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我国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石拱桥。它坐落于建水古城城西2.5千米处,横跨泸江与塌冲河交汇处的水面上,为全国大型古桥之一,是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清乾隆年间,这里只有泸江一河流淌而过,原有的木桥常被洪水冲毁,便开始改建为三孔石拱桥,长36.7米,高9米,宽4.3米。当中一拱净跨6.5米,左右两拱净跨5.8米,完全是一座独立的桥梁。由于泸江是建水坝子的主干河道,夏季水势汹涌,建造时桥墩的分水尖境长达6.1米,如此坚实的桥墩在国内古桥中亦属少见。
在这之后的几十年间,数次暴雨成灾,山洪陡涨,西南方的塌冲河决堤,在万顷田中别开一河,只向离此桥不远的水打营奔来,水打营受灾最重,村名也由此而来。塌冲河改道至此桥旁,汇入泸江河,从而使河面增宽了三四倍,原建的三孔石桥被孤零零地遗弃在新河的岸边,行人无法从桥上过往。于是,当地居民只得在石桥的另一端架以木板桥。然而,每当洪水来临,便“徒杠舆梁,旋成旋败,行者苦之”(《重建双龙桥楼阁序》)。
清道光初年,乡绅李正应、郭廷义等倡议,由个旧炉号捐资新建石桥14孔,与原有的3孔雁齿连接,共为17孔,全长148米。以两水所交汇,又是两桥连体,取名双龙桥。续建的14孔,桥面宽仅有3米,比原建的窄了1.3米;桥墩分水尖也只有2.6米,比原建的短3.5米。正中一孔用巨石砌成南北长16米,东西宽9米,高10米的台墩,其上建一大阁,其下仍留过水的孔洞,净跨5.7米,其余13孔净跨4.6米。碑记称:“桥上建有飞阁三座,中间一阁层累为二,高接云霄。更加左右两阁,互相辉映,巍巍乎西望大观也!”
谁料好景不长,才到咸丰六年(1856年),突遭战火,三阁尽化灰烬,所幸桥梁无恙。乡里人士有修复的愿望,但因耗资甚巨,只得望桥兴叹。直至光绪十九年(1893年),乡绅们才商定,凡西庄人在个旧经商开矿的,都要按锡块、厂尖抽丰积银,以作修桥费用,并公推绅耆郭永萌、蒋铭忠等承办此事。这时节正值个旧采矿业兴旺发达之秋,历时四年共积得白银3000多两。乡人们高兴地说:“有了这等物件,再造楼阁不愁不辉煌,可以告慰西贤了!”
再建的楼阁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兴工,历时两个春秋,到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秋九月落成。最后结算,用银达5000多两。仍按旧制,建为三阁。中间的大阁改为坊式,层垒为三,比旧有增高一层,底层为人马通道。琉璃黄瓦,歇三顶,高接云霄。其造型独特处在于:顶层分隔成小屋三楹,一大二小,呈“山”字形排列,屋顶也分解成“品”字形的3个小歇山顶。二楼也因势隆起4个歇山小顶。于是,整座大阁便形成3重檐47脊歇山顶,俨然“阁上有阁屋上屋,冠上有冠顶上顶,“层层叠叠叠层层,叠叠层层层叠叠”的壮丽景观。楼内四面开轩,漏窗屏门镂刻着“三顾茅庐”、“八仙过海”等故事传说,以及花卉、鸟兽、游龙等形象,耐人观赏。
登临其上,凭窗远眺,山光野色,万顷田畴,尽收眼底。桥南北两端建起双层八角攒尖顶桥亭各一座,高13米,玲珑秀丽,造型美观,与大阁互相辉映,更增加了桥梁的外在艺术美感。可惜的是,护国战争中拥袁势力在滇南发动叛乱,纠集土匪武装攻打建水城,叛军溃逃时肆意焚毁了北端桥亭。
远望双龙桥,杰阁崔巍,檐牙高啄,飞甍流丹,画栋雕梁,“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似巨型船舶出航在“惠历”古海中,如天上宫阙陨落于烟火凡尘间。真是:形胜甲南天,古今一名桥!
双龙桥是云南古桥中规模最大和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桥梁,它凝结着云南人民高超的技术和智慧,不愧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
建水古城
建水古城位于昆明城南220千米,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南诏政权于唐元和年间(公元810年前后)在此筑惠历城,属通海都督。惠历为古彝语,就是大海的意思。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属临安路,并在建水置临安、广西、元江等处宣慰司,统辖临安、广西(今泸西县地)、元江等路。明代仍称建水州,改路为府,临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间改建水州为建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