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由美国次级贷款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经济体和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其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被认为是1929年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受世界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在周期性、结构性调整和外部环境不断恶化的三重影响下,2008以后的中国经济进入调整期。在此背景下,国务院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两年之内的总投资达到了4万亿人民币,这是自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刺激经济计划。在这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现实之下,隐藏着什么样的金融逻辑,让我们一起走入本章。
“金融创新扩张”具有“传销模式”的特征,它宣称能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吸引大量投资者购入,再用后期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高收益,循环往复,直至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或投资者信心不再之时,整个系统迅速崩溃。
金融海啸,又称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常常随之而来的信用紧缩,是一种货币需求快速增长大于货币供给的状况。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国家破产,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2008年由美国次级贷款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各个经济体和全球经济的各个领域,其影响深度和影响范围被认为是1929年大危机以来最严重的。从雷曼兄弟、AIG、华盛顿互助银行等一系列金融机构的破产或被政府接管,到全球股市持续暴跌,到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出台大规模的拯救行动却未能取得成效,全球金融体系乃至全球经济如同陷入沼泽,呈越陷越深难以自拔之势。
现代经济系统中,金融体系是其运行与发展的核心。但随着金融体系内部结构日益复杂化、金融创新不断推陈出新且日益脱离实体经济的虚拟化,导致全球各国金融体系及其相关领域出现了诸多风险。对金融创新扩张的弊端深有体会的美国总统布什,对此提出了道理浅显而又富有深意的评论:“华尔街喝醉了,不知还要多久才会清醒过来,不再推出一些莫名其妙的金融投资工具。”布什之说,几乎道破那些貌似经过“科学设计”的金融创新及其金融衍生品,原本就是一件件的“皇帝新衣”!通俗地说,“金融创新扩张”具有“传销模式”的特征。所谓“传销模式”,就是设计一个宣称能够获得高收益的投资,吸引大量投资者购入,再用后期投资者的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的高收益,循环往复,直至后续资金难以为继、或投资者信心不再之时,整个系统迅速崩溃。
而与之相关的经济部门也随着多米诺骨牌效应而倒塌。石油期货、房地产等的炒作,本质上与实体经济无关,但有影响到了实体经济的价格、需求、利润、资金等各种经济信号,导致整个经济系统紊乱。还会由于金融资产高收益的诱导,引致实体经济的资金流向金融投资部门,形成资金结构关系的倾斜和扭曲,深刻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和整个经济体系的稳定。
导致这次危机产生有着复杂的原因,下面主要从金融经济和技术基础两个角度来讨论。
从金融经济方面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刺激经济的超宽松环境为金融危机的爆发埋下了隐患。2000年新经济泡沫破灭后,为避免经济衰退,美国政府采取降低银行利率的措施鼓励投资和消费。从2000年到2004年,美联储连续降息,贷款买房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盘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大量居民进入房贷市场。到2006年末,次贷已经涉及到500万个美国家庭,估计的次贷规模达到1.1万亿至1.2万亿美元。宽松的无需担保无需首付的次级抵押贷款的过度发放成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隐患。从2005年到2006年,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市场利率进入上升周期。由于利率传导滞后,美国次贷仍有上升。但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破灭,为次贷危机乃至金融危机全面爆发提供了现实条件;
二是次级贷款资产的证券化加重了危机的扩散。美国绝大多数住房抵押贷款的发放者是地区性的储蓄银行和储蓄贷款协会,地方性的商业银行也涉足按揭贷款。这些机构的资金实力并不雄厚,大量的资金被投放在住房抵押贷款上,对其资金周转构成严重的压力。一些具有“金融创新”工具的金融机构,便将这些信贷资产打包并以此为担保,用于发行可流通的债券,给出相当诱人的固定收益再卖出去。许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对冲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金融机构都大量投资于这些债券,抵押贷款企业有了源源不断的融资渠道,制造出快速增长的新的次贷。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工具使得投资机构现金流得到更合理的利用,利益得到分解和共享,风险也得到分摊。
金融创新带来风险分散机制的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放大效应。像次贷这样一种制度创新,使美国不具备住房抵押贷款标准的居民买到了房子,同时通过资产证券化变成次级债,将高风险加载在高回报中发散到了全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凡是买了美国次级债的国家,就要被迫为美国的次级危机“买单”。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次级贷款人还不起贷时,不仅抵押贷款企业陷入亏损困境,无力向那些购买次级债的金融机构支付固定回报,而且那些买了次级衍生品的投资者,也因债券市场价格下跌,失去了高额回报,同样掉进流动性短缺和亏损的困境。
从技术性方面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杠杆率。(杠杆率即一个公司资产负债表上的风险与资产之比。杠杆率是一个衡量公司负债风险的指标,从侧面反应出公司的还款能力。一般来说,投行的杠杆率比较高,美林银行的杠杆率在2007年是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在2007年为33倍。)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业务都有极大的杠杆率,许多投资银行为了赚取暴利,采用20—30倍杠杆操作,假设一个银行A自身资产为30亿,30倍杠杆就是900亿。也就是说,这个银行A以30亿资产为抵押去借900亿的资金用于投资,如果投资盈利5%,那么A就获得45亿的盈利,相对于A自身资产而言,这是150%的暴利。反过来,如果投资亏损5%,那A赔光了自己的全部资产还欠15亿。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为追逐利润空间,竞相盲目扩大杠杆率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技术性原因;
二是CDS合同。(CDS合同全称credit default swaps,意思是信用违约合同。CDS相当于对债权人所拥有债权的一种保险:A公司向B银行借款,B从中赚取利息;但假如A破产,B可能连本金都不保。于是由金融公司C为B提供保险,B每年支付给C保费。如果A破产,C公司保障B银行的本金;如果A按时偿还,B的保费就成了C的盈利。但是这里面隐藏着重大问题:由于这种交易不受任何证券交易所监管,完全在交易对手间直接互换,被称为柜台交易。也就是说在最初成交CDS时,并没有任何机制检查来保证C有足够的储备资本)。由于杠杆操作的高风险,按正常规定银行一般不进行这样的冒险操作。所以就有人想出一个办法,把杠杆投资拿去做“保险”,这种保险就叫CDS。大量的银行和投资者购买CDS后,可以扩大贷款规模和范围,增加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但是具有很大的市场风险,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市场。如果签约双方具有履约能力,确保出售CDS的金融机构拥有偿债能力,再加上政府监管能力增强,应该不会出现严重危机。但CDS交易在美国不受任何监控,只是交易双方私下缔结的合同,价格可以不公开,各银行只是通过电子邮件向顾客报价,而且定价也不像股票那样由市场定价,而是靠银行机构利用电脑模型来估算CDS的价值。另外,这个系统也没有任何机制确认签约双方议定具有履约能力。如果市场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CDS合同引发金融危机就会成为必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