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说说太康之治那些事儿
31914500000034

第34章 杜预王祥

咸熙元年(公元264年)七月,司马昭委托苟勖、贾充、裴秀、郑冲等人改制礼仪、法律、官制,为上台作最后的准备。杜预时任守河南尹,受命参与法律的制定。这都法律即是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颁布的晋律,它上承汉律,下启唐律,对后世的封建法律有很大的影响。名义上主持修律的官员是贾充,而实际上杜预担负了最繁重的劳动,全部晋律的注解都是由他完成的。杜预在《律序》中指出:“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这是我国法律史上明确区分律(刑法制度)、令(规章制度)最早的定义,晋律的制定正是依据的这一原则,它使晋律较之汉魏旧律的界限更加分明、体系更加完备。杜预还提出,法律是官吏量刑的标准,不是讲道理的书,所以法律应该条目省减、文字简明通俗,以便使老百姓容易理解,不敢触犯。晋律以前的汉律,特点是刑罚苛碎、条目繁密,计七百七十余万字,二万六千余条,内容重复,不好记忆,为官吏提供了上下其手,从中舞弊的机会。曹魏政府虽对此作过改革,但变动有限。晋律依据杜预的主张,对汉魏旧律大刀阔斧地进行剪裁,只有二千九百余条,十二万六千余字,所以唐人称赞它“实日轻平,称为简易”。

晋武帝司马炎代魏称帝后,对其政权支柱世家大族实行放纵的政策。因此社会上异常黑暗腐败,各级官吏蝇营狗苟,公相塞过,互相包庇。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杜预针对这种情况,向晋武帝建议实行考课制度,按照官吏的实际情况评定优劣,然后区别对待,或迁或黜。但是杜预的建议没有为朝廷接受。

泰始六年(从元270年)年初,杜预因得罪司隶校尉石鉴,被解除守河南尹的职务。六月,晋武帝启用他出镇边关,先为安西军司,后任秦州刺史领东羌校尉、轻车将军。杜预刚刚在秦州就任,他的对头石鉴也到达了这里。石鉴以安西将军的职务都督秦州诸军事,是杜预的顶头上司。当时,杜预所在的陇右地区很不安定,鲜卑人秃发树机能起兵造反,势力很大,晋武帝派去镇压的将领,不是战败,就是被杀。石鉴官报私仇,命令只有三百士兵,百匹坐骑的杜预出击。杜预识破石鉴的阴谋,不肯去送死。他顶撞石鉴说,草盛马肥的六月根本不适合同鲜卑人作战,另外政府军队的兵源给养问题也必须集中力量预先解决,所以交战的时间只能定在第二年的春天。杜预把他的意见归纳为“五不可,四不须”。杜预拒绝出兵,激怒了石鉴。石鉴找个罪名,将杜预逮捕送交给廷尉治罪。多亏杜预与皇室有婚姻关系,在“八议”的赦免范围,才保住性命,但仍丢掉了爵位。不久,石鉴在一次战斗中,被秃发树机能打得惨败,事实证明杜预的意见是正确的。

泰始七年(从元271年)十一月,居住在山西地区的匈奴人在酋帅刘猛的带领下武装暴动。由于杜预明于筹略,善于规划,朝廷重新使用他参谋军国大谋。很快,他被任命为度支尚书,掌管政府的经济财政事宜。此后一直到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杜预一共担任七年的度支尚书。其间,因为石鉴的报复,他一度被免职,但为时很短。在任上,杜预共向晋武帝提出过五十多项治国治军的建议,其中包括常平仓的兴建、谷价的调整、盐运的管理、课调的制定和边防的建置等等。此外,他还充分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进行科学发明。杜预制造成功人排新器,并复制出久已失传的欹器。为了解决洛阳的交通问题,他力排众议,主持修建了富乎津大桥。在建桥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杜预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杜预发现当时通行的历法不合制度,经过计算,纠正了其中的差错,修订出仁元乾度历。此历经过验证,终于取代时历,通行于世。

咸宁四年秋,兖豫诸州郡连降暴雨,西晋统治区域内大面积涝灾,晋武帝下诏求计。杜预曾前后两次上书陈述救灾计划。这两篇收在《晋书·食货志》中的奏章是后人研究晋代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文献材料。由于杜预对当时灾情作过调查研究,所以他对灾情原因的分析和所提出的救灾办法,比较符合实际情况。他指出,粗放滥垦、火耕水耨和水利设施(陂竭)年久失修是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根本原因。“陂塌岁决,良田变生蒲苇,人居沮泽之际。水陆失宜,放牧绝种,树木立枯,皆陂之害也。陂多则土薄水浅,潦不下润。故每有水雨,辄复横流,延及陆田。”杜预认为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坏陂宣泻。“以常理言之,无为多积无用之水,况于今者水涝瓮溢,大为灾害。臣以为与其失当,宁泻之不蓄。”那些建造比较合理的“汉氏旧陂旧竭及山谷私家小陂,皆当修缮以积水”。对“魏氏以来所造立及诸因雨决溢蒲苇、马肠陂之类,皆决沥之”。“宜大坏兖豫东界诸陂,随其所归而宣导之。”至于灾民,除靠政府救济官谷外,还可以让他们借助水产作眼下日给。坏陂的计划如果能实现,“水去之后,填淤之田,亩收数钟。至春大种五谷,五谷必丰,此又明年益也”。杜预还建议把典牧不供耕驾的种牛租借给灾民。在上书中,杜预对西晋政府的办事效率表示忧虑。他谴责某些部门、个别官吏只从自身利害出发,彼此纷争,互相扯皮,使一些地区的救灾工作不能继续下去。

太康五年闰十二月(公元285年1月),杜预被征调到中央政府任司隶校尉,途中行至邓县,突然病故,终年63岁。

杜预生前的著述很多。他所撰写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三十卷,是《左传》注解流传至今最早的一种。据《隋书·经籍志》记载,杜预的书保留到唐世,还有《春秋左氏传音》三卷,《春秋左氏传评》二卷,《春秋释例》十五卷,《律本》二十卷,《杂律》七卷,《丧服要集》二卷,《女记》十卷以及他的文集十八卷。

王祥字休徵,琅玡临沂(属山东)人,是汉代谏议大夫王吉的后代。祖父王仁,官拜青州刺史。父亲王融,公府举荐他都不去应召。

王祥非常孝顺。母亲早死,继母朱氏不慈,多次说他坏话,因此父亲也不喜欢他,常常让他去打扫牛粪,王祥却更加恭敬谨慎。父母亲有病,他衣不解带,煎汤熬药都先亲口尝过。母亲曾想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解衣将要去破冰捉鱼,冰忽然自行破裂,两条鲤鱼从中跃出,王祥捉鱼回家。母亲又想吃炙黄雀,就有几十只黄雀飞到他幕帐中,供他母亲食用。同乡的人都惊叹,认为这是孝心感应。他家有丹李树,结果实时,母亲命他看守,每次风雨来时,王祥就抱树大哭。他就是这样忠厚孝顺。

汉代末年,遭逢战乱,王祥扶持母亲带着弟弟王览逃难到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隐居三十年,州郡征召他都不应命。母死后,居丧哀伤过度,形容枯槁,靠拐杖才能站立。徐州刺史吕虔召他为别驾,他已近60岁,极力推辞。王览规劝他,为他准备好车和牛,王祥才应召而去,吕虔把徐州政务都委托给他。那时候,盗贼遍地,王祥率领士兵,多次征伐,打败盗寇。徐州境内清肃安宁,政治教化得以推行。当时人歌颂他说:“海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

待到司马炎做了晋王时,王祥和一位同僚同拜谒司马炎。同僚对王祥说:“丞相晋王,位尊势重,何曾都已经向他归心致敬,现在我们应当跪拜才对。”王祥说:“丞相的确尊贵,但他是魏国宰相,我们是魏国三公,三公和王侯,相去只有一级罢了,上朝的礼仪是一样的,哪有朝廷三公却轻易跪拜别人!(这样做,)损害魏国的威望,败坏晋王的明德,有德行的人以礼节去爱护别人,我不做这事。”进去,后,这位同僚跪拜,王祥却拱手长捶,司马炎说:“现在我才明白你为什么被魏帝如此看重。”

司马炎登上帝位后,拜他为太保。进爵位为公。王祥因为年迈,多次上书请求让位,晋武帝不准。御史中丞侯史光认为王祥长期抱病,朝会的礼节缺而不行,请求免去王祥官职。晋武帝下诏说:太保是国家元老,品行高洁,是我弘扬政道的依靠。他多次让位,我都不准,这不是你们下官随便议论的事。于是平息了侯史光的启奏。王祥极力请求告老,晋武帝下诏让他以睢陵公身份归还府第,位同保傅,在三公之上,俸禄和从前一样。诏书说:古代告老归政的官员,不必侍奉王侯。现在(王祥)既以国公身份留居京城,就不再强求他行朝会礼节了。赐给他几杖,不必上朝,国家有大事都派人去征询他的意见。

待到病重时,王祥写了遗令训诫子孙,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他死后一切从简,薄葬。他的儿子都遵照而行。

泰始五年(公元269年)去世。

来奔丧的人,不是朝廷的贤者,就是关系亲近的部下,没有其他的宾客。族孙王戎赞叹说:“太保公真是清高通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