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的喀喀湖,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大淡水湖之一。属构造湖,成湖时间约在第三纪。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海拔3 810米,被称为“高原明珠”。湖名来自水神之女伊卡卡与青年水手蒂托的爱情传说,印第安人将他俩的名字结合在一起称之为“的的喀喀”湖。湖盆从西北向东南延伸193千米,最宽处80千米,面积约8 300平方千米。湖岸曲折,中南部水域狭窄,将湖体分为两部分:东南部较小,称维尼亚马卡湖;西北部较大,称丘奎托湖。周围群山环绕,峰峦迭障,有很多高度在6 000米以上的山峰。峰顶常年积雪。湖光山色,十分秀丽。
集水面积宽广,达5.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00米。湖底向玻利维亚岸边倾斜,东北角索托岛附近最深处达281米。南面小湖平均水深只有10米。有25条河流注入该湖,最大一支是自西北注入的拉米斯河,约提供湖水补给总量的2/5。仅有东南角的德萨瓜德罗河为湖水的出口,湖水经此河注入波波湖。由于在烈日和燥风影响下蒸发十分强烈,的的喀喀湖的出水量只有入水量的5%。湖水位有季节变化和数年的周期变化。夏季(12—翌年3月)水位高,冬季水位低。水位差近5米。湖水清澈,含盐度不高。平均水温约14℃,底层水温11℃。盛产鳟鱼,并有体长达30厘米的巨蛙栖息于浅水区域。沿岸的自然资源也非常丰富。暗青色的香蒲草是湖区特产,是编制小船、蒲席、围墙和盖房的上好材料。从远古起,印第安人就用香蒲草编成称为“托拉”的小船,下湖捕鱼。当地印第安人至今还用香蒲草在湖面堆积成人工岛居住其上。湖中有数十个岛屿,以的的喀喀岛面积最大,在印加时代被视为圣地,至今保留有印加时代的神庙遗址。著名的月亮岛和太阳岛上有公元前的古城遗迹,有精美壮观的“金墙”、宫殿、庙宇、金字塔及其他石头建筑物。不久前在科阿岛和帕利亚拉岛之间的湖底还发现了一座水下古城遗址,包括隧道、洞穴以及经过雕刻的墙壁等。环湖的许多城镇也都有古印第安文化遗迹。研究表明,湖岸的印第安人从远古时代起就已经使用鸟粪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的喀喀湖所在地阿尔蒂普拉诺高原是马铃薯的原产地。的的喀喀湖终年通航,湖轮往来于玻利维亚的瓜基和秘鲁的普诺之间,为两国间重要的交通手段。该湖水力资源丰富。如将湖水向东引入亚马孙河或向西引入太平洋均可产生巨大电力,但均需开凿巨大的输水渠道和隧道。
印加文明
南美洲安第斯高原是美洲古代文明的另一个发祥地。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古代居民是奇楚亚、艾马拉以及其他语系的部落。公元前若干世纪,他们就创造了发展水平较高的农业文明。印加人是奇楚亚语系的部落之一。12世纪,以库斯科(今秘鲁南部)为都城建立印加国家。15世纪初开始扩张,征服了许多邻近的部落,发展为幅员辽阔的大帝国。到1532年西班牙入侵时,它的版图西临太平洋,东至亚马逊河热带森林,北自厄瓜多尔北境,南达智利的马乌莱河,大致包括今日的秘鲁、厄瓜多尔、智利北部,以及玻利维亚和哥伦比亚的部分地区,南北长达3000英里,辖地面积80多万平方千米,统治将近1 200万的居民,其中包括奇楚亚人、艾马拉人、摩其卡人、普基纳人以及其他更小的各语系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