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说说开元之治那些事儿
31914900000039

第39章 推崇道教,道士皇帝

在李唐王朝,道教备受推崇,到了玄宗时期,更是如此。开元中后期,玄宗李隆基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勤俭治国的作风,而是开始享乐,甚至是骄奢淫逸。不仅如此,唐玄宗任用奸佞,忠良之臣备受排挤打击,使得朝政败坏,盛世之下,危机也在酝酿。

道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初盛唐以来统治者大力提倡道教是分不开的。东汉末年的张陵创造了五斗米道,这是中国道教形成的标志。老子被奉为道教鼻祖。唐朝建立后,李氏统治者为了提高皇室的门第,将老子强称为李氏皇室的远祖,并追谥为玄元皇帝,使得唐朝对道教甚为尊奉。

唐玄宗未做皇帝前受个人好恶及社会风尚的影响,对道教就产生了兴趣。他与不少僧道人物交往,后来在铲除太平公主势力的斗争时,这些人给了他不少的支持与帮助。玄宗即位后,决心改变中宗以来的弊政,兴贞观之风。为了实现他天下大治的宏愿,他将儒家学说确立为他治国的基本思想。与此同时,老子无为而治、清静为本等思想与玄宗崇尚节俭、与民休息的政策重合在一起。因此作为一种手段与补充,道教对治理国家还是有好处的。玄宗亲自为《道德经》做注释,总结其旨是理身理国,也就是用老子的无为、无欲、清静的思想去迎合他的求治、求朴和正身的政策。玄宗对以道术邀宠的人或灾祥符瑞之事并不欣赏赞同,因为他崇道是为了政治。

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即帝位前曾任别驾的潞外献祥瑞,玄宗对臣下说:“朕在潞州,但靖以恭职。”并且对全国下诏说:“不得献上祥瑞。”他还把皇宫内的“集仙殿”改为“集贤殿”,因为他认为成仙得道是虚谈怪论,不足为信。

“开元之冶”后,玄宗开始厌烦政事,贪图享乐。他很担忧人生的短暂使其不能尽享人生之乐,干是他又开始迷信仙道之说,信奉玄虚之术。玄宗对神仙方术产生兴趣是从接触张果开始的。张果自称会长生不老的法术,说他在尧的时代就居住侍中,写过《阴符经玄解》一书,到唐朝时他已有数千岁。武则天曾派人召他入朝,他假装死去不肯入朝。玄宗时期有人在恒山见到他。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恒州刺史韦济向朝廷奏闻,玄宗派通事舍人裴晤接他入宫,被他推辞,玄宗叉派中书舍人徐峤持玺书邀请,这才随徐峤来到东京洛阳,坐着一种叫肩舆的工具进入宫殿,随后受到玄宗的热情款待。一开始玄宗半信半疑,为了验证张果的身世,召来善算命知天寿善恶的邢和璞,让其佶算张果的岁数,却不料邢和璞在见到了张果后却无法算出他的年龄。玄宗又召来善鬼神的师夜光,他与张果对面而坐,却说他不知道张果身在何处。玄宗对高力士说:“听说只有奇才才能喝葛汁这种有毒的饮料而不死。”于是命人为其斟上,张果连饮三碗,醉醺醺的样子好像是醉了,喃喃道:“这可不是好酒。”取镜子照时,牙齿已变焦黑,他泰然自若,将黑牙二敲下,藏干袋中,叉从怀里取出一包仙药涂在断齿上,然后昏然睡去。一觉醒来,嘴里已有一口洁白的新牙。玄宗被张果荒谬的“道法”折服了,竟然一度想把张果招为他的驸马。后张果请归恒山,玄宗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号“道玄先生”。玄宗从此迷恋于炼丹制药、神仙方术。他在宫中设道坛,又在高崇山等地立灶炼丹,令道士、宦官祭祀天下名山,同时他叉向术士们学习隐形术,进而在皇宫中亲自向道士们传授步法声韵,俨然一位道士皇帝。

同年,玄宗下令天下士庶百姓,每家都要收藏《道德经》一本。接着,他又亲自注释《道德经》,表达了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玄宗自己注释的《道德经》中,他发挥了道家传统的“无为而治”观点,称:“我无为而人白化,我无事而人自富,我好静而人自正,我元欲而人自朴。”再进一步,所谓“我无事而人自富”,就是要做到“上无赋敛,下不烦扰,耕田凿井,家给民足,故云民自富”。因此,治民理国,都应以“无为”作为第一要义。“爱民者,使之不暴卒,役之不伤性;理国者,务农而重谷,事简而不烦;则人安其生,不言而化一,此无为也。”作为统治者,他对“无为”总结了几句道诀:“以不贪为宝,以知足为富。内保慈俭,外能和同。念身何来,从道而有。少私寡欲,夷心注元。”。玄宗的这些思想观点,对于当时的社会思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对当时统治政策的制定和推行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春正月,玄宗梦见玄元皇帝告诉他:“吾有像在京城西南百余里,汝遣人求之,吾当与汝兴庆宫相见。”玄宗派人去找,果然在周至楼山间找到。夏天闰四月,迎接到兴庆宫。五月,命画玄元皇帝像,分发到各州,放在开元观中。在高祖时,是一个叫古善行的人亲眼看见,报告给皇帝。这次是玄宗自己梦见,使人感到更加神秘,也更加可信。通过分送写真,在全国掀起一次崇尚道教的热潮。

玄宗自己唯独在梦中与老子相会,似乎显得单薄些,于是陈王府里的一个参军过了几天也做了一梦。这个参军叫田同秀,上书给皇上。这次比上次闹得更隆重,以李林甫为首的群臣心领神会,上表说:“函谷关灵符,潜应年号,清于号加‘天宝’字。”玄宗当然很高兴,“从之”。二月,玄宗又亲自在大宁坊新建的庙中祭祀玄元皇帝。而那位王府里的小参军一下子成了“朝散大夫”。过了一年,清祠人崔以清又如法炮制,说在天津桥北见到了玄元皇帝,并告诉他有宝符藏在紫徽山。玄宗令人去找,果然得到宝符。崔以清满以为大功告成,也可以像田同秀那样捞个一官半职,谁知东都留守王侄那里早已得副报告,知道是在造假,抓来一审,供认不讳,于是报告给皇上。然而,此时的玄宗对崔以清只是流放了事。事过一月,又追尊玄元皇帝父周上御大夫为先文太皇,尊皋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圣皇帝。

同年,玄宗在全国各地广设道观,是其崇道的最主要表现。唐玄宗其人,既有求治天下的愿望,又有比较豁达的性格,所以,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和道教宣扬的“成仙长生”,都比较对他的胃口。因此,在开元年间,统治集团的思想文化都深受道家思想和道教文化的影响。玄宗在思想上提倡道家的清静无为观念,在宗教上倡导道教的神仙之术,形成了当时思想文化的主导倾向。作为一个皇帝,玄宗比较好学、好动,而且还喜欢向臣下和百姓炫耀他的博学多才。在开元之初,他忙于政务,无暇他顾,只是流露出了对道家思想的推崇倾向。例如,他不时对大臣讲讲“同归清静,共守玄默”的大道理。到开元中晚期,他就开始认真地研究和倡导道家思想了。

道教的兴盛带来了道家思想的广泛传播。玄宗时期,道家著作更加受到重视,玄宗亲自注《道德经》叫人学习,又尊《老子》为《道德真经》,庄子的著作为《南华真经》,庚桑子著作为《洞灵真经》,列子的著作为《冲虚真经》。

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玄宗还下令在两京(长安和洛阳),各置玄元皇帝庙,后来改称为太上玄元宗皇宫,西京和东京以及天下诸县的分别称为太清官、太微宫和紫微宫。朝廷祭祀,必先到太清宫行“事生之礼”,一切礼仪如同宫廷中的制度。玄宗亲制霓裳羽衣曲、紫微八卦舞作为祭礼之乐。在建庙的同时,又设置崇玄学,博士、助教各一个,学生一百名,并让他们学习《老子》、《庄子》、《文子》和《列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道举从此成为科举中的一科,玄宗曾经亲自策试。后来又把崇玄学、博士和助教分别改称为崇玄馆、学士、直学士。置大学士一名,由宰相兼任,并领两京玄元宫和道院。

开元三十四年(746年),玄宗任命陈希烈问平章事。而陈希烈就是由于给皇帝讲解《老子》、《庄子》得以进身的。当时注《老子》、《庄子》的很多,据《新唐书》卷五九《艺文志》所载,注《老子》的就有很多,如:傅弈注《老子》二卷,杨土善注《老子道德经》二卷、《老子指略注》二卷;贾大隐注《老子述义》十卷,玄宗注《道德经》八卷、《道德经疏》八卷;卢藏用注《老子》二卷,邢南和注《老子》、冯朝隐注《老子》、李播注《老子》、尹知章注《老子》;傅弈《老子音义》,陆德明《老子疏》十五卷;陈庭玉《老子疏》,陆希声《道德经传》四卷;吴言经(贞元时人)注《道德经》二卷;杨上善《道德经之略论》三卷;道士成虿英注《老子道德经》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