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惠帝司马衷,字正度,晋武帝司马炎第二子,西晋的第二代皇帝。
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司马衷被立为皇太子,时年九岁。司马衷的太子之位,得来的原因与他的父亲有些类似。他本来有一个哥哥,只不过这个哥哥命不好,活了两年就夭折了,于是,司马衷理所应当成了嫡长子,接着理所当然地成了皇太子。
对于一个九岁的孩子而言,此时他天资中的愚钝未能完全暴露,他的弟弟司马柬虽然也是皇后的儿子,却才五六岁,作为父亲的武帝司马炎自然也没什么可选择的。在司马衷即位之前的二十三年太子生涯中,他的地位屡次受到威胁,却终究稳如泰山,平安熬到了登基,这主要得感谢三个人。
首先得感谢他的母亲杨皇后。司马衷的弟弟司马柬智商不仅正常,史书上说他“沈敏有识量”,即沉着聪明又有胆量,尽管如此,作为母亲的杨皇后还是更喜欢愚痴一些的司马衷。
待司马衷渐渐长大,当父亲的司马炎开始流露出对这个太子的不满,甚至表示为了天下苍生想换掉太子,杨皇后出面反对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一句话说到了武帝的痛处,如果他自己不是嫡长子,恐怕也登不上皇帝的宝座。
第二位,是他的叔叔司马攸。
司马攸对傻孩子司马衷的太子宝座实在没有特意作出什么贡献,只不过他犯了一点错误,恰好帮助了这个傻侄儿。他主要就是犯了太优秀的错误。
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司马攸一辈子都犯在这个事情上。
司马昭在立接班人的人选上曾经有过一段迷茫期,据说他临死之前极担心两个儿子因为争太子位而反目为仇,拉着两个儿子的手殷勤嘱托作为兄长的司马炎要照顾好这个他最爱的小儿子。四年后,两兄弟的母亲王太后死前,也是念念不忘这个得宠的小儿子,对司马炎自然又是一顿苦口婆心。
朝中大臣对这个曾经差点成为皇上的司马攸也一直念念不忘,司马炎就试探性地问了问大臣张华:“谁可托寄后事?”张华回答:“明德至亲,莫如齐王攸。”当时朝中重臣王浑、羊琇、王济、甄德以及司马家族的重量级人物,都很看好齐王攸。
不管司马攸是有心争储还是无心恋战,对于武帝而言,实在是不能容忍之事。一个帝王最怕的不是别的,是自己在位,臣子们心中已经认定了一个新的皇帝人选。而这个新的皇帝人选,还是自己最大的对手。
再者司马攸成年后,“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并且“以礼自拘,鲜有过事”,他个性刚正,“武帝亦敬惮之,每引之同处,必择言而后发。”
就这样,因为司马攸过于优秀,当哥哥的司马炎就更加喜欢自己的儿子了,尽管那个儿子真的不让他满意。
接着,就是司马衷要感谢的第三个人,这人不是别人,是他的儿子:司马遹。
史书上的确有记载说晋武帝司马炎怀疑太子不慧弗克负荷其智慧难当皇帝大任,但因孙子司马遹天资聪颖而打消了另立继承人的念头。《晋书》如此记载:(司马通)幼而聪慧,武帝(司马炎)爱之,恒在左右。(司马炎)尝与诸皇子共戏殿上,惠帝来朝,执诸皇子手,次至太子,帝日:‘是汝儿也。’惠帝(司马衷)乃止。宫中尝夜失火,武帝登楼望之。太子时年五岁,牵帝裾人暗中。帝问其故,太子日:‘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君也。’由是奇之。尝从帝观豕牢,言于帝日:‘豕甚肥,何不杀以享士,而使久费五谷?’帝嘉其意,即使烹之。因抚其背,谓廷尉傅祗日:此儿当兴我家。尝对群臣称太子似宣帝,于是令誉流于天下。
史书上主要记载了四件事,一件事说明这个孙子深得司马炎的钟爱,所以“恒在左右”;一件事说明这个当爷爷的实在很喜爱自己的孙子,一握手就知道是司马通;后面两件事主要是说小司马通虽然年少但甚有大有为于天下的潜质,所以才有了“此儿当兴我家”这样直接的暗示。又说小司马通像汉宣帝,话中的意思直接明了,以至于修史书的人都以为,司马炎之所以将皇位给自己的儿子,是希望在群臣的帮助下熬过傻儿子的在位期,将司马家的天下托付给自己这个钟情的孙子。
而尽管有三个人的“热切帮助”,司马衷熬到了登基,却换不来一个太平天下,到底还是一个无所作为的君主。他不仅无法解决政治上的困难,经历了西晋中衰的惨剧“八王之乱”,他本人还成为他人的傀儡,最后被东海王司越毒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