,到别处去做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等等。

七、认知治疗技术

(一)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求治者的不良认知,从而矫正不良行为的心理治疗方法。认知疗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在于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企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

“认知”是指一个人对一件事或某对象的认识和看法。例如:同样的一所医院,小孩可能依自己的认识和经验,把它看成是一个“可怕的场所”,不小心就会被打针;一般人会看成是“救死扶伤”之地、可帮其“减轻痛苦”;而有些老年人则可能把医院看成是“进入坟墓之门”。所以,关键不在于“医院”客观上是什么,而在于被不同的人认知或看成是什么。不同的认知就会滋生不同的情绪,从而影响人的行为反应。因此,“认知疗法”强调,一个人的非适应性或非功能性心理与行为常常是在扭曲的认知作用下产生的。如果更改或修正其扭曲的认知,则可改善他的心理与行为。因此,行为矫正疗法不如认知矫正疗法。例如,一个人一直“认为”自己表现得不够好,连自己的父母也不喜欢他,因此,做什么事都没信心,很自卑,心情也常不好。认知疗法的策略,便在于帮助他重新构建认知结构,重新评价自己,重建对自己的信心,更改不好的认知。

应该说,认知疗法是行为疗法的补充,对行为疗法起互补作用。从另一角度说,认知疗法又是针对心理分析疗法的缺陷而发展起来的。因为在心理分析治疗时,常着重于心理与行为的潜意识和情感症结,而这种潜意识的欲望或情感,往往只是施治者的分析推测,不容易向患者解释,也不容易被患者接受,更不易作为治疗的着眼点来操作。但认知治疗把着眼点放在认知上,它不管看不到也抓不到的潜意识,只要更正这些可用语言描述的观念、想法、信念,处理好非功能的“认知”即可。既明显,又具体,易取得患者的理解与协作,这也是认知疗法迅速发展起来的原因。

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对于如何重建人的认知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认知疗法的大师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①艾利斯(Ellis)认为,经历某一事件的个体对此事件的解释与评价、认知与信念,是其产生情绪和行为的根源。因此,只有通过疏导、辩论来改变和重建不合理的认知与信念,才能达到治疗目的。②梅钦伯姆(Meichenbaum)认为,人的行为和情绪由自我指令性语言控制,而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儿童时代就已经内化,虽在成人期意识不到,但仍在控制人类的行为和情绪。如果自我指令性语言在形成过程中有误,则会产生情绪障碍和适应不良行为。因此,治疗包括学习新的自我指令、使用想象技术来解决问题等。③贝克也指出,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通过发现、挖掘这些思维方式,加以分析、批判,再代之以合理的、现实的思维方式,就可以解除患者的痛苦,使之更好地适应环境。

1.认知治疗的步骤

首先,施治者要向求治者说明一个人的看法与态度是如何影响其心情及行为的。

其次,帮助求治者去检讨他所持有的对己、对人以及对四周环境的看法,从中发掘跟患者主诉的问题有密切关系的一些“看法”或“态度”,并协助患者去检讨这些看法或态度与一般现实的差距,指出其错误认知的非功能性与病态性。

最后,督促患者去练习更换这些看法或态度,重建功能性的、健康的看法与态度,以便借此新的看法或态度来产生健康的心理与适应性的行为。

2.认知疗法常用的治疗技术

(1)改变求治者的现实评价。大家知道,人在药物作用、疲劳、意识清晰度下降或过分警觉的状态下可以出现感知歪曲,从而影响现实评价,如“白云苍狗”、“草木皆兵”等。在异常认知方式的影响下,同样可以出现现实检验的错误。如偏执病人固执地以为别人的一言一行、一笑一颦都与自己有关;抑郁病人总觉得事事不如人,犹如行尸走肉;疑病症病人把躯体的任何不适都认为是严重的疾病象征等。

正常人能够区分主观与客观、假设与现实;在接受假设以前,知道先对假设进行检验。但病人常把二者混为一谈,如焦虑病人把任何风吹草动都视为危险信号;还有的病人虽然进行了检验,但只接受与自己观点一致的证据,拒绝与之相反的证据,以致不能正确评价。治疗时首先要让病人充分认识到自己认知的局限性,施治者可直接或间接地向患者运用认识论的原理来解释以下问题:①对现实的感知不同于现实本身,最多也只能接近现实,因为感觉器官的功能有限,不可能完全反映现实,在病态的情况下尤其如此;②对感知的解释依赖于认知过程,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以及概念、判断、推理等。此过程容易出错,任何生理、心理问题都可影响认知过程。

[案例]

钱某,女,41岁,公司职员。因上腹部不适、心前区隐痛两年多,坚持认为自己得了严重的“胃病”和“心脏病”,病情持续期间,求治者辗转于各大医院,反复做了各种检查,皆无阳性发现,最后转至神经症专科门诊。

施治者:这么多化验和检查结果都是正常的,而您又觉得自己病入膏肓,您怎么解释这一现象?

求治者:我不知道,但我确实感到身体不舒服,我想可能是我的确有病,只是还没有检查出来。

施治者:如果我告诉你,你到任何地方都不会检查出病来,你会怎么想?

求治者:也许科学还没发展到那一步。

施治者:对于这一现象,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自己确实有病,而医生没有看出来;二是自己没有躯体方面的问题,仅是怀疑有病。

求治者:但我的确感到不适,很难过,难道我在骗你不成?

施治者:问题就在这里,你太相信自己的感觉了,但感觉到的东西不等于现实(向病人解释感觉的局限性,认知的局限性)。你过去习惯于将感觉与现实等同起来,现在我希望你能换一种思维方式。

求治者:(沉默了)……

施治者:你还应该看到,你虽然病了两年,认为得了不治之症,但除了你的主观不适外,并无客观的表现,如消瘦、卧床不起等,而且各种感觉不适都没有被检查所证实,所以你应该接受现实,而不应认定感觉。

接着施治者向求治者讲解疑病症的表现、内感不适的临床特点和今后的注意事项。求治者第二次来诊时称自己比过去放心多了,内感不适也有好转,还主动列举一些自己的心理问题而不是躯体问题的证据,如从事自己所喜欢的娱乐活动时,内感不适就消失了,自己无所事事时,内感不适又出现了。经过五次治疗,求治者完全消除了顾虑,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

(2)改变信念。人们主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调节自己的生活方式、人际关系,解释、评论外界事物,解释、评价自我与他人。Beck(贝克)称价值观念为信念(rule)。他认为,如果信条定得太绝对,或使用不当,就会产生适应不良,结果导致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等现象。常见的信念有下列几种:

第一种,危险-安全信念。人们常常用自己的信念来估计环境的危险性,和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两者之比称之为“危险度”。如果过高地估计危险度,会产生不必要的焦虑,使生活受限(如恐怖症、强迫症);如果过低估计危险度,则易出现意外事件。在临床治疗中,所见到的问题主要是过高估计危险度,主要表现为害怕某种环境、人际敏感等。

第二种,快乐-痛苦信念。它所引起的适应不良的主要问题,在于病人把快乐与痛苦绝对化,非此即彼,达到目标则快乐,达不到则痛苦。对于学生,“我不名列前茅就没有快乐”;对于运动员,“只有金牌才是快乐的唯一源泉”;对于政治家,“没有名望,我就不会幸福……”等等。下面是这些人的典型信条:

A.要幸福,必须每件事都成功。

B.要幸福,人们都应该知道我的价值。

C.不在最前面,就是失败。

D.如果我有错误,就意味着我不行。

E.一个人的价值取决于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F.如果不同意我的看法,就是不喜欢我。

持有这些态度的人,多被别人或自己认为是很有才干的人,自尊心强、害怕失败、不满足自己,无休止地驱使自己去“奋斗”,所以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当然不会有“幸福”可言。求治者常把失败当做灾难,“我没有达到目标……我是失败者”。求治者的自尊顷刻瓦解,而自卑、沮丧、焦虑、抑郁情绪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强烈。认知治疗方法包括使求治者明确自己的认知,帮助他们判断是这些认知使自己受痛苦。要求治者充分认识到人的能力的局限性,不可能十全十美,事事成功;要正确认识失败,失败并不意味着以后永远不会成功;要给自己留下“后路”,不能事事都“背水一战”;同时要降低自己的目标,降低自己的期望,增加对失败的耐受性。

第三种,应该-不应该信念。求治者在自己内心中,有一套固定的信条,自己应该怎么样,不应该怎么样,如:

A.我应该宽宏大量,体谅别人。

B.我应该做个好爱人、好朋友、好父母、好老师、好学生。

C.我应该沉着应付各种挑战。

D.我应该永远快乐,不伤害别人的感情。

E.我应该知晓、理解和预示未来。

F.我应该知难而进,永远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G.我应该自信,能解决每一个问题。

H.我应该把每一件事都做好。

I.我应该永不疲倦,保持旺盛的精力。

“应该”像无形的鞭子,使“应该者”努力加码,给自己精神上造成压力,给生活增添无数困难,整日为“应该”奔波,当然毫无乐趣可言。信奉这些信条的人对自己有很多“不应该”和“应该”,他们同样以这些信条要求他人。别人当然不会根据病人的信条行事,因而造成了很多人际关系紧张,同时加重了病人的负担。

施治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工作:

第一种,分析“应该”信条的非现实性,且给自己所造成的压力,它会妨碍重大目标的实现。

第二种,让求治者了解人的局限性,不可能所做的一切都成功。

第三种,各人有各自不同的价值系统,没有统一的“应该”模式,你认为应该的,别人不一定认为应该,不能把自我同他人的看法等同起来。

第四种,改变“应该”信条,使之更现实、更富有弹性。

一般说来,求治者的主要问题若与自身存在的一些不合理认知有关,如对人的偏见、对自己的自卑、对事情抱有错误或消极的态度等等,均适合运用认知疗法来进行治疗。

3.贝克的认知治疗技术

贝克(Beck)等设计了治疗抑郁症的认知治疗技术,现简述如下:

(1)每日活动计划表。由于病人无望、无助、缺乏动机,整日卧于床上痛苦地回忆过去,思索着今后的前途、命运,这只会使抑郁更加严重。重要的是使病人起来活动,看到自己的潜力,因此制订每日活动计划表,循序渐进,从易到难,逐渐增加病人的活动量和活动的复杂性。

(2)M和P治疗。M意为掌握、控制(mastery),即感到做某件事的难易程度;P意为愉快(pleasure),即在做某件事时的愉快程度。

给病人设计或让病人自己设计每日的活动计划,按照计划,每天晚上记录病人完成计划的情况,并把每一活动的M值和P值(0~5分制)记录下来,用于评价实际的难易程度和愉快程度。经验证明,如果病人按照计划行事,动机就会增加,成功的自信心、愉快的感觉也随之增加。

(3)认知重评。本方法主要用于发现导致求治者适应不良的认知和态度,然后由医患共同评价,检验其真实性。它由以下步骤构成:①找出认知与沮丧的关联;②找出认知与自暴自弃的关联;③找出这些认知的歪曲性;④检查、评价、矫正这些认知。

(4)转换治疗(alternative therapy)。包含两种方法:①让病人考虑换一种方式来解释自己的体验和外部环境。这是因为病人往往存在系统偏差,如果能改变病人的解释方式,使病人认识到自己的偏差,就能改变情绪。②换一种方式来应付心理和环境问题。通过讨论和练习,病人会惊奇地发现自己能够解决原来认为不能解决的问题。

(5)角色扮演。医患间互换角色或扮演其他角色,目的是发现病人的认知歪曲和找出解决的办法。如一病人有明显的自杀企图,原因是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吃白饭”,活着没意思,虽然病人也明白自己做了不少的成绩,取得了领导的信任,但病人认为:“那不算回事”,“那是我的职责,任何人都应该完成本职工作,所以根本就不算是成绩”。

(二)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20世纪50年代由艾利斯在美国创立的,它是认知疗法的一种,因其采用了行为治疗的一些方法,故又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

1.理论基础

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这一理论又是建立在艾利斯对人的基本看法之上的。艾利斯对人的本性的看法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人既可以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当人们按照理性去思维、去行动时,他们就会很愉快、富有竞争精神及行动有成效。

(2)情绪是伴随人们的思维而产生的。情绪上或心理上的困扰是由于不合理的、不合逻辑的思维所造成的。

(3)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具有或多或少的不合理思维与信念。

(4)人是有语言的动物。思维借助于语言而进行,不断地用内化语言重复某种不合理的信念,这将导致无法排解的情绪困扰。

(5)情绪困扰的持续,实际上就是那些内化语言持续作用的结果。正如艾利斯所说:“那些我们持续不断地对自己所说的话经常影响或者就变成了我们的思想和情绪。”为此,艾利斯宣称:人的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的本身所引起,而是由经历了这一事件的人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这就成了ABC理论的基本观点。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Activating events);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Beliefs),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特定情景下,个体的情绪及行为的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的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解释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例如:两个人一起在街上闲逛,迎面碰到他们的领导,但对方没有与他们打招呼,径直走过去了。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对此是这样想的:“他可能正在想别的事情,没有注意到我们。即使是看到我们而没理睬,也可能有什么特殊的原因。”而另一个人却可能有不同的想法:“是不是上次顶撞了他一句,他就故意不理我了,下一步可能就要故意找我的岔子了。”两种不同的想法就会导致两种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前者可能觉得无所谓,该干什么仍继续干自己的;而后者则可能忧心忡忡,以致无法平静下来干好自己的工作。从这个简单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与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有直接关系。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合理情绪疗法认为,人们的情绪障碍是由人们的不合理信念所造成,因此简要地说,这种疗法就是要以理性治疗非理性,帮助求治者以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的信念代替不合理的信念,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的信念给情绪带来的不良影响,通过以改变认知为主的治疗方式,来帮助求治者减少或消除他们已有的情绪障碍。

2.不合理信念的种类

(1)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每个人都绝对需要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喜爱与赞扬。艾利斯不反对人需要别人的称赞与喜爱,而且认为能够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喜爱与称赞是一件好事。但他认为,如果把这当做是绝对需要的话,就是一个不合理信念了。因为它是不可能实现的。假如一个人相信这个信念,就会花很多的心思与时间曲意取悦他人,以求得到对自己的赞赏。这样不但会使人丧失自己,使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追求其他快乐,也会使人丧失安全感(如时时担心能否被别人接纳或接纳的程度如何等),结果只能令自己感到失望、受挫、沮丧。

(2)一个人必须能力十足,在各方面至少在某方面有才能、有成就,这样才是有价值的。艾利斯认为,一个有理性的人,凡事会尽力而为,但不会过分计较成败得失,因为重要的是参与过程而不是结果。如果要求自己十全十美,或过分要求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成就,为自己制定不能达到的目标,只能让自己永远当个失败者,在自己导演的悲剧中徒自悲伤。

(3)有些人是坏的、卑劣的、邪恶的,他们应该受到严厉的谴责与惩罚。艾利斯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责备与惩罚不但于事无补,而且会使事情更糟。所以对犯错误的人,要做的是接纳、帮助他,使之不再犯错误,而不能因此否定他的价值,对其采取极端的排斥与歧视态度。

(4)事不如意是糟糕可怕的灾难。一个有理性的人应该正视不如意的事,寻求改善之法;即使无力改变,也要善于从困境中学习。

(5)人的不快乐是外在因素引起的,人不能控制自己的痛苦与困惑。艾利斯认为,外在事物并不能伤害我们,倒是我们自己对这些事物的信念与态度让我们自己受到了伤害。所以,只要我们尝试改变自己有关的非理性思维内容,就可以有效地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

(6)对可能(或不一定)发生的危险与可怕的事情,应该牢牢记在心头,随时顾虑到它会发生。艾利斯认为,考虑危险事物发生的可能性,计划如何避免,或思虑不幸事件一旦发生如何补救,不失为明智之举。但过分忧虑,反而会扰乱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使生活变得沉重而缺乏生气。

(7)对于困难与责任,逃避比面对要容易得多。艾利斯认为,逃避困难与责任,固然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但问题并没有解决,而且会因贻误时机而使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所以,理性的人会通过实际的行动增加自信,使生活过得更加充实。

(8)一个人应该依赖他人,而且依赖一个比自己更强的人。艾利斯认为,由于社会的分工、个人经历的多寡等原因,有时我们确实需要他人的帮助,此时,如为了证明自己的所谓价值而拒绝他人的帮助,反而是不明智之举。但这并不是我们时时事事都依赖他人的理由。在生活中,任何人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个体,在大多数时候,他需要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所以,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对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

(9)一个人过去的经历是影响他目前行为的决定因素,而且这种影响是永远不可改变的。艾利斯认为,无可否认,过去的经历对人有一定的影响,有的影响还比较大,但这并不是说它们就此决定了一个人的现在与未来。因为人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客观地分析过去对现在可能存在的限制,善用自己的能力和机会,就可突破这种限制,使自己的现在与未来充满希望与生机。

(10)一个人应该关心别人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为此感到不安与难过。关心别人是人的一种美德,但我们无须为别人的困难与不安感到难过,需要的倒是帮助他们面对自己的困难与情绪困扰,并早日走出阴影。

(11)碰到的每个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正确而完美的解决办法,如果找不到这种完美的解决办法,那是莫大的不幸,真是糟糕透顶。艾利斯认为,世界上有些事物根本就没有答案,凡事都要追求完美的解决是不可能的。完美主义只能使自己自寻烦恼。

以上是艾利斯在1962年总结出来的认为具有普遍意义的、通常会导致各种各样神经症状的11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20世纪70年代以后,他进一步把这些主要的不合理信念归并为3大类,即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对自己周围环境及事物的绝对化要求和信念。

3.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1)绝对化要求。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怀有这样信念的人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中,因为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就某个具体的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获得成功;而对于某个个体来说,他周围的人和事物的表现和发展也不可能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生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们就会受不了,感到难以接受、难以适应并陷入情绪困扰。

(2)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艾利斯曾说过,过分概括化是不合逻辑的,就好像以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其内容的好坏一样。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的评价。如当面对失败或是极坏的结果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整个人、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其结果常常会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按照艾利斯的观点来看,以一件事的成败来评价整个人,这无异于一种理智上的法西斯主义。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是不能以他是否聪明、是否取得了成就等来评价。他指出人的价值就在于他具有人性,因此他主张不要去评价整体的人,而应代之以评价人的行为、行动和表现。这也正是合理情绪治疗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达到完美无缺的境地,所以每个人都应接受自己和他人有可能犯错误的观点。

(3)灾难化。这是一种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当一个人讲什么事都糟透了、糟极了的时候,对他来说往往意味着碰到的是最最坏的事情,是一种灭顶之灾。艾利斯指出,这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比之更坏的情形,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定义为是百分之百糟透了的。当一个人沿着这条思路想下去,认为遇到了百分之百的糟糕的事或比百分之百还糟的事情时,他就是把自己引向了极端的不良情绪状态之中。糟糕至极常常是与人们对自己、对他人及对周围环境的绝对化要求相联系而出现的,即在人们的绝对化要求中认为的“必须”和“应该”的事情并非像他们所想的那样发生时,他们就会感到无法接受这种现实,因而就会走向极端,认为事情已经糟到了极点。“RET(合理情绪疗法)认为非常不好的事情确实有可能发生,尽管有很多原因使我们希望不要发生这种事情,但没有任何理由说这些事情绝对不该发生。我们必须努力去接受现实,尽可能地去改变这种状况;在不可能时,则要学会在这种状况下生活下去。”

在人们不合理的信念中,往往都可以找到上述3种特征。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不合理的思维与信念,而那些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这种不合理思维的倾向尤为明显。情绪障碍一旦形成,往往是难以自拔的,此时就极需进行治疗。因为情绪是由人的思维、人的信念所引起的,所以艾利斯认为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他认为,当人们陷入情绪障碍之中时,是他们自己使自己感到不快的,是他们自己选择了这样的情绪取向的。不过有一点要强调的是,合理情绪疗法并非一般性地反对人们具有负性情绪。比如一件事失败了,感到懊恼,有受挫感,这是适当的情绪反应。而抑郁寡欢、一蹶不振则是所谓的不适当的情绪反应了。

4.合理情绪治疗的基本步骤

这一治疗法基本原则就是:用合理思维取代治疗不合理思维。

第一步:发现目标

找出求治者存在的不合理的信念、思维。

第二步:讨论目标

引导求治者领悟自己为什么困惑?为什么痛苦?是因为自己的信念、思维带来的结果;和求治者一起讨论自己的情绪是受自己的观点所致,原因与责任都在于自己,解决也将取决于自己。

第三步:放弃目标

帮助求治者在领悟的基础上,逐步尝试放弃或改变自己以前的不合理信念,换个角度去重新看待事物。

第四步:建立新目标

在求治者放弃和改变旧的不合理信念与思维时,帮助求治者重建新的合理的信念和思维方式。

四步完成后,以前的负面情绪和行为方式就会消除,所以合理情绪疗法的流程就是:诱发事件→旧的信念→情绪、行为后果→与旧信念辩论→建立新的情绪及行为方式。那么中心环节就在于和“不合理信念”交锋的“辩论”环节。

这4个步骤一旦完成,不合理信念及由此而引起的情绪困扰和障碍即将消除,求治者就会以较为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从而较少受到不合理信念的困扰了。

5.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

在合理情绪治疗的整个过程中,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方法一直是施治者帮助求治者的主要方法。这几乎适用于每一个求治者,而其他方法则视求治者情况而选用。因为“辩论”一词的英文字头是D(Disputing),“效果”一词的英文字头是E(Effects),加入这两个字母,RET的整体模式于是就成为ABCDE了。即:

A(Activating events)诱发性事件;

B(Beliefs)由A引起的信念(对A的评价、解释等);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情绪和行为的后果;(Disputing irrational beliefs)D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E(new emotive and behavioral Effects)通过治疗达到新的情绪及行为的治疗效果。

在合理情绪疗法的治疗过程中,最常用的技术就是与不合理的信念辩论的技术。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为艾利斯所创立。他认为,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使施治者得以用科学的方式,向求治者所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的、他人的及周围环境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从而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1)提问的方法。采用这一辩论方法的施治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不断地向求治者发问,对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提问的方式,可分为质疑式和夸张式两种:

第一种,质疑式。施治者直截了当向求治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似乎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记录,而你却不能有?”“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的那么去做?”“你有什么理由要求事物按您所想的那样发生?”“请证实你自己的观点”等等。患者一般不会简单地放弃自己的信念,面对施治者的质疑,他们会想方设法为自己的信念辩护。因此,施治者借助这种不断重复的辩论过程,使对方感到自己的辩解理屈词穷,从而让他们认识到:第一,那些不合理的信念是不现实的、不合逻辑的东西;第二,那些信念是站不住脚的;第三,什么是合理的信念,什么是不合理的信念;第四,最终以合理的信念取代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第二种,夸张式。施治者针对求治者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故意提出一些夸张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犹如漫画手法,把对方信念的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他们自己看。例如一个有社交恐怖情绪的求治者说:“别人都看着我。”施治者问:“是否别人不干自己的事情,都围着你看?”对方回答:“没有。”施治者说:“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的字样?”答:“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问:“那原来你说别人都看你是否是真的?”答:“……是我头脑中想象的……”在这段对话中,施治者抓住对方的不合理之处发问,前两个问题均可纳入夸张式问题一类。这一提问方式由于使对方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也感到自己的想法不可取,从而容易让他放弃自己的不合理想法。

(2)如何运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首先得找到不合理的信念,并有效地进行辩论。在进行合理情绪治疗的过程中,只有真正找到了对方的不合理信念,施治者才可做到有的放矢,否则易在外层转圈子而难以深入。初学者使用此法往往不得要领,关键是找不到不合理的信念,感到辩论无从下手。寻找求治者不合理的信念,可先从ABC模式入手:

第一,先从某一典型事件入手找出诱发性事件A;

第二,询问对方对这一事件的感觉和对A的反应,即找出C;

第三,询问对方为什么会体验到恐惧、愤怒等情况,即由不适当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着手,找出其潜在的看法、信念等;第四,分清患者对事件A持有的信念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将不合理的信念作为B列出来。而在此过程中,要采用各个击破的原则,一个个去找,不能指望一锤定音,一了百了。

辩论中的积极提问能促使患者主动思维。在合理情绪疗法中,所应用的辩论的方法和苏格拉底式的辩论如出一辙。戴尔?卡耐基曾指出:“所谓苏式回答法,就是使对方做出肯定的回答,以简洁的问题询问对方,使他不得不回答‘是’,第二句也使他不得不说‘是’,接下去每个问题都使他的回答不脱离肯定的范围。等他感觉到时,他对原先否定的问题,已在不知不觉中回答‘是’了。”合理情绪治疗中所采用的辩论方法与苏式辩论法所不同的是,后者的目的是让对方做出肯定性回答,而前者更多地是使求治者说“不是”、“没有”等,做出否定性回答。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也正是要在这样的过程中使对方的认知发生某种改变,直至逐步放弃其不合理信念。不过使一个人说“不是”往往比使一个人说“是”的阻力更大,也更困难,因为说“是”仅仅是肯定对方的观点,而说“不是”时更多是否定自己的观点。但这一过程比说“是”的过程对求治者触动更深,也有一个使对方经过更多主动思考的过程。

[案例1]

葛红,女,18岁,是农村某重点高中的一位三年级学生,从小就不合群,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边,总爱和别人发生矛盾,人际关系很紧张。最近又因多疑与同学发生矛盾,自己也觉得不太正常,来进行心理咨询。

治疗者: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你经常处于这种情绪状态?

来访者:主要是和同学没处好关系,因为一些琐事就和同学发生矛盾,搞得同学关系很紧张。

治疗者:这些事情我们称为生活事件或诱发事件,但它们并不是引起你负性情绪的直接原因。

来访者:那么什么是引起我脾气发作的原因呢?

治疗者:是你对那些诱发事件的认识。一个人对他生活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都会有些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认识会导致不同的情绪状态。如果你能认识到自己现在的情绪状态是一些不合理的认知所造成的,你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来访者:真会这样吗?

治疗者:我们来举个例子。假若一个星期天,你在学校附近的饭店里吃早点,这时走进来一个人坐到了你的旁边,不小心把你的稀饭碰洒了,你会怎样?

来访者:我一定会很生气,这个人怎么这样没礼貌。

治疗者:如果我告诉你他是个盲人,你又会怎样呢?

来访者:那我会谅解他,就不会生气了。

治疗者:你看,同一件事,由于有不同的认识,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所以,对事物的认知,才是引起情绪的真正原因。

来访者:你说得很有道理。

治疗者:你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那些事,别的同学也可能遇到,但别的同学不一定都像你现在这样子,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来访者:难道是我和他们的认知不一样吗?可我还没看出我对那些事件的认识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治疗者:这正是我们下一步要讨论的问题。冷静地想一下,你和同学的关系为什么很紧张?

来访者:有些人总爱挑我的毛病。

治疗者:你有什么理由不让人家挑你的毛病呢?

来访者:老师,你好像在为他们辩护,难道他们那样对我就有道理吗?

治疗者:这不是为谁辩护的问题。你可以希望人家不挑你的毛病,但你无法要求人家不挑你毛病。因为你总想要求别人如何,但别人又做不到,所以你才像现在这个样子。

来访者:对别人不能提出要求吗?

治疗者:和人相处有个黄金规则,就是“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样去对待别人”。你对待同学们的观点符合这个规则吗?

来访者:好像不是一回事。

治疗者:其实你把这个规则用反了,一般称为“反黄金规则”,即我如何对待别人,别人就应如何对待我。这是对他人一种不合理的信念,一种绝对化的要求,因为我们无法要求别人必须为我们做什么。如果我们把对别人的“要求”变成“希望”,当我们不希望的事情发生时,最多是一种失望,不会过分地怨恨别人,自己也就不会烦恼了。

来访者:老师,你讲得很对,但我担心自己做不到这点。

治疗者:你的这种人格障碍是长期形成的,要想很快改变它是很困难的。但是只要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改变,从一点一滴做起,出现反复不要灰心,贵在坚持,一定会达到理想效果的。

来访者:谢谢老师,我决心改变自己的不良人格,以后出现什么问题,还请老师多指教。

一个月后,她又来到心理门诊室,说自己的认知改变了,情绪好多了,和同学相处也开始出现了新的局面。我们又建议她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听10~15分钟音乐,在情绪低沉时也要听一会儿音乐,使自己经常保持合理的情绪,这样有助于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案例2]

一个女大学生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

治疗师:假如有100人,有30个人都说你不好,你觉得怎样?

求治者:我想我肯定不好。

治疗师:假如另外70个人在说你好呢?

求治者:……

治疗师:30个人说你不好,70个人说你好,你却肯定自己就是不好,对吗?

求治者:……

治疗师:现在我们假定坐在一辆车上,车在往南开,而车上的人都说在往北开,你说车在往哪边开呢?

求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