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血型与属相(古代文化集粹)
31952300000031

第31章 属龙者的人生(3)

在神话传说中,统领江湖河海水族的王,被称为龙王。在古典神魔小说《西游记》中,有四海龙王,即: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润。《西游记》

中还有唐僧骑坐的一匹白龙马,为西海龙王敖润的儿子——玉龙三太子所化。白龙马由龙所化,自然是龙种。人们常说的“龙马”,是不是由此而来?或者先有了“龙马”,才有了白龙马的故事诞生?

既然龙是神兽,或者就是神,那么它是不会被宣扬佛法和道术的佛教和道教放过的。于是,龙又成为佛门和道家的护法神兽或神的一种。佛教《华严经》有无量诸天龙王、如毗楼博又龙王、婆竭罗龙王等,专司兴风布雨。道教则有《请雨龙王经》。在发生大旱或火灾时,诵此经,可召龙王降雨。道教有诸天龙王、四海龙王及五方龙王等。

在人世间,杰出的人物被称为“人中之龙”。在《三国演义》中,隐居于卧龙岗的诸葛亮,自号卧龙先生。也就是被隐士水镜先生称之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伏龙。

旧时,由于皇帝自称“真龙天子”,所以臣民之中较少以“龙”入名字。倒是草莽英雄浑不论,<水浒传>中水泊梁山好汉,以“龙”入绰号的有:入云龙公孙胜、九纹龙史进、混江龙李俊、独角龙邹润。

中国的姓氏中,有以“龙”为姓的。据说古代氏族部落御龙氏、豢龙氏的子孙中有以龙为氏的。也有说帝舜时,有一位臣下名叫“龙”,其后人以其祖名为氏,称龙氏。龙姓的着名人物有:秦末项羽麾下大将龙且、清代戏曲作家龙燮及近当代历史名人龙云等。

据说豢龙氏的祖先名叫董父,他是古五帝之一的颛顼的后裔。董父从小就喜欢龙,并且对龙的习性很有一番研究。有人向帝舜进贡了几条龙,帝舜便让董父去饲养这几条龙,并赐其为“豢龙氏”。此“豢龙氏”的由来,不大可信。因为“豢龙氏”乃上古传说中的氏族部落之一,不大可能为帝舜所赐。上古传说中的氏族部落计有: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有熊氏、金天氏、高阳氏、高辛氏、帝鸿氏、缙云氏、共工氏、大庭氏、烈山氏、鬼方氏、御龙氏、豢龙氏、豕韦氏、西陵氏、有邵氏、阴康氏、史皇氏、葛天氏、彤鱼氏、蜀山氏等。

上古时代的御龙氏、豢龙氏,以驯御、豢养“龙”得名、着称。估计这“龙”便是湾鳄或扬子鳄一类的动物。那时的龙,大约还没有“人造化”,也没有被“神话”;否则,一个氏族部落,怎么敢以“御龙”、“豢龙”自称呢?

在我国特有的八卦文化中,“——”为阳爻,“一一”为阴爻,阳爻为九,阴爻为六。其中,乾卦是由六个阳爻组成的。

乾卦的初九为:潜龙勿用;九二为: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为: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为:或跃在渊,无咎;九五为: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为:亢龙有悔。

在《易经》中,乾的示意为天、大自然、宇宙、刚直、稳健等。(阳爻表示刚健,乾卦全是阳卦,当然表示刚健。)在“龙文化”中,龙也被认为性属刚健。所以乾卦中的六爻,都是龙的变化。这是“龙文化”与“八卦文化”的结合。

潜龙勿用。即龙在潜伏时期,没有兴云作雨的能力,因此也没有此责任;因此,不可强行出头。可以说,这是一种人生哲学。它是说,一个人,虽然抱负很大,但正在学习阶段,学业未成,还没有掌握实际本领,也没有一定的职权,因此不可多管闲事。或者说,即使是有本事的人,在特定的时刻,也不便冒头、逞能,还是掩其锋芒为好。《三国演义》中,刘备战败后投奔了曹操,为了掩盖自己的雄才大略,刘备便每日在府中种菜。这叫“韬晦之计”,即把光芒收敛起来,有意隐蔽自己的才能和意图,避免他人的注意和猜疑。实际上,潜龙勿用也有韬晦之意,或与之相近。将潜龙勿用延伸,也可以适用于一切时机不成熟的事物上。在战争中的“潜龙勿用”,表现为:

不轻举妄动、不暴露军情、不暴露目标;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避实就虚,实行“敌进我退”等战术。潜龙勿用并不是软弱的表现,也不完全是被动,而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以求发展。在婚恋情爱上,也是这样。在男、女开始交往的初期,男子的鲁莽冒进,往往会使女子反感。果子还未成熟,吃起来是酸的。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即龙出现在地上,人人都愿瞻仰。

此处的“见”,为“xiàn”(现);大人,指品学卓越的人。龙本来潜藏在深潭中,无人发现;如今,它出现在陆地上了,便引起了人的注意。人也是这样。一个超群出众的人显露出来,便会有许多人前来拜见、请教、求益。但其实这时候。这个引人注目的人是很危险的。古语说“树大招风”、“人怕出名猪怕壮”、“出头椽子先烂”、“枪打出头鸟”。树真大得顶天立地倒也罢了,便不怕那招来的风;就怕树不大不小,或者是假大,大风一来,它便会被刮倒的。古有“龙从云”之语,说龙在云里腾飞才能发挥神威。在田的旱龙,还不能招风布雨;一个虽有才华,却无职无权的人,怎么能发挥自己的才干呢?不仅发挥不了,反而容易遭到忌妒,遭人算计。此时,切不可得意忘形,以龙自恃。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要时时振奋自己的精神,努力不懈。但这还不够,还要事事小心谨慎,连夜晚都不能疏忽大意,只有这样严格地要求自己,才不会发生过失。

或跃在渊,无咎。龙,本居深渊之中,有机会的时候,就跃升一下;没机会,就在深渊中潜藏。这里有试探和听其自然的意思,绝非维持现状。试探,就是寻找机会。龙是不会永远潜藏在深渊之中不见天日的。听其自然,就是不用强;条件不成熟,暂时蛰伏也可以。这样做,就不会有过失和凶险。人做事也正是如此。时机未来,条件未成熟,小不忍则乱大谋;但是,也不能不去制造机会,不能酣睡坐等。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有时候就需要试探一下。

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龙一飞上天空,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地位崇高,成就辉煌,自由自在,飞黄腾达。处在这种状况的人,自然是天马行空,任我驰骋。有了权势、地位、成就,便会有人来投靠、尊崇、依附、逢迎。黄金时刻,正该大有作为。但此时不要忘记,如果没有潜龙勿用,如果没有“或跃在渊”,便不会有如今的“飞龙在天”。

亢龙有悔。这是在提示,升上高位或有了成就以后,不要过分亢奋,不要过于洋洋得意,否则后悔就来不及了。正如登山,如果登上顶峰,下边就该走下坡路了。物极必反。如果留有余地,适可而止,不走极端,居安思危,那么就不会留下悔恨的。上弦月,总是在发展,总有希望;将近满月,则是最好的状态;到了满月,固然又圆又大,银辉四耀,但是离缺损已经不远——满月以后是下弦月。

易经八卦中的“龙”,已是完全人格化、事物化。

此外,我国新石器最后阶段的文化,又被称为“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系父系氏族社会从繁荣走向瓦解的时代。

我国有丰富的龙文化,外国也不例外。有些国家和地区的龙,是传说中的怪物,通常被描绘成巨大的蜥蜴,它身有鳞甲,长着蝙蝠般的翅膀,口中可以喷火。也有将“龙”描绘成一长蛇的。迦勒底的龙有四只脚,身上有鳞,也长着翅膀,希腊的龙则有许多的头。欧洲地区的民间传说中,便有《九头凶龙的故事》。虽然被诺曼人征服以前的英国,龙是皇家的战争徽记,龙的形象也曾被画入威尔斯亲王的纹章;但是,龙一直在欧洲享有恶名。在那里,龙大多是与邪恶联系在一起的。

我国的民间传说中也有妖龙、恶龙,它们兴风作浪,残害百姓;但也有善良的小龙女的故事流传,最着名的当属《龙女牧羊》(即《柳毅传书》)。传说中,柳毅为唐代的士子,因赶考不中,在回家的路上经过泾阳,遇见了一位牧羊女。这位牧羊女不是一般的女子,而是洞庭湖龙君的女儿。龙女嫁给了泾川龙子,但泾川龙子品行不端,龙女受尽屈辱折磨。柳毅见状,非常同情牧羊的龙女,便赶赴洞庭湖,到洞庭龙君那里去送信。龙女的叔叔为钱塘龙君,脾气暴烈。钱塘龙君得到侄女受辱之讯,勃然大怒,便赶到泾阳,结果与泾川龙子发生大战。钱塘龙君杀了泾川龙子,并将龙子吃掉,然后携领侄女归来。这时候,洞庭龙君和钱塘龙君有意将龙女嫁给心地善良的柳毅。柳毅虽然对龙女由同情而产生爱慕,但他怕别人误会他为龙女送信的动机,便断然拒绝。脾气暴烈的钱塘龙君一时恼怒,便以淫威相迫,柳毅却矢志不屈。这时,洞庭龙君更加喜欢柳毅,便赠送柳毅一些龙宫珍宝,并将他送出龙宫。柳毅回家后,娶了两个妻子,但都先后死去,后来他又娶了范阳卢氏。成婚之后,柳毅才发现,这“卢氏”不是别人,正是他为之投书的龙女。原来这洞庭龙女由感激而生情,矢志要嫁柳毅。其叔叔钱塘龙君一方面疼爱侄女,一方面对柳毅暗生敬佩,后悔自己不该对他鲁莽暴躁,便决定成全侄女的美意。他化作一个老汉,带着龙女来到人世间,终于使有情人成为眷属。

以上是一个人与龙的故事,充满了人情味。这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而且还包含着许多爱情之外的内容。龙虽神通广大,有时候却还要借助于人;龙虽凶烈,却不能使一介书生屈服;龙虽为神物,却有人间之情。其实,柳毅传书的故事,就是一则人间的故事,只不过编故事的人将某些角色化为龙罢了。

龙,善也罢,恶也罢,它依旧是人类幻想中的产物——是人类在幼年或童年时期对大自然现象的一种解释,是人类对善、恶现象的一种具象。龙的时代过去了。人们在民歌中唱道:

龙王爷走了,水也有了;龙王爷没了,土地肥了;龙王爷滚蛋了,我们也吃饱饭了!

又有:

天上没有玉皇。

地上没有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们来了!

时到如今,龙只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一个象征。因为海内外的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

中国人对沾“龙”字而又最感兴趣的活动是闹龙灯、赛龙舟。

龙灯,也称“龙舞”,起源于汉朝。在古代,我国人民把龙视为驱灾除害、吉祥太平的象征;因此,民间多在喜庆的节日舞龙,以祈神龙的保佑。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中说:

“元霄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赛龙舟,为端午习俗之一。相传,爱国诗人屈原在农历五月五日投江以后,人们争相划船前去捞救,从此传下端午赛龙舟的习俗。后来每至端午,汩罗江畔,人们先到屈子庙朝拜,然后开始比赛龙舟。炮声一响,分为青龙、黄龙、白龙的龙船如箭而发……除此之外,我国民间传统的节日之中,还有一个“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正当惊蛰前后,冬眠的动物开始复苏。

于是有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在这一天,人们要做“龙须面”。

在闹龙灯、赛龙舟、过龙头节的时候,我们龙的传人切不可忘记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