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陶乐县志
31988900000070

第70章 宗教

第一节 伊斯兰教

民国年间,先后由上八顷、红崖子回族教民建清真寺各1 座。在“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全部被拆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建、新建大小清真寺21 座,礼拜点2处。其中高仁镇1座(礼拜点2处),城关镇1座,五堆子1座,红崖子1座,月牙湖17座。

1995~1997年,根据自治区宗教局关于对宗教活动场所进行登记的通知精神,对本辖区的宗教活动场所进行全面甄别登记,纳入登记管理范围内的伊斯兰教宗教活动场所4 处,两处礼拜点。1999年下半年,海原移民吊庄移交陶乐县管理,宗教活动场所由5处加到21处,2个礼拜点。2003年1月,大柳树村村民马兴龙自费赴沙特阿拉伯参加朝拜。

第二节 佛教

清同治年间,境内六顷地村东南庙台,由蒙古人修建喇嘛庙在战火中被烧毁,为境内最早建立的寺庙。清宣统元年(1909年),五堆子(今五堆子查汉埂)的佛教信士化布施建龙王庙一座,占地约1亩。民国年间,五堆子、高仁镇、六顷地、马太沟等地,先后由信徒化布施建庙多座。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县内有在家居士近100 人,职业居士10 人。六顷地庙台净慈寺正月十五、七月十九庙会,集会人员多达700 余人。20 世纪50 年代开始拆除寺庙,至“文化大革命”中,县内寺庙全部被毁。

1981~1988年,先后由村民化缘建六顷地净慈寺、五堆子佛龙寺、马太沟慈善寺、红崖子弘佛寺等。2000年,全县佛教寺庙5处,出家僧2人。

2001年12月,全县有佛教信徒87人。一、庙坑净慈寺

建于1935年,庙址在今六顷地乡六顷地村东南,陶横公路东侧,庙坑北傍,占地7 亩,房7间,1948年倾圮。1949年重建,大殿3间,厢房10间。殿内塑6尺高泥像3尊,3尺高泥像4尊,另有大小瓷器皿、木鱼、铁醮盒等,庙地85亩。每年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举办庙会,每次约七八百香客。1952年以后烟火逐渐断绝。1956 年,寺庙改做油房,1966 年拆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落实,1985年,在旧址重新修建前大殿3间,厢房9间。1994年续建后大殿3 间,塑泥像12 尊。1996 年,对该寺进行了登记,聘请平罗僧人马绩勤为净慈寺主持,选出寺民主管理委员会成员7人,制定完善了寺规章程,明确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四月十五日、九月十九3个佛历日为庙会,每次约500人。

二、五堆子龙王庙(经堂庙)

龙王庙建于1917年,庙址在五堆子乡陈家湾,供奉河神、龙王,每年八月十五为会期。经堂庙以居士念佛经为主旨,四月八日为会期,香客约300~400人。1953年,桂永升主持重修大殿3间,配房5间,塑6尺高佛像7尊,2尺5寸高佛像6尊,大铁钟2口。因河床变迁,1958年,陷入黄河。1984年,在马太沟乡施家台子村修建起一间土木结构的佛寺,信徒增多。1991年4月扩建,僧人释湛馨(俗名施仲芳)主持教务4 年。1994 年5 月,在正殿两侧建赔殿2间,1995年4 月建伙房2 间,念经堂3 间,客厅2 间,住房7 间,库房1 间,总面积992平方米,教徒41人。1996年4月,改选了寺管理委员会,由7 人组成,聘请教务主持湛久法师。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七月三十日、十一月十七日庙会,每次约300人。

三、查汉埂龙王庙(佛龙寺)

始建于1909年,庙址位于五堆子北,陶石公路西侧。1953 重修扩建,占地1畅5 亩,建房3间,庙内供5寸高小木像一尊,每年三月初八为庙会期。1958 年倾圮。1978 年,五堆子乡信徒化布施,在原址重建土木结构寺院,殿内无塑像。1990年,居士徐翠莲、马如英等人化布施集香资数万元,修建砖木结构大殿3间,念佛堂4间,斋房3间,总占地面积1568 平方米,有耕地3亩。每年正月十五、五月十三、七月十五、九月三十为庙会日,每次庙会约有300余人。1995年,塑佛像7尊,1996年4月,查汉埂佛龙寺民主管理委员会成立,由7 人组成,聘请桂生林僧人主持教务。

四、马太沟龙王庙

建于1943年,庙址在原马太沟公社15 队北,陶石公路东侧。1946 年重修扩建,占地面积2亩,建大殿一间半,配房3间。有庙田35 亩。每年五月十三举办庙会,香客百人以上。1958年被毁。

五、锅底坑龙王庙

建于1945年,址在今马太沟王家庄村南,占地1亩,建大殿1间,配房3间。每年三月初八、七月十五举办庙会,香客约300人。1958年庙毁。

六、杨家湾子龙王庙(高佛寺)

建于1919年,庙址在高仁镇乡政府北,占地面积6 亩,建正殿1 间,内塑6 尺高佛像5尊,2尺高佛像2尊,配房6间,有庙田20 亩。五月十三日为庙会期。“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拆毁。1992年秋,在原址重建,占地面积3亩,大殿1畅5间,配房5间,庙田7亩,殿内大小佛像7尊,1996年4月更名为高佛寺,选举产生了寺民管会,由7人组成。每年五月十三、八月十五为庙会,每次约500多人。

七、红崖子龙王庙

建于1945年,址在红崖子乡政府西侧。1953年重修,建房一间半,每年五月初五为庙会期,参会者约100人。1957年庙毁。1978年在原址重修,1999年又重新翻建,占地面积3640平方米,大殿3间,香房3 间,库房1 间,受戒信徒13 人,每年举办两三次庙会,每次200余人。

第三节 天主教

清光绪五年(1879年),天主教会传教士闵玉清、桑桂仁在境地五堆子进行传教活动。20世纪60~70年代,全县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从陕西榆林、定边、靖边、神木一带迁入高仁镇乡的农民大都信奉天主教,在“四清”、“文化大革命”中教徒大都不敢承认自己是天主教徒。1995年,银川天主教堂资助4万元,高仁镇乡高仁镇村天主教信徒张学科主持在高仁镇建天主教堂一处,1996年宁夏天主教会委派赵永峰神父兼高仁镇天主教堂主持教务。2001年12月,全县有天主教徒200人。2002年,高仁镇天主教堂占地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0平方米,信徒204人,负责人张学科。

第四节 基督教

2001年前,陶乐县无基督教活动场所,县境大多数信仰基督教的教徒到平罗基督教堂活动,1998年6月在六顷乡甘草坑村建立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小组,由3 人组成,组长王金萍,副组长李翠琴、强金霞,建立活动场所1 处,进行宗教活动。2002 年,全县有基督教徒20人。

第五节 宗教管理

根据枟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枠的规定,一切宗教活动必须在枟宪法枠、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干预行政、司法、教育和计划生育、婚姻等,绝不允许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破坏安定团结。几年来,县宗教管理人员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提高基层干部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水平,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克服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的思想,使广大干部群众充分认识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管理的必要性,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自觉支持密切配合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对国家有关宗教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贯彻实施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成立民主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管委会组成人员可根据本坊实际确定,每个管委会由5~7人组成,管委会人选在乡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宗教人员和信教群众共同提名,采取举手表决和其他方式民主产生。选举爱国爱教、遵纪守法、拥护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正派、办事公道、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的信教群众代表和宗教人士为民主管委会成员,经各乡政府批准,上报民宗局备案。任期两至三年,也可连选连任,对个别不称职的,随时更换,寺管会实行集体领导,安排教务和寺务活动,搞好和教派之间的团结,民主理财,健全账目,定期公布收支情况,组织信徒学习时事政治,协助政府搞好法律、政策的宣传实施,保护本坊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

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寺庙28 处进行了颁证。其中伊斯兰教21 处,礼拜点1 处,佛教5处,天主教1处。对不符合登记的佛教寺庙3处,进行了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