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智慧。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集《识断》。
【经典诠译。
智慧是一个人少犯错误的根本。冯梦龙主张成大事必须在见识和决断上下功夫,否则必乱。
冯氏案例:敢于做出大决断
没有大决断,就没有大结果。只有你敢于在某些事情上,以大决断的方式做下去,才能让自己由小而大,出人头地。以下例子可供参考:
“周瑜等”曹操既得荆州,顺流东下,遗孙权书,言:“治水军八十万众,与将军会猎于吴。”张昭等曰:“长江之险,已与敌共,且众寡不敌,不如迎之。”鲁肃独不然,劝权召周瑜于鄱阳。瑜至,谓权曰:“操托名汉相,实汉贼也。将军割据江东,兵精粮足,当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北土未平,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而操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又今盛寒,马无藁草,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险,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者,用兵之患也。瑜请得精兵五万人,保为将军破之。”权曰:“孤与老贼,誓不两立!”因拔刀砍案曰:“诸将敢复言迎操者,与此案同!”竟败操兵于赤壁。
契丹寇澶州,边书告急,一夕五至,中外震骇。寇准不发,谈笑自如。真宗闻之,召准问计。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大言。)愿驾幸澶州。”帝难之,欲还内,准请毋还而行。乃召群臣议之。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准曰:“陛下神武,将臣协和。若大驾亲征,敌当自遁,奈何弃庙社,幸楚蜀?远道所在,人心崩溃,敌乘势深入,天下可复保耶?”帝乃决策幸澶州。驾既发,又有言金陵之谋者。帝意稍移,以问准。准曰:“陛下惟可进尺,不可退寸。河北诸军,日夜望銮舆至,士气百倍。若回辇数步,则万众瓦解,虏乘其后,金陵亦不可得至也!”既至澶州南城,望见契丹军势甚盛,众请驻跸,准固请过河。远近望见御盖,诸军皆踊跃,呼万岁,声闻数十里。契丹气夺,来薄城败去,遂成和议。
金主亮南侵,王权师溃昭关。帝命杨存中就陈康伯议,欲航海避敌。康伯延之入,解衣置酒。帝闻之,已自宽。明日,康伯入奏曰:“闻有劝陛下幸海趋闽者,审尔,大事去矣。盍静以待之?”一日,帝忽降手诏曰:“如敌未退,散百官。”康伯焚诏而后奏曰:“百官散,主势孤矣。”帝意始坚,康伯乃劝帝亲征。
(迟魏之帝者,一周瑜也;保宋之帝者,一寇准也;延宋之帝者,一陈康伯也。)
“文彦博”潞公为御史时,边将刘平战死。监军黄德和拥兵观望。欲脱己罪,诬平降虏,而以金带赂平奴,使附己。平家二百口皆冤系。诏彦博置狱河中。彦博鞫治得实。德和党援谋翻狱,已遣他御史来代之矣。彦博拒之曰:“朝廷虑狱不就,谁敢!故遣君,今狱具矣。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与君无与也。”德和并奴卒就诛。
“吕端”太宗大渐,内侍王继恩忌太子英明,阴与参知政事李昌龄等谋立楚王元佐。端问疾禁中,见太子不在旁,疑有变,乃以笏书“大渐”二字,令亲密吏趣太子入侍。太宗崩,李皇后命继恩召端。端知有变,即绐继恩,使入书阁,检太宗先赐墨诏,遂锁之而入。皇后曰:“宫车已晏驾,立子以长,顺也。”端曰:“先帝立太子,正为今日。今始弃天下,岂可遽违命有异议耶?”乃奉太子。真宗既立,垂帘引见群臣。端平立殿下,不拜。请卷帘,升殿审视,然后降阶,率群臣拜呼万岁。
(不糊涂,是识;必不肯糊涂过去,是断。)△冯氏识断之释用(一)
自信者是可以顶天立地的《智囊》认为,“凡信己者,必可为大事。”《孟子》中关于“大丈夫”的言论最为经典:“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此之为大丈夫也。”一个人诚能达到此自信,而增益其所不能,那么,万事皆可做了。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按古人的说法是经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么几步,可见“自信”是排在首位的,其重要性便由此可知了。
嬴政少年磨难,锻炼了他的心志和非凡的隐忍能力,加上他的“黄金血脉”,然而有这些还是不够的,成事还得有一个“三步曲”,这就是“自信、自强、自立”。
先说自信。凡成大事者,首先必须自信,自信才能自强,自强才能自立。要创立自己的事业,要打造一个完美的成功,没有自信是不行的,必须把自卑压下去,把自信提上来,使自信成为发自骨子里的力量,一往直前。就像那不屈的飞蛾,错把明灯当太阳,一次次向理想的“太阳”冲击,结果烧得焦头烂额,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因为它的信念是飞向理想的太阳,不达目的不罢休。作为人,更要有飞蛾那种执著的信念。
秦始皇嬴政的信念,也并非天生就有的,而是慢慢培养出来的。想想他在赵国那些饱受屈辱的日子,八年,就像驴子拉磨一样循环往复,没有尽头,没有天日,将原有的那一点点自信心也消磨掉了,除了一线求生的希望,再无苛求。后来回到秦国,很快又贵为太子,通过读那本黄金谱牒的家世教育,秦王政内心受到很大的冲击。如此显赫的黄金世家,如此辉煌的家族历史,驱散了秦王政长久以来郁积于内心深处的自卑感,像他这样有高贵血统的人,过去竟然饱受凌辱,这种感受促使他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强烈的复仇欲望;此时,先辈的丰功伟绩又给了他强烈的感召力,这马上激起了他建功立业的愿望——他要踏着先辈开辟的东进之路,超越先辈,做一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业绩,为这个黄金世家书写更加辉煌灿烂的篇章。
从他那黄金世家的显赫家谱里,秦王政获得了自信,从这里他迈出了将来建功立业的第一步。
正因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步,所以我们立业首先必须确立自信,从秦王政这段心理历程来看,我们也能发现,自信是我们谋事做人的最起码的必备条件。因此有人说,自信是成功人士心中的一座堡垒,只有堡垒不被攻破,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里有一个著名的“跳蚤信念”可供参考:桌上玻璃缸内放有一只跳蚤,缸口用纸片盖住,每次一拍桌子,跳蚤就会直往上窜,直到撞到纸片掉下来;但一次次地跳,跳蚤都冲不过纸片,也就跳低了,不到触及纸片就掉了下来,因为它已经失去了跳出去的信念。当纸片一撤,由于没有了当初的信念与冲劲,跳蚤就再也跳不出玻璃缸了。人也如此,本来自己能跳出“玻璃缸”,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丧失了信念,也就不相信自己能跳出“玻璃缸”。这不是真正的信念,真正的信念应当是发自骨子里、永不被压制、永不被摧垮的力量。
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真正的、发自内心的自信,让自信成为心中一座永攻不破的堡垒。秦始皇嬴政所遭受的磨难也告诉我们:无论身处何等逆境,都不要产生自卑,要养晦待时,自强不息,只要充满自信并开拓进取,幸运之神的脚步迟早总会到来的。
说到自强,有一首歌叫《男儿当自强》,可谓唱出了男儿的气质和心声。堂堂七尺男儿,为顶天立地金玉之躯,不为一身空朽作粪土。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是男儿就应当自强,不应被任何事情吓倒,不怕被任何人打倒。要自强一是要长见识、学知识,二是要长本领、长能耐。秦始皇日后能体壮如牛,学识渊博,并用法家思想来统治天下,得益于他这时期的勤学苦练以自强。
秦王政的父亲庄襄王(嬴子楚)是个知书不多的人,因为他被父亲质于赵国,处境艰难,读的书自然很少。回国后,安国君嬴柱叫他去读书,他坦然承认自己“少弃捐在外,尝五师傅教学,不习于诵”。庄襄王嬴子楚即位后,从自己知书不多的切身体会中,不能不着力加强对嬴政的教育。而嬴政也深知仅靠匹夫之勇、单逞血气之刚不行,欲做一番事业就要有真才实学。他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两朝宰相吕不韦的辅佐和教导下,开始博览群书。
此时嬴政年方十岁左右,正是人生旅途上求知欲望强烈、对天地万物都想穷其究竟的年纪。他于乱世之中生在异国他乡,从小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熏陶,但儿时艰苦环境的诸多磨难却促使了他性格和心理上的早熟。他虽然有时为人乖张,脾气狂躁,但常常在游移不定的目光里隐藏着成人难以察觉的几缕深沉和些许持重。他虽然体质单薄,声音尖细,但在凸起的胸膛里却是一腔奔腾的热血,汹涌澎湃着一个远大的志向。也许古往今来再也没有别人更比小小的嬴政懂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人生哲理了。作为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国家的储君也就是法定王位继承人,嬴政犹如一只等待出巢的雏鹰一样,急切期望着以知识学问来丰满自己的羽毛,期望着有朝一日能展翅翱翔,搏击长空。
而大政治家吕不韦,不仅在经商、为政上精通其道,而且在治学上也有一套,充满智慧的吕不韦用言传身教影响了秦王政。吕不韦特别重视学习,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知识水平都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从学习中来。因此,他在《吕氏春秋》中反复强调学习。如:“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谨听》)“不学而能听说者,古今无有也。”(《听言》)还说:“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尊师》)这就是说,不学习,有耳朵也等于是聋子,有眼睛也等于是瞎子,有嘴巴也说不出清楚话,有心也不开窍。吕不韦这番话就是说给秦王政听的。
在《吕氏春秋》里,吕不韦特别强调了君主的学习。他认为君主的天挺英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得来的,而非生而即有。学习的途径有两条:一是自我反省法,即通过公与私两把尺子去衡量自己的言行,这一点类似于儒家的修身治国平天下。由此而观法家、儒家,两者都体现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反求诸己的精神。二是尊敬老师,无论贫富贵贱,有德有能者均可师之。吕不韦批判了当时的君主们“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的不良风气,强调了君主要以礼求师,以礼问学,才能使“身成”,“弗疆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
在吕不韦的引导下,秦始皇在青少年时代博览群书,既开阔了视野,又学到了丰富的从政经验。
秦王政有了学识,有了自信,又有了不断积累的治世经验,似乎是可以坐大于天下了,但他由于从小饱经磨难,经历了无数次铁与火的洗礼,因而对儒家的仁义之道兴趣不大。他虽然有了一定的学识,还在苦苦寻觅一种符合自己性格、更加简捷实用的理论。
这就是法家理论。先祖利用商鞅变法开了一个先河,而商鞅推崇的是法术,以法治国,其变法的一套理论和实践成果都保留了下来。而商鞅的理论正好与嬴政相合,符合他暴戾恣睢的性格特点,符合他作为一个伟大君王的胃口。于是,秦王嬴政开始孜孜不倦地攻研法家学派的理论著作。他之所以选择法家理论作为治世理论,原因主要在于:他认为凡正确的理论都必须实用,凡实用的理论都必然正确,而这种实用首先是对作为国君的他个人实用。因此在他看来,法家理论是惟一正确的、实用的理论。由于感觉对路,于是他又找来法家学说的代表作《韩非子》,开始如饥似渴地研读这部巨著,并非常欣赏其中的《孤愤》和《五蠹》。韩非子的法家理论深刻地影响了嬴政,并成了他日后施政的思想指南。
但是,嬴政并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接收法家理论,而是加以分析地兼容并蓄。在深入研习和吸收法家学派的学说时,秦王政所遵循的惟一原则便是看能否实用。看是否实用,就是看是否适合自己所处的地位和所处的历史大背景。当时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家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自从法家学派的杰出代表商鞅被施行车裂之刑后,法家一直默无声息,远远不如其他学派那么活跃。但秦王政此时偏偏爆出了一个冷门,尊崇法家、漠然无儒,而这恰恰是适合当时历史发展需要的。由此可以说,秦王政当时的选择是颇为不凡的,是一个伟大的思想选择,是他充分认识自己、认识时代的明智之举。
嬴政通过丰富学识确实达到了自强和提高自己的目的,单是从日后“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一天不阅完一百二十斤重的文件不休息(《汉书·刑法志》)的历史记载来看,他是秦国历史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少见的具有很高的文字水平、理论功底和决断政事能力的君主,这些都应该归功于他从少年时代开始即师从于吕不韦学习的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嬴政也算得上是一位聪明好学的学生。
另一方面,吕不韦还请来了名师高手,给嬴政传授武艺。一天,吕不韦打听得有个白胡子老头叫华山尊者,武艺高强,人品又好,如果能请来做嬴政的师傅,既能传武习艺,又能做个贴心保镖,那么一切无忧矣。吕不韦算盘打得好,不过还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请到华山尊者,还带来了一个高徒与嬴政做陪练。嬴政除了跟华山尊者练武,平日还喜欢骑猎、赛马、舞剑。这样,嬴政练就了一身好武功。身体素质大有长进,再也看不到昔日在赵国饱受磨难的羸弱身影,而是成长为一个堂堂正正、身材魁梧的七尺男儿,体壮如牛,精神抖擞饱满,精力充沛,正是做皇帝的强悍身体保证。
事情正如吕不韦所料,果然在嬴政十五岁的时候发生了刺客事件,有唐遂和冯威叛乱,竟然刺杀到秦王的永年殿,幸亏有华山尊者的保驾护卫,才化险为夷,捡回了秦王一条人命,代价是付出了华山尊者。之后,王室更加加强了对秦王的保护,而嬴政也更加认识到了自强的重要性。
从这两个方面来说,自强从自信始,自信为自强充足了底气,两方面结合,从而打造了秦始皇作为一个成功者应具备的本领,而且还显示了秦始皇突出的人格魅力,也为后来吸引人才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从横空出世到遭遇险境,并在逆境中修身炼志,造就了他非凡的隐忍能力。加上他心中奔涌着黄金血脉,胸怀一个统一天下的大计划,一夕归国,又逢上了千载难逢的好机遇,秦始皇稳稳地抓住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打造成功人生大局面。
可见,《智囊》所谓“自信必成大事”,是绝对可信之言!△冯氏识断之释用(二)
敢于决策,不失机会《智囊》认为,“势之变乃为大胜之道”,即要学会审势,才能成功。俗话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不仅用兵之法,就是谋生保家,也都贵在随机应变。而随机应变,首先必须得有一种“审时度势”的能力。
“谋董卓曹操献刀”是三国中一个十分动人的谋略故事。在这里,曹操就体现了一种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化险为夷的能力。汉灵帝死后,董卓专断朝政,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愤恨。当时任骁骑校尉的曹操,见义勇为,从司徒王允那里借来一把宝刀,前去刺杀董卓。当曹操身佩宝刀来到相府时,见董卓坐在床上,吕布站在一旁侍卫。不一会儿,吕布出去牵马,曹操感觉时机已到,正想拔刀刺杀,但转念一想,董卓力大,正面刺杀不易得手,于是曹操没有轻举妄动。无奈董卓身宽体胖,不能久坐,便躺在床上,并转身朝着墙壁。曹操见机不可失,急掣宝刀在手,正待要刺,不想董卓仰面看到衣镜中,照见曹操在后面拔刀,急忙回身问道:“你要干什么?”这时吕布已经牵马至屋外,曹操见大势不妙,急中生智,持刀跪下说:“我有一口宝刀,想献给丞相。”献刀之后,曹操就出门逃之夭夭。
凡是要成大功的人,就必须冒大的风险。而行动在风险之中,对突如其来的危机,各种意外的情况,都需要顷刻间做出抉择,改变原来的意图和行动方向,这确实难度很大。在这种情形下,只有顺情变意,急中生智,才可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随机应变,首先是随机,包含了借题发挥、顺水推舟、将计就计之意。持刀行刺,顺势改为跪地“献刀”,这是借物随机。随机应变,其奥妙就在于顺从自然,因时、因势、因情、因敌意而灵活变通。随机应变是一种突发性的思维方式,事先毫无准备,事中却能自动地做出快速反应。这种“变”虽然是偶然的,但同样必须借助于日常养成的习惯。这是一种素养,是权诈之术。
任何事情都有难点,也都有特点,把握特点以攻克难点,也是人们能取得成功的一条通常途径。
曹操争夺和使用人才颇有一套,许多事例被人们传为佳话,流传千古。“计赚徐庶”一事就是一个生动事例。
徐庶,字元直,与诸葛亮交往甚厚。其才气与诸葛亮旗鼓相当,刘备在新野时曾得其出谋辅佐,打过几次胜仗。然而,为时不长,因其“为人至孝”,被曹操骗至曹营。
由于徐庶辅佐,刘备节节胜利。曹操问部下是谁为刘备划策。程昱向曹操做了详细汇报。说此人是颍川徐庶。他从小好学击剑,中平末年,曾经为别人报仇杀过人,披发涂面躲避官府追拿,后来被捉获,问他叫什么他不回答,被官吏绑在车上游街示众,被同伴解救,逃走更名,至今还叫单福。此后更加勤奋好学,遍访名师,经常与司马徽在一起切磋问题。曹操又问程昱:徐庶的才能比你如何?程昱说强我十倍。曹操说:可惜这样的贤士被刘备所得,怎么办呢?程昱出了一个主意,说:“徐庶为人至孝,小时候死了父亲,只有老母健在,他的弟弟徐康也死了,老母无人侍养,可把他母亲骗来,令她写信召回儿子,那时徐庶必然来了。”曹操按程昱说的办法,派人把徐母骗至曹营。然而,徐母不仅不为曹操写信,还拿砚台怒打曹操。无奈,曹操只好令人模仿徐母的笔体给徐庶写了一封信,大意是:我被曹操关禁,只有你来投降,我才能得救,你要速速前来,以全孝道,以后咱们再想办法回老家耕作,免遭大祸。徐庶信以为真,遂辞刘备来曹营侍奉老母。结果被老母痛骂一顿,老母自缢梁间。为此,徐庶抱恨终生,心灰意冷,萎靡不振,一身的才气不得施展。
读这段故事,令人惋惜的不是徐庶被骗,再有机谋的人也不可能一生不受一次骗。也不是徐母之死,徐母之死死得其所,流芳千古,令人敬佩。惋惜的是徐庶在家遭不幸以后不能振作!
这一故事后人争议颇多,有人说是曹操奸诈的表现,有人说是曹操爱才的典型,这里面的是非曲直暂且不说,但曹操能够针对事情的特点,对症下药,把握时机,而达到自己的直接目的,不能不说还是技高一筹。
所以,《智囊》所谓“审时度势”,主要是要求人们认清客观形势,明察事物发展过程中显露出来的时机。审时度势是一种认识,运用这种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