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别让孩子输在品格上
32057200000004

第4章 培养孩子乐观、大气的品格

(一)孩子为什么不快乐?

我曾经在一些学校讲课的时候,问过孩子们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感到快乐吗?当我让孩子们举手示意的时候,我发现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孩子会举起手来,同样,在我给家长讲课的时候,我也会问这些爸爸妈妈们是否感到快乐?答案常常并不使我感到惊讶,因为如果说快乐的孩子很少,那么快乐的爸爸妈妈就更加的稀有了。

如果我们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这个结果,那么就是:不快乐的父母+不快乐的家庭=不快乐的孩子。

前不久,中国心理协会对全国的青少年有一个心理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65%的青少年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有高达35%的大学生存在情绪不稳定、心理亚健康的状态。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孩子存在情绪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不达标?在我看来,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来自于我们的家庭,来自孩子的父母。

我曾经问过许多父母,为什么他们不快乐?这些父母的回答各有不同,但大体上也就是那么几种原因:①生活压力大,要还房贷、车贷;②工作压力大,竞争很激烈;③对孩子成材的期望较高,因而比较焦虑;④夫妻感情的经营维系压力比较大;⑤生活琐事的压力;⑥对孩子未来的担忧。

我相信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这些压力可能是大多数父母都在承受的,可这其中跟孩子的关系又有多大呢?在国外有房贷、车贷的家庭可能要超过80%,可周末的公路上,照样挤满了举家行动,一起去野营,其乐融融的旅行车。

可见压力与快乐并不是一对矛盾,压力每个家庭都有,而快乐却是要懂得寻找才会得到。

中国的父母是我见过的最不擅长享受快乐的父母,尽管他们很勤劳,因此,中国的家庭里,快乐的气氛往往比较稀少,这也难怪我们的孩子常常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

实际上,在我对中西方家庭教育的调查中发现,中国的孩子在物质上的满足要比西方的孩子来得更快,因为中国的父母大多数还是延续父辈的传统,宁愿自己苦点儿,紧巴点儿,也要让孩子尽量得到满足。

于是,苹果ipad在中国的城市里异常地走俏,下至两岁儿童上至大学在校生,中国大中城市的孩子几乎要人手一台,名牌运动鞋、名牌手机更是许多中国孩子眼中不再有惊喜的礼物。

见到给孩子买房,很多老外都很惊讶,中国的父母虽然收入不高,但很多人都会帮刚刚大学毕业的孩子买房。在中国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就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不在少数,这于发达国家平均三十几岁才拥有自己的第一套房的数据相比,也显得有些不可思议。

可现实却是,虽然父母倾其所有,为孩子买下一片屋顶,却无法替孩子找到快乐和幸福。物质上过于满足孩子的中国父母,在孩子所崇拜的人的排行序列中,常常被排到了末位或倒数几位,这不能不让人感觉有几分悲哀。

与物质上的过度满足相比,中国父母给予孩子的理解、尊重、平等、民主却远远不够,而这也正是中国的孩子不快乐,中国缺少快乐的家庭的问题所在。

由于中国的家庭里普遍缺少乐观、轻松的气氛,中国的爸爸妈妈们大多数是从这样的家庭里成长起来的,因此,他们中间也缺乏擅长制造快乐气氛,能够让孩子每天情绪放松、笑口常开的高手。因右,很多孩子长大以后,尽管他很聪明,也很优秀,可是他依然很难快乐,经常被压力所困扰,让生活陷进焦虑,等他自己组织家庭以后,他又会成为一个不快乐的丈夫,难以制造快乐的父亲,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身边经常出现,让你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帮到他。

我常说中国的孩子在三岁以前,是处在和父母关系的“蜜月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乖巧、听话,基本上处于能吃能睡能玩儿父母就很开心的阶段。

三岁以后,随着孩子个性的不断增加,能力的不断增强,父母开始对孩子有了要求,孩子的生活开始被各种学习班充斥,父母带着孩子到处报班,孩子学不好父母就开始焦虑,至此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开始出现微妙的变化,一直宠孩子爱孩子的父母,开始为孩子的未来担心。我曾经见过一个想要把女儿送进名牌小学的妈妈,一下子拿出十几个证书,全是女儿考下来的各种技能的证明,不知道这个只有六七岁的小女孩,为了拿到这些证书要付出多少辛苦,我只知道这个女孩并不快乐的跟在妈妈身边,一脸的与年龄不相称的沉默。

生活中像这位女孩的妈妈一样的父母并不在少数,正是父母这些剥夺了孩子的自由与无忧无虑的要求让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就已经懂得了压抑,懂得了焦虑。

实际上,等孩子进了小学,真正的压抑才刚刚开始。活泼好动的孩子一周五天被禁锢在课堂上,周末还要奔波在各个补习班的课堂,玩耍的时间没有了,和父母一起运动的时间没有了,餐桌上净是父母的指责与不满,连做梦都是考试考砸了,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快乐,这样的生活环境孩子怎么能不压抑。

焦虑的父母带给孩子的依然是焦虑,没有人在意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父母和老师关注的却是孩子的分数,孩子的成绩。

由于生活氛围过度压抑,很多孩子出现了以下的问题:

①睡眠不好

睡觉的过程不安稳,有时难以入睡,睡着以后又很难叫醒,每天起床都是一件麻烦事,由于晚上睡不好,白天精神状态不佳,迷迷糊糊,影响学习。

②过度焦虑、担心

经常有莫名的恐惧,安全感很差,对未来有时担心过度,怕爸爸妈妈突然离开,独立性较差。

③容易生病

由于精神不愉悦,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情绪压抑的孩子,常常表现为身体常出问题,经常肚子疼或头疼,容易感冒或腹泻,甚至会导致哮喘等慢性疾病。

④攻击性行为

在家里或学校特别容易激怒别人,欺负小伙伴,甚至动手打架,这样的孩子常常是因为情绪出现了问题,而攻击别人便是他宣泄情绪的一种手段。

⑤经常哭泣

由于哭泣是一种释放压力的行为,所以,当你的孩子突然变得特别爱哭,能哭,经常流眼泪的时候,一定是他的情绪特别受压抑,心理有些难以负荷了。

⑥挑食、厌食

情绪压抑会带来饮习惯的改变,有些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会变得特别挑食、厌食,甚至特别抵触吃饭,总说自己不饿。这实际上是孩子想通过一种不健康的方式来控制身体,以达到控制压力的目的。

⑦爱说谎话

如果父母整天都不快乐,就会让孩子养成说谎的习惯,因为孩子想要取悦父母,不想让父母对自己失望,因此,就会经常编一些让父母高兴的话,以此来获得父母的关注与赞赏。这实际上也是孩子的压抑心理导致的一种行为偏差。

不快乐的家庭会带给孩子如此之多的重负,也会毁掉孩子的未来,所以,父母们再也不能借由担心孩子的未来之名剥夺他们当下的快乐了。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家庭气氛,培养孩子乐观、大气的品格,已成为中国家庭的当务之急。

(二)快乐的家庭和快乐的父母才能造就乐观、大气的孩子

想要造就乐观的孩子,首先父母要快乐起来,请放下用焦虑来对抗压力的不明智的做法,选择用快乐来抵制压力。

孩子本来就是快乐的,父母要做的就是把快乐还给孩子,别担心孩子的未来,如果你的孩子拥有了乐观的品格,我相信她的人生一定不会差到哪儿去。

快乐是一种生产力,它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与人生的满足,父母要做的就是如何让你的家庭充满了快乐的气氛。

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你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父母的架子,和你的孩子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你们既是朋友,又是伙伴,还是合作者,放降父母的身段,有助于你的孩子接纳你。其次,父母要学会制造快乐,尽管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危机,父母应该始终扮演能够给孩子带来快乐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相信人生是美丽的。

著名的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就讲述了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二战期间,善良的父亲奎多和儿子乔舒亚被关进了专门看押犹太人的纳粹集中营,在这个残酷的地方为了不让只有五岁的儿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父亲奎多对孩子扯了一个谎,说他们在这里忍受各种各样的欺诈与欺侮,都是因为他们在参与一个游戏,而且,忍受的越多积分越多,最终的奖品是一个大大的真正的坦克车。

在父亲的安抚下,乔舒亚真的相信了他和爸爸在这个恐怖的地方,不过是为了参加一场游戏,为此这个只有五岁的孩子忍受了那些难以忍受的寒冷、饥饿乃至恐惧,并且,他在与爸爸玩的那些快乐的游戏中,丝毫没有觉察到,他们是被关在监狱里,战争快要结束时,垂死挣扎的纳粹将父亲奎多带走准备处死,临上刑场前,奎多仍然带上了小丑的面具,将儿子藏在一个铁皮柜子里,叮嘱儿子他们要再玩一个最后的游戏,热爱生活、乐观、善良的奎多最后死在了纳粹的枪口下,而他的儿子却被战胜纳粹的美军士兵,抱上了一辆真正的坦克。

这位在生死关头还在为儿子带来快乐的父亲,最终用他的生命换来了孩子眼中的美丽人生,让儿子幼小的心灵免遭战争的阴霾。

这部描绘父亲的智慧与对孩子的爱的电影最终获得了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三项大奖,而自编、自导、自演本片的意大利著名喜剧演员兼导演罗伯特·贝尼尼,也以其出色的喜剧天赋和令人笑中含泪的表演,表达了战争的阴影下,一位父亲为了保护孩子的心灵,而做出的种种努力。

当然,与战争的年代相比,现在人们的生活要简单安逸多了,可生活的实质并没有变,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公平,仍然会有顺境逆境,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具备乐观、大气的品格,他很可能就会对生活产生失望,经不起挫折和打击,轻易地放弃人生的希望。

如果孩子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懂得为孩子制造快乐,并且,与孩子分享快乐,这样的孩子不但会变得性格开朗,还会养成乐观的心态。

乐观的孩子遇事积极,看问题正面,善于与人沟通交流,生活态度热情阳光,常常会有一个好人缘,这样的孩子无论顺境逆境都会正确面对,不会轻易放弃。

乐观的父母常常会塑造出乐观的孩子,在这产的家庭里,家庭成员之间彼此平等、民主,加上尊重,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保护与接纳,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倾听者,相互信赖又相互独立。

很多父母会把送礼物给孩子当成一种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方式,当然,礼物的确是会给孩子带来一些快乐,但这种快乐常常是短暂的,因为孩子的天性便是喜新厌旧,一件礼物很快就会让孩子从惊喜转为孰视无睹,真正持久的快乐应该来源于跟孩子精神层面的分享,以及心灵的共通。

父母应该在生活中重视这样几个与孩子互动的时间。一个是就餐时间,早晨孩子的时间虽然很紧张,但你仍然可以在早餐桌上,夸孩子几句,告诉他看上去很不错,这说明他会有很开心的一天,也许话不多,但来自爸爸妈妈的夸奖与关注,仍会让走出家门的孩子一脸的笑容,这会让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幼儿园都精神愉快。

晚餐时间是很重要的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可以与孩子分享一下他在学校或幼儿园一天里都经历了些什么,有哪些开心的事儿,或者有哪些不开心的事儿,这一天他都学到了什么,是否帮助过别人,这样的分享不仅会让孩子养成主动与你交流的习惯,还让他对这种习惯养成依赖感,这会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让他即使长大了也会延续这种习惯。

在这种时刻父母最好的角色是倾听者,面带笑容,眼神专注地倾听会让孩子感觉父母极其重视他的存在,偶尔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这些建议一定是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提出的。

父母也可以跟孩子在晚餐桌上分享一下自己一天的经历,这其中饱含你的生活体验,不要阻止孩子对你的分享发表评论,因为那正是他在长大,他在关注你的标志。

晚餐桌上因为是一个人一天忙碌的生活中可能最为放松与从容的时间,而孩子在学校或幼儿园一天里也没有见到父母,他迫切需要和父母有一些心情的交流。快乐的晚餐时间是一个家庭是否快乐的标志。

据我所知,中国现在许多家庭都不太重视就餐时间与孩子的交流,还有许多父母习惯在就餐时间指责与批评孩子,抱怨丈夫或者妻子,尤其是对那些晚餐桌上爸爸很少出现的家庭来说,妈妈可没有那么好的心情与孩子互动,而孩子也只能尽可能快的消灭掉眼前的食物,因为吃得慢了,妈妈又要不高兴了。

现在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家家的餐桌上都少不了美食,可在这样的氛围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有谁能吃得高高兴兴,更何况是个孩子。

所以,一个能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家庭,首先,需要把快乐的晚餐时间还给孩子,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爸爸妈妈调整一下自己的理念和行为就可以。

还有一个关注孩子心灵,与孩子有很好的互动的时间是睡前阅读。

这个时间大约半小时就可以,通常是在孩子上床以后,爸爸或者妈妈带着一本孩子喜欢的书与孩子共同分享。

这时请把房间的灯光调暗一点儿,让孩子舒服地依偎在你的身边,你可以用轻柔的诵读与孩子分享书中的故事,也可以在孩子上学以后,由孩子自己轻轻地读给你听。

阅读的书籍可以是童话、小说,也可以是人物传记,内容随着孩子的年龄进行调整,但尽量选择一些充满了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故事,这会给孩子非常正面积极的影响。

睡前阅读时间对孩子的一生都特别重要,它不仅是父母与孩子之间最直接的精神交流,还是父母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孩子最好的影响。

喜欢睡前阅读的孩子,大多长大以后与书籍亲近,想象力丰富,性格沉稳专注,有一定的耐心,并且,知识面比较宽,功课比较优秀。

现在很多孩子到时间也不愿意上床睡觉,和大人一起看电视熬夜,就是因为从小没有养成好的习惯,也有不少爸爸妈妈把孩子哄上床以后,宁愿让他自己拿iapd玩儿,也不会陪孩子待一会儿,让孩子睡前这点儿非常宝贵的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

睡前阅读不仅是一个让孩子很快乐的享受,还是一个可以让孩子早早启蒙的好机会。著名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就曾在对母亲的回忆中提到,他在只有二三岁的时候,妈妈就着如豆的油灯给他念三字经、百家姓,让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鲁迅先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大家,我想他的母亲功不可没。

对于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思维方式还在逐渐丰富中的孩子来说,睡前阅读时间是他跟父母最直接、最感性的一种交流,它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思考力,教会孩子提出问题,总被父母鼓励提出自己想法的孩子无疑是快乐的。

父母们总是担心为孩子制造快乐的成本太高,可是你看,晚餐桌上的畅所欲言,孩子睡前的用心陪伴,这些都是不需要什么成本的快乐,它需要的就是父母的用心与智慧。

如果你还需要你的家庭更快乐一些,那就带上你的孩子出门旅行吧,也许不需要一个很远的地方,有山有水,有草有花,有金色与蝴蝶的大自然就是最美的目的地。

让孩子尽情地与大自然亲近,感受新鲜的空气,探访一下默默工作的小蚂蚁,大自然的神奇会让孩子感到生命的奇妙,他会因此而更加关注这个世界。一个喜欢和大自然交朋友的孩子,心胸一定是豁达、开朗的,而乐观、大气的品格由此而生。

乐观是一种具有感染力的品格,一个乐观的孩子走到哪儿都是受欢迎的。相反,性格悲观消极的孩子常常交不到朋友,面对挫折,他们常常只抱怨命运,却忽视了自己个性中的缺陷。

快乐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会更加的完美。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宋氏三姐妹: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就出自于这样一个快乐的家庭。

这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家庭,父亲宋查理温和、大气,母亲倪桂珍坚强、乐观,他们的三个女儿从小便生活在这样一个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家庭,在中国的女性尚没有读书的权利的时候,她们便可以自主选择到哪里去完成学业,在中国的婚姻大多数还只能包办的情况下,三姐妹已经可以自由地选择嫁给自己喜欢的人。大姐嫁给了孔祥熙,国民政府的财政部长;二姐宋庆龄选择了与国父孙中山共渡一生,成为一代国母;而12岁就到美国留学的宋美龄,更是个性自由,心存大志,最终嫁给了一代枭雄蒋介石,尽管命运多舛,一生经历无数风雨,宋美龄以其乐观、大气的个性活到106岁,安然终老于美国纽约。

宋氏家族做为上个世纪颇具传奇色彩的一个大家庭,在那个封建而传统的社会,其民主、快乐给了它诸多儿女个性成长,品格养成的机会。

做为孩子的父母,也许你真的不必为给不了孩子花团锦簇的生活而感到忧虑,有时候孩子要的很少,一个关注的眼神,一次耐心的倾听,一个深沉的拥抱,孩子就会很快乐。

快乐的家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善于用非语言交流。

不管你的孩子是三岁还是十三岁,他都非常需要你的肢体语言的表达,每天都拥抱或亲吻一下你的孩子,不仅对他是一种心灵抚慰,还是一种可以迅速化解隔阂的精神交流。

经常对孩子进行一些眼神或肢体的接触,可以增强孩子精神上的愉悦感,加强他与父母的信赖感。肢体语言的力量有时会超过语言的沟通,经常会被父母拥抱的孩子,情绪相对稳定,攻击性行为很少,遇事能够冷静思考,思维方式不容易极端化,而且,待人友善。

相比西方的父母,中国的父母常常疏于跟孩子有肢体语言的交流,尤其是孩子在青春期以后,就更是少见经常拥抱与亲吻孩子的父母了。

实际上,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处于生理与心理的剧烈变化中,心理的孤独感增强,情绪容易不稳定,而这时又正是孩子学业压力最大的时候。这个时期的孩子性格叛逆,最容易跟父母产生疏离感甚至是对抗,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更加需要跟父母有肢体语言上的互动。有时候,父母一个温柔的拥抱就会让孩子孤独的内心得到抚慰,一个理解的笑容就能够化解孩子情绪上的暗流,一个亲吻能让孩子的委屈全部消失,所以,青春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肢体语言。

想要孩子快乐,实际上便是要遵循孩子的天性,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家庭成为孩子快乐的源泉,这是第一位父母都应当重视的责任。

我特别建议很多父母要学会做角色的转换,当你回到家里请把你在社会上的角色忘掉,因为那跟你的孩子无关,走进家门你就是孩子的爸爸或妈妈,把那些因为你的职业角色而带来的烦恼扔在你的家门之外,轻松享受你与孩子相处的时光。

角色转换既可以让你暂时摆脱那些困扰,又可以给你的家庭带来轻松、愉快的氛围,放下那些沉重的压力,让孩子的快乐成为你最好的减压方式。

我相信天下的父母最幸福的事儿莫过于看着自己的孩子快乐,而孩子快乐的品格却大多来源于他童年的经历,那些成年以后常常体验不到快乐的感觉的人,大多是因为童年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所以,别小看孩子儿时的快乐,它决定了孩子长大是否会是一个懂得享受快乐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是孩子是否拥有快乐人生的第一制造者。

重要的是这些孩子将来也要成别人的父母,如果他是一个乐观、大气的人,我相信他的家庭也一定是快乐的,而他的孩子也注定少不了快乐的生活。

这就是生命延续的真相,也就是让今天父母们所做的改变,并不是只为了这一代人在努力。

中国的孩子缺少乐观、大气的品格,这并不是我的一家之言。我在国外学习的时候,就屡屡听到国外的老师评价中国的留学生,用功、认真,功课一流,但是不太懂得享受快乐,个性幽默、乐观的就更少。

甚至有的外国学生在跟中国的孩子接触时也产生困惑,说中国孩子缺少幽默感,更不擅长开玩笑,经常大家说笑话,他们却面无表情或者神情尴尬。

我知道这些国外的老师和学生反映的都有些片面,但中国的孩子同外国的孩子相比,的确不够活跃,不够乐观,这当然跟中国的传统教育有关,但更重要的我认为还是中国的孩子得到的快乐太少,他们有的已经失掉了快乐的天性。

所以,在家庭里多点儿幽默感,让我们的孩子每天都会因为看到父母的笑容而精神愉悦,这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

只有快乐的父母用快乐的陪伴,我们的孩子才会养成乐观、阳光的品格,这是一种很健康、很重要的品质。

著名的澳网冠军,女子网球运动员李娜,从小就是一个爱笑的女孩,在十几年的网球运动生涯中,从默默无闻,到世界闻名,李娜走过了无数洒满汗水的球场,但她却始终用自己超有魅力的亚洲女孩的笑容勇敢面对,在从来没有亚洲人拿过冠军的澳网大赛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世界网坛的尊重。

出生于四川一个普通家庭的李娜,最感激的人便是她的父母,是他们给了她快乐的性格,坚持的个性和乐观、大气的品格,如今,李娜被称为中国网坛一姐,而她那乐天、健康的形象也使她实至名归。

孩子就像父母撒向世界的一粒种子,虽然他会长成一棵与父母不同的树,但它随风摇动的叶子,却带着父母的印记,快乐的树会面向阳光越长越高,而悲观的树只会活在山的阴影下,多想我们的孩子都能成为一棵快乐的树,在阳光下舒展枝桠,乐观向上,去探求那无限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