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世界名书(学无涯丛书)
32019900000009

第9章 西游记

《西游记》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一部以神话为题材的伟大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它的成书同《三国》《水浒》一样,是明末小说家吴承恩根据民间与文人中流传近700年的唐代僧人玄奘赴天竺(印度)取经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西游记》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作品借助神话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理想。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孙悟空、猪八戒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西游记》的情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前7回写孙悟空的出世与大闹天宫,这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它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大闹三界、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理想英雄孙悟空的光辉形象。第8—12回写唐僧身世、太宗入冤、取经缘由,这是故事发展的过渡情节,起着将故事推向孙悟空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情节的作用,但表现了浓厚的宗教迷信观念。第13—100回写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共同护送唐僧西天取经,斩妖除怪,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师徒四人都修成正果。该部分的孙悟空已非叛逆者形象,乃是一个勇往直前、嫉恶如仇、为民除害除暴的英雄。孙悟空是该书的真正主人公,唐僧退到了次要的位置上,是一位集中了封建儒士的迂腐和佛教信徒的虔诚并且受到作者讽刺的一个人物。猪八戒是全书中最重要的喜剧性的陪衬人物,他憨厚纯朴,虽对敌斗争有时畏缩不前但从不屈服投降,他也有明显的不足,好色嘴馋、自私偷懒、拨弄是非、弄巧成拙等,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小私有者的性格特征,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

《西游记》的思想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通过主人公孙悟空争取自由、除暴安良、破坏既定秩序的反抗精神和叛逆性格,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蔑视权贵,敢于向一切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和征服自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其次,通过对神魔妖怪、邪恶势力的描绘,寄托了作者对社会的激愤和讽喻现实的创作意图。但是,作品还存在着佛法无边的宗教思想、因果报应的迷信观念和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等糟粕。该书在艺术上的突出成就首先表现在以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把自然社会幻想化,将天上人间、神魔妖怪与世态人情融化交合在一起,在荒诞与怪异中表现社会生活的现象与本质,使之成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高峰。其次,形成了幽默诙谐、生动活泼的艺术风格,能使读者轻松愉快地完成艺术的欣赏。

《西游记》的出现,开辟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书中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的结合的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它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19世纪开始,它被翻译为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作者简介

吴承恩(约1500—约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淮安)人。我国明代著名小说家,他所创作的《西游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4卷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