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风水占卜血型与属相(古代文化集粹)
31952300000035

第35章 属马者的人生(2)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更是“以弓马之利取天下”。他麾下的蒙古军队,也是以骑兵为主体。因为骑兵以快速着称,所以他们最拿手的就是运用退兵回袭和分兵包围的战术。在与敌人交战时,他们列成战阵。正面迎击敌人的是由俘虏和其他族人组成的部队,更为精锐的部队则远远地绕到敌人的左、右方去。因此,战斗是从四面八方开始的。战斗当中,他们往往给敌人放开一条路,让敌人逃走,然后他们便追击逃跑的敌人。

1223年,蒙古军队进入俄罗斯南部的顿河流域的草原地区,不久与俄罗斯联军相遇。开战后蒙古军便往后退,诱使俄军深入草原。最后蒙古骑兵与俄罗斯联军在卡尔卡河岸上展开决战。蒙古骑兵以围猎式的散兵线战术,在广阔的大草原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他们的闪电般的快速攻击,使俄军一败涂地。

蒙古军队的兵将,每人都有数匹马,轮流骑坐;这样,他们就不必担心马会十分疲乏。《黑鞑事略》中说:“其阵,利野战,不见利不进。动静之间,知敌强弱。百骑环绕,可裹万众;千骑分张,可盈百里……故其驰突也,或远或近,或多或少,或聚或散,或出或没,来如天坠,去如电逝,谓之鸦兵撒星阵。”蒙古军之所以能灵活机动、神出鬼没,完全是仰仗着马。如果没有马,蒙古军队是不可能横扫欧亚大陆的。

所以布封在其动物肖像散文《马》篇中写道:“马和人同受着战争的辛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它喜爱它,追求它,受着同样热忱的鼓舞。”

马在战争中的赫赫功业的名声,远远超越了它们负载、拉套、用于农耕的贡献。所以在语言、词汇中,带“马”字的,有许多充满着征战气息。如:

汗马功劳。汗马:骑马作战时,马都跑出汗来了。此语比喻征战的劳苦。

马革裹尸。革:皮革。战士在疆场上战死以后,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此语形容英勇作战,死在疆场上。

马首是瞻。瞻:看。看马头朝向哪边,就朝哪边行动。这匹马,自然是将领的坐骑。此语比喻服从某一个人的指挥,或乐于追随某一个人。

招兵买马。意为组织或扩充力量。这里马与兵相提并论,可见马的重要。

戎马倥偬。戎马:军马,借指军事;倥偬:繁忙。此语形容军务繁忙。

金戈铁马。金戈:古代一种金属制的兵器;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此语指战争。

马到成功。战马一到就胜利了。可见骑兵在古代战场上的威力。此语形容迅速地取得胜利。

马不停蹄。比喻一刻也不停留地前进。也还是在说骑兵出击、作战。

人仰马翻。人、马都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惨败的狼狈相。或喻乱得不可收拾,更是战争图景。

快马加鞭。给骑着的快马再加上几鞭子。形容飞快驰过,也喻快上加快。大概此语源出也是战争,或者打胜了追击,或者战败了逃跑。

兵荒马乱。形容战争时动荡不安的景象。

千军万马。形容兵马很多,也形容队伍雄壮或声势浩大。

兵强马壮。形容军队实力强,有战斗力。

人困马乏。人、马都困乏了。形容体力疲劳不堪。

厉兵秣马。厉:磨;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形容准备战斗。

风樯阵马。樯: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此处指风帆。依旧是征战的景象。此语形容气势雄壮。

万马奔腾。形容声势浩大、进展迅速的雄壮景象。

此外,人们常用的带“马”字的词语有:

万马齐喑。喑: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

走马看花。原用来形容愉快而又得意的心情,现喻观察事物不深入细致。

指鹿为马。指着鹿,说鹿是马。比喻公然歪曲事实,颠倒黑白。

老马识途。比喻富于经验的人在工作中熟悉情况,容易做好。

老骥伏枥。骥:好马;枥:马槽,也指马厩。比喻人虽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走马上任。指新官上任就职。

害群之马。比喻危害众人、集体的人。

心猿意马。形容心思不定,变化无常。

青梅竹马。青梅:青的梅子;竹马:以竹竿当马骑。比喻男女儿童在一起玩耍。天真无邪。

塞翁失马。比喻虽然受了损失,但却因此获益。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之语。

非驴非马。形容什么也不像的东西。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驷马:古代用四匹马拉着的车。一句话既然说出来了,就是驾着最快的马车去追也不回来。又有“君子一言,快马一鞭”之语。

天马行空。天马:汉代西域大宛所产的好马。原喻才思奔放,任意驰骋;后也喻不受拘束。

白驹过隙。白驹:原指骏马,后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一闪而过一样。

悬崖勒马。比喻到了极危险的边缘,应该及时收脚,醒悟回头。

蛛丝马迹。沿着蛛网的细丝可以找到蜘蛛的所在,按照马蹄留下的痕迹可以寻到马的去处。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

好马不吃回头草。比喻做事拿定了主意,不反悔,不走回头路。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路途遥远,才可知道马的体力耐力如何;日子长了,才能看见人的心地如何。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出马,即作战。比喻有经验的人做工作,一个人可以顶好几个人用。

望山跑死马。看着很近,其实很远。比喻有些事看起来很好办,或很快就要办好了,但实际上离办好、办完还差得很远。

人得闯。马得跑。人没有闯劲,干不成大事业;马不去奔跑。不能练出良好的体力和耐力。比喻做事要敢闯、敢干,才能做出成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比喻做事要有充分准备。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比喻解决问题要抓住要害。

带“马”字的歇后语有:

马背上钉掌——离题(蹄)太远了。

马尾儿做琴弦——不值一谈(弹)。

马尾儿穿豆腐——提不起来。

盲人骑瞎马——悬了。

城头上跑马——转不过弯儿来。

此外,汉语词汇中,还有许多带“马”字的词语。如:

马帮:驮运货物的马队。

马弁:旧时军官的护兵。

马快:封建时代官府的差役。

马甲:背心。

马褂:原为满族人骑马时所穿的服装,后为旧时男子穿在长袍外面的对襟的短褂。

马虎:疏忽大意、不细心。

马脚:比喻破绽。

马粪纸:用稻草、麦秸等做成的纸,黄色,质地粗糙。

马竿:盲人探路用的竹竿。

马后炮:原为象棋术语。借来比喻不及时的举动,如同“事后诸葛亮”。

马灯:一种手提的能防风雨的煤油灯。骑马夜行时可挂在马身上。

马店:主要供赶马帮的客人投宿的客店。

马口铁:镀锡铁。

马裤呢:表面有明显斜纹的毛织品,因最初多用来做马裤而得名。

马枪:骑兵用的一种枪。

马靴:骑马人穿的长筒靴子,也指一般的长筒靴子。

马戏:原指人骑在马上所做的各种表演,现指有经过训练的动物参加的杂技表演。

拍马屁:也作“拍马”,常与“溜须”连在一起,为“溜须拍马”。据说,骑马的人要骑马时,就先拍马的屁股,表示一下友好,然后再骑上去;后来,“拍马”和“拍马屁”被用来指谄媚、奉承、奉迎。这个词借用得好准确!凡是对别人曲意奉迎,一味奉承,献尽谄媚的,这个人准是另有打算,另有所谋,另有所求;说白了,就是这人要“骑”他所谄媚的人。

有所求,才会有所“拍”。对拍马的人可要多加小心啊。

趟马:是戏曲名词。为传统戏曲表演的一套程式动作。演员手执马鞭,象征骑在马上。从上马开始,演员以连续性的舞蹈动作来表现人物骑马疾行的情景。有“单人趟马”、“双人趟马”、“多人趟马”等形式。

墙头马上:元代白朴所作的杂剧剧本,全名《裴少俊墙头马上》。剧中情节为:书生裴少俊骑马路过李家花园墙外,恰逢李家小姐李千金在墙头眺望春景。二人相互爱悦,千金毅然随少俊私归,躲在裴家的花园中共同生活了七年,生下一子一女。裴父得知此事后,强逼少俊写下休书,并让少俊离家赶考。少俊入考高中,得官归来,裴父已得知李千金是名门之女,便同儿子一同去登门赔情。千金怨少俊软弱,恨裴父狠心,拒绝回归,又将裴家父子二人大加奚落。后来,经儿女哀求,千金才与少俊和好。

马大哈:为曲艺作品中的人物,后成为做事马马虎虎、粗枝大叶的人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