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为爱种一片森林
32005500000010

第10章 桨橹声中游乌镇

一条河里十几条船都那么划着,却几乎听不到很响亮的声音,静寂中,只有桨橹擦着船舷在吱呀呀地鸣唱,只有从船舷弥漫开去的波纹才让你感觉小船在布满涟漪的水面前行。

清晨,在小河边,一群人正在忙碌着:一对中年夫妇齐心协力地拧着刚洗过的被套,彼此发力的一瞬间,被套被拧成了麻花条;一位光着膀子的汉子肩挑木桶准备到河里取水,脚步刚好落到上下两级台阶上;一位妇女一手提着个小木桶,一手搂着一个大木盆,显然她要到河里洗一家人的衣服;在临近水面的地方,一位妇女弓着腰,在竹篓里淘洗着什么;一位貌似店里伙计的后生在一块凸出的石板上,正弯腰洗刷着手里那个圆圆的簸箕,一位老奶奶手里抱着孙子在岸上看着这一幕,脸上的神情慈祥而淡定。

这就是江南名镇——浙江桐乡市乌镇景点大门前矗立的一组塑像。这组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姿态写实逼真,男人拖着长辫,女人盘着发髻,雕像全都着上乌溜溜的色泽。透过与周围门楼、墙瓦看上去非常协调的乌溜溜的色彩,你很快便会发现眼前这个镇子的古老和与众不同。

乌镇位于浙江北部嘉兴市下属的一个县级市——桐乡市境内,离市区15公里。走进乌镇,第一感觉是房舍楼阁几乎就一种颜色:灰蒙蒙、乌溜溜。原来,这里早在唐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就已建镇。镇子里古民居的墙上几乎都涂上一种类似于黑色油漆的涂料,据称这种涂料对墙体和木柱具有很好的防腐作用。乌溜溜的房舍、乌溜溜的石板街、乌溜溜的穿衣打扮便造就了乌镇这个古老又有些诙谐的地名。

游人乘着乌溜溜的乌篷船,在窄窄的河道里穿行。窗外一边是仿佛从水里生出的低矮的屋檐,一边是有着各家茶楼、餐馆的小街。屋檐栉比鳞次,小街上游人如织。沿途有不少可以停靠小船的码头,也有临河而居的住户用来取水、洗衣的台阶。在河两岸不时地看到一座座石桥,尽管建造的年代不同,桥的造型各异,通体结构大相径庭,但几乎都高高耸立,有的甚至高过屋脊。游人坐在乌篷船的内仓里,看两旁的屋檐、街道一摇一晃地向身后移去,一切似乎都那么悄无声息。上了年纪、操着不太标准的普通话的船工熟练地为我们摇着乌溜溜的乌篷船,情之所至,偶尔也哼几句当地歌谣。一条河里十几条船都那么划着,却几乎听不到很响亮的声音,静寂中,只有桨橹擦着船舷在吱呀呀地鸣唱,只有从船舷弥漫开去的波纹才让你感觉小船在布满涟漪的水面前行。各种形状、显然有些岁月的石拱桥在头顶一次次地划过,着实给人一种走进远古的感觉。岸上、桥头,过往的行人络绎不绝,拍照的游人接二连三,他们衣着光鲜、姿态各异,倒映水中,婷婷袅袅。

船靠码头,人上岸,来来往往都有桥。站在桥上回眸,只见掩映在其中的河道越发狭窄和深邃,河道里却依旧是那么热闹,载着游客的小船鱼贯而入,挨挨挤挤;河道两旁,彼此相连、错落有致的房舍与乌墙、乌柱浑然一体。这时,只有在岸边、在桥上行走的游客身上的衣色格外醒目,花裙子、花纸伞、女孩的笑脸与乌溜溜的水乡共同构成一幅充满古朴神韵的丹青水墨画。

作为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乌镇的老街分别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它们呈“十”字型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与街平行、水与房相依的独特结构。走在西栅老街的小巷,踏着脚下油光乌黑的青石板,最后在一个有着古色古香招牌的茶楼里悠闲地品一杯龙井茶,看窗外巧遇的一阵蒙蒙小雨,真的别有一番风情。

在乌镇,你既可以看见小桥流水、别有洞天,又可以欣赏到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中遍布梁柱门窗上的石雕、木刻;不仅可以看到栽种于唐代的银杏、建于南朝的石佛寺,还可以走进长篇名著《林家铺子》描绘的场景之中。一代文豪茅盾的故居就在东栅的小巷里。离茅盾故居不远就是至今还在营业的林家铺子,里面没有豪华的装修,也没有特别高档、时髦的商品,置身这家家喻户晓的店铺,甚至感觉有些幽暗和空泛。但是它浓缩了一段历史,承载了一个民族在某一个特殊年代的阵痛。

走进茅盾故居,陈列其中的一物一品仿佛都是一本书中一个精彩的细节,一首歌中一串激昂的旋律,是一个觉醒了的文化人的铿锵的呐喊。

我们应该细读的不仅是文学巨匠的不朽文字,更需要景仰和传承一种心系民众的精神、一颗赤诚爱国的心、一份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感。

乌镇的历史悠久而灿烂。6000年前就有先人在此创造着时代的文明。春秋战国时期作为吴国的边疆之地,吴国曾在此驻兵设防,阻止越国跨界侵扰,这里曾经战事频繁、硝烟弥漫。始建于明代、重修于清乾隆十四年的贞观古戏台、翰林院、于榴梁钱币馆、木雕馆、蓝印花布染坊、民俗风情馆、江南百床馆等无不体现着乌镇的凝重和厚实。

由于此行出游时值冬季,天气寒冷,游人不是很多。我们此行不曾赶上乌镇“出会”习俗中的一年四时八节,也没有邂逅农历四月初开始进行的再现茅盾先生笔下“香市”的热闹场面的水乡狂欢节。但是,在品尝过乌镇的姑嫂饼、杭白菊之后却对乌镇乌溜溜的色彩有了一种新的理解和感受。

骄傲是只拦路虎,常挡在成功的道路中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