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专题研究
32072800000062

第62章 注释(7)

615杨文骐:《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第449页。

616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成都市志·轻工业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313页。

617王尚殿:《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155页。

618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成都市志·轻工业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0年,第19~20页。

619据“成都市糖果食品商业同业公会重新登记调查表”统计整理,1942年填报,成档,民国成都商会104全宗104—1。

620安德森:《中国食物》,马孆、刘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0页。

621杨为宪:《漫谈成都奶牛的发展》,《成都志通讯》,1989年第1期。

622傅崇矩:《成都之各商帮》,《成都通览》,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第50页。

623杨为宪:《漫谈成都奶牛的发展》,《成都志通讯》,1989年第1期。

624《成都市志·农业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3月,第527页。

625“成都市各业公会会务调查表”(京果公业会制),1937年度调查,成档民国商会同业公会档104—1—22。

626成都《新新新闻》,1933年4月1日“社会常识”栏目《食物怎样保存》。

627成都《新新新闻》,1934年1月13日“社会常识”栏目《食物怎样保存》。

628《成都市志·农业志》,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02年3月,第527页。

629杨为宪:《漫谈成都奶牛的发展》,《成都志通讯》,1989年第1期。

630据“四川省牛羊奶商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统计,1941年5月14日填报,成档民国成都市政府38全宗工商档,38—11—1411)。

631据1933年成都公安局对外侨的详密调查,是年居留成都的外国人共计302人,是1909年外侨人数的2.65倍,是1916年的3.55倍,此一时期成都的外侨共有16个国籍,较1916年的6个国籍增加了10个国籍,其中以加拿大人最多,共计123人,其次为美国人。抗战爆发前,随着中国局势的紧张,成都的外侨也逐渐减少,到1936年7月仅有112人。抗战爆发后,四川成为中国战时的大后方,因而来成都的外国人也相对增多,但居留在成都的外侨人口总数基本变化不大,大致保持在270人左右。抗战中后期,成都的外侨人口起伏变化较大,总的呈下降趋势,1943年仅138人,1944年美国空军进驻成都地区,成都成为美国空军的远东重要基地,来成都的外国人也随之增加。引自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591页。

632傅崇矩:《成都之茶馆》,《成都通览》,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第379页。

633据《四川月报》5卷3期1934年9月统计,转引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240~243页;《成都市商业团体一览表》1942年12月15日整理,《成都市指南》,民国,莫钟戒撰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成都旧志》之四,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28~137页。

634成都《新新新闻》,1940年3月12日“七嘴八舌”栏目《谈喝茶》。

635杨文骐:《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第114页。

636王尚殿:《中国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太原:山西科学教育出版社,1987年,第280页。

637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91页。

638成都《新新新闻报》,1942年6月9日。

639陈芬森:《西方饮食在中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第166页。

640成都《新新新闻报》,1936年5月1日。

641《成都市零售物价表》(民国廿六年度),《成都市政统计》,成都市政府秘书处编,民国二十九年铅印本,《成都旧志》之六,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12月,第81页。

642成都《新新新闻报》,1936年6月27日。

643成都《新新新闻报》,1937年7月8日。

644成都《新新新闻报》,1936年5月1日、1936年10月1日。

645“四川省成都市酱园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1943年填报,成档民国成都市商会104全宗,104—1—733。

646《成都市志·商业志》,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95~196页。

647胡叔樵:《百年酱园太和号》,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

648成都《新新新闻》,1941年12月24日。

649成都《新新新闻》,1942年12月29日。

650成都《新新新闻》,1942年1月19日。

651成都《新新新闻》,1940年6月9日、1941年9月19日。

652杨文骐:《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简史》,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3年,第469页。

65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抗战时期内迁西南的工商企业》,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31页。

654成都《新新新闻》,1934年6月13日。

655稚松《调味粉“味母—观音粉—味之素”》,成都《新新新闻》,1933年4月14日。

656《有裨健康的几种食料》,成都《新新新闻》,1936年4月12日。

657成都《新新新闻》,1937年2月6日。

658成都《新新新闻报》,1937年7月12日。

659彭通湖主编:《四川近代经济史》,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412页。

660梁刚,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专门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讲师。

661李世平、程贤敏主编:《近代四川人口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第199~200页。

662《四川统计月刊》,1939年第1卷第1期。

663《社会调查与统计》第6号,1944年7月。

664《抗战前后四川省工厂概况》,《四川档案史料》,1985年第4期。

665成都市银行公会编:《成都商业概览》民国三十一年四月,四川省档案馆藏历史资料(财政经济类)第六册。

666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第245~248页。

667邓显金:《成都黄包车的兴起与衰亡》,《成都志通讯》,1986年第1期。

668张莉红:《抗战时期外来人口的汇聚对成都经济文化的影响》,《成都志通讯》,1990年第4期。

669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23~729页。

670《四川统计月刊》,1939年第1卷第2期。

671成都市警察局:《成都市人口统计》,转引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23页。

672《四川统计月刊》,1939年第1卷第2期。

673同⑧。

674《四川统计月刊》,1939年第1卷第2期。

675成都市警察局:《成都市人口统计》,转引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623页。

676《成都指南》,民国莫钟戒撰,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成都旧志》之四,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39页。

677“四川省成都市中西餐馆商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1941年9月填报,成档民国成都市政府38全宗工商档,38—11—1829。

678兰云翚:《成都荣乐园》,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76~489页。

679林洪德:《老成都食俗画》,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20~143页。

680李新:《川菜烹饪事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104页。

681李新:《川菜烹饪事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102~111页。

682成都《新新新闻》,1936年5月31日。

683成都《新新新闻》,1939年4月10日。

684成都《新新新闻》,1940年1月8日。

685成都《新新新闻》,1939年3月13日。

686成都《新新新闻》,1938年9月3日。

687成都《新新新闻》,1936年4月26日。

688《成都指南》,民国莫钟戒撰,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成都旧志》之四,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39页。

689成都《新新新闻》,1943年6月23日。

690成都《新新新闻》,1938年9月4日,1939年4月18日。

691成都《新新新闻》,1943年6月1日。

692成都《新新新闻》,1944年6月24日。

693“旧京果、皮货、行架等行帮会员名册”,1925年,成档民国成都市商会104全宗,104—1—16;《成都市商业团体一览表》,1942年12月15日,《成都市指南》,民国莫钟戒撰,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成都旧志》之四,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28~137页;“四川省成都市饭食商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1944年4月填报,成档民国成都市政府38全宗,工商档38—11—1923);张学君、张莉红:《成都城市史》,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年10月,第240~243页。

694林洪德:《老成都食俗画》,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20页。

695林洪德:《老成都食俗画》,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1月,第120~143页;李新:《川菜烹饪事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101页;何韫若:《锦城旧事竹枝词》,《巴蜀文化丛书编委会》,1999年,第45、47页。

696“四川省成都市面食商业同业公会会员名册”,1939年12月27日填报,成档民国成都市政府38全宗,工商档38—11—2620。

697何韫若:《锦城旧事竹枝词》,《巴蜀文化丛书编委会》,1999年,第40页。

698李新:《川菜烹饪事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104、109页。

699李新:《川菜烹饪事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109、111页。

700莫钟戒:《成都指南》,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成都旧志》之四,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45~147页。

701李新:《川菜烹饪事典》,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科技出版社,2009年,第100~101页。

702傅崇矩:《成都之包席馆·大餐之菜价目》,《成都通览》,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6年,第379~381页。

703何一民主编:《变革与发展:中国内陆城市成都现代化研究》,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第591页。

704成都《新新新闻》,1935年8月3日。

705成都《新新新闻》,1936年4月26日。

706成都《新新新闻》,1938年5月29日,1939年6月12日。

707成都《新新新闻》,1939年12月25日。

708成都《新新新闻》,1940年4月12日。

709成都《新新新闻》,1944年6月19日;《成都指南》,民国莫钟戒撰,民国三十二年铅印本,《成都旧志》之四,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整理,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39页。

710成都《新新新闻》,1944年7月10日。

711成都《新新新闻》,1944年6月19日。

712兰云翚:《成都荣乐园》,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三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84页。

713何韫若:《锦城旧事竹枝词》,《巴蜀文化丛书编委会》,1999年,第48页。