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行的邮票
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邮票种类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航空邮票和欠资邮票。
航空邮票和欠资邮票自1958年以后已不再发行。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的票面上都有志号,这是我国独有的。设计邮票志号的目的是便于邮政部门管理邮票,也便于集邮者收集邮票。
邮票志号的编列情况如下: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的志号是:纪念邮票以“纪”字开头,特种邮票以“特”字开头。以《中日青年友好大联欢》纪念邮票第一枚为例,这枚邮票在下角印有“纪1145—1”,右下角印有“(362)1965”。
“纪114”表示是中国人民邮政发行的共114套纪念邮票;“5-1”前面的5,表示这套邮票共发行5枚,后面一个1字表示这枚邮票是第一枚。右下角的“(362)”表示纪念邮票的总顺序号;“1965”表示发行的年份。
特种邮票也是这样编列。1967年4月至1970年6月发行的邮票没有编号。1970年7月至1973年底,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合并在一起,采用连续编号,按枚计算,编号从1至95.
1974年开始,纪念邮票改用“J”字开头,特种邮票改用“T”字开头。除不再印有总顺序号外,其余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的编号方法相同。
(1)普通邮票
普通邮票是供日常寄递各类邮件贴用的邮票。票幅面积一般较小,图案较单调。为适应各类邮件资费的需要,面值由低至高种类较多。
这种邮票发行数量大,销售时间一般不加限制,往往一个图案要经过再版或多次重印。因此,收集时要注意其版式及发行日期。
(2)纪念邮票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发行的邮票。票幅面积一般较大,图案多以所纪念的事件或人物为主题。多数标印有与主题有关的名称和年份等文字。纪念邮票发行数量较少,并规定发售期限。售完后不再重印。
1893年美国为纪念最先发现美洲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仑布,发行了16枚邮票,图案描绘了哥仑布一生的航海生活,是世界上第一套纪念邮票。我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是1894年发行的慈禧太后60寿辰纪念邮票。全套9枚,图案为蟠龙、双龙、鲤鱼、帆船和寿字等。
(3)特种邮票
特种邮票是为了宣传介绍某些有重要意义的事物而特别发行的邮票。它的票幅、面值、发行数量、发售期限等和纪念邮票相同。
(4)航空邮票
航空邮票是专供寄递航空邮件贴用的邮票。最初大多用飞机为图案,近年来也有采用人像、体育等题材为图案,不过一般都在票面上印有“航空邮票”或“航空邮政”字样。
世界上第一枚航空邮票,是意大利于1917年首先发行的。我国第一套航空邮票是在1921年发行的,全套5枚,图案为一双翼飞机飞行于长城上空,飞机垂直尾翼上有当时北洋政府的“五色旗”。
(5)欠资邮票
欠资邮票是供邮局使用,专在一些未贴邮票或虽贴邮票但未纳足邮资的邮件上贴用。
这种邮票,邮局一般不对外出售,但集邮者可向邮票公司或邮局集邮窗口购买其新票。世界上最早的欠资邮票,是前荷属东印度,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于1845年发行。我国也于1904年发行第一套欠资邮票,共8枚。
专用邮票
(1)包裹邮票
包裹邮票是专供寄递包裹邮件贴用的邮票,1879年比利时首先发行。
我国在1944年也曾发行,称为“包裹印纸”。这种邮票是邮局在收寄包裹时贴用,并不预售。近年来发行这种邮票已日见减少。
(2)快信邮票
快信邮票是专供寄递快信贴用的邮票。1885年英国最早发行快信邮票。
1905年我国发行的“加紧信件”票,是我国的第一枚快信邮票。此票设计独创一格,全票由齿孔分隔成四个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从右至左分别为发信收单、邮资凭证、收信凭单和存根联。图案为一条游龙,上端有英文“大清帝国邮政”,两旁有“大清邮政”、“加紧信件”,面值一角,各联都印有统一的编号。
(3)附捐邮票
附捐邮票也称慈善邮票,是一种附加费邮票。最初发行这种邮票的目的是捐款救济灾民,所以称为“慈善邮票”。以后捐款的用途日益扩大了,如用于疾病防治、儿童保健等,所以改称为“附捐邮票”。邮票上除印邮资金额外,并附加若干金额作为捐款。附加的金额由邮局转送给相关机构使用。
世界上最早的附捐邮票,是1905年日俄战争时俄国为救济阵亡战士孤儿而发行的。以后有不少国家也相继发行附捐邮票。发行附捐邮票最多的国家是瑞士,该国从1913年开始,基本上每年都发行附捐邮票。新西兰从1929年开始,每年在第四季度都发行一次儿童保健的附捐邮票。法国、比利时、芬兰等国家也经常发行。
我国第一次发行附捐邮票是1920年,当时黄河决口,大片土地被淹,灾民无家可归,发行的附捐邮票是将北京一版帆船图普通邮票加印“附收赈捐”字样和金额。
(4)公事邮票
公事邮票是专供政府机关寄递公文贴用的邮票。世界上最早的公事邮票,是1854年西班牙发行的。
(5)新闻纸邮票
新闻纸邮票是专供寄递报纸贴用的邮票。世界上最早的新闻纸邮票,是1851年奥地利发行的。
(6)军用邮票
军用邮票是专供现役军人寄递邮件贴用的邮票。世界上最早的军用邮票,是1898年土耳其发行的八角形邮票。
(7)挂号邮票
挂号邮票是为防止丢失信件,由邮局付给收据并可据以查询挂号信件而贴用的邮票。世界上最早的挂号邮票,是1888年巴拿马发行的。有些国家发行的挂号邮票,还在邮票上印有挂号号码。
(8)联合国邮票
1951年,世界上首次出现由国际组织发行的邮票,即联合国邮票。联合国于1945年成立以后,这个国际组织寄发的邮件,必须贴用联合国所在地美国发行的邮票。1947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向秘书长建议成立联合国邮政机构。1950年11月16日,联合国大会决议成立联合国邮政处。
1951年,联合国与美国签订了邮政协定。根据这项协定,联合国于同年10月24日开始发行以美元为面值的联合国邮票。不久万国邮政联盟大会通过决议,承认联合国邮票的地位。过去被视为国家主权象征的邮票发行权,首次赋予一个国际组织。
1968年,联合国与瑞士政府签订协定,发行以瑞士法郎为面值的联合国邮票。1979年,联合国又与奥地利政府签订协定,发行以奥地利先令为面值的联合国邮票。
联合国发行的邮票有普通邮票、纪念邮票、航空邮票和小全张等。邮票图案是宣传和反映联合国活动有关的事情,如空中安全、和平共处、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国际儿童年、国际残疾人年等。
联合国邮票限于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瑞士的日内瓦办事处和奥地利的维也纳办事处所设联合国邮局使用。联合国邮票,有些印有中、英、法、俄和西班牙5种文字,也有只印一种文字的。其面值有美元、瑞士法郎和奥地利先令3种:
联合国总部发行的邮票印有“UNITEDNATIONS”。面值数目字后有一“c”字,即美元“分”的简写。
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发行的邮票印有“NATIONSUNIES”,面值数目字前列“F。S”,即瑞士法郎的简写。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发行的邮票印有“VEREINTENATIONEN”,面值数目字前有一“s”字,即奥地利先令的简写。
特殊邮票
(1)小全张
发行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时,将全套邮票印在一张纸上,邮票周围常印有美术图案或有关的文字,称为“小全张”。
世界上最早的小全张,是1920年澳大利亚发行的。现在很多国家都先后发行小全张,但一般只是在发行某些有特殊意义的邮票时,才同时发行小全张。
(2)小型张
发行纪念邮票或特种邮票时,取材于全套邮票中的一枚,或与邮票题材有关的其他图案,或把每枚邮票印成小单张,这些都称为“小型张”。如我国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世界上最早的小型张是1921年卢森堡发行的。
近年来,出现一种形似小型张,但没有印面值,不是邮资凭证,而是集邮的纪念品,集邮者称它为“纪念张”。如198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在意大利米兰开幕时,就印刷过石狮为图案的纪念张,并印有中文和意大利文标题。
1981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展览在日本东京举行,也印刷过以中日两国女孩握手为图案的纪念张。1982年10月,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区邮票展览在香港举行,也印刷过以“赣西南赤色邮政”样票为图案的纪念张。因为这种纪念张不是邮票凭证,所以邮局没有出售。只供展览会馈赠用,或在展览场所出售,作为纪念品。
(3)小本票
小本票是指将若干枚邮票装订成一个小本,用印有图案的硬纸卡做封面。由于面积小,携带、保存都十分方便,很受人们欢迎。小本票是1895年卢森堡首先发行,以后很多国家也相继仿行。
(4)对剖邮票
世界邮票发行史上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事:邮局由于某种小面值的邮票供不应求,不得不采取应急措施,把小面值邮票对剖剪开,各以半价使用,这种邮票称为“对剖邮票”。
最早使用对剖邮票的是英国,1841年曾将两便士蓝色邮票对剖剪成两片,每片作一便士使用。1848年又将10先令邮票对剖作5先令使用。乌拉圭、阿根廷、比利时等国也曾使用过对剖邮票。
1903年10月22日至24日,我国清朝福州邮局因一分邮票售缺。将清代蟠龙图两分邮票斜角对剖为两片,每片作一分使用。
1904年8月2日至4日,重庆邮局曾将清代蟠龙图两分邮票斜角对剖,每片作一分使用。1905年四川夔府邮局也曾将清代蟋龙图四分邮票斜角对剖,每片作两分使用。但都只差日戳,没有刻专用戳。
集邮者收集对剖票,最好是保存实寄封,或者把邮票连同邮戳剪下来保存。
(5)邮票中的邮票
最近40多年来,不少国家为纪念首次发行邮票,或为有关邮票的活动而发行的邮票。均采用以前发行的邮票作为图案。这种邮票集邮者称为“邮票中的邮票”,也称“票中票”。
1040年,墨西哥发行一套纪念《世界第一枚邮票发行100周年》邮票,图案是采用世界第一枚邮票,即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像一便士黑色邮票。这是最早出现以邮票为图案的邮票。
新中国成立前的1948年3月20日,当时的邮政总局在南京举行邮票展览,发行《邮政纪念日邮票展览》邮票一枚,票面右为孙中山像的光复纪念邮票,左为邮政总局成立50周年纪念邮票。面值5000元,红色,分有齿和无齿两种。这是旧中国首次发行以邮票为图案的邮票。
墨西哥发行“票中票”后,世界上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将近400枚的“票中票”。
1947年圣马力诺和利比亚都发行《纪念美国发行邮票100周年》的邮票。圣马力诺发行的邮票,有一枚是以美国1847年发行的富兰克林像邮票作为主要图案。利比亚以美国1847年发行的富兰克林像和华盛顿像两枚邮票为主要图案。
1949年,匈牙利发行《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成立30周年》邮票,图案是采用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邮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苏维埃邮票。
1959年,匈牙利又发行《邮票节和全国集邮展览会》邮票,并带副票。邮票图案是一个牧羊人手拿信函,副票上印有4枚邮票,其中3枚图案是采用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发行的邮票。
1952年,巴基斯坦发行《印度第一枚邮票发行100周年》邮票,图案是采用1852年印度首次发行的邮票。
瑞土、巴西、奥地利、芬兰、秘鲁、锡兰等国,都发行过为纪念本国第一枚邮票发行100周年的邮票,图案都是采用本国首次发行的邮票。
1970年,英国发行《集邮130周年》邮票,图案是采用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
1979年是邮票创始人罗兰·希尔逝世100周年,许多国家发行纪念罗兰·希尔的邮票。有些邮票的图案是采用以前发行的邮票,如西印度洋群岛的巴巴多斯和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均采用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即英国一便士黑色邮票为图案;圭亚那则采用1856年发行的世界上最珍贵的圭亚那帆船图一分邮票为图案。
1980年5月6日至14日,英国伦敦举办国际邮票展览,有些国家为此次邮展发行了邮票,其中有“票中票”。如匈牙利发行一枚邮票,图案是采用英国发行的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新加坡发行4枚邮票,图案是采用1867年、1906年、1948年、1969年用于这个岛国的邮票。
(6)加盖邮票
我们时常看到有些邮票,在票面上加印一些文字、图案或数目字。这种邮票,通称为“加盖邮票”,也称“加印邮票”。
发行加盖邮票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因发行国的政体改变而加盖:这种情况在邮票上常可见到。如1910年葡萄牙成立共和国,邮票都加印“REPUBLICA”,即共和国字样使用。
我国辛亥革命后,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被迫退位,于是将清代蟠龙图邮票加印“中华民国”字样使用。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已经解放的地区,邮票都加印“人民邮政”或“人民币”等字样使用。如1949年,华东解放区将解放前邮票加印“华东区”和人民币面值使用。又如1950年,中国人民邮政将解放前邮票加印“中国人民邮政”和人民币面值使用。
因改变用途而加盖:如1045年4月,我国苏中区抗日根据地实行邮件收费制度后,将邮票加印“改作四角”字样,专供寄递机要文件使用。
因币制改变而加盖:如解放前因通货膨胀,货币贬值,中华邮政将法币面值邮票加印“金圆”字样,并改为金圆面值使用。
因限制使用地区而加盖:如1911年清代将邮票加印汉、英、藏3种文字的藏币面值,专供在西藏使用。又如解放前中华邮政将邮票加印“限滇省贴用”,“滇”即云南、“限新省贴用”,“新”即新疆、“限吉黑贴用”,“吉黑”即吉林、黑龙江等。
因改变邮票面值而加盖:邮政部门由于一时缺少某种面值的邮票,或因某种面值的邮票不再适用,往往将邮票加印新的面值发行。这种情况,在加盖邮票中最常见。
因使用于国外设立的邮局而加盖:指一个国家利用特权在另一个国家领土上设立邮局,将其本国或属地发行的邮票加印文字后使用。如外国在旧中国的所谓“客邮”邮票等。
(7)样本邮票
样本邮票也称票样。是国家邮政机构将发行的新邮票票样分发给所属邮局,或通过万国邮政联盟分发给通邮各国,以供辨认。这种票样都在票面上加印或用打孔凿成“票样”字样。
(8)副票
副票是指附在邮票旁边的纸片,它印有与邮票内容有关的图案或文字。纸片大小一般与邮票相同,有齿孔邮票带的副票也打有齿孔,从外形看很象邮票,但它不印国家或地区名称,也无面值,所以不是邮资凭证,不能作为邮票使用。
副票的位置没有统一规定,有的是一枚邮票带一枚副票。有的是一套邮票带一枚副票,有的把副票排列在邮票的左旁或右旁形成横连,有的把副票排列在邮票的下面形成直连。
我国发行的《童话——“咕咚”》邮票,全套4枚,右旁并带一枚副票,副票上印有图形和文字说明童话的内容,形成横5连。也有些国家利用副票刊登商业广告作为增加国库收入,如英国、意大利等。
(9)变体邮票
变体邮票,是指邮票印刷时由于技术上的错误而造成有缺陷的邮票。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倒印
双色套印的邮票,印刷时把中心的图案或文字印倒了。
②漏齿
有齿孔邮票,发生一边漏打齿孔,或者全部漏打齿孔。我国和美国、瑞典等国发行的小本票,有些是两边有齿,刀切的两边是无齿的,这不算是漏齿。
③漏印
在特殊情况下。在邮票上加印文字或改变面值,大都是因为印刷时发生加印的文字、图案、数目字有部分漏印。
④重盖、倒盖
邮票上加印文字、图案、数目字时发生重印,出现两次印刷的痕迹,或者把加印的文字、图案、数目字印倒了。
在国外,有些邮商利用人们“物以稀为贵”的心理,千方百计搜罗变体邮票,作为罕见珍品,以高价出售。1937年,希腊将面值50雷普塔邮票加印红“十”字符号和文字,印刷时有一张把加印的文字倒印了,邮局没有发觉已经售出。为了防止邮商投机,又有意地加印了一批同样倒印的邮票,立即发往各地邮局出售,使投机者无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