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提高办事效率36计
31950300000016

第16章 善于抓住最佳时机(2)

讲究方法,善于过渡。人常说,得法者事半功倍。如果一种方法不成,可以采取第二种方法,如果没有直接通往顶峰的大道,可以另找羊肠小道。一手摘不到苹果,可以搬个凳子,也可以用竿打,还可以摇树或借助梯子去摘。人常说,善过度者路自宽。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也是一个善于过渡的人。大学毕业没有能在大学或科研单位工作,他可以去当银行的小职员,边工作边研究。如果他只想坐直达快车,不肯在必要时坐船或骑马,那他就可能坐失良机,永远被埋没。

“常用的钥匙总是发光的”这是伟大科学家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要使自己的才能不断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也需要经常使用,爱迪生一生中完成了数以千计的发明,难道不是他经常搞发明的结果吗?

情景一失永难摹

科学史上常常有这种情况:人们研究某一个问题已经很久了,但还是迷雾一团,没有找到解决的线索,而在受到某一种现象的启示后,灵机一动,顿时大彻大悟。如阿基米德从洗澡得到启示,发现了浮体原理;战国时的鲁班,由于草叶划破手指得到启发,发明了锯;英国纺织工人哈格里沃斯由于无意中碰翻了纺车得到启迪,发明了比横锭纺车效率高几倍的竖锭纺车;德国化学家凯库勒由于梦象的启发,提出了苯的化合物是六边形的设想……科学史上还有一种常见的情景,即本来要寻找某种预期的现象,但却意外地发现了另一种甚至更重要的现象和结果。例如,美国发明家古德意的橡胶加工的硫化技术,就是在实验中不小心让橡胶和硫磺的混合物偶然跌落后,意外发现的;意大利生理学家伽伐尼在解剖青蛙的实验过程中,偶然从蛙腿与金属环接触时的痉挛现象中发现了生物电;法国物理学家伦琴在重复阴极射线的过程中,偶然发现了X射线;贝克勒从抽屉里几张照片曝光,发现了铀的天然放射性……

这种被称为“灵感”和“机遇”的东西,在科学发现和创造中有极大的重要性。韩愈说过:“动皆中于机会,以取胜于当世。”袁枚在一首谈灵感的诗中也写道:“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但是,一旦有了新思想,就要立刻紧紧抓住,否则便有丢失的危险。“作诗火急迢亡逋,情景一失永难摹”,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经验之谈。据说药物学家洛伊,有一天晚上一觉睡醒,头脑里产生了一个很好的设想,他简单地记了下来,可是,第二天他怎么也看不懂。夜间,他一觉睡醒这个设想又突然出现了,他立即详细记了下来,经过实验证明了神经波动的化学媒介作用。所以,我们在研究最佳时区和最佳时机时,一定要研究怎样充分利用这突如其来的灵感和意外的机遇。

每个人都有发现机会的可能,但机会不会赋予人以智慧。与其坐等机会,不如寻找智慧。科学巨人爱因斯坦,首次报考大学竟然名落孙山,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在瑞士一家专利局当小职员,机会并没有帮他的忙,而且当时一无名师指导,二无良好设备,三无参考资料,甚至连专业科学工作者都不是。但是他凭着坚强意志,刻苦努力,26岁提出了狭义相对论,震动了科学界之后,才得到广阔发展的机会。

每个人都有产生灵感的可能,但灵感并不是随意就可以产生。每一个人都洗过澡,为什么偏偏是阿基米德发现了浮体原理,因为他朝思暮想都想测出王冠是否是纯金。所以对某个问题毫无考虑,毫无研究,或者对这个问题的知识极度贫乏,灵感无论如何是不会产生的。爱迪生说得好:“发明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捕捉灵感,抓住机遇,穷追不舍,反复研究,从而一鸣惊人,这在文学史和科学史上比比皆是。但是,错过机遇而遗恨于终生的也大有人在。着名的德国化学家李比希在实验中已经得到了当时还未曾发现的元素——溴,但由于他武断地断定为氯化磺,而错过了发现溴的机会;工程师贾埃佛在他的大量实验中,已多次接触到“超导隧道效应”的现象,但由于旧的物理观念的框框,因此没有发现这个效应;德国着名化学家维勒,在研究墨西哥产的褐色铅矿石时,发现矿里有一些金属化合物,他想当然地认为是铬,因而“没有能够敲开凡娜吉斯女神的大门”发现钒……

虽然说灵感、机遇具有极大的偶然性,但它们又确实隐藏着必然性。那么,怎样把偶然的灵感、机遇变为必然的科学规律呢?一是要科学知识丰富,这样才能善于识别灵感和机遇所提供的线索,如果伽伐尼不了解电学方面的知识,他怎么能知道引起蛙腿痉挛的是电流。二是要有极强的创新意识。研究化学的人很多,为什么偏偏是门得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因为他做梦都渴望把元素排成一张有规律的表格。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在研究相对论上作出重大贡献,因为他“这四年来没有间断地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三是认真观察,善于观察,深究其出现的必然规律。千百万人都见过河中的行船,唯有英国物理学家斯科特罗素第一次发现了“孤立波”,从而导致了人们对孤粒子的研究;千百万人都见过苹果落地,唯有牛顿从中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四是要解放思想,不受传统理论和原有知识的束缚,既不要因前人研究过没有成就而放弃,也不要因为新现象与现有理论不符而不理睬。在达尔文之前,拉马克、圣提雷尔等人也提出过生物进化的假说,但他们没有达到使社会接受的程度,便轻易地放弃了。

着名生物学家巴斯德曾经说过:“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让我们首先使自己有一个知识渊博、创造欲望极强的头脑吧!否则,坐等机遇,那只能是“身在宝山不识宝,相逢仍是陌路人”。就是侥幸天赐良缘,重大发现的机遇找上门来,你也会坐失良机。

生不逢时还是生不爱时

最近,常听到一些青年发出“心欲奋飞”,但“生不逢时”的感叹——出生在困难时期,成长在动乱时期,就业在调整时期,谈何成功。他们埋怨自己被耽误了,埋怨工作不景气、环境不理想,在彷徨中虚度自己青春的大好时光。这使人想起了《鹤林玉露》中讲到一个女尼寻春的故事。说是有一个女尼“尽日寻春不见春”,是春天没有到来吗?不是,春到眼前,可她偏要到处去寻。后来女尼省悟:“归来笑指梅花嗅,春到枝头已十分。”

人,不仅有被环境规定了的一面,还有按照自己心愿改变环境的一面。美国作家爱默森说:“逆境有一种科学价值。一个好的学者是不会放弃这种机会来学习的。”德国的教育家福禄贝尔,是幼稚园的创始者,他是怎样萌发这个创造性灵感的呢?一是他有个艰难的童年,九个月母亲病故,继母虐待他。二是成年后,他哥哥去世了,他担负抚养三个侄儿的义务,于是他想何不把抚养孤儿和研究教育结合起来,他召集邻近儿童一并教育。1826年,他总结了自己从事教育的经验,发表了《教育论》,但他并不满足,创立了幼稚园。还有一个作家,叫肖洛姆?阿莱姆,小时候,后母常打骂他;每天晚上,他悄悄躺在床上流着泪把白天后母骂他的话一一记下来,天长日久,竟记了一大本。后来,他把这本骂人的辞汇按字母的顺序,编了一本辞典,取名为《后母娘的辞汇》。他说,这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此后,他的其他作品中,许多尖酸刻薄的话,也都是从《后母娘的辞汇》中抄来的。自古雄才多磨难,问题是不要在逆境里消沉,而要在“逆境”中奋飞。同逆境奋斗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不可能设想人生会永远一帆风顺,普通人和人才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对待逆境是未战之前先逃跑,还是激流勇进、百折不挠。

“最佳年龄区”被耽误了吗?那也不要紧,失却了黄金时代,就赶快抓紧你的“青铜时代”。俊鸟先飞固然好,笨鸟后飞,犹未为晚。人常说“十年寒窗”,下决心学它十年,足可以学一门知识,学会一种本领的。文化知识少吗?但对于有志于自学者,学历也不是决定因素。高尔基上过二年小学,十岁就走向“人间”;奥斯特洛夫斯基十岁做工,也只念过三年书,后来都在文学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那是世人皆知的。不久前,一位科学工作者给一位年轻人复信时写道:“你如果觉得自己奋斗晚了,你的权利就是赶快鼓起倍于别人的力量奋斗,而没有理由放弃奋斗,放弃奋斗,在科学上找不到任何理由。”

工作平凡、乏味,没有什么东西可学吗?这些人不懂得,在我们日常生活里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科学的踪迹,美国朋友寒春说:“什么是科学,钻进去就是科学。”四川省雅安县人民医院清洁工沈前明灭鼠26年,当上了灭鼠专家,被某医学院聘为研究员,他为了弄清各种老鼠的活动规律,有时整天蹲在粪池边,忍住蚊子咬,不怕大粪臭,屏声息气,细心观察。由于掌握了老鼠的特性和活动规律,据报道他的捕鼠技能竟然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他能学鼠叫,把其他老鼠引出来。正因为如此,他创造了灭鼠70万只的奇迹。至于钟表匠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理发师阿克莱发明了线机,宝石工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这一切都说明,岗位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方便,但却不能决定一个人有没有科学成就。

条件不好吗?镭是在“一所既类似马厩,又宛若马铃薯地窖”的十分简陋的实验室里提炼出来的;祖冲之是用小竹棍计算出圆周率的近似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着名小说《呼啸山庄》是女作家艾蜜莉·勃朗特在厨房里写出来的。条件好,当然是每个有志成功者所希望的,条件不好也不必泄气,可以创造条件。有时在创造条件中,往往可以作出重要的发现。如世界上第一具望远镜是伽利略为了给自己创造观察天体运行的条件而发明的,微生物学的开山鼻祖雷文霍克在研究微生物时,发明了显微镜……所以,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奋斗之才。如果坐等条件,认为条件不好就影响自己成功的话,就像有一个笑话中讲的那样,有一个人自诩为杰出的人才。他向世界宣告说:“只要你们把一切都准备好,安装好,最后只要我按一下电钮,就能创造出奇迹。”所有这些,难道不使我们受到一点启发吗?机会难得吗?不,机会就在你身边。枪弹和炮弹的坠落是极为常见的现象,可导致推翻亚里斯多德关于重物体比轻物体坠落得快的错误结论的发现,就是伽利略在轻重不同的枪弹和炮弹坠落中发现的;谁都见过泥巴干了要裂缝,但李四光却从研究这些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出发,并以此为实验依据,研究了地球板块学说,确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为研究地理、开发能源开辟了新的道路。以上说明,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那么为什么只有个别人能认识它、抓住它,这里用得着爱迪生一段话:“我平生以来没有做过一次偶然的发明,我的每次发明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严格实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