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的阅读,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砝码之一。当你得到了这个砝码,就意味着你通向成功的路上少了一些曲折。
有这样一个例子:在某高中,有一位学生王伟,进校时成绩优异。但他本人在乎课本里的东西,其他的知识一概不去过问,知识体系单一,导致其学习成绩渐渐下降。虽然学习努力刻苦,但还是未能摆脱高考失败的命运。而班内另一名同学徐亮,喜欢读杂书,并且能把课外的东西应用于课内,学习成绩稳定,成为“千军万马”中的胜利者。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都会遇到这个问题——该不该读杂书。其实读杂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阅历,扩充知识面。在读杂书的过程中,是应该有很大的收获的。
据2001年全国中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在中学生中能坚持读杂书的同学只有8.32%,当然整天沉沦在武侠、凶杀、艳情、暴力的除外。这仅有的一部分同学,他们平时成绩都很不错。由此看出,读杂书是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可以使你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也会让同学在日常学习中受益。
培根曾经说过,当你孤独时,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当你高谈阔论时,读书可以作为装潢;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就意味着力量。
一个人能有意识地去读杂书,就说明他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求欲望,这也是要求上进的体现。在对自己知识储备不满足的情况下,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书籍,培养良好的读杂书习惯,会使你的阅历不断增长。
古今中外的名人志士,大都有着良好的读杂书习惯,而且他们对杂书的需求量,不管从数量上还是从种类上看都是惊人的。
毛泽东从少年到晚年,都未间断过读书。就是在他不断地充实自己的情况下,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领导者。同时,在文坛也树立起了一面高扬的旗帜。
拿破仑在少年时专心苦读,凭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从一个平凡的炮兵练就成一名驰骋沙场的优秀的军事指挥家。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歌德曾这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本好书,绝对是一位出色的教师,我想有谁会拒绝“一位出色的教师”和“许多高尚的人”呢?
鲁迅有过这样的话:“我读杂书,有时甚至比正书还有劲,杂书中的笔记,我是手不释卷,午梦初回,清斋寂会,及至入睡之前,真仿佛是一席清淡,处处悠然了。”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随时要读。”
当我们在读杂书时,应当有目的性,自己在哪个方面有欠缺,自己在哪个方面知识不到位,那么就选择自己需要的书籍去读。
在一次考试中,有一道关于《水浒》人物的题。而在这个班中,能做出答案的只有区区两名同学,这两名同学也正是平时有着良好的读杂书习惯的同学。不可否认地说,读杂书会让你受益匪浅。“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在这时已经很明了了。那从现在开始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一个人并不要求上通天文,下知地理,更不苛求天上的知一半地上的全知。但懂得中华乃至世界的文明史发展史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多读书,读杂书。书读得越多,你的文化背景知识就越广阔,文化底蕴就越深厚。
记住古人的话:“勤于读书,逸于作文。”
下面是指导家长之法:
1.寻找富有激情的导师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很年轻,对书的判别还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家长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帮助孩子寻找一位富有激情的导师,给孩子正确的选择。这会使他们看到,世界那么的大,而属于自身的东西还很少。让他们有着一种对知识强烈渴求的欲望。从而养成读杂书的习惯,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少走一道弯路。
2.要有耐心,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孩子往往缺乏的就是耐心,或许在他们养成了读杂书习惯的时候,已经走进了误区。因此,家长要教导孩子,在对自己需要的东西的选择上一定要有耐心,不能盲目。读正书也好,杂书也好,有目的地读,收益才大;寻求一时趣味,于身心都没有多大好处。
3.孩子,我们支持你
在孩子的耳边常常会有这样的话:“一天别不务正业,学点有用的。”“别拿起那些不三不四的书不放,学点有用的。”“老是看闲书,有什么用啊?”……其实家长应该给孩子们的更多的是支持,应该鼓励孩子养成读杂书的习惯。使孩子能在多方面发展,知识体系的多元化会更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