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企业家:创造卓越世界
32007300000016

第16章 开发价值管理

价值管理有几种定义:①以管理结果的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管理方法,其推动哲学是通过产生超过资本成本的收益来最大化股东的价值。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个管理框架,该框架可用于计量业绩,更重要的是用于控制公司业务,从而为股东创造出较高的长期价值并满足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要求。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关注于真正的价值而不是账面利润,只有当公司收入在弥补了投资人的全部成本之后仍有剩余,公司才创造了真正的价值。②以管理过程来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全面的管理手段,它包含了重新定义的目标、重新设计的结构和体系、更新了的战略和经营程序及修补了的人力资源实践。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不是一个速成的方案,而是一条需要坚持和投入的道路。③以管理的过程和成果来定义。以价值为基础的管理是一种管理方法,其主要目的是最大化股东的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引导着公司的战略、结构和程序,并决定管理者的报酬方式和业绩的监控方法,并在综合的基础上以折现现金流量模型(DCFM)为基本技术支持的,汇合企业内部各层次、各环节、各种雇员共同参与的一个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融预期、计量、控制、激励甚至文化等诸要素于一体,是经济金融化环境下企业管理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并且在实现价值管理的过程中广泛运用了经济增加值(EVA)、市场增加值(MVA)、折现现金流量(DCF)、托宾q值、价值派(piemodel)模型等一系列价值评估和价值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帮助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价值管理的三个要素:①创造价值。企业如何最大化未来的价值,这一点或多或少等同于企业战略。②管理价值。企业治理、变革管理、企业文化、企业沟通、领导力等。③衡量价值。企业价值评估。

价值管理特征包括:①以资本市场为依托。价值管理活动的展开几乎都以资本市场为背景,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公司控制权市场的出现,发端于公司控制权市场上的恶意收购活动,更是直接导致了价值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产生发展。公司杠杆收购(LBO)的发生对公司的CEO提了个醒,他们要么通过改善公司业绩来提高公司的股价,要么面对敌意收购的威胁,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活跃使人们开始史无前例地对公司管理者进行规范。在完善的资本市场,投资者高度分散,为了有效地聚拢投资者的人气和资金,企业也不得不进行价值管理,而且价值管理的结果能够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也在于股票市场效率高的状态下,股票价格能够反映公司管理当局的管理绩效。②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根本目标。股东价值通常包含某一期间股东所实际获得的股利加上由于股票价格波动而形成的资本利得两部分,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涵义,并不是股利和股票价格波动而形成的资本利得之和越多越好,或者讲“股东价值最大化”并不是指股利越多越好,股票价格越高越好。相反,股东价值最大化这一理财目标是通过满足股东的最低报酬率要求来实现的,即如果股利和资本利得之和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报酬率,我们就可以认为企业的价值管理实现了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其中股东的最低要求报酬率就是该企业的资本成本,是该企业进行投资的最低盈利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家必须找到能够带来超过要求报酬率的投资项目,使得项目的报酬率能够大于或者等于股东的要求报酬率,只有这样项目的净现值才能大于或等于零,才能够为股东创造价值。③重视现金流量和资本成本。价值管理首先必须关注企业未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创造;其次必须重视对现金流量的风险进行控制,通过对未来各期的预计现金流量、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这两个决定企业价值的基本因素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所谓资本成本是指企业获利水平的最低限,它取决于企业投资活动风险程度的大小,取决于投资者对投资报酬率的要求。因此资本成本又常被称为要求报酬率和折现率。如果企业不能通过实物投资提供这一要求的报酬率水平,投资者就只能放弃在该企业的投资而转投他处。这样的资本成本即所谓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企业经营收益的最低水准,是企业选择投资项目的重要标准,惟有超越资本成本的收益才是创造价值的。④重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利润管理之所以逐渐被现代企业所摒弃,关键原因在于利润管理中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破坏了企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内部机制,造成企业的短期行为,从而造成利润管理企业的普遍“短命”结果。决定企业价值的基本因素除了未来各期的预计现金流量、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以外,必然还包括企业存续期这一重要因素。能否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不取决于企业在以往时期里所获得的收益,而是取决于企业在未来时期里可能获得的现金流量的多少、企业投资活动风险程度的大小,以及未来存续期的长短。企业的持续存在,既是对投资者利益的最好保障,又是整个社会保持稳定和繁荣的重要基础。成功的企业价值管理应当懂得重视未来,并且科学地规划未来,树立可持续、长远发展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