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是我们步入职业生涯的必经门坎。面对众多的职业之门,有些人很“幸运”,会很快敲开理想的职业之门;有些人却不见得那么“走运”,理想的职业之门似乎与之无缘。究其原因,并非简单的“运气”好坏的问题,而是在择业之前,对择业缺少必要的准备,包括知识能力的准备、自我了解的准备及社会职业认识的准备。
一、职业认识的发展
事实上,一个人在其成长的过程中会自然地形成关于职业的一些看法。这些看法的形成大致分成四个时期:幻想期、探索期、现实期、尝试期。
(一)幻想期(小学阶段)特点
小学生只凭自己的兴趣,或从社会舆论所颂扬的人物形象地了解职业,还不会考虑自己的能力与社会机遇。因此作为孩子,可以有许多职业的幻想。例如,昨天看见警察抓坏蛋,于是想当警察;今天听说某科学家的重大发明改变了人类的命运,于是不想当警察了而要当科学家了。
(二)探索期(中学阶段)特点
中学生不仅考虑自己的兴趣,而且能较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能力,开始注意职业角色的社会意义,但是还不能充分考虑社会就业环境。一些中学生希望自己能从事社会地位高,收入多,名声好的职业,如明星、企业家、作家。
(三)现实期(中学毕业或大学期间)特点
作为刚要走上社会的青年或选择了专业的大学生,已经把自己的主观愿望、主观条件与社会现实协调起来,他们将目标锁定在几个非常具体和现实的职业上。其实如果考大学所报志愿的确反映了自己的意愿,已表明自己对未来职业的向往。
(四)尝试期(走上社会初期)特点
具体了解目前所从事的职业,进一步认识与体验职业意义价值,不断与自己的期望相对照,形成满意或不满意的判断。这种期望体现了自身的职业价值观。如专业对口状况,发展机遇,工资待遇水平等。
由此可见,一个成熟的职业选择绝非个人的一时冲动,它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增加,把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愿望、主观条件与社会现实相协调的过程与产物。其实,职业认识并非仅存在于就业前或就业初,它贯穿于整个职业阶段,甚至整个人生。
二、择业前应有的心理准备
择业前应做好如下的心理准备:明确自己的职业愿景;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研究职业目标的特性;考虑社会环境。
(一)明确职业愿景
职业是人们维持生计,承担社会分工角色,发挥个性才能的一种持续进行的社会活动。人们从事某种职业活动希望获得经济回报,从而为个人或家庭的生存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并能从中满足安全、交往、自尊及自我实现的需要。职业根源于社会分工,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有诸多工种或岗位,他们赋予劳动者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职责、不同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因而,不同的职业活动对不同的人意义是不同的。对这些不同的意义如何做出符合自己意愿的选择,这就要求择业者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职业意愿———职业愿景。
职业愿景主要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结果的预期。通俗地说,就是预期自己的一生最终要在职业方面做到什么程度。参军是否想当将军,做雇员是否想自己办公司当老板,当见习医生是否想将来成名医,这就是不同人的职业愿景。职业愿景的形成受个人的职业目标与职业价值观制约。
职业目标是指具体要从事的职业或职位。比如成为科学家、行政长官、明星、新闻工作者、公司经理、医生、教师等。
职业价值观体现了一个人在谋职时最看重的因素。美国职业专家萨帕将职业价值观概括为15 种因素:助人、美学、创造、智力刺激、独立、完美感、声望、管理、经济报酬、安全、环境优美、与上级关系、社交、多样化、生活方式。日本NHK广播舆论调查所调查,提出7个职业价值取向:能推动社会发展的职业;助人、为社会服务的职业;得到人们高度评价的职业;受人尊敬的职业;能赚钱的职业;虽平凡,但有固定收入的职业;若不为人所用,就自谋职业。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者1995 年对408 名大学生调查发现在众多的因素中可以归结为3 个主要成分:声望地位、保健和发展。
声望地位因素方面包括:容易成名成家、晋升机会多,工作单位知名度高、级别高、规模大、在大城市,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有出国机会等。
保健因素方面包括:有医疗保险和退休金,福利好,职业环境优雅,收入高,工作稳定,无下岗危险等。
发展因素方面包括: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对口,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公平竞争、机会均等、自主性大,不受拘束,能提供继续学习机会等。
从调查看,如今大学生在择业时一般不图虚名,而注重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同时也看重经济收入。
很显然,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确的职业愿景,那就谈不上自主选择,只能有什么工作自己就做什么,别人让做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或者别人做什么自己就跟着做什么。其实职业愿景模糊不仅影响到职业选择,还会影响到其职业发展,因为愿景是一个人的长久的内在动力源。在注重自我实现的今天,这种缺乏愿景的职业生涯注定是不完美的。
有了职业愿景,还要查看我们自身的条件。
(二)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
第三章已谈到,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智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等属于一般能力;作为社会工作者,需要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这些都属于特殊能力。一个人尚未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能力倾向。为什么要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呢?因为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智力、性格、兴趣等是不同的,不同的职业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是不同的。这两者之间如果匹配得好,从业者容易适应工作,容易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容易获得成功。因此,认真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是选择满意职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1.职业锚理论
职业心理学家E。H。施恩(E。H。Schein)教授以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的动机、价值观和能力的逐步整合结果为依据,提出了“职业锚”的概念。
职业锚是指当一个人不得不作出选择的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的职业中的那种至关重要的东西或价值观。换句话说,职业锚就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自己的职业时所围绕的中心。
施恩认为人们有五种类型的职业锚。
(1)技术、功能型
这类人倾向选择能够保证自己在既定的技术、功能领域中不断发展的职业。其特点是强调业务工作,追求通过自己的奋斗,在专业技术上的发展;拒绝一般管理工作,只愿意在业务领域做点管理工作,像财务分析员或财务总裁、科学研究、技术革新之类的技术岗位需要技术、功能型人才。
(2)管理能力型
这类人具有三种能力:①分析能力,即在信息不全和不确定的情况下,也能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人际能力,即能影响、监督、率领、操纵和控制组织的各级人员,卓有成效地实施组织目标的能力。③感情能力,即能够为感情危机和人际危机所激励,而不是被拖垮或压倒;能够承担高水平的责任,而不是变得软弱无力;能够使用权力,而不感内疚或羞怯的能力。这一类型的人有成为管理人员的强烈愿望和强烈的升迁动机,愿意承担更大的责任。显然综合管理性的岗位更需要这样的人才。由于他们以提升、等级和收入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因而他们对组织的依赖性较强。
(3)创造型
这类人具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创造发明成为自我扩充的核心。他们意志坚定、勇于冒险,力求标新立异。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设计师、艺术家等均属于这一类。他们以独立进行了与众不同的创造与成功而得到满足。
(4)安全、稳定型
这类人愿意从事能够提供熟悉的环境、相对稳定的团体,感情安全有保障,有体面的收入以及较高的退休金的职业。与管理能力型一样,他们对组织的依赖性也比较强。
(5)自主、独立型
这类人希望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时间进度和生活方式,追求能施展个人职业能力,最大限度地摆脱组织的限制和约束,喜欢自由自在、不受约束的工作生活环境,认为工作成果与自己努力紧密相连。如咨询人员、自由撰稿人、教授等。
这是5种典型的类型,许多人通常以某一种类型为主,兼有其他类型的特点。
2.霍兰德人业互择理论
约翰。霍兰德(John 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在1959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根据职业本身的内容与它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可以将职业划分为相应的6 种类型。
(1)实际型
这类人愿意从事“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喜欢使用工具,特别喜欢操作大型机器。但是他们不好言辞,不好交际,不好与人打交道。主要职业是各类工程技术与农业方面的工程师、技术员、技工、农民、牧民等。
(2)学者型
这类人知识渊博,乐于解决抽象问题,运用词、符号和观念进行工作,喜欢探究,喜欢动脑、出主意,不喜欢动手去解决问题;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不喜欢从事社会性的和重复性的劳动;不愿去督促别人也不愿被督促;对自己的领导能力缺乏信心。主要职业是科学研究与科学实验方面的专家和助手,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工等。
(3)艺术型
这类人喜欢在以写作、作曲、绘画、摄影、建筑等各种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环境里工作;喜欢创造新颖的与众不同的东西,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比较敏感,易动感情,喜欢独立工作,不过多关心社会纠纷,不喜欢单调或经营性的工作。主要职业是各类艺术创作方面的教师、艺术人员、艺术评论员等。
(4)社会型
这类人喜欢从事为人服务和教育他人的工作,喜欢参与解决人民共同关心的社会问题,比较看重社会义务与社会道德;一般缺乏技术特长,不喜欢从事需要劳动工具的工作。主要职业是各种直接为他人服务方面的工作,如教师、保育员、社会工作者和其他服务性职业。
(5)事业型
这类人喜欢竞争,敢冒风险,精力充沛,乐观自信,善于交际,具有领导才能,喜爱权力、地位与物质财富;一般不擅长科学研究,对系统而复杂的思维工作很不耐烦。主要职业是组织与影响他人共同完成组织目标的工作。如经理、管理员、政府官员、办事员等。
(6)常规型
这类人喜欢按计划办事,乐于完成指令性的任务。希望知道别人期望他干什么,自己从不谋求领导职务;不喜欢冒险,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不感兴趣,工作踏实,忠实可靠,遵守纪律。主要职业是各类科室的工作人员。如会计人员、统计人员、打字员、图书管理员、保管员等。
霍兰德认为每种类型的职业与其他5种职业类型都可能有联系。他设计了一个平面六边形。每种职业与其他职业连线越短,相关越高;连线越长,相关越低。
对有些关于职业能力倾向的测试可供我们参考,如《职业能力倾向自我测定》(见本章附录)等。
(三)研究职业目标的特性
了解职业特性是知己知彼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它对于做出满意的职业选择也是必须的。了解职业特色首先是了解职业的分类情况。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劳动分工的必然结果。
社会劳动分工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职业结构。产业的划分是以劳动性质、作用和内容的同一性为标志,反映社会分工的发展水平,通常分为三个部门:农业为第一产业;工业、建筑业为第二产业;流通与服务业为第三产业。行业是根据生产(工作)单位所产生的物品或提供的服务的不同而划分的,它表示了就业者所在单位的性质。职业是社会分工的第三层次,是按就业者所从事的工作性质来划分的。1999年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和职业资格工作委员会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正式出版,《大典》确定我国职业分类包括4个层次,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和1838个细类(职业)。同一种职业可以在不同部门、行业中从业;一个部门、一种行业包含多种职业岗位。例如,同是社会工作者,可以在社区工作,可以在医院工作,可以在部队工作,也可以在公司、企业工作。而每一个部门、单位都需要各种专业人员、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
所以对于择业而言,除了了解职业的划分结构,还应了解职位的分类情况。职位分类是以劳动过程的同一性或者工作性质的同一性来划分的;也是根据组织内部岗位职责与权限的大小而进行的人员层次的划分。比如专职的学校社会工作者与心理辅导员可能均属教学辅助人员,出纳与会计师同属会计职业,但其职位不同,因而其职业特性也不同。由于职业与职位划分的复杂性,我们很难在这里对职业的特性做出全面的描述,建议择业者针对自己的情况做专门的咨询。
(四)考虑社会环境
每一个职业所依托的行业及产业是不断变化的,不同的行业或产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其发展的水平是不平衡的、其发展的前景也是不同的。这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与不同也是我们择业时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同是会计工作,如果有一个大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一个刚起步的高新技术企业,前者的待遇高于后者,如何选择呢?要做出合理判断,必须顾及社会环境这一因素。如果选择了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行业或企业,再努力也终将无济于事。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行业或产业的现状,更要结合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及我国的经济发展规划准确把握行业和产业的发展前景。
以上我们简单论述了明确自己的职业愿景;了解自己的职业能力倾向;研究职业目标;考虑社会环境的内涵对选择职业的意义。概括地说就是了解自己(我要什么和我具备什么)、了解客观需求和可利用的资源。
三、择业前的具体准备
(一)具体了解
在已有职业愿景及职业目标特性基础上,面临毕业谋职时,需要做进一步的具体了解,以进行择业操作。
1.了解自己
具体、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优势、短处。如自己擅长与人打交道还是擅长处理文字性工作,或者愿意管理物品;喜欢从事内部的事务,还是更愿意做经常外出联系业务的工作。
2.了解职业
对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要具体了解其职业性质、经常性工作内容、对工作人员素质的要求,以及该职业的社会需求与可能适应的求职范围。
(二)自我介绍准备
1.写好简历
简历是向用人单位介绍自己的资料,是进行自我推销的广告,反映了自己的经历、特点、意愿。其中应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学历、毕业学校、专业、在校期间担任过的社会工作、参加过的社会实践、外语等级、计算机水平、特长、发表过的文章或进行过的研究等。
简历中还应说明自己对招聘单位、工作的认识,自己可以胜任有关工作的有利条件,也要简述自己的某些弱点。
简历中还应留下自己准确的联系电话、电子信箱、通讯地址与邮编。
2.准备面谈
面对面谈的总的方针是“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首先要充满信心,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其次认真想好招聘单位可能提出的问题,并一一思考如何回答;同时要准备好自己想要了解的问题。再次,由于我们是社会工作者,不是商业服务人员或艺术工作人员,因此,面谈当天一般不需要化妆,最多化淡妆;穿着要显现出成熟与朝气,不要追求华丽,也不要邋遢不修边幅;总体态度文明礼貌、不卑不亢、落落大方。面谈最后应获得与招聘单位联系的方法及联系人员姓名。
(三)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尝试
在学校学习期间进行的社会实践是十分有意义的活动。这可以使我们具体地了解我们未来的工作,包括工作目标、任务、内容、进程以及有关规章制度等,具体地接触我们职业可能遇到的人际关系和开展工作中的困难。因此在社会实践中要尽可能地了解自己从事的职业以及社会实践单位,积累工作经验;也要使实践单位更多地了解自己,听取他们的评价,以利于今后更顺利的适应与发展。
(四)预防择业中的不良心理
1.盲目心理
对自己的优势、特长以及劣势,知之甚少;对所选的职业、工种一无所知,只凭招聘单位、学校教师、家长或伙伴的意见选择职业或工种,甚至在择业时出现从众或随大流行为。
2.偏执心理
依据已确定的目标,不能根据形势进行调整。如有的一味追求高薪、追求社会声誉,有的讲究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有的则考虑工作环境、人际关系,即使专业性质完全相符,也因某一条件的不满意而舍弃。
3.攀比心理
将可能接纳自己的工作,与同学比、与亲戚比、与朋友比,认为只能比他人强,不能比别人差。
4.饥不择食
在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时候,担心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未能认真思考就满口答应各种条件,仓促签约。
5.犹豫不决
对就业形势不敏感,在就业的机遇面前,思考再三,迟迟不能决定,总希望出现一个更理想的单位或工作,最终失去机会。6.过高期望
过高的期望常由于对自己过高的评价引起,因此认为非理想单位不能去。
上述介绍使我们在择业前可以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与具体准备,但是它仅仅是一种准备而已,至于最终能敲开哪扇门并安居其中,往往还需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因此作为年轻人在择业时不要期望一次就确保成功,避免患得患失,犹豫不决,以至于过门而不入。事实上,在确保大方向不错的情况下,就可大胆抉择。这样即使发现不如所愿,还可以通过分析和进一步的认识,使下一次的抉择,达到主客观更趋统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