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么,巴斯克人是什么时候进入欧洲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一些学者认为,巴斯克人的祖先早在7万年前就已进入比利牛斯山地区。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巴斯克早期居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克罗一马格农岩洞居民创造洞穴壁画的旧石器时代。大多数学者认为,巴斯克人是在公元前5000年进入比利牛斯山定居的。上述观点虽有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巴斯克人是远在“印欧人”,也就是雅利安人进入欧洲之前,便在欧洲本土繁衍生息的一支最古老的民族。
巴斯克人虽然世代居住在欧洲,但让许多研究者百思莫解的是,数百年前就在北美洲流传着不少巴斯克人善于航海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巴斯克人个个都是航海专家、捕鱼能手,甚至早就掌握了在大海中捕杀鲸鱼的技术。由于查无实据,直至20世纪70年代前,大多数研究者只把它看作捕风捉影的无稽之谈。首先证明这些传说确有其事的,是加拿大女学者萨尔玛·巴克汉姆。她从1965年起,整整耗费了10年时间,考证出巴斯克人曾在16世纪到过北美洲,并且还考证查实了巴斯克人在现属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沿岸活动过的红港、卡罗尔·科夫等12个港口的名称。她还吃惊地从1540~1610年的原始材料中发现,这一时期的巴斯克人已经掌握了捕鲸技术,并以捕鲸作为谋生的主要手段之一。巴克汉姆的考证被70~80年代的考古发现所证实。由加拿大皇家地理学会等机构组成的考古队在拉布拉多半岛沿岸、萨德尔岛和特温岛等地,发现了许多巴斯克人的墓葬、捕鲸工具和生活用具,这些考古成果进一步验证了“巴斯克人是世界上最早的捕鲸能手”的传说言之不谬。
目前的研究虽然证明,巴斯克人的确是一个素有航海传统和高超航海技术的民族,他们早就凭借依傍比斯开湾沿海的自然条件开创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航海业,但依然让人们困惑的是,在16世纪那样落后的技术条件下,巴斯克人究竟靠什么使它的航海技术,尤其是捕鲸技术达到了即便是在如今的高技术条件下,也堪称一流的水平?也许,随着历史研究和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笼罩在巴斯克人头上的迷雾将会慢慢驱散!
米纳罗人是希腊军团的后裔吗
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克什米尔的赞斯卡谷地,至今仍生息着一个属于印欧人种的土着民族米纳罗人的部落。由于当地山高谷深,交通极其不便,几乎与世隔绝,至今这个部落依旧保持着原始社会的形态。
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南麓的这些米纳罗人,具有非常明显的印欧人种的特征:高鼻蓝眼。眼睛除了蓝色外,还有黄、棕、绿色,就是没有大多数亚洲民族的那种黑色。米纳罗人没有文字,他们的语言可以分辨记录下来的约有600个单字,明显属于印欧语系。和大多数土着部落一样,米纳罗人的主要生产活动是狩猎,狩猎用的弓是用羱羊角剖成条后做的,和两千年前欧洲斯基泰人的弓几乎一样。猎物是他们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他们也会种葡萄,而且能用葡萄酿出一种味道不错的酒。米纳罗人尚处于母系社会,实行一妻多夫制。妻子在家中享有绝对的权威,丈夫多数是兄弟。这种婚姻制度在米纳罗人中并未造成性别的不平衡,原因大概是这个部落中妇女人数较少,由于卫生条件太差,妇女在分娩时的死亡率很高。米纳罗人的住房是平顶的,夏天喜欢露宿在屋顶,冬天则住在地窖里,全家人和牲畜同处一室。
使人惊奇的是,这个米纳罗人部落还保留着十分古老的习俗。这些习俗多与欧洲民族新石器时代的习俗十分相似。例如,他们喜欢在石上作画,其风格同欧洲几个着名石器时代的洞穴中的壁画十分相近;他们也像欧洲的史前居民一样,在山顶上建起用于判断季节的石桌、石棚,在山崖下建起祭神用的石桌、石棚;他们的墓葬也保持着欧洲原始时代的样式,土葬的尸体呈蜷缩状,双臂弯曲,两手托腮。
米纳罗人是印欧语系诸民族中惟一处于原始生活状况的一支。他们对于自己民族的历史有着惊人的记忆。先民的生活,他们道来栩栩如生。这大概是依靠整个部落的集体记忆而保存下来的。但是,迄今为止,还无法确知米纳罗人究竟是怎样从欧洲来到亚洲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学者们就这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提出了种种假说。有的认为,他们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下落不明的以色列部落。有的则认为,他们是亚历山大大帝远征时留驻的希腊军团的后裔。这后一种说法是很有意思的。因为根据希腊史书记载,当亚历山大大帝率军到达这一带时,便已发现有白种人居住。当时的传说认为,他们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后裔。看来,要揭开这个谜,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灌木人”的祖先是谁
布须曼人是生活在非洲南部地区的一个原始狩猎一采集民族。在西方殖民主义者到达非洲南部之前,布须曼人至少有20万,而今只剩下5.5万人了。现在,他们之中的一半以上生活在博茨瓦纳,其余则生活在纳米比亚和安哥拉。
直到20多年前,布须曼人依然处在史前时期,几乎无人知晓。他们生活在最贫瘠和荒芜的沙漠地区,像旧石器时代那样,以狩猎和采集植物的根、茎及野果为生。为了获得生存所需要的水源和食物,布须曼人在夏季常常聚族而居,而到冬季,当水和食物不能满足需要的时候,便开始以家庭为单位向不同方向迁移,四处寻觅食物和水源。但也有些布须曼人在冬季最干旱的季节里被迫集中在惟一的水源周围。
在布须曼人部落中,男人负责外出狩猎,他们常常两人一组,每星期外出二至三次,所捕获的动物在亲戚和朋友之间分享。女人们则负责采集,她们通常以四至五家为一组外出采集一切可食用的植物的根、茎和果实。布须曼妇女在集体和家庭中有一定的地位,受到重视,同时也享有决定权。这也许是因为她们的采集常常提供了布须曼人每年60%~80%的食物,而男人们在狩猎季节里只能提供全年食物的20%~40%。
20世纪70年代以后,文明之风吹到了布须曼人部落中,几千年来的传统迅速遭到破坏。今天,布须曼人的传统绝大部分已属于回忆中的往事,也许在某些早已被遗忘、处于沙漠中心地带的小部落中还存在,但他们还能坚持到什么时候呢?
然而,令人困惑不解的是,从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布须曼人属于什么人种类型,直到今天仍是一个没有揭开的谜。布须曼人身材矮小,最矮的女人只有1.38米左右,而男人最高也不超过1.60米。布须曼人有着黄里透红的皮肤,蒙古人的眼睛,高高的颧骨,浓密而卷曲呈颗粒状的头发。“布须曼人”这一称呼,实际上源自于当年的荷兰殖民者,意为灌木丛中的人。至于他们的祖先,谁也不知道。
近年,一些民族学家根据考古发现认为,在旧石器时代中期和晚期生活在南非的制造石器的原始人有可能就是布须曼人的祖先。他们继续作出推论说,布须曼人的祖先曾经占据过卡拉哈里的绝大部分地区,后来由于文化比较发达并已使用铁器的班图人祖先的入侵,才被驱赶到贫瘠和荒芜的沙漠地区。当然,这在目前还仅是一种假设,还有待于得到各方面研究的进一步证实。
埃尔莫洛人是非洲人的祖先吗
在非洲东部肯尼亚境内的图尔卡纳湖东南岸,居住着一个称作“埃尔莫洛”的神秘而又古老的原始部落。这个部落人数极少,总共才300来人,过着与外界完全隔绝的孤独生活。
至今仍然处于原始社会父权制氏族阶段的埃尔莫洛人,与邻近的一些土着部落不同,既不狩猎,也不养蜂,而是与湖为伴,以捕鱼为生。他们用装有木柄的鱼叉和棕榈纤维织成网下湖捕鱼,乘坐的则是用棕榈树干扎结成的十分简单的木筏。捕鱼归来,居住在坐落于湖边用湖草搭盖的草棚中。埃尔莫洛人不种庄稼,专食鱼和兽肉,体魄强健,精力充沛。历史上曾有外族入侵,但都遭到顽强的反抗,不得不败退而去。人们普遍认为,埃尔莫洛人正在消亡之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人口在缓慢地增加着。近一二百年来,埃尔莫洛人也顺应了邻族的变化,吸收了邻族文化中的某些成分,少数人还养起了牲口,但他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并没有变。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图尔卡纳东部有关石器和人类化石的重大考古发现,许多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断定,东非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就是说,今天埃尔莫洛人生活的地区,在200~300万年前曾经是早期猿人生活过的地区。于是,有学者作出推测,这种早期猿人是埃尔莫洛人的祖先?然而使人感到惊奇的是,根据人种学的分析和考察,埃尔莫洛人不属于非洲的任何一个种族。谁也不知道这个神秘的部落来自何处。这样,埃尔莫洛人究竟是不是非洲土着居民?如果不是,他们又是在何时何地迁徙到非洲来的?这些问题成了至今无法解开的谜。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这个谜关系到人类起源,关系到非洲远古文明历史真相,它已引起各国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重视。
俾格米人与黑人有渊源关系吗
俾格米人是生息在赤道非洲森林中的矮小土着民族。有关他们的记载,最早见于公元前3000年古埃及的铭文中,稍晚见诸于古希腊时代的荷马史诗中,而后在十六七世纪一些西方人的游记中也经常提到。然而,直到19世纪,俾格米人的存在才为欧洲的探险家所证实。20世纪上半叶,随着欧洲学者对非洲俾格米人的考察的逐步开展,人们才开始了解这个独特的非洲土着民族。
非洲俾格米人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人种类型:身材矮小,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仅142~143厘米;皮肤呈暗黑色,有时黑里透黄或透红;鼻子宽宽的,鼻梁低而窄;唇薄,上腭没有凸畸形,头发为黑色卷发,全身毛被极为发达;身躯大而手脚短。非洲俾格米人曾经是非洲中部地区的主要居民,后来被大多数讲班图语的黑人挤走了。估计现在生活在卢旺达、扎伊尔、中非、喀麦隆、加蓬的森林中的非洲俾格米人不会超过10万人。
非洲热带森林中的俾格米人至今仍过着原始生活。他们以采集、狩猎为生,不知农耕和畜牧,也没有石器工具,但他们能使用喂过毒的铁制箭头的弓箭进行狩猎,铁器是从邻近部落交换来的,毒液则是自己从植物中提取的。他们的住屋非常简陋,先用木棍搭成棚架,再盖以树皮或兽皮。他们的服饰也极为简单,一般成年人只在腰间围以树叶、树皮或兽皮做的短裙,装饰也很简单。
非洲俾格米人部落一般分为若干松散的集团,每个集团包括几个家族。设有酋长、祭司或首领。由夫妻及其子女组成的一夫一妻制家庭,是他们社会组织的惟一形式。尽管俾格米人7岁时随着性机能发育成熟便开始过毫无约束的性生活,但婚后(通常是10岁)却实行极为严格的一夫一妻制。他们还通过祈祷和献祭,崇拜一种神灵,并把它看做是全能的主宰和一切法律道德的创始人。俾格米人没有自己的语言,几乎所有的俾格米人部落都采用与自己保持有关系的周围部落的语言。
自从非洲俾格米人被发现以来,有关非洲俾格米人的人种类型,更确切地说,他们与非洲黑人种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始终成为人类学家所关注的问题。自20世纪以来,一种广泛流行的观点认为,非洲俾格米人人体构造独特,诸如个头不高、身体比例特殊、毛被发达等等特征,足以与黑人区别开来。他们似乎更是人类发展的“童年”阶段和现代人种的祖先,其文化则是远古“纯”文化的残余,这种文化的突出点是一神教、一夫一妻和从远古起就存在的私有制。与此恰恰相反,现代更多的人类学家却认为,上面提及的人类学的特征是次要的。根据有关生物发生的标志来判断,俾格米人与黑人非常接近,而生态特征可以用外部环境、与世隔绝和生活类型等有选择的资料来加以解释,在这些条件下隐性基因明显地表现出来。当然,即使是目前占优势的后一种观点,也很难说已经成为定论,尚有待新的材料和新的研究成果来加以证实。
恩加诺人的“球籍”还有多久
恩加诺人是生活在位于印度尼西亚南苏门答腊西侧100公里的恩加诺群岛上的土着居民。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恩加诺人的闭关自守的状态受到破坏,人口日益减少。10多年前的一次统计表明,恩加诺人已不足400人,仅占该岛总人口的10%左右。他们在地球上还能生存下去吗?
值得注意的是,恩加诺人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也在迅速消失之中。时至今日,有关恩加诺人的文化传统,只能根据16~17世纪西方旅行家文集中的片断记述来加以推断了。当时的恩加诺人还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社会。他们用长柄铁刃手斧开垦森林地段,用削尖或烧尖的木棒翻掘土地,主要种植芋头、木薯之类的块根作物充作粮食,也种植芭蕉树、椰子树和莎面树。除了种植作物外,沿海捕鱼也是恩加诺人的传统作业。家庭手工业中最能代表恩加诺人传统文化特点的是竹木加工。他们用植物韧皮制作衣服、睡席,用竹篾编制筐篮,尤其善于木器雕刻,能在木器上雕刻出奇妙的图案。恩加诺人居住的,是建在木桩上的圆形房屋,这是一种与其原始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住所形式。
恩加诺人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但任何一个氏族都没有统一的住地,各氏族的人们分散居住在岛内各地。即使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当小家庭已经成为恩加诺人社会的基本细胞时,按母系继承仍是这种小家庭的主要特征。恩加诺人的传统宗教观念的基础,是万物有灵论。他们供奉家神,祭祀祖先。但到了60年代,早已改信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了,传统的宗教仪式只有老一辈的人还能记得。
恩加诺人在地球上生存的“球籍”问题,引起了人类学家们的关注。有的认为,这个民族的迅速消亡是由于本身所具有的明显的退化特性。有的认为,恩加诺人急剧减少是由于传染病流行和缺医少药所致。也有的认为,是由于缺少新鲜血统。因为恩加诺人盛行近亲通婚,严禁同外族人联姻,尤其反对与前来岛上做生意的马来亚、爪哇和米南卡保商人发生两性关系。或许,这种种意见还远未能把问题解释清楚,但可以肯定,随着研究的深入,不仅对于恩加诺人,而且对于现今世界上所有的原始土着部落,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