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宗旨是建立一个有利于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多边贸易体系。WTO建立的目的是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缩小和约束成员方政府制定国际贸易政策和官职国内市场的自由度,以此确保减少和消除国际贸易壁垒,推动国际贸易的自由化,从而使各种产品和资源在世界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交换,从而推动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收入和福利的不断增长。当然,WTO所提供的贸易自由化是有限制条件的,即承认和接受成员方合理水平和正确方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贸易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利益冲突,可通过多边贸易协定加以调整,使国际贸易自由化能够在经过每一个回合谈判,逐步地向前推进。而这一切正是因为WTO有着一个坚实的国际贸易理论作为基础。本章就对世界贸易组织的理论基础——国际贸易理论进行简单的分析。本章根据国际贸易发展的不同阶段,主要地介绍一些传统的、现代的、当代的国际贸易理论,如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里昂惕夫之谜;雷蒙德·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等。
一、重商主义的国际贸易的理论
(一)重商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重商主义出现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盛行于16世纪和17世纪,衰落于18世纪。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因为社会财富的重心已经从土地转向金银,所以,金银货币不仅成为社会各阶级的追求对象,而且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支配力量。正是商业资本在破坏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程中具有压倒一切的力量,所以就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重商主义。
(二)重商主义的基本观点
重商主义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反映商业资本利益和要求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
重商主义不仅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而且认为财富(金银)是来自流通领域的贱买贵卖,而不是来自生产领域,所以,他们认为流通领域,才是财富(金银)的唯一来源。但是,在国内市场上,一人所得必是另一人所失,买和卖的得失相抵,故国内贸易只是财富的再分配,不可能增加一国的财富。所以,要增加一国财富,除开采金银矿外,只能依靠对外贸易。所以,重商主义认为对外贸易,而不是对内贸易,才是富国的唯一途径。
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以保证对外贸易出超和金银货币入超,从而增加国家的财富。但是,对于如何发展对外贸易却有两种不同的政策及相应的措施。
重商主义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早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约翰·海尔斯和威廉·斯塔福德。早期重商主义又被称作重金主义。卡尔·马克思称之为货币主义或货币差额论。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且干预的重点是保证每笔对外贸易都保持顺差,并严格禁止金银货币外流。
晚期重商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晚期重商主义也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但干预的重点是保证总的对外贸易保持顺差,且不反对在短期内对个别国家的个别商品的贸易出现逆差,也不绝对禁止金银出口。为扩大出口,晚期重商主义比较重视扶植工场手工业的发展,所以又被称作重工主义,但一般被称作贸易差额论。
(三)重商主义的贡献与缺陷
重商主义促进了有关国家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在历史上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它对社会积极现象的研究只限于流通领域,只追求本国利益,与互通有无、互惠互利、提高国民福利水平的国际贸易准则相左。还有,它强调贸易顺差,将金银作为唯一的财富是片面的。
到17世纪末18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代表商业资本利益的重商主义逐渐衰落,代表产业资本利益的古典学派逐渐兴起。
二、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
(一)“绝对成本说”产生的历史背景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年)是英国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过渡时期的经济学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者。亚当·斯密所处的时代正是英国从资本原始积累向资本积累过渡时期,在工业方面,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的封建贵族使用暴力夺取农民的土地;在对外贸易方面,当时的英国大肆进行海外扩张,拥有庞大的殖民地。而殖民贸易使英国资产阶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原先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的主张,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障碍,而自由竞争以成为进一步战胜贸易对手的最好方法。此时,英国资产阶级正需要一种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学说来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以便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巩固其统治。亚当·斯密的国际贸易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
亚当·斯密的代表著作是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这本书集中体现了英国产业革命前夜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最早建立起完整的政治经济学体系。他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在批判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主张自由贸易的绝对成本说,又称绝对利益论。
(二)“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1.理论分析的假设条件
(1)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即A国和B国,它们都能生产两种产品;
(2)生产过程中唯一形成成本的要素就是劳动;
(3)生产要素在两国之间不流动,但产品在各国间可以自由流动;
(4)两国的资源都得到充分地利用;
(5)没有运输或其他交易成本,不考虑机会成本;
(6)进出口的价值相等;
(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交换等。
2.“绝对成本说”的基本观点
亚当·斯密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增加国民财富的重要条件之一。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互通有无,物物交换”的倾向,而分工是这一倾向产生的结果。分工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斯密在《国富论》中首先用制机针的生产证明企业内部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例如制机针有18道工序,若这18道工序有一人单独去做,那他一天甚至连一枚针也做不出来,但如果分工生产,每人每天可生产4800枚,其效率是一人单独去做的4800倍。随后斯密又证明该结论不但适用于企业的内部分工,而且适用于国内的社会分工且参加社会分工的个人和家庭可以通过交换自己的产品从中受益,进而达到富国裕民的目的,所以,他主张在国内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从个人来说,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一个人所需要的东西,不要样样都靠自己生产,而应该利用其特长,专门从事于一种自己最擅长的物品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来取得,这样做,比由他自己生产他个人所需要的一切东西更为有利。
从家庭来说,斯密还指出,如果人们以较少的花费就能买到某些物品的话,谁也不会制造它们。他举例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如裁缝不为自己制作靴子,鞋匠不为自己缝衣服。农民既不打算为自己做靴子,也不打算缝衣服,如果把自己的全部劳动时间用于生产一种产品,并且用这种产品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产品,那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
从整个国家来说,这种适用于国内个人与部门之间的分工原则也同样适用于各国之间。斯密进一步认为,在每一个私人家庭处事中的精明行为,在一个大国里这样处事,也不会是荒唐的。所以,他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那么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亚当·斯密还认为,各国拥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天然禀赋而形成的自然优势,一国在生产特定商品时所具有的自然优势有时是非常巨大的,以至于其他国家无法同它竞争,如沙特阿拉伯的石油、南非的钻石等。同时还有后天优势,如瑞士手表、安塞腰鼓等。国际分工的基础是一国的自然优势和后天优势,因为这些优势可使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成本绝对低,在对外贸易方面就可以比其他国家处于优势地位。为了更多地增加国民财富,各国应当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生产和出口本国占有绝对优势、生产效率高的产品,进口那些本国占有绝对劣势、生产效率低的产品,通过彼此进行交换,这样对所有进行交换的国家都有利。各国按照各自的有利条件进行分工相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亚当·斯密的这个理论观点是第一次从生产领域来阐述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他看来,按各国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来进行国际分工,实质上是按照绝对成本的高低进行分工,所以,我们把它叫做“绝对成本说”。
3.“绝对成本说”的例证
亚当·斯密是采用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以劳动作为投入和由个人、家庭推及整个国家的方法来论证他的“绝对成本说”的。
由此可见,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后,A国得2个单位的X产品,1个单位的Y产品,比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前,多得1个单位的X产品;而B国得1个单位的X产品,2个单位的Y产品,比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前,多得1个单位的Y产品。这就是两国在劳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按地域进行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后各自得到的实物利益。所以,两国从国际分工中都得到了利益。
综上所述,绝对成本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由于各国的先天条件和后天条件上的差异,形成了某些产品生产成本的绝对差,一国可集中资本和劳动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同另一国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相交换,这样两国都可以获得最大的利益。而这只有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才能实现。
(三)“绝对成本说”的贡献与缺陷
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理论观点是第一次从生产领域来阐述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从国际分工的角度认识国际贸易的作用。这一理论不仅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重大贡献,而且还是他的经济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是反对重商主义限制对外贸易的思想武器。他主张自由贸易,反映了当时英国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对外贸易进行经济扩张的要求。这一学说的意义在于它指出了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国际贸易并不像重商主义所说的那样只能使一方获利另一方受损,而是贸易双方都能得到利益。因为能自动进行调节的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资源进行最合理的再配置。但是这一理论也有缺陷,一是过分强调先天优势与后天优势对国际分工的影响;二是不能解释当一个国家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均处于劣势或优势时能否进行国际分工的现象。
三、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
(一)“比较成本说”产生的背景
大卫·李嘉图(Aavid Ricardo,1772~1823年)是英国产业革命深入发展时期的经济学家,是古典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完成者。其代表作是1817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本书集中体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产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系统阐述了只有经济自由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最有利于生产发展的社会制度。当时英国的工业生产急速增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到19世纪初,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但是,土地贵族阶级在政治生活中还起着重要作用。1815年,英国政府为维护土地贵族阶级的利益而修订实行了《谷物法》。由此引起英国粮价上涨,地租猛增,土地贵族显著获利,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却严重受损。粮价昂贵,使工人工资提高,商品成本增加。利润减少,削弱了工业品的竞争力。《谷物法》还招致外国以高关税阻止英国工业品对它们的出口。出于发展资本、提高利润率的需要,英国工业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废除《谷物法》,与土地贵族阶级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为了斗争的需要,工业资产阶级迫切希望找到鼓励自由贸易的理论依据。李嘉图认为,英国不仅要从外国进口粮食,而且要大量进口,因为英国在纺织品生产上所占的优势比在粮食生产上的优势更大,所以英国应放弃粮食生产,专门发展纺织品生产。为此,李嘉图在继承和发展亚当·斯密“绝对成本说”的基础上,为维护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提出了“比较成本说”。
(二)“比较成本说”的主要内容
1.理论分析的假设条件
(1)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只能生产两种产品;
(2)生产商品时都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就是劳动;
(3)生产要素在国内能自由流动,在国际上不可以流动;
(4)两国的生产要素是同质的,且劳动力充分就业;
(5)两国贸易时不考虑运输或其他交易成本;
(6)两国间只进行物物交换,不包括其他贸易方式;
(7)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贸易等。
2.“比较成本说”的基本观点
李嘉图是在继承和发展斯密的“绝对成本说”的基础上建立的“比较成本说”,又称“相对利益说”。所谓继承就是李嘉图和斯密一样,都认为两国劳动成本的差异是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前提。但是,斯密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在于不同地区的劳动成本的绝对差异;而李嘉图认为,参加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国家并不一定必须生产劳动成本绝对低的、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而只要生产劳动成本相对低的、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相互交换,就可以获得相对利益。也就是一国即使两种商品成本都比另一国高(低),但只有高(低)的程度有差异,国际贸易同样也能发生,同时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这就是李嘉图的“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原则。
3.“比较成本说”的例证
李嘉图在阐述“比较成本说”是,采用了由个人推及国家的方法。他举例说,如果两个人都能制作鞋和帽,但其中一个人在两种手艺上都比另一个强一些,不过制造帽时只强1/5或20%,而制造鞋时只强1/3或33%,那么让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造鞋,而让那个较差的人专门制造帽,其结果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李嘉图认为,国家之间也应该如此。于是他就用英国和葡萄牙都生产毛呢和酒的例子来证明他的“比较成本说”。
从英国的角度分析:生产毛呢1.11(100/90)>生产酒1.5(120/80)。与葡萄牙比较,英国在生产毛呢和酒上均处于绝对劣势,但生产毛呢的劣势相对小,故英国在毛呢上有相对优势,应出口毛呢。
从葡萄牙的角度分析,0.9(90/100)<0.67(80/120)。与英国比较,葡萄牙在生产毛呢和酒上均处于绝对优势,但生产酒的优势相对大,故葡萄牙在酒上有相对优势,应出口酒。
综上所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的理论要点可以归纳为:由于劳动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因此,需要通过自由贸易这一前提,按照“比较成本说”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即各国可以集中劳动生产并出口“两优取其重,两劣择其轻”的产品。这就是说,当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高,即都处于绝对劣势时,应选成本相对低或劣势相对轻的产品进行生产;当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都低,即都处于绝对优势时,应选成本相对低或优势相对重的产品进行生产。这样,可以增加产品总量,使劳动配置合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形成互利互惠的国际贸易的格局,从而最终获得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总利益,即得自国际分工的利益和得自国际贸易的利益之和。
(三)“比较成本说”的贡献与缺陷
1.“比较成本说”与“绝对成本说”,即相对成本—相对利益论与绝对成本—绝对利益论
在分析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与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时假设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前A国和B国只生产X产品和Y产品,只使用一种生产要素(劳动)。
根据斯密的理论,如果在X 产品的生产上,A国生产X产品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B国生产Y产品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A国,那么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有绝对优势。A国应该专业化生产X产品,B国应该专业化生产Y产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即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这样两国均可以获得绝对利益。
根据李嘉图的理论,如果A国和B国的单位X产品的劳动成本之比是1/2,单位Y产品的劳动成本之比是2/1.那么,因为1/2<2/1,所以A国在X产品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反之,如果B国和A国的单位X产品的劳动成本之比是2/1,单位Y产品的劳动成本之比是1/2,那么,因为2/1>1/2,所以B国在Y产品的生产上有相对优势。A国应该专业化生产X产品,B国应该专业化生产Y产品,然后进行国际交换,即A国出口X产品进口Y产品,B国出口Y产品进口X产品,这样两国均可以获得相对利益。
总之,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不仅解决了斯密的“绝对成本说”与现实经济生活的矛盾,而且由于分析的结论相同,所以李嘉图的理论已经包括了斯密的理论,因为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绝对”只是“相对”的特例。
2.对“比较成本说”的评价
(1)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他认为产品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而且他比较的成本是劳动成本,所以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首先,该理论的提出是人类认识对外贸易现象的一次重大突破。它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成本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成本的差异。这一理论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落后国家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作了理论的论证。对后来世界贸易的扩大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该理论作为自由贸易理论的重要基础之一。在历史上起过促进的作用。正是在这一理论影响下,英国废除了《谷物法》,从而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为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贸易提供了最有利的理论依据。此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并在世界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李嘉图不理解劳动的两重性,不知道何种劳动创造价值,所以把支配国内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运用到国际商品交换时没有把劳动价值论坚持到底,没有国际价值的概念,找不到决定它的标准。这个问题只有到马克思那时才得到科学的解释。
(2)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的实际适用性有限。他的理论是以一系列的假定条件为前提的,重视于静态平衡,忽视了动态分析。而且他的理论假设前提比较苛刻,所以该理论与现实并不完全相符。例如,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完全不流动、自由贸易的假设、不考虑运输和交易成本、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等等,这些假设前提使理论与现实之间有了距离,影响了“比较成本说”的实际适用性。
(3)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补充和发展了斯密的“绝对成本说”,说明按相对成本进行国际分工,两国分别专业化生产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出口有相对优势的产品,进口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则两国都能得到相对利益。这不仅是各国资源、劳动合理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增加消费者福利,增加各国生产总值,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因而这一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贸总协定所倡导的开放贸易体制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是,李嘉图忽视了在决定国际市场价格时需求所起的作用,没有解释国际分工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所以,他只说明了国际贸易条件的范围,即两国国内交换比率是国际交换比率的上限和下限,没有说明具体的国际贸易条件是如何确定的和国际贸易利益在参与贸易国家之间是如何分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