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它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发展的高峰和总结。全书共491篇,故事来源非常广泛,或作者亲身见闻,或借鉴旧有题材,或采自民间传说,或作者面壁虚构,但是它们大都以花、妖、狐、鬼来概括当时的社会关系,从各个角度反映了17世纪中国的时代面貌,反映了人民的理想愿望和要求,歌颂了真善美,抨击了假恶丑。
《聊斋志异》从题材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暴露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压迫和残害人民罪行的作品。这是该书最有思想深度和价值的作品。《促织》以成名一家为捉一头蟋蟀而演出的悲剧,暴露了统治者的荒淫昏庸;《红玉》写退职的宋御吏公然抢人妻妾致伤人命而被害者却“无路可伸”的悲剧;《梅女》写一典吏为300钱的贿赂不惜逼死人命的悲剧等等,它们都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的吃人本质。此外,这类作品还有《梦狼》《公孙九娘》《野狗》《窦氏》等。第二,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爱情和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这是该书篇幅最多最精彩的作品。《青凤》写狂生耿去病与狐间娇女青凤真挚相爱的故事;《瑞云》写妓女瑞云不以贺生贫穷而嫌弃他,贺生亦不以瑞云变丑而变心;《晚霞》写龙宫歌妓阿端和晚霞,冲破龙宫的一切不合理规范逃到人间,做了夫妻。此外,这类作品还有《婴宁》《阿绣》《寄生》《青娥》《阿宝》等等。第三,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对读书人的精神毒害的作品。像《叶生》中的叶生,《于去恶》中的陶圣俞、于去恶等等都有真才实学却困于名场;《司文郎》则更具讽刺意味,通过能用鼻子嗅出文字好坏的瞎和尚的感慨,一针见血指出“帘中人(主考官)并鼻盲矣”的本质。这类作品还有《考弊司》《王子安》《三生》等。第四,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的作品。其中有大冤未伸寸心不死的席方平(《席方平》)、有变成猛虎咬死仇人的向杲(《向杲》)、有女扮男装手刃仇人的商三官(《商三官》)等等。第五,总结生活经验教训歌颂高尚道德的作品。如《宦娘》写鬼女宦娘成人之美的品德、《崂山道士》写好逸恶劳希图侥幸成功的心态、《狼三则》所寓含的人生哲理等等。
《聊斋志异》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用传奇法而以志怪”(鲁迅语),在幻想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神异而不荒诞、奇幻而不飘逸的艺术构思,在光怪陆离的花娇狐鬼世界中仍然透露着浓厚的人间气息。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
《聊斋志异》在蒲松龄生前已引起周边人们的兴趣,竞相传抄。半个世纪后,《聊斋志异》刊行,遂即风行天下。在其后一个时期里,仿效之作丛出,造成了志怪传奇类小说在清代中叶再度繁荣。20世纪以来,不仅《聊斋志异》仍为人爱读,而且其中许多篇章不断被改编为戏曲、电影、电视剧,影响是深远的。《聊斋志异》还很早便走向了世界,现在已有日、英、法、德、意、俄、越南、捷克、罗马尼亚、波兰、西班牙等20余种语言的译本,流传于世界各地。蒲松龄为中国、为世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和《聊斋志异》都是不朽的。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亦称柳泉居士,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清代杰出文学家,饮誉世界的优秀短篇小说家。40岁时,他将已做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并且撰写了情辞凄婉、意蕴深沉的序文——《聊斋自志》。《聊斋志异》是他在大半生的时间里陆续创作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