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提高办事效率36计
31950300000029

第29章 了解防止时间浪费的戒律(2)

消极情绪,包括愤怒、悲伤、憎恶、不安、惊慌、恐惧、委屈、痛苦、张惶失措、不满、嫉妒等。据心理学家研究,消极情绪至少会使人失去心理上的平衡,使人浑身无力,长期呆滞而不知所措。经常反复出现情绪失调会引起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之后神经机能病就转成各种各样的疾病,严重的会使人死亡,古今中外这种事例真是举不胜举。据记载,公元一世纪的古罗马国王纳瓦,在一次会议上,因一个议员大胆冒犯,使这位不可一世的帝王暴跳如雷,拍案怒斥,当场死亡。蒲伯四世得悉他英勇无敌的军队,在浴血奋战中被西西里国王打得溃不成军的时候,老泪纵横,痛心疾首,即刻殒命。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新任主席在就职后不久,因突然接到父亲病逝的消息,第二天晚上他就死了。在纪念音乐家路易斯?阿姆斯壮(1900-1971)的音乐会上,他那贤淑的妻子在演奏《圣?路易斯》一曲时,因对丈夫深沉的怀念,痛苦的追忆,不幸诱发了心脏病而离开了人间……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在评价某些英雄时说,他们固然由于毅力而成为伟人,可是也由于灾患而成为伟人。古往今来的成功者,无论命运把他们抛到何等不利的时间和空间里,他们都从不消极,而是迅速地认识环境、分析环境、研究环境,不断地开拓有利于自己疾飞猛进的坦途,从“山重水复”的逆境中,迂回到“柳暗花明”的跑道上。一天晚上,因失火,爱迪生多年来研究和改进有声电影的许多宝贵资料、电影样片化为灰烬。但爱迪生没有消极,没有悲观,反而安慰老伴说:“别难过,不要看我67岁了,明天早上起,一切都将重新开始。”果然,第二天同往常一样,爱迪生又埋头在有声电影的研制工作中了。古今中外历史上像这类事可以说是不胜枚举。八次落考的明朝文人归有光,仍然发愤攻读,写下了《震川文集》四十卷;四次落考的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写出了《聊斋志异》;三次落考的着名剧作家曹禺,写出了《雷雨》、《日出》等有很大社会影响的剧本。

由于事物是独立于人们主观想象之外的,人们常常希望如愿以偿,但人们的主观愿望往往和客观事物相矛盾。所以,在人生道路上,出现不顺心的事,甚至痛心疾首的事在所难免,要善于摆脱消极情绪。消极改变不了过去,更不能改变现在,与其悲伤,不如行动,给自己规定有意义的目标,并马上为达到这些目标而努力。1932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谢灵顿,出生于伦敦贫民窟,又是一个孤儿,从小沾染了不少恶习,周围的人断定他成不了器,他处之若泰,无意悔改。长大成人后,有一次他向一个在牛奶棚工作的女工求婚,那女工回答说:“我宁愿跳到泰晤士河淹死,也不嫁给你”。女工的鄙视和拒绝深深刺痛了谢灵顿,使他从迷雾中猛醒。于是他悄然离开伦敦,致力攻读,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生理学家。

我国古代理学家程颐说过:“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自暴自弃”。自暴自弃,像条永远啃啮着心灵的毒蛇,吸取着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洒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液。如果一个人在困难、挫折、失败面前吓破了胆,从此自暴自弃、消极起来,那么,成功将同他绝缘,失败就成了他一生事业的终结。爱迪生在回答记者问他获得成功的主要经验时说:“很简单,无论何时,不管怎样,我也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一部科学史表明,在科学研究中失败多于成功。同样是曲折的道路,有志者认为是大好时机,懦弱者,却视为不可逾越的高山。

时间的大河滔滔而过。曾经在人生中遇到各种各样不幸的人们,让我们像爱迪生、谢灵顿等人那样,“摧伤虽多意越厉,直与天地争春晖”,客观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认识环境,摆脱消极情绪,抬起头来,勇敢地驾驭生命的航船,开足马力,追上去!

四戒空话套话

传说,一个爱说废话而不爱用功的青年,缠住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要他公开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给他写了一个公式:A=X+Y+Z。这个青年问道:“先生,这是成功的秘诀吗?”爱因斯坦告诉他说:“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青年又着急地问道:“Z代表什么呢?”爱因斯坦回答:“代表少说废话”。

爱因斯坦把珍惜时间,少说废话,放在和艰苦劳动、正确方法的同等地位上,做为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条件。而且他本身就是这方面的楷模。物理学家英费尔德,曾经十分生动地描述了爱因斯坦珍惜时间,不说废话的情形。有一次,英费尔德去找爱因斯坦,看见他穿着没有领头的衬衫,皱得一塌糊涂的裤子,一双光脚塞在皮鞋里……见面后竟连一句“忙啊”、“什么时候到的”这类家常话也不说,只问英费尔德懂不懂德语,后者说懂得之后,爱因斯坦就说:“那我们谈谈,现在我正在研究什么吧”。嘴里叨着那早已熄灭的烟斗,不时提一提那条太大的裤子。一直讲到下午结束时,才说了一整天来第一句,也是唯一的一句与物理学无关的话:“从这个窗户看出去景色多美呵!”大科学家牛顿也是不说一句废话的,有一次参加一个会议,半天只说了一句话:“把那个窗户打开”。

空话是很要不得的。据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记载,魏晋空谈风之盛、之荒诞,实在出人意料,令人震惊,有人谈起空话来饭也不顾吃,有的空谈起来则连性命也不顾。鲁迅先生说:“社会上……许多人只会无端的空谈和饮酒,无力办事,也是影响到政治上,弄得玩“空城计”,毫无实际了”。这就是说空谈之风影响到社会,大家都空谈,不务实际,是要唱“空城计”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靠唱“空城计”能持久吗?所以历代贤君明相大都是反对空话、空谈的。《朱元璋传》里,谈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书报告五件事,写了17000字,朱元璋让人读给他听,读到6370字,还听不到一点具体内容。朱元璋发火了,把茹太素打了一顿。第二天夜里,又躺着让人读来听,读过16500字,才有5件事的具体内容。5件事中,竟有4件是可行的,就赶快令人去办。朱元璋又作了自我批评:“今朕厌听繁文而驳问忠臣,是朕之过。”并从此规定了上书陈言之法:“若官民有言者,许陈实事,不许繁文。”洪武十二年,又立“案牍减烦式”,颁发各衙门。

人生有限,知识无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代为了学到知识,曾下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自己制定了一项包括13个名目在内的道德计划,比如为了矫正空谈和说笑话的习惯,他列了“沉默”一条,要求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不谈;避免琐屑的谈话”。奉劝那些嘴上喊“忙呀”、“时间不够呀”,可就是不好好实干,吹牛聊天的人,不妨向富兰克林学习,闭上你聊天的嘴巴,塞上你爱听无聊传闻的耳朵,抓紧时间学习和工作吧!

五戒没有目标、计划

“不要让身边琐事无限膨胀”,这是古今中外不少成功者用心血凝聚出来的一句至理名言。《论衡》的作者王充,为了着书立说,闭门不和人来往,甚至连亲戚、朋友的婚丧嫁娶,也不去参加庆贺、吊唁,集中精力埋头写作。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完成了包括85篇,长达二十多万字的巨着;宋代着名诗人陆游,到了老年,仍像年轻那样发愤读书。他自己说,在我的房子里,柜中装的是书,面前堆的是书,床上枕的、铺的也是书,他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始终和书纠缠在一起,偶尔想走动走动,却被乱书包围起来,简直寸步难行。他给自己的住房取了个很形象的名字叫“书巢”。有人不信,陆游便带他去看,起初,客人被书挡住了,进不去,钻进去了,又被书围得水泄不通,出不来,于是哈哈大笑道:“像个巢,像个巢”。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思想家、史学家、最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革新家魏源,21岁时随父来到北京,相国汤金剑交给他一部《大学》古本,让他整理注释。魏源接过后,五十多天没拜见相国,相国以为他病了,便亲自登门探望。魏源闻讯后,急忙出来迎接,相国见来人蓬头垢面、满脸胡须,形同鬼怪,心中大为惊愕,认为是魏源的仆人,便喝道:“快转告魏源,说他的先生看他来了”。这人深深一躬,转身捧出那部厚厚的《大学》古本注释,原来他就是魏源,使汤金剑深为感动。而以前电视剧《居里夫人》,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天居里夫妇收到爸爸的来信,问他们添置什么家具。居里说,我们只有两把椅子,再添把椅子吧,客人来了,可以坐坐。居里夫人说,可以坐下来就不走啦。两人最后商定,为了不让客人占用他们搞科学研究的时间。一把椅子也不添了。

为了在科学征途上攀登,居里夫人忘记了做饭,而吃点胡萝卜充饥,就连孩子吃奶时间过长都焦急得流泪。正因为如此,她才成为世界上两次诺贝尔奖的得主。

“瞎忙”何以能戒住?许多科学家的体验是,一要树立较高的目标,一要有一种单纯的心,切忌庸俗。俄国大文学家契诃夫一生最讨厌庸俗作风。据说他结婚前,连弟弟妹妹都不知道,后来不知谁泄了密,宾客接踵而至。契诃夫一看不妙,同妻子一商量,就乘车悄悄离开了莫斯科。高尔基在评价契诃夫时说:“庸俗是契诃夫的仇敌,他一生都在与庸俗战斗”。

一切有志于成功者,整天为身边琐事而瞎忙者,难道不能从王充闭门谢客,陆游书巢读书,魏源蓬头注书,居里夫妇不添椅子,契诃夫同庸俗战斗的故事中,受到一点启发吗?

拖拉是偷光阴的“贼”,拖拉者的悲剧在于一方面梦想仙境中的玫瑰园出现,另一方面又忽略窗外盛开的玫瑰。他们不明白,仙境中的玫瑰园仅是幻想,现实的玫瑰就是“现在”。拖拉所浪费的正是这宝贵的“现在”。拖拉作风非反不可,但是,“志士嗟日短”,人们不可能把什么事情都马上做好。“有所不为,而后有所为”,所以,有志于成功者也更要学会“有计划的拖延”。

管理时间,运筹时间固然有方法问题,但最主要是一个决策问题,这就牵涉到“何者当先”以及“何者宜后”的问题了。按压力来决定优先,结果必然将牺牲大目标,因为有志于成功者所确立的目标,必不是为了解决昨天的困难,而是为了一个新的明天,故总是可以缓办的任务;按工作难易来决定优先,势必造成往往满足于先办简易的琐事,让它占满分分秒秒,而把困难拖到最后再说。其结果,美好的目标成了漂亮的肥皂泡式的计划。因为,害怕成功道路上荆棘的人,所回避的正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